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同时持续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时代特征、人民群众相结合的一条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包括形式方面的要求,即生动活泼、喜闻乐见,也包括内容方面的要求,即为了人民、服务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重大思想,将其贯穿于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导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和真谛。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所坚持的人民立场,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属性就是人民属性,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首先要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作为大众化的政治前提。从马克思在无产阶级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就可以生动证明马克思主义的鲜明政治立场和阶级属性,表明马克思主义是为了谁、依靠谁、服务谁的思想理论。人民立场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性质和方向。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质上就是指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化、人民群众化,是要让马克思主义成为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成为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认识工具,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高政治要求。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无论历史背景、时代条件如何变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民立场不能改变;无论人民在不同时期有怎样不同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都要把维护最广大人民利益作为基本政治原则。离开人民立场,就谈不上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形式和内容统一。形式大众化,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能够符合人民大众的认知特点,做到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特别是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趋势,适应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的信息传播方式,充分运用各种新媒体,让科学真理深入大众、深入生活、深入人心。形式影响内容传播的范围和质量,形式大众化,大大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宣传普及。内容大众化,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要坚定站在人民立场上,着力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反映人民愿望需求。内容为本、形式为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马克思主义至今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说到底还是由于它把社会历史规律与人民群众利益有机统一于一体,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而具有真理力量,坚持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而具有道义力量。因此,《资本论》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从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看,形式和内容都很重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把内容放在首要位置;形式创新和内容创新都很必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把解决以人民为中心面临的各种问题,作为理论创新的突破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新的实践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使我们党的理论创新不断向前发展,不断为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大成果。这一创新理论,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贯通和体现在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观点之中,思想深刻、语言生动、话风朴实、群众喜爱,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比如,在文艺工作中,强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在新闻舆论工作中,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中,强调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人民。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这些都是人民立场在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的生动证明。
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准则,这就是以人民利益为根本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方法要求,更重要的是价值要求,这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作为大众化的价值导向、内涵和准则。
理论创新大众化:着眼发展人民根本利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大成果,都把人民利益作为根本价值追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鲜明体现了理论创新的这一价值追求。新发展理念首次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全力以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如期实现,而且在地域上、人群上一个都不能少。全面小康,就是全面地让人民有获得感。经济更加发展,“两个翻一番”才能达到,人民生活才能更加殷实;民主更加健全,人民政治权利得到保障,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法治更加完善,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精神生活丰富提高,有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更加和谐,群众安居乐业,各族人民和睦友善;生态更加改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重要追求,美丽中国走进生活之中。
问题导向大众化:聚焦人民利益重大问题。党的创新理论是问题导向的产物。问题从哪里来,首先从人民利益诉求上来。全面深化改革,让人民更有获得感,就是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人民利益包括民生需求,也包括权利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既要往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也要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只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才能健康持续;否则,大多数人民群众缺少获得感,终究要导致发展停滞,社会矛盾激化。提出绿色发展,正是因为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老百姓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环境美是人民幸福生活的新内涵,这就要求把人民对环境美的新要求作为党新的奋斗目标。我们党面临的最大考验是执政考验,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最大威胁是腐败问题,这就要求全面从严治党,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着力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要求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理论宣传大众化:围绕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一起为党的事业而奋斗,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和成功的基本经验。做好理论宣传,是“同心干”的思想条件和舆论准备。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读物,紧密围绕重大决策,着力聚焦大政方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思想理论支持。解读三中全会精神的《改革热点面对面》,解读四中全会精神的《法治热点面对面》,以及解读五中全会精神的《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等,都很好地发挥了服务大局、推动大势、教育大众的功能。这些通俗理论读物,着力使党的目标纲领成为全党的自觉行动,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让人们感知熟知深知。在表达方式上事理相融、论引互补、图文并茂,在党的声音和人民心声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传递信息、解疑释惑,从而提振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干劲,进而汇聚发展力量、促进发展进程。在创造自己幸福生活的鼓舞下,人民群众增强了共同奋斗的责任意识、主体意识、自觉意识,主人翁意识,以必胜的信心、昂扬的斗志、扎实的努力投身新的历史进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明确立起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民标准。要把人民作为大众化的接受主体、评价主体、创新主体、实践主体。
增强人民对创新理论的认同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使广大党员和人民接受信仰这一科学真理,认同并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这就要在大众化的过程中,把创新理论的科学内涵清楚明白地阐述出来,特别是要讲清楚党的重大战略部署内含的人民立场、人民理念,讲清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怎样增进人民福祉、保障人民权益的。党的创新理论与人民的关系越近,对人民利益的关注越深,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的举措越多,就越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更大认同和拥护。
增强人民对实践成效的满意度。人民是实践的主体,坚持检验理论的实践标准,就是要更加注重人民对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成效的认可度和获得感。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是一个实践化的过程。理论进入实践,效果如何,人民评价是最重要的标准。对一个理论的认同,不仅取决于理论自身的创新性、逻辑性和深刻性,而且取决于理论的实践成效,取决于人民群众对理论转化为实践成效的判定。人民满意同时也表明了理论的政治性、实践性、群众性,是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特征。
增强人民对理论创新的贡献率。党的创新理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全党智慧的结晶,是群众路线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就“化大众”的意义而言的,而且是就“大众化之”的意义而言的。邓小平曾强调指出,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增强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智慧、改革创新经验、实践探索总结,包括形象生动的语言对创新理论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作出“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重要概括,就是来自于群众语言。
增强人民对科学理论的掌握度。理论转化为实践,必须经过理论掌握群众、群众掌握理论这一重要环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学习运用创新理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因此,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和广大人民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力促进了创新理论的大众化,有力推动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