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必对敌人赶尽杀绝

如果我们从进化论的角度去看癌症,就会发现自然选择是一个很矛盾的过程,它既建立了抗癌屏障,又让恶性细胞进化为入侵和毁灭宿主的大师。自然选择当然没有任何企图或道德倾向,但它确实促进了癌细胞的复制,直至整体消亡。这个看似矛盾的过程,却解释了恶性细胞在抵抗治疗方面不断增强的适应性,这也构成了癌症治疗中的关键问题。首先根据定义,我们讨论的是那些成功发展的癌症,也就是那些逃过人体天然屏障或治疗手段的癌症,但所有这些癌症都有一个共同点:由于遗传的不稳定性,同一肿瘤内的细胞存在高度异质性。部分科学家甚至认为,一个几克重的肿瘤内存在的细胞差异不亚于所有地球人之间的细胞差异。而癌细胞正是靠着这种高度异质性,才能在一开始就躲过我们的天然屏障。在免疫系统消灭了一部分癌细胞之后,那些没被发现的癌细胞,或者佯装健康细胞的癌细胞就坐享了渔翁之利。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当个体被确认患癌时,肿瘤内常常已经存在一些耐药细胞了,而治疗的过程甚至还没开始。因此,即使化疗在一开始能通过杀死大量的敏感性癌细胞起到治疗作用,但它会把我们逐渐带入一个死胡同,因为它必然会筛选出耐药性强的细胞。更糟糕的是,化疗摧毁敏感性细胞,相当于为那些抵抗力强的癌细胞清除了大量的竞争对手,后者更可以肆意增殖了。这种进攻型治疗造成的抵抗力筛选,最终导致了与预期相反的结果。如今,大量因癌症去世的人都经历过这个过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像某些江湖术士建议的那样,用果汁或桉树栓剂来代替化疗。相反,了解这种可怕的筛选机制能增进我们对癌症的认识从而优化治疗方案。

由盖滕比教授开发的自适应疗法(adaptive therapy)证明,将激进式治疗替换为小剂量但定期给药的方式,能增加患者的生存机会,改善其后续的生活质量。事实上,我们没有必要杀死所有的癌细胞:保留危险性最低的细胞,让它们与那些进攻性最强的细胞互相竞争,这样能够减少后者的增殖。在面对高度异质化且不可战胜的癌细胞时,不必对其赶尽杀绝而是留下一些竞争对手,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达到一个稳定的平衡,从而让患者继续生存。选择这种疗法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接受与癌症共存,将其视作一种慢性疾病,在必要时进行监督和治疗以维持细胞间的竞争环境。耐药性发展等相关健康问题研究专家、进化论学者里德(Andrew Read)教授曾强调,癌症患者应该在治疗初期就和主治医生明确他所希望达到的治疗目标。如果先选择了大剂量消灭癌细胞的治疗方式且这种疗法失败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不一定还有机会改用自适应疗法。自适应疗法在兽医学中的应用已被证明,它对于延续动物的生命和维持一定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在这方面,兽医已经领先了一步,他们很早就为宠物实施定期但温和的疗法并得出了和盖滕比教授一样的结论。 3E0yupxmlpoVawJPhQ0+rsy7Rtr1vi4YIiW/fR0pYhsrUA1gBxKxbXhPrmufeOe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