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寅恪先生在他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对于运河与大唐帝国的关系有一个很锐敏的观察。如第一五页说:“唐代自安史乱后,长安政权之得以继续维持,除文化势力外,仅恃东南八道财赋之供给,至黄巢之乱既将此东南区域之经济几全加破坏,复断绝汴路运河之交通,而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赋以存立之政治集团,遂不得不土崩瓦解,大唐帝国之形式及实质,均于是告终矣。”又第一一五至一一六页说:“夫黄巢既破坏东南诸道财赋之区,时溥复断绝南北运输之汴路,藉东南经济力量及科举文化以维持之李唐皇室,遂不得不倾覆矣。”由于陈先生这种重要的指示,作者深感运河与唐宋国运关系的密切,故有此书的写作,作者在这里首先要对陈先生的启发敬志谢忱。
复次,说到本书的体裁,也得特别申明一下。有许多读者对于史学著作中引文的阅读,最感头痛,故作者特地把与考证有关的文字降低两格来写,以别于本文。如果读者时间来不及,或对于较小问题的详细考证不感兴趣的话,先把本文阅读一遍,也可得知书中的大意。可是,由于这种尝试,书中所述未免有多少重复,这实是无可奈何的事。
本书写成后,蒙傅孟真师、岑仲勉先生、梁方仲先生,及劳贞一先生分别审阅教正,衷心至为感激!至于地图的绘制,又得力于潘实君先生的帮助,亦当于此志谢。
全汉昇
民国三十三年二月二十四日
注:文中出现的“□”同原版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