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我的诊室来了一位忧心忡忡的妈妈:“医生,我家娃娃3岁,经常便秘,这不,又快1周都没排大便了,怎么办?”我连忙安慰家长:“别着急啊,我先来帮你分析一下孩子便秘的原因。”
儿童便秘在儿科门诊并不少见,其中功能性便秘占小儿便秘的90%以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和大便干燥、硬结,患儿生长发育正常,无全身疾病。
(一)饮食结构不当
这类孩子往往偏食,喜食肉类,少吃或不吃蔬菜,食物中缺少纤维素,另外喝水少。
(二)肠道功能紊乱
生活不规律,没有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未形成按时排便的条件反射。尤其是一些刚上幼儿园的宝宝,因为担心自己在学校排大便没有人擦屁股,因此会忍着不排大便,使得大便在大肠中停留时间过久,大便水分被吸干而变干硬,结果就很难排出,导致孩子对排便有恐惧感,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便秘。
(三)药物影响
有些孩子因为患肿瘤性疾病,为了减轻化疗的胃肠道反应,同时用了止吐药物,会引起便秘。
(四)器质性便秘
肠梗阻、肠闭锁、先天性巨结肠等。器质性便秘多表现为顽固性便秘,孩子的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有时会出现腹痛、腹胀、呕吐等情况。
听我讲完这些后,孩子妈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们家孩子就爱吃肉,不爱吃蔬菜和水果,也不爱喝水,而且,早上起床晚,常常来不及上厕所,就匆匆忙忙去幼儿园了,大概这些都是引起他便秘的原因。”
(一)排便习惯训练
排便习惯训练常常开始于出生后的第8~12个月前后,家长应规律孩子上厕所的时间,鼓励孩子在进食后(特别是早餐后)半个小时内坐马桶5~10 min,每天1~2次。对于3岁以上孩子,最好固定一个时间点,比如选择在饭后半个小时,因为饭后肠胃蠕动明显,所以更容易排出大便。一般几周后,到了固定的时间点,孩子一坐到便盆上,就会条件反射想要拉大便,这样就可以养成每天坐盆大便的好习惯。但是一定要记得孩子的耐心是有限的,一般一次时间要控制在5 min之内,不然孩子会烦躁,更不愿意排便了。
(二)调节饮食结构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包括谷类、薯类、蔬菜和水果等。含膳食纤维较多的食物有:韭菜、芹菜、香蕉、梨等。1岁以上的孩子应喝足够的水(不包括牛奶)。不应该用饮料代替白开水,以免增加热量摄入。
(三)口服微生态调节剂调节胃肠道菌群
可以给孩子服用一些益生菌来调节胃肠道菌群,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地衣芽孢杆菌活菌片等。
(四)口服缓泻剂
如乳果糖、聚乙二醇等,长期服用这些药物没有依赖性,也基本没有毒副作用,但服用过量时容易引起腹泻。
(五)开塞露
当孩子急性便秘时可以用,但不能长期使用。
(六)中医中药治疗
根据中医辨证采用中成药、汤药或针灸疗法等。
以上治疗便秘的方法,需要根据孩子的情况综合应用,能收到比较不错的治疗效果。
孩子妈妈听完我的讲解后,一下子放松了心情。我给孩子开了一些乳果糖和开塞露,并叮嘱她回去训练孩子的排便反射,好好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她高兴地离开了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