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吧,到Z世代的星球看一看,你需要他们,他们却未必需要你。”
“全球人数最多的消费群体来了,但掌控他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019年7月,《商业周刊/中文版》的一期《Z世代颠覆消费》专刊吸引了我。作为一个关注全球变暖的能源人,这本专刊激发了我的一系列好奇心:
什么是“Z世代”?“Z世代”的消费时尚是什么?这些新时尚和社会大众有什么样的紧密联系?
我,开始关注“Z世代”。
在我看来,你们,“Z世代”,是紧随“千禧一代”的“九五后”,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一脸的胶原蛋白,一身的青春气息,初生牛犊不怕虎,长江后浪推前浪,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你们,就像16岁在头脑中进行“追光实验”的爱因斯坦,22岁随“贝格尔号”军舰环球考察的达尔文,25岁创作“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的唐代诗人王勃一样,有充裕的时间去试错,有充沛的精力去闯荡!你们,是当今时代的宠儿,注定要为这个时代面临的重大挑战,提供全新的思路!
人生需要仪式感,时代需要神圣感。
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在业内被称为“中国3060”。同年12月12日,中国进一步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而截至2019年底,中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15.3%,风电、光伏发电装机首次“双双”突破2亿千瓦。
“一石激起千层浪”。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消费国和由此带来的最大碳排放国,“中国3060”目标的提出,得到了能源行业的热烈响应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将大大加快中国从化石能源向风能、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绿色转型的进程。有企业家认为,未来10年内,中国新能源投资可能提供10万亿人民币左右的巨大市场。有科学家认为,面对碳中和的宏伟目标,迫切需要加快开发可控核聚变等颠覆式创新的能源技术。欧盟、美国等均提出,要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加强和中国合作,“中国3060”成为中国和世界的重要连接点。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共同建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从1880至2012年,全球平均温度大约升高了0.85 ℃。随着有关人类对气候系统影响证据的增加,极有可能的是,观测到的1951−2010年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升高的一半以上是由温室气体浓度的人为增加和其他人为强迫共同导致的。水汽(H2O)、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臭氧(O3)是地球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此外,大气中还有许多完全由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2010年,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49 Gt(1 Gt=1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甲烷等其他温室气体已折合成二氧化碳当量),其中,来自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过程的二氧化碳占65%,来自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FOLU)的二氧化碳占11%、甲烷占16%、氧化亚氮占6.2%。
能源绿色转型是当前应对全球变暖的基石。根据英国石油公司2019年版《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8年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的燃烧共排放338.908亿吨二氧化碳,其中,中国、美国、印度三个国家的排放总量约占全球一半。“中国3060”是应对全球变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达到138.6亿吨标准油,全球70多亿人平均每人消费2吨油,其中,五大传统能源中,石油占1/3,煤炭占1/4+,天然气占1/4-,水能占6%+,核能占6%-,而新兴的风能、太阳能等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只占4%,还有很大发展潜力。
土地既是温室气体的源,也是温室气体的汇。根据IPCC 2019年发布的《气候与土地变化特别报告》,自工业化之前的时期以来,地面平均气温上升幅度几乎是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幅度的两倍,2006—2015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比1850—1900年升高了1.5 ℃,而包括陆地和海洋的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升高了0.87 ℃。在碳源方面,2007—2016年间,在全球人类活动中,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活动约占13%的二氧化碳排放、44%的甲烷排放、81%的氧化亚氮排放,占人为温室气体净排放总量的23%[平均每年(12.0±2.9)Gt二氧化碳当量]。同时,在碳汇方面,2007—2016年,土地对人为环境变化的自然反馈导致了平均每年约11.2 Gt二氧化碳当量的净碳汇。
“中国3060”提出的时代背景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5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75周年。“二战”结束以来,3/4个世纪过去了,但往事并未如烟。2020年6月30日,一座25米高的雕塑在俄罗斯的特维尔州落成,以此纪念苏德战争中血腥的勒热夫战役。雕塑的下半部分,战士的衣摆逐渐变成了向远方飞去的白鹤。雕塑艺术家的灵感来自苏联诗人伽姆扎托夫(Rasul Gamzatov)的诗篇《鹤群》:
有时候我总觉得那些军人,
没有归来,从流血的战场,
他们并不是埋在我们的大地,
他们已变成白鹤飞翔。
他们从遥远战争年代飞来,
把声声叫唤送来耳旁。
因为这样,我们才常常仰望,
默默地思念,望着远方。
疲倦的鹤群飞呀飞在天上,
飞翔在黄昏,暮霭苍茫,
在那队列中有个小小空当,
也许是为我留的地方。
总会有一天我将随着鹤群,
也飞翔在这黄昏时光。
我在云端像鹤群一样长鸣,
呼唤你们,那往事不能忘。
…………
能源、医药与文艺是人类文明的基石,能源关系到人类的衣食住行,医药承载着人类的生老病死,文艺寄托着人类的爱恨情仇。如今,这三块基石仍处于大变革的前夜。
能源分为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在生产侧,在很多地方,陆上风能、太阳能的发电成本已和煤电相当,但是风能、太阳能的间歇性和储能技术的滞后性影响了可再生能源的全面推广。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机组达到15兆瓦,商业化晶硅效率为23%,进一步提升难度较大,备受关注的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较高,平价之路较长。在消费侧,随着数字化的推进,数据中心的能耗引起广泛关注,而“晶体管集成度每18个月增加一倍”的摩尔定律正逼近极限,如何设计更高效、更低能耗的人工智能芯片迫在眉睫,这种技术相对停滞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还会对贸易保护主义等国际关系问题产生重大影响。
医药方面,随着分子靶向、免疫疗法等科技进步,在三期以前发现的癌症中,已经有2/3以上可以转化为慢性病,已经发生转移的,治愈率也大幅增加。据研究,“活得久”可能是得癌症的最大单一风险因素。人过了60岁以后,患癌的风险就开始显著增加,到80多岁,患癌风险到达顶峰。从世界各国看,人均预期寿命不到70岁的国家,癌症发病率都不高。反过来,人均寿命超过80岁的国家,癌症发病率都不低。随着人均寿命从米寿(88岁,“米”字可拆成“八十八”)到茶寿(108岁,“茶”字类似“米”字上面再加“廿”)的进一步延长,神经系统方面的阿尔茨海默病显著增加,但目前尚缺少特别有效的药方。
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提名电影《离她而去》( Away from Her )把视线移向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影片讲述了在一个白雪皑皑的加拿大小镇,男主人公无奈地把自己患病的老伴送到疗养院,在这里,她喜欢上一位男性病友,却始终不能认出自己的丈夫;而当男主人公在无奈之下,只好试着把那位已经回家的男性病友再次请到疗养院时,她却连这位病友也认不出了,只是觉得男主人公对她这么好,猜测两人之前一定发生过什么。电影改编自加拿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门罗(Alice Muuro)的小说《熊从山那儿来》( The Bear Came Over the Mountain )。而《熊从山那儿来》则源自20世纪40年代的一首著名儿歌《熊到山那边去》( The Bear Went Over the Mountain )。歌中唱道:“熊到山那边去,好看他能看见什么/还有他能看见的一切,还有他能看见的一切/山的那一边,就是他能够看到的一切/因为他是个快乐的好家伙,因为他是个快乐的好家伙,因为他是个快乐的好家伙,没人能否认这些……”如今,昔日“熊到山那边去”的少年时光已走向“熊从山那儿来”的暮年,让人不胜唏嘘。电影《离她而去》的导演说,21岁那年,当她在飞机上看到门罗的这篇小说时,有着类似人生经历的她立刻泪崩:“它抓住了我的手,把我领到一个更美好的地方。”
如果说,小说《熊从山那儿来》和电影《离她而去》抓住了当代社会老龄化这一主题,那么,对于那些感叹“大师总是成批地来,又是成批地走”的音乐人和“冷战之后,在消费主义刺激下,人类已经失去昔日走向星辰大海的勇气”的科幻作家而言,又该抓住什么样的时代机遇,创作出新的伟大作品?
时势造英雄,英雄促时势。当今世界,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根本原因是科技创新驱动力的不足,在“一战”“二战”和冷战的科技红利逐步消失之际,人类共同应对全球变暖的“暖战”,引发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
“暖战”,呼唤天马行空的脑洞。1943年,物理学家薛定谔(Erwin Schrödinger)在都柏林三一学院做了一个系列演讲,从物理学家的视角跨界探讨生命的物质基础,直接促成了10年后DNA双螺旋结构的伟大发现。今天,我们同样需要从能量的角度,对能源、医药、文艺三大领域进行跨界创新,这也许能给全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从而一揽子解决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能源给人类带来了衣食住行,而人体可以视为一套精准高效的能源系统,环境污染和极端气候变化可以视为地球生病了,地球生病或许可以和人类生病相互借鉴,共享一个药方。此外,优秀的文艺作品在给人类提供正能量的思想感悟时,也往往会促使人分泌多巴胺等类似的神经传导物质。对众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正常人群的大数据对比分析,或许更有助于我们探究大脑低能耗、高效运行的秘密,进而启发能源革命。在“暖战”大背景下,迫切需要颠覆式的碳达峰、碳中和能源技术,就连最乐观的风能、太阳能从业人员,也认为至少储能技术需要重大突破;由全球变暖带来的病毒流行风险和对粮食作物生产的影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全球变暖引发了人类星际移民的思考与行动,而这迫切需要艺术家协助打开思维,慰藉心灵。
“暖战”,呼唤天下一家的胸怀。全球变暖带来的风险是全球性的,不仅是冰川融化威胁着北极熊的生存空间,海水上涨带来南太平洋岛国的沉没风险,北大西洋暖流的减弱、消失甚至可能把西欧带入“冰河世纪”;其实,全球变暖也已经对青海三江源地区——中国内地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一块皮肤”产生了负面影响——融化的雪水,增加了青海湖的水量。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的美誉,据统计,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源自这一地区,应对全球变暖对于保护三江源以及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和东南亚相关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15年夏天,参加“澜沧江-湄公河之约”夏令营的大学生们来到澜沧江的源头扎西乞瓦,来自6个国家的大学生在发出“共同的河流、共同的责任、共同的未来”宣誓后,将各自从自己祖国带来的河水静静注入扎西乞瓦,又从扎西乞瓦汲取了一瓶象征跨国友谊的源头之水带回各自的祖国。“暖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体现,随着2021年2月美国正式重新加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奏响了一曲气势磅礴、响彻全球的“暖战”交响曲!其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和设备制造国,水电业务遍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光伏产业为全球市场供应了超过70%的组件,中国音符,尤为响亮!
“暖战”,呼唤“天人合一”的实践。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化石能源的“燃料”份额逐步下降,而化石能源转化为化工品时产生的碳排放暂时还需要植树造林等创造的碳汇加以中和。根据中科院“碳专项”研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在过去几十年一直扮演着重要的碳汇角色。例如,在2001—2010年,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固碳2.01亿吨,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是固碳主体,贡献了约80%的固碳量,而农田和灌丛生态系统分别贡献了12%和8%的固碳量,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基本处于平衡状态。其中,我国重大生态工程(如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草工程,以及长江和珠江防护林工程等)贡献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总量的36.8%。近年来热播的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山海情》等,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在治沙中打造绿水青山的努力与成效。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气候一直是绕不开的话题,近年来更是随着全球变暖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读懂了历史,也许我们就真正读懂了“暖战”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以罗马帝国研究为例。18世纪英国历史学家吉本(Edward Gibbon)遍历罗马等意大利名城,花费20年的心血写成史学名著《罗马帝国衰亡史》。在书中,吉本从资本主义民主的角度,认为罗马人头脑中法律和自由的消除是罗马帝国衰落的罪魁祸首。在1999年出版的《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一书中,20世纪的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Leften Stavros Stavrianos)从生产力的角度看待罗马帝国,他认为东罗马帝国晚于西罗马帝国1000年灭亡的主要原因是西部经济不如东部经济先进发达。在农业方面,意大利土壤肥力不如中东大河流域,平均谷物产量只是播种量的4倍,而当时罗马人的科技水平又不足以有效开发中欧和北欧的沃土;此外,西部工业也普遍落后于东部工业,因此无法长期支撑帝国大厦的有效运转,造成最终的崩溃。进入21世纪后,美国文学教授哈珀(Kyle Harper)在2017年出版的《罗马的命运:气候、疾病和帝国的终结》一书中,通过翔实的证据,把帝国的兴衰和气候变迁、生物性因素(细菌及病毒造成的瘟疫)连接起来,认为大约公元前200年到公元150年的罗马气候最优期是罗马帝国版图最大和最繁荣的时期。和现在亚历山大里亚城夏季几乎不下雨相反,那时的夏天雨水较多,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而后来的小冰期不仅影响农业,冷空气也增加了瘟疫的传播,造成帝国衰微,无法抵挡外敌入侵。
气候与文明,说不尽的故事。如果说,罗马气候最优期与罗马帝国全盛期重合可能是一种巧合,那么,公元前9500年,地球急剧回暖,进入全新世早期,温暖湿润的气候刺激了野生谷类和豆类植物的成熟和传播,在贝尔伍德(Peter Bellwood),这位年轻时曾研究罗马帝国,后来转向农业起源研究的世界著名考古学家看来,“公元前9000年至前7300年,驯化谷物、豆类作物与畜牧动物在整个西南亚的人类生计中迅速获得了主导地位。如果说与相对积极稳定的全新世气候的这种联系纯属巧合的话,那么它就是人类史前史上发生的最重要的巧合之一”。在其他学者看来,农业的诞生可能是当时人类已经扩散到适合生存的每个大陆,灭绝了诸多大型野生动物,在资源与环境的空前危机下不得已而为之,也可能是一种无意识的自然选择的结果,作物驯化和动物驯养是漫长岁月中人类和动植物共同进化的结果。综合上述观点,也许,人类文明在这个时间点发生突破,可能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吧!
从大约一万年前的农业起源到如今,虽然也有一些气候波动,但整体上说,全新世气候是相对平稳的,从而有力地保障了人类的文明进步。和以往轨道变化、火山爆发等影响短期气候变化不一样的是,根据IPCC报告,二氧化碳基本上属于惰性气体,排放后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快速混入整个对流层,并在长达两千年后,仍有15%—40%的二氧化碳存留于大气中,过高的二氧化碳浓度以及目前排放造成的相关气候影响会在未来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因此,这一轮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和长期性尤其值得关注。“时代的一粒沙,个人的一座山”,每个人都不可不防,要未雨绸缪。
在本书中,我将抛砖引玉,从九篇三十六计聊聊全球变暖引发的时尚变革。九篇中,生活、环境、生命、空间、金融、创新、文艺、哲学、大学各篇之间的逻辑关系是:
能源,人类文明的生命线,在生活篇的首篇,介绍了斯瓦尔巴群岛因发现煤炭成为人类最北的定居点;
能源和环境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两大问题,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说也是能源问题;
环境问题影响到人类健康,对健康和生命的追问,有助于更好地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
生命的空间,总是不停地拓展,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拓展空间既是远征,也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回家;
哥白尼(Nikolaj Kopernik)发现新大陆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空间的拓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绿色金融至关重要;
资金支持的背后是企业家精神,而离开创新的财富则是无法持续的;
在科学革命释放生产力之前,需要文艺作品真正打开人类的创造力;
文艺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终极问题是生死;
大学通过文明成果的代际传承,从某种意义上实现了人类的永生。
三十六计,三十六种时尚,三十六种创新,三十六种机遇。
今天的中国“Z世代”,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你们和世界各地的“Z世代”一样,在数字化、全球化的浪潮下一起成长。
你们,正从“中国3060”起航,书写新时代“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故事,打造21世纪的新瓷器、新丝绸、新茶叶,引领潮流,创造历史——一段当代中国产业发展、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伟大历史!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你们,就像当年农业革命一样,正在开启人类下一个一万年可持续发展的光辉岁月。这条源自能源、超越能源的未来之路,很酷很酷,充满了鲜花与荆棘、欢笑与泪水。我和这本书,将和你们一路同行,投石问路,成就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我还有个小小梦想。在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在你们的不懈努力下,人类很有可能提前20年,享受一批革命性的科技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相当于每个人多活了20年,而如果把时空平移一下,则相当于每个人年轻了20岁。
于是,我,在心态上一直属于“Z世代”的沈哥,在身体上,也属于“Z世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