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皇帝在位时,天下还没有统一,北有强敌骚扰,南有割据小朝廷们的对抗。大宋处于如此环境之中,军事的意义显然不容忽视。身经百战的太祖完全清楚国家面临的形势,因此收兵权、削藩镇的目的,并不是要压制国防力量,而是要清除军中的异己因素。从开国之初始,太祖在大力解决功臣、旧藩镇专兵问题的同时,也逐渐有条不紊地提拔重用了一批比较年轻的将领。一方面让他们统领禁军,镇守各地,另一方面派他们带兵出征作战,剪灭僭伪势力。当然,这些将领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绝对效忠于朝廷。在这一前提条件之下,纵然禀赋、作风各有不同,甚或暴露出一些弱点及出格行为,太祖皇帝都能宽容对待,并给予充分信任。
从太祖开国前就追随左右的小校杨信,为人忠谨,虽无赫赫战功,但颇受信任。宋初,他在禁军中任中下级军官,不久,便迁任铁骑、控鹤都指挥使,加领贺州刺史头衔。乾德初,猛将张琼被冤杀后,留下的殿前都虞侯一职,由太祖钦点杨信接替。为了使杨信的身份与殿前大将的头衔相符合,朝廷又特意像昔日特赐张琼那样授予杨信防御使官阶。
杨信带兵到底比张琼稳重,各方都无闲言,太祖甚感满意。不曾想到乾德四年 (966年) 三月时,杨信忽然染上怪病,嗓音功能遭到破坏。太祖听说后,亲自幸临杨宅探望,并赐给了一笔两百万钱的巨额慰问金。看到杨信虽然不能说话,与人交流有些困难,但身体其他部分依然正常,太祖决定仍然保留杨信原职,第二年,又进一步超授他节度使官职。蒙受如此旷世恩典,口不能言的杨信愈加谨事朝廷。宋代官方史籍称:杨信“忠直无他肠,故上委任之不疑”。据说,杨信身边有一个家童具有体察主人心思的能力,每每入朝上奏,或在军中传令,杨信只需在展开的手掌上比画几下,该僮仆就能准确地表达出主人的话语,所以不仅不影响对太祖表白赤诚,而且能够戒敕部属,“众皆禀令,军政肃然”。 开宝二年 (969年) 十月,太祖在一次郊野狩猎活动后,察知亲军中有些人图谋作乱,当天夜晚,便派内侍宦官带密诏召杨信入宫,一举擒获二十名不法之徒,及时粉碎了一场阴谋。还有这样一件事,也令太祖大为感动。某日,太祖在皇宫后苑水池中督练亲军,这些赳赳武夫肺活量都极大,对练起来喊声竟远震宫墙之外。杨信的公衙正在宫门外侧,忽然间听到宫内的厮杀声,杨信不明就里,立即冲进宫廷后苑,太祖看到身穿黑袍便装的杨信,便说:我教他们水战,所以发出喊声。杨信一看没有意外才告退出去。望着杨信的背影,太祖对身边的侍臣们赞叹道:这真是一位忠臣啊!
杨信始终受到太祖的信赖,军职也进而升到武将终生企盼的殿前都指挥使,虽然从有关杨信的记载中看不到任何值得一提的战功。杨信最终病死于太宗朝太平兴国三年 (978年)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杨信临死前一天,多年的失音痼疾突然消失,就像当初患病时那样迅速。太宗皇帝甚为惊诧,马上幸临其家探视,杨信对太宗表达了自己感念两朝的知遇之恩,说到感慨之处不禁泪流满面。太宗对老将军一面安慰,一面厚加赏赐, 这当然都是后话了。时隔千年之后的今天,翻看杨信的资料,其哑疾的情况不免使人心生一丝疑问:杨信是否真的患病变哑?如果确实是哑巴的话,何以到临死前一天突然又能说话?这都难免不使人产生一种猜测:素来谨慎的杨信看到前任的悲惨结局,便以装哑来保护自己,以打消太祖对自己的戒备。太祖在杨信变“哑”后也的确更加信任他,不仅赐以巨款,越级提拔节度使,而且将殿前司最高职务也交给了他。但在人前装哑实在不舒畅,坚持十余年就更为痛苦,所以临死之前需要一吐为快。这当然又是后人的猜想,在史籍中绝无如此记载。
太祖朝另一位禁军大将党进,虽性情与杨信迥然不同,但也以独特的方式赢得了天子的长久信任。党进原为后周时偏将,以膂力超群而出名。据说他是生长于代北的胡族人,长相魁梧,每当穿戴上甲胄,浑身的毛发都会竖起,愈发显得威猛。 不过,这位武将虽有一身勇力,却不识文断字,而这在当时并不影响领兵,往往还会受到上司的信任。
宋初,党进屡迁至禁军龙捷左厢都虞侯,领利州观察使加衔。史书有这样一段记载很有意思:当时禁军自各厢都虞侯以上将领为了防备皇帝提问,都随身携带一种木棍,将自己掌管的兵员数量写在其上,宛如文臣们入朝时举的记事笏板。党进也请人将部属人数写在一根木棍上,手不离棍。一天,正碰上太祖向他询问,党进便双手举起木棍说:属下兵数都在这里。太祖目睹此景,觉得此人极为朴直,就更加优厚对待。 乾德后期,太祖先令党进代管侍卫步军司事,不久又提升他为步军司都指挥使,并授以彰信军节度使头衔。以后,党进先后两次参加过对北汉的战役,曾经在一次战斗中将对方的名将杨业击退。开宝后期,党进改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依旧领节钺,直到太宗太平兴国二年 (977年) 才出守地方藩镇,也与杨信一样多年出任禁军统帅。
党进留给太祖的印象是孔武有力而胸无点墨,自然不会有什么异心,所以能典禁军十余年。然而史籍中的一些记载却对党进的人品不利,如《宋史》记载:党进曾受太祖诏命巡视京师开封城,在街巷闾里之间只要看到谁家养有飞禽走兽,就毫不客气地亲自解绳开笼,一边将禽兽放走,一边骂主人:买肉不用来供父母,反而饲养牲畜。一次不曾想在街上碰见皇弟、晋王赵光义手下人,其中一名亲吏手臂上架着一只雏鹰,党进不了解这些人的身份,又急忙上前要放鹰,对方警告说:这是晋王的鹰。党进一听马上住手,随即给了对方一些钱让他们买肉,并以认真的口气对架鹰者说:你要精心养育啊,不要让狗猫所伤。此事很快就传遍京城,成为百姓们取乐的笑柄。 由此看来,党进并非朴直到不懂得机变,而是颇有心智的人,这就使人对他粗鲁简单的举止不能不发出怀疑,是否真的连木棍上的几个数字也不认识?但可以肯定的是,太祖当日一定不会产生这些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