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后,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人们逐步摆脱了居无定所的生活,开始尝试驯化动物,在植物中筛选出能够种植的作物。考古学家的发现印证了这一点:他们在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高林镇南庄头村发现了距今1万年左右的家猪遗骸;在浙江省浦江县上山、嵊(shèng)州市小黄山等遗址发现了早期的村落,发掘出迄今为止最早的人工栽培的稻谷。
农作物和家畜为人类提供了较为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终于有更多精力和时间去获取和创造更多东西。于是,勤劳的人们砍的柴,采摘的药材,捕的鱼,制作的漂亮衣服、首饰越来越多……人们的工作也慢慢开始有了分工。
甲骨文“家”字的上面是部首“宝盖头”,代表我们居住的房子,下面的“豕”(shǐ)是猪的意思。
那时的人们会盖起二层小楼,上面住人,下面饲养猪、牛等牲畜。人们的残羹冷炙是牲畜的食物,牲畜又是人们食物的来源之一。和牲畜生活在一起,可能真的有点臭,但这是一个个温馨小家的开始。
手头有富余,人们便开始对生活有了期待,他们急不可待地想要用手头的东西去换一些家畜、一件新衣、一个陶灶,或者一把崭新的石斧……但随着物物交换频次的增加,“快乐的烦恼”也随之而来。
想象一下,你有了多余的弓箭,想拿它们换一件新衣。可做衣服的大婶不需要弓箭,她只想要一只鸡。于是你马不停蹄地去找养鸡的小姑娘,可小姑娘爱美,只想要一条漂亮的贝壳项链。开始头疼的你又去找做贝壳项链的大哥,可他只想要把砍柴刀。此时,已经接近抓狂的你接着去找制作砍柴刀的大叔,谢天谢地,他的弓箭刚刚坏掉,正需要一副新的。
于是,折腾了一天的你用弓箭换了砍柴刀,用砍柴刀换了项链,用项链换了一只鸡,用鸡换到了衣服。忙完这一切,你只想躺在家里一动不动,更可怕的是,今天还是运气不错的一天。因为大多数时候,你可能折腾一星期也是白忙活。
你和你的部落,每天都会陷入物物交换的抓狂生活里。
为了解决这个让人头疼的难题,爱思考的你突然想到一个绝佳的主意:你决定以后先把弓箭换成大多数人都需要或喜欢的东西,比如必不可少的农具,或用于制作饰品、好看又稀缺的海贝。
有意思的是,几乎在同一时间,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有了和你一样的想法。只不过在古代,波斯人选择的是牛羊,冰岛人选择的是干鳕鱼,阿比西尼亚人选择的是盐,苏格兰人选择的是钉子,美洲人选择的是烟草……
这些物品往往除了自身具有一定的价值外,还有一些受大多数人欢迎的特点,比如:
很实用:古时候,牛可以耕田,为人们减轻负担。
有美好的寓意:有些地方的古人相信贝壳里有促进生育的神秘力量,有多子多福的意味。
非常稀有:在古代欧洲,胡椒是稀有而神奇的香料,当地人只能等商人过来交换。
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换行为越来越频繁,人们开始用这些东西去衡量其他物品的价值。
假如大部分人5天可以制作1套弓箭或者1件农具,1天可以采摘1袋普通草药。那么,大家都觉得:
1套弓箭=1件农具
5袋普通草药=1件农具
因此,1件农具=1套弓箭/5袋普通草药
于是,人们开始用这些东西来衡量劳动的价值,即用它们来支付劳动报酬。比如,你花了5天的时间帮村头李大哥做石磨,李大哥用1件农具来酬谢你。
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个地方,人们拿牛来做同样的事情。《荷马史诗》中就提到了古希腊人习惯用牛来衡量其他物品的价值,比如狄奥墨得斯的铠甲值9头牛,而格劳科斯的铠甲值100头牛。
正因为牲畜曾经被当作货币使用,或者被用于衡量物品的价值,所以拉丁语的“金钱”(pecunia)一词就来源于“牛”(pecus)这个词,印度现代货币的名称“rupee”也来源于“牲畜”(rupye)一词。
农具、海贝、牛羊、腓尼基人的皮革、埃及人的纸莎草、美索不达米亚人的黏土板……这些东西,具备了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作用。它们叫作 一般等价物 。
一般等价物: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用来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特殊商品。它们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尽管还没有人用“货币”来称呼它们,但它们已经具备了货币的一些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