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凭文而取,按格而官
——古代的高考试卷是什么样的

许多读者对于清代科举考试的题目比较好奇。八股文的题目一般是什么样的?应制诗的题目怎么出?策问又是什么类型的内容呢?这里我们便以同治十年(1871年)文科会试的题目作为例子,让大家看一看古人的科举题目是什么样的。

本题目见于《同治十年辛未科会试录》 。原题目文字均为繁体,格式亦秉持清代旧式。为便于阅读,作者将其整理为现代常用格式,加上了标点。若有疏误,烦请见谅。

第一场(四书题三道,五言八韵诗题一道)
四书题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

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诗题

赋得移花便得莺【得移字五言八韵】

第二场(五经题五道)
五经题

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曰肃,时雨若。

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春,城小谷【庄公三十有二年】。

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

第三场(策问五道)
策五道

问:《周易》郑康成注散佚已久,今之郑注辑于何人?李鼎祚《集解》所采三十五家,能缕述否?鼎祚自序谓“刊甫嗣之野文,补康成之逸象”,果足存汉易之一线欤?《书》以道政事,儒者不能异说,然诸家聚讼犹有四端:曰今文古文,曰错简,曰《禹贡》山水,曰《洪范》畴数,其异同得失安在?孔颖达以前为《正义》者六家,孰为详雅?郑笺说豳雅豳颂与朱子异,能引伸之否?《草木鸟兽虫鱼疏》,吴陆玑撰,后误玑为机,复改吴为唐,当以何书为正?春秋三传并行于世,自中唐以前则《左氏》胜,自啖助赵匡以逮北宋,则《公羊》《穀梁》胜,能详其源流欤?杜预《释例》厥旨安在?《陆氏集传纂例》谓左氏多采杂书,序事虽多,释经殊少,犹不若《公》《穀》之于经为密,其说当否?《汉志》无《周礼》,谓之《周官经》,《周礼》之名始何时?《仪礼》孔壁古文多三十九篇,今散见诸书者尚可考证欤?《大戴礼》为小戴所删篇目凡几?《小戴礼》为后人所增者三篇,能悉数欤?圣朝经学昌明,多士诵习有年,其各以所知对。

问:《史记索隐》末二卷为述赞百三十篇及补《史记》条例,欲更正原书次第,其说若何?周密谓《史记》为后人所乱,多窜入迁以后事,王懋竑谓《史记》字句有为后人所增,能摘其一二否?《汉书》断代为史,而《天文志》中多非汉事而隶入《汉书》,寻篇考限,得无乖越否?《后汉书》自谓比方班氏,而讥其丛陋者何人?陈寿《三国志》以魏为正统,习凿齿排之,能论其得失欤?《晋书》所采何法盛等十八家,而刘知几讥其美事遗略甚多,其说若何?《宋书》八《志》义例,何者为善?《南齐》独缺《文学传》叙,其故安在?《梁》《陈》二书父子相承,体例有足取否?《魏书》为世诟病,而李延寿则谓“婉而有章,繁而不芜”,其言当否?《齐书》《周书》各有所失,《南》《北》二史以何为优?《隋书》十《志》原题《五代志》,故兼载前代,后人专称《隋志》,岂其旧欤?《旧唐书》本诸何人?《新唐书》何以有刘安世之讥?《新五代史》笔削谨严,何以《涑水通鉴》皆据薛史?《宋》《辽》《金》三史何以《金史》独优?《元史》何以不免蹖驳?能通悉其故欤?国家以古为鉴,史学有资考证,盍著于篇。

问:神禹浚浍距川,肇开水利,《禹贡》诸水在今畿辅者,可悉数欤?畿内巨川如滏阳、滹沱、清河、白沟、桑乾、潞河、滦河,支流如滱、洺、徐、白,加之以淀泊,千流万脉,皆有水利可兴。唐代于河间开长丰渠,宋引滹沱于霸州,皆能收灌溉之利,能实指其人欤?临津令黄懋屯田雄莫等州,置斗门引淀水,其法奚若?元立都水监、设河渠司以兴举水利,而武清、平滦、真定等处无患,其疏导之法能详言之欤?泰定中,虞集建京东屯田诸议,后人多是其说,厥旨安在?至正间,托克托复建言水利,其说若何?明邱濬《大学衍义补》,其讲求水利者何术?徐贞明著《潞水客谈》,胪陈十四利,能撮其大旨欤?其后贞明亲至永平一带,设法开垦,一岁中已得熟田三万九千余亩,而事辄中止,何欤?我皇上俯念民依,勤求良法。多士见闻所及,其悉陈勿隐。

问:用兵之道,训练为先,三代之制尚矣,汉有“讲肄”之名,则教试于京师也,有“都试”之名,则教试于乡国也,而会以何时,课以何人,能详言之欤?府兵之制起于西魏、后周而备于隋,至唐因之析关中为十二道,皆置府兵,论者谓得古者,三时劝农,一时讲武,遗意其法安在?厥后府兵废而募彍骑,彍骑废而恃方镇,其废之者何人?抑在何时?宋太祖加意军政,定四时讲武之仪,而或大阅西郊,或习战昆明池,或阅兵讲武殿,教练之法甚备,乃卒成内强外弱之势,其故何欤?明有十二团营之目,又有三大营之目,统之者何人?戚继光《练兵实纪》有六练之法,与王骥之五练异同若何?何良臣《阵纪》四卷载有车战、骑战、步战、水战、火战、夜战、山林谷泽之战、风雨雪雾之战,侯继国《两浙兵制》载有制造战船及营操、甲操、哨操、伍操诸法,能一一述其详欤?我朝以骑射威天下,近复练兵近畿,以备藩卫。多士其各抒所闻以对。

问:《周礼》有“任土任民”之法,西汉重农贵粟,治为近古,而一时循吏如龚遂之守渤海,召信臣之守南阳,杜诗之修治陂池,任延之开垦田畴,皆以劝课为本,能胪举其事欤?大农令及大司农之名起于何时?厥后有力田常员、搜粟内史、屯田都尉,又或置农师,或设劝农使,或立司农司,能考其设官之年代欤?唐令百官进农书,其书有无传本?元至正七年所颁农桑之制一十四条,其可法者安在?又尝颁《农桑辑要》一书,诏天下崇本抑末,所分耕垦播种诸类,论者谓于农书中最为善本,然欤?其后有《农桑衣食撮要》一书,复补《辑要》所未备,其所作果何人欤?他若宋陈旉著有《农书》,元王桢亦著有《农书》,其详略若何?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史称其负经济才于此书略见一斑,其目能悉数欤?要之务农之道,不在催课之具文,而在督劝之实政。农事兴而民食裕,固经国之要务也。我皇上惠爱黎元,首重农政。多士来自田间,其各详言之。

从这里的题目可以看出,清代是如何用“四书五经”出题,以及诗题是如何展现的。另外,也可以看得出科举考试中的策问具有相当的深度。一些抨击科举制度的表述,经常将参加科举的人形容为只会写八股的书呆子。而实际上,科举考试的等级越高,对于策问的重视程度也越高,考查的知识也越实际。固然,策问的内容也有专门的辅导书,考试之前也会有腹稿,但是像殿试一级的策问,只靠背诵显然是无法取得好成绩的。这也是清代科举制度的另外一面。 ljsCl/Lragw8Q0YItR7Ta2lQbNH/gv5KDFKYqIer9zV3kwR3GHX9lLY/Gg8dDzg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