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高要求的雌性

通常在动物界,雌性对性伴侣的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对于大部分的物种来说,雌性在繁育后代上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份投资绝不可以被浪费。首先是配子的大小(卵子体积更大),无论是鸟类产卵还是哺乳动物的妊娠和哺乳,都代表很高的生理成本,更不用说还有养育成本了。雄性可以通过增加性伴侣的数量来增加其后代的数量,但雌性的生殖潜力是有限的。因此后者更加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不过也有例外,如雄性在社会层面压制雌性的物种,还有海马,这种鱼是由雄性来负责繁育后代的。雄海马长有腹囊,在长时间的求偶炫耀后,它们与雌海马交配,雌海马在腹囊中产卵,卵子随即在雄海马的生殖道中受精,并在这个血管丰富的环境中开始两到三周的发育。雄海马的生殖道就像胎盘,能为胚胎带来氧和营养物质(所谓的雄性怀孕)。胚胎留在雄性的腹囊中发育直到出生。因此对海马而言,雄性的生殖潜力相对有限,雌性之间则相互竞争。相应地,雌海马的体型更大,颜色更鲜艳。

雌性对雄性的选择有时会使雄性做出令人惊讶的行为,如在某些鸟类和鱼类中出现的求偶场(lek)。雄性会同时聚集在一个地方,在雌性面前表演。雌性普遍会选择那些颜色更鲜艳或者表演更具活力的雄性。最终只有这些被选上的雄性才能获得交配的机会。

某些受性选择影响的雄性性状与其生存并不矛盾,但为什么雌性还会偏爱一些不利于雄性生存的性状呢?如果这些性状表达与雄性的养育付出相关,对于雌性来说好处是直接的,这也可以理解。但许多物种的雄性只是提供精子,除此之外它们不为雌性提供任何帮助:没有交配礼物、没有领地、没有保护、没有养育付出……为什么雌性会偏爱那些携带不利性状的雄性?更何况这些不利性状会遗传给雄性后代,这个选择因此显得更加矛盾。

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首先,这种矛盾的偏好可能是由一种感官倾向(sensory bias)发展而来的。假如某个物种以某种特定颜色的食物为食,那些擅长发现并欣赏这种颜色的个体更受自然选择青睐。如果雄性的第二性征与雌性的感官倾向一致,就更有可能被雌性看到和喜爱。从原理上看,这个假说解释得通,进化常常拼凑现成的基因并发展出新的功能。因此,某个用来寻找食物的感官倾向被重新利用,用于寻找伴侣。某些鱼类如孔雀鱼,由于常常找寻掉落在水中、富含类胡萝卜素的水果,导致雌孔雀鱼对橙色变得非常敏感,极易被这种颜色吸引,在感官倾向的作用下,雌鱼对于那些橙色的雄鱼也特别有好感。如果雄性受偏爱的性状可遗传,自然选择就会开始发挥作用。这种性状的表达会在代代相传中不断增强,直至某一阶段,其负面影响超过了高生殖率的优势,如外形艳丽的雄性极易被捕食,此时,进一步加强性状表达的基因突变就不会再被选择。 hkk5TRhXm8eNAETrYdvC0UMUTvfJ3OZaI3+Bfgq2vBsgpNskwiq2Wj3VDr+lOU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