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化若(1904—1995),福建福州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教育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青年时代起即投身革命,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几近完整地经历了中国共产党参与及领导的各种武装斗争的全过程,如东征、北伐、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一方面军代理参谋长、红军总前敌委员会秘书长、中央军委第二局局长。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央军委第一局局长、中央军委编译处处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校长兼中央军委四局局长、延安中央党校军事教育处处长、延安炮兵学校校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鲁南军区副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员、第四纵队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九兵团政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淞沪警备司令部、上海防空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后兼任华东军区公安部队司令部司令员和第八兵团政治委员,又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
戎马生涯之余,军事理论研究从未中断,用力至勤,硕果累累,《孙子兵法》研究,享誉海内外。是第一位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孙子兵法》的学者,为揭示《孙子兵法》军事学术和军事哲学的理论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除《孙子译注》(原名《孙子今译》)外,尚有《郭化若军事论文选集》、《郭化若回忆录》、《新教育教学法》、《郭化若诗词墨迹选》、《郭化若诗词选》、《郭化若书法集》、《郭化若文集》等著作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