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节
做好5点,帮孩子长个

春天来了,万物生长的季节到了。由于春季阳光充足,孩子的户外活动开始增多,维生素D合成与钙吸收增加,因此每年四五月份都是孩子的“长高旺季”。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长高,所以不能忽视这个黄金时期,一定要做足功课,当好孩子的“后勤兵”。

一、多晒太阳补维生素D

孩子的身高除了与遗传有关,还受到多种外界因素影响,阳光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常会发现,一些晒得黑黑的孩子往往结实高大,很少生病,这是因为阳光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元素”。骨骼的生长需要钙,但一味补钙却并不一定都能被身体吸收利用。而多晒太阳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进而改善血液中的钙、磷代谢,促进儿童长高。一般来说,上午9点或下午4点左右是一天当中最佳的晒太阳时间,家长要多在这两个时间段带孩子去户外玩耍,时间以1~2 h为宜。春天的阳光不是很猛烈,在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尽可能让孩子多暴露皮肤,多晒晒背部,但也不要让孩子一直在阳光下暴晒,最好每隔十几分钟就到阴凉处休息一会,并注意补水。需要提醒的是,隔着单层玻璃晒太阳,紫外线减少60%,因此还是要带孩子到户外,享受阳光的沐浴。南方地区春季经常阴天,但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因为阴天时也有紫外线,只是强度没那么大;也不必每天都晒太阳,一周不少于3次即可。

二、早喝牛奶,晚喝酸奶

均衡的营养有助于孩子长高,除了保证饭量,还要适当多吃豆腐、鸡蛋、虾、鱼、紫菜、海带、西兰花等食物,保证优质蛋白、维生素以及钙、磷、镁等矿物质的摄入。尤其要保证奶制品的摄入量,建议早上喝一杯(500 mL)牛奶,晚上喝一杯(150 mL)酸奶。牛奶中的营养素很全面,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早餐喝牛奶能给一天的活力提供保障,记住要搭配面包、鸡蛋等食物,不要空腹喝牛奶。如果牛奶是煮过的,不要丢掉奶皮,以免损失维生素A和各种脂类。酸奶的营养成分与鲜奶相近,但包括钙在内的多种成分都有所提升,而且更易被人体吸收;其中的乳酸菌能促进肠道微环境平衡,增强消化功能;乳酸还可与钙结合,促进钙吸收。深夜是人体血钙含量最低的时候,影响钙吸收的因素也较少,所以晚上喝酸奶更有助于补钙。

三、多做跳跃悬垂运动

爱运动的孩子长得高,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体育锻炼可加快全身血液循环,改善肌肉骨骼营养;增加对骨端骺板的刺激,加速骨细胞增殖,促进骨骼生长;提高生长激素的敏感性,刺激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使孩子长高。孩子最好选择自由伸展的项目,比如单杠悬垂、跳绳、摸高、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跳跃、悬垂的项目可以直接刺激骨骺或拉伸关节,更有利于孩子长高;而举重、举哑铃等负重运动对身高增长不利。不要做单一的运动,而要两三种运动交替进行。不同年龄孩子的运动强度因人而异,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因剧烈运动而损伤关节。锻炼频率每周3次以上,每次2 h(含准备活动和放松时间)为宜。

四、9点前上床睡觉

合理睡眠对长高很重要,父母要保证孩子在晚上9点前上床睡觉。晚上9点到凌晨1点是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而且生长激素只有在深度睡眠时才会开始分泌,如果9点多还没上床或者还没睡着,其分泌量就会大大降低。一般来说,2~5岁儿童需要11~13 h睡眠,6~13岁儿童需要9~10 h睡眠。如今晚睡成了多数人的习惯,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要熬夜,才能让孩子心甘情愿地按时睡觉。

五、4~6岁是诊疗关键期

4~6岁的孩子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分泌已经基本稳定,饮食、睡眠习惯逐渐形成,是身材矮小的诊疗关键期。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四五月的“长高季”仍长得慢,则需要提高警惕,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生长发育门诊进行血生化、甲状腺功能、染色体核型分析、生长激素测定和骨龄等检查,排查影响长高的先天性疾病,如垂体瘤、染色体异常、性早熟、遗传代谢病等。一般来说,4岁女孩平均身高为1.03 m,男孩为1.04 m;3岁至青春期的孩子每年身高应增长5~8 cm,若小于5 cm应积极排查矮小的可能,若大于8 cm应积极排查性早熟。如果查出生长发育相关疾病应及时治疗,年龄越小,骨骺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生长潜力及空间越大,对治疗的反应越敏感。 AM/aSWUYq1TuVZZgY1HJXV44rEZtCVt6G6EFbfkY10/DOlRx/MpgMs54CsZkT/q+



第十一节
如何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秋末冬初,气温逐步降低,孩子们的各种呼吸道疾病又多起来了。好友的大宝近期得了支原体肺炎,没过几天又得了甲型流感,刚刚痊愈,又把疾病传给了二宝。好友真是忙得焦头烂额,她急切地问我:“如何增强孩子的免疫力?”这个问题道出了妈妈们的心声,每个妈妈都期盼自己的孩子免疫力棒棒的,少生病、不生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增强孩子免疫力的几个妙招。

一、营养均衡

爱生病的孩子中很大一部分存在营养问题,他们有不同程度的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导致体内可能存在缺铁、锌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等,这些微量元素是人体健康的守卫兵,当它们缺乏时,人体的抵抗力就会减弱。实际上,没有哪种单一食物能够给人体提供全面的营养,因此,我们强调食物多样化,不偏食、不挑食,另外,饮食要尽量定时、定量、定点,并注意饮食卫生。

在饮食方面,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对某些食物不应存在明显的喜恶之分,并在食物的选择、搭配、烹饪等方面多下功夫,提供营养丰富的膳食,以提高孩子们的食欲。对于成长发育期的儿童,要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每天应该进食适量的肉、蛋、牛奶等。为了使机体补充多种维生素及纤维素,应鼓励孩子每天吃一定量的蔬菜和水果。

对于爱吃零食的孩子,家长要为他们选择健康的零食,例如酸奶、坚果、水果等。不适合儿童的零食有:油炸类、腌制类、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火腿等)、汽水可乐类饮料、方便类(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罐头类(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蜜饯果脯类、冷冻甜品类(冰淇淋、棒冰、雪糕等)、烧烤类等食品。

二、规律运动

体育锻炼能增强孩子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使孩子体格健壮。运动能改善心肺功能,对防止呼吸道常见病有良好的作用。运动可使孩子胃肠蠕动增加,胃肠消化功能增强,食欲增加,营养吸收完全,使孩子发育得更好。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空气和水的沐浴,皮肤和呼吸道的黏膜不断受到锻炼,增强了其耐受力,当自然因素发生变化时,机体就能迅速而准确地进行反应,使身体跟外界环境保持平衡,这样就不容易感冒。在户外活动,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后,可使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预防和治疗佝偻病。

可以让孩子选择一两项自己喜欢的运动,坚持规律锻炼。运动前需要做好热身运动以防止运动时肌肉受伤,运动中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虚脱,运动后注意保暖、防止受寒。

三、睡眠充足

充足的睡眠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消除疲劳、恢复精力,还可以帮助他们增强免疫力,抵抗疾病。家长应该给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程序,孩子们入睡前、入睡后的相关注意事项也必不可少,比如通过固定的睡眠地点、薄厚合适的被子给自己的宝宝营造出“这是你固定的睡眠小天地”的氛围,勤换枕巾,多晒被褥,让他们的睡眠小天地始终有太阳的拥抱,保持舒适温暖。家长不要让孩子在睡前观看容易令他们兴奋过度的影像画面,每天在固定时间引导孩子睡觉,让孩子养成按时上床睡觉的习惯。在睡前不要让孩子吃得太饱,更要避免喂食大量的水或液体食物,否则会给孩子的胃肠道带来较大负担,频繁起夜也会打扰孩子们的整觉。

四、勤洗小手

手是传播各种细菌、病毒的媒介,洗手是预防病菌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勤洗手方面,家长应该给孩子起表率作用,并告知孩子洗手的好处,让孩子养成洗手的好习惯。

何时需要洗手?当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如打喷嚏及咳嗽时;触摸过公共物品,例如电梯扶手、商店超市门柄后;在接触眼、鼻及口前;吃饭前;大小便后;与动物嬉戏后;到医院探访归来;户外活动后或外出回家后。洗手时还要注意洗手方法正确(现在幼儿园、中小学学生都普及学习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六步洗手法”),应使用温度适宜的流动水和肥皂,手的各个部位都需洗到、冲净,洗手时间不低于30 s。

五、心情愉快

人体是一个整体,人的健康与情绪有密切关系。积极情绪对健康有益,消极情绪会影响身心健康。健康和谐的氛围能促进孩子们良好情绪情感的发展,家庭和睦、老师和蔼、同学合作、社会和谐,使孩子们有适当的机会表达愉快的情绪,宣泄不良情绪,做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

学完了以上内容,我用一句健康顺口溜来总结一下增强孩子免疫力的小妙招:要想身体好,营养少不了;经常做运动,晚上睡眠好;天天好心情,洗手不感冒。 TUrudFpovbO/Pph7V1OBs1KfW64C7DFxP0zbPsOtyRRtM9rOLaOMkdfdt0JEXT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