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爱情里藏着依恋与认同

《如何拥抱一只刺猬2:你是谁就会遇到谁》是《如何拥抱一只刺猬:恋爱与婚姻中的人格识别、接纳与付出》的姊妹篇,上一本书我们探讨了亲密关系中的人格模式,这一本书,我们将通过成年人的依恋模式来理解成年人的亲密关系,从安全与非安全的依恋模式出发去探索自我的边界,帮助正在探索亲密关系的人拓展并了解自己的视角,破解亲密关系的密钥。

你的爱情,藏着你的依恋与认同。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过:“成年人的行为可以从他儿时找到痕迹。”同样,成年人的亲密关系中藏着他们童年时的依恋。从鲍尔比的儿童依恋理论,发展到后来广为人知的成人依恋理论,比较有广泛影响力的是心理学家哈赞和谢弗于1987年提出的四类模式,该模式以对自我和他人的内部工作模型的积极和消极程度为基础,将成年人的依恋关系分为四种。

焦虑程度,即当面对恋人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悲观多一些还是平静多一些;回避程度,即面对恋人的时候,意识中要逃避的程度是多少。根据排列组合,即可得到以下四种依恋人格:

焦虑程度低+回避程度低=安全型

焦虑程度高+回避程度低=痴迷型

焦虑程度低+回避程度高=回避型

焦虑程度高+回避程度高=恐惧型

成人依恋模式

1.安全型依恋(secure)。 此类依恋者认为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和有价值的,他人也是值得爱和信任的,对自己与恋人的态度都是积极的。

2.痴迷型依恋(preoccupied)。 此类依恋者认为自己是不值得被爱和没有价值的,但是他人是可接受的,这种类型的个体总是在努力赢得他人的接纳,并以此摆脱消极的自我评价,他们对他人的态度更为积极。

3.恐惧型依恋(fearful)。 此类依恋者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都是消极的,这种类型的个体可能会因为害怕他人的拒绝而避免与他人发生联结。

4.回避型依恋(dismissing)。 此类依恋者对自己的看法相对积极,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但是认为他人会拒绝自己,这种类型的个体会通过避免与他人发生联系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其中,后三种类型属于不安全依恋模式。有很多研究验证了婚恋依恋模式在人口中的分布与早期婴儿依恋模式的分布有一致性,这类研究结果也验证了依恋行为的普遍性和稳定性。童年的依恋模式会直接影响成年后的依恋关系。

●对于安全型依恋的个体而言,在婴儿时期,他们对外界作出的一系列反应,父母都会给予回应,内心需要能够得到满足。在父母离开的时候,他们会伤心,但是相信父母是不会抛弃他们的,是会回来的。这类依恋模式的婴儿在长大后,在对待恋情时,他们不会疑神疑鬼,他们十分信任自己的恋人,会在一段关系中感到有安全感,不担心也不怕另一半会抛弃他们。对于恋人之间做出的亲密动作,如拥抱、亲吻,等等,他们不会抗拒。 安全型依恋人格是4种人格中最适合经营恋人关系的,拥有此类人格的在恋爱时会营造最理想的亲密关系状态。

●对于痴迷型依恋的个体而言,在婴儿时期,他们害怕父母会随时抛弃他们,当妈妈离开的时候,他们极度恐惧和害怕;当妈妈回来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得很开心,但同时又会发泄愤怒来惩罚父母的离开。痴迷型依恋的人在开始一段恋情的时候,会快速和另一半进入状态,但容易患得患失,没有安全感,脑海里总会冒出一个想法:“ 他最近对我冷漠了,他是不是不爱我了?他是不是爱上别人了? ”就像有些情侣,因为另一半没有及时回信息,他们可以疯狂到一个晚上打几十个电话过去。他们以爱的名义,牢牢占据另一半的大部分时间,压得对方喘不过气来,不给对方留一点隐私空间,两人之间一点信任都没有,他们以为只有这样,另一半才不会离开他们,他们害怕那种被抛弃的感觉。 痴迷型依恋的女性比男性多。

●回避型依恋也被称为疏离型依恋,对于这类人而言,他们在婴儿时期没有得到父母关爱的满足,父母对他们自我诉求的回应也是忽冷忽热,反复无常。久而久之,婴儿就把情感需求压抑在内心,不向父母表达,对于父母的离开和返回,其反应都是冷漠的。 回避型依恋的人性格独立,有清晰的自我认知,不依赖他人,拒绝和他人靠近,讨厌亲密关系。 和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人谈恋爱,你会感觉和没谈恋爱的时候没有区别,他们在一段感情中表现出的行为和态度是很平淡的,甚至是很冷漠的。回避型人格不是不需要被爱,相反他们内心非常渴望被关心和疼爱,只是被自己掩藏了起来,他们常常告诉自己:“不行,我不能在这段关系中陷得太深,我不需要别人爱我,我只要自己爱自己就可以了。”于是,一个名词出现了——“渣男/女”。回避型依恋的人,他们可以在结束一段关系后,心安理得地又迅速爱上了别人。 通常,回避型依恋的男性比女性多。

●对于恐惧型依恋的人而言,他们在婴儿时期内心充满矛盾,一方面,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当父母离开时,他们会很害怕;另一方面,对于父母表达爱时的亲近,他们选择回避,拒绝亲密。他们长大后在亲密关系中的状态是: 我很喜欢你,但是当我发现你也喜欢我的时候,我好像就不那么喜欢你了,甚至讨厌你。 和恐惧型依恋的人交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上一秒他对你爱得死心塌地,下一秒他就莫名其妙地对你发火,叫你离开。他们面对一段恋情的时候,常常伴随着很强的焦虑感,他们害怕另一半离开,但是当另一半试图亲近他们时,他们又对另一半表现出极强的排斥反应,冷漠处理,这样的心理是很矛盾的。

安全型依恋的人适合和另一个安全型依恋的人交往,无论恋爱还是分手,都会风平浪静;回避型依恋的人和痴迷型依恋的人往往会相互吸引,但又相互折磨,他们爱并痛苦着,一个是疯狂逃避,另一个则是疯狂追赶;最后,恐惧型依恋的人,一般存在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如果他和其他3种依恋人格的人交往,那么结果大多会不太完美。

九类单身模式,你是哪一种

《如何拥抱一只刺猬2:你是谁就会遇到谁》想与那些在爱河边徘徊的人,一起探讨:

是什么阻止了我们遇到真爱时向前一步的勇气?

是什么让爱总在徘徊犹豫中消失在风中?

是什么让两个相爱的人始终逃避彼此?

是什么妨碍了我们为爱前行的脚步?

明明是一个思维清晰明朗的人,为什么还会拥有“恋爱脑”?

单身的模式有很多种,我们选择其中常见的九种与大家共同面对,期待大家可以为爱找到出路。

1.契可尼式单身

契可尼式 单身属于理想化投射,他们把对爱情的所有幻想都投射给初恋,他们的初恋满足了其对美好爱情的所有幻想。 他们时不时陷入对初恋的美好回忆中,以百分百的纯度来衡量日后的恋爱,走不出初恋的心理幻影,也无法开启新的生活;或许因为他们在初恋时太过年轻,不懂爱情,爱得太过用力,消耗太多,无以补给,导致情感匮乏无法开启新的恋情,把自己困在失去的初恋中,并认为那是心中永远的完美或者永远的痛。对他们而言,那种至真至美或至伤的纯粹感情的失去,使他们对再一次获得感情这件事没有足够的信心。

这类人通常追求完美的爱情,把初恋完美化,而且在失恋后再次美化初恋,他们心中爱着的已经不再是这一真实世界的人,而是经过他们多次加工活在他们心中的完美恋人。鲜花会枯萎,但活在想象中的爱永远不会凋零。他们用心中的幻影代替了现实,缺乏与现实的联结。

契可尼式单身的脱单指南是: 契可尼式单身的人需要走出这个自我循环论证的迷宫,打破完美初恋的玻璃滤镜,从水中月镜中花走入现实世界,先看到真实的世界,与真实的世界联结,再看到真实的自己,慢慢打开自己的世界。 契可尼式单身的人是一只活在完美想象中的刺猬,当他们卸下刺猬身上的迷幻时,他们才会被另一只真实的刺猬吸引。

他们的人格类型可能是完美型人格,也可能是回避型人格,也可能是低冲突高认同型人格。他们的依恋模式可能是痴迷型、回避型或者恐惧型。 hHuLrD/0i6fh/Co4xwJoq0ytTOVWaJnN7eCn2wh25ayhewNZYbDW0n7OIu9PI2+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