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言

靖康二年四月一日,在中国历史上是北宋王朝结束的日子,在公历则为1127年暮春时节。此时,中原大地草木葱翠,生机盎然,气候温暖宜人。但据史籍记载,这一天宋都开封一带却骤然狂风大起,沙石翻滚,树木折枝。 天气的反常变化,或许是冥冥之中上苍对人世间正在发生的一场惨祸的某种感应。

在这一天,风尘中的开封城从一大早就显现出一片混乱、紧张的景象:成群的占领军——女真骑兵跨上战马,随着凄厉的号角声列队出城;大批民夫在女真军人的监督下从皇宫中赶出一辆辆大车,熟悉宋朝文物的旁观者都不难发现车上所装物品,除了金银珠宝和古董之外,还有大量标志天子权威的法驾、卤簿、冠服、八宝、九鼎、车辂、礼器及其他法物。随后,一队队被绳索捆住双手的人群,在此起彼伏的叱骂声中徒步踏上出城的大道,他们中既有穿金佩玉的皇室宗亲、娇弱无力的嫔妃,也有养尊处优惯了的公卿大臣和文武百官。最后,已做了三个月俘虏的宋徽宗赵佶、钦宗赵桓父子也被押上了囚车。

望着车旁马背上剽悍的女真统帅粘罕、斡离不以及四周其他武将那兴奋的面孔,目睹着被拉走的宫廷百物和被驱押的人群那沮丧、无奈的神情,再回首渐渐远去的巍峨壮丽的宫阙,宋徽宗、钦宗两代君王内心究竟做何感想,是否悔恨自己昔日的荒唐所为,痛心当初对国防的忽视,这些后人都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父子二人都摆脱不掉内心极度的痛苦和伤感。当赵佶来到塞北后,素来以能书善写自诩的他,终于以含泪的笔端题下了“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 的哀句,感叹一百六十七年皇朝基业的破碎。

以上一幕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难”。之后,许多满怀爱国感情的志士每每想到当时的情景,都不能不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耻辱。岳飞在名传千古的绝唱《满江红》一词中,就有“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悲愤呼声!

北宋王朝最终遭此结局,其直接原因固然出自末代两朝,而更深远的祸根却可以追溯到列祖列宗之时。其中源远流长而日益加深的“崇文抑武”国策产生了极其巨大的消极影响,不仅导致了国家武装力量的核心——武将群体的精神萎靡、无能以及自卑,而且造成了一个时代尚武精神的沦丧。当时,少数有识之士就注意到这一现象,曾向朝廷呼吁反映,要求予以改变。“靖康耻”过去数十年后,南宋著名学者和爱国官员叶适在给孝宗皇帝的一份奏言中,沉痛地表达了这样的意思:本朝立国之日,吸取了唐末、五代时期武人跋扈的教训,制定出严密而又强有力的防范武将的法度,此后,其法“细者愈细,密者愈密,摇手举足,辄有法禁”;与此同时,又一面推崇儒家文化,另一面辅助以正统规矩观念,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了“人心日柔,士气日惰,人才日弱”的萎靡局面。仁宗天子时,虽距离五代已时间久远,但士大夫们依然固守陈规,不思变更风气。至徽、钦二代,传统法纪已经紊乱、破坏,当朝者还在抱残守缺,继续标榜防止五代积弊,以抑制武将为己任,终于落得了大祸降临的后果。 清朝初年,思想家王夫之也对宋朝有如是评说:宋家朝廷所最忌者,是孔武有力的武臣,而非偷生邀宠的文士。所以,一旦产生了像王德用、狄青这样小有战功的人,防范起来便俨然“若敌国”。如此积习百余年,君臣上下“惴惴然唯以屈抑英杰为苞桑之上术”,于是,带兵将帅以免遭猜忌为厚福,视建功立业为取祸之途。因此,宋之亡国,“无往而不亡矣”。 这当然都是后话,一切还要从头说起。 IevZE4GumRw4tI/iX/UOPSChm509tb0aF04OOJYW7UE0286nlfC7oKNygAiTM+0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