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0 寂静的声音

2012年3月6日,艾瑙迪(Ludovico Einaudi)和我在罗马公园音乐厅做了一个关于“真空的音乐”的演讲。我谈到了在科学和音乐中古代和现代的真空概念,以及数学中的零的概念;而艾瑙迪则表演了一段钢琴曲,表现了音乐作品和演奏中的休止及节奏的影响。

谈到“无”和音乐,不能不提到凯奇(John Cage)的著名的《4分33秒》,艾瑙迪在罗马音乐厅前无古人地演出了这个作品。这个作品是在1952年完成的——总谱上说“可用于任何乐器或乐器组合”——三个乐章,由 4 分 33 秒的休止组成。凯奇指出这些乐章可以是任何长度,而1952年8月29日由钢琴家都铎(David Tudor)在纽约州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上首次演奏它时选择的长度为33秒、2分40秒和1分20秒。

艾瑙迪,跟着凯奇的指挥,一动不动地坐着,在每一个乐章的过程中,手指悬在琴键上,在结束时关上了钢琴的琴键盖,到下一乐章时重新打开琴键盖。我复制在下面的原始曲谱读起来很简单:

休止

休止

休止

“休止”(无声)的音乐符通常是用来表明某个特定的乐器在这段乐曲中不演奏,但在这里它表示没有人在这段乐章的任何时间做任何动作。

观察听众对这4分33秒休止的反应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完美的无声是不可能创造出的,总有持续的低低的嗡嗡声、咳嗽声和偶尔的窃窃私语。然而,超过1分钟后,随着一些听众向越来越大声并且范围越来越广的说笑声屈服,声波的入侵变得更加显著了。当我们无奈地意识到我们未能维持所需的无声,也许这就是我们从凯奇这里得到的教训。

反思失败的原因时需要做一些解释。说无声很难实现固然没错,总会有环境背景噪音,但在许多其他场合我们确实做得更好。坐在考场里,或参加一个特拉普派修道院或神圣教堂的纪念仪式,你会体验到近似完全无声,比这个音乐作品好得多。为什么?我认为答案是,凯奇是在寻求没有原因没有目的地强加的无声。他并不是为了完全专注地集中在其他某件事上而排除噪声。当这种专注缺乏思绪时,寂静就无法进行了。

最终,凯奇的作品与科学的联系是什么呢?有没有科学的联系呢?再让我们看看这个曲名给出的不同寻常的无声长度。4分33秒是273秒,对于一个物理学家,这个数具有共鸣意义。绝对零度是-273℃。在这个温度时,所有的分子都停止运动。没有任何举动能够使温度更低了。凯奇的作品为他定义了声音的绝对零度。 kU69qk8CLuPUcFZ0Ed21FazN2eAe43NgImbWi9d6THKuOhmYnVjHaA9q5j2hxD4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