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走进《野兽正义》

许多明智之士……仍然没有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野生动物也有道德法则。而且,它们对道德法则的遵循,通常比人类还要做得好些。

——威廉·霍纳迪(William Hornaday),《野生动物的心灵与行为》
The Minds and Manners of Wild Animals

一头年轻的母象,正在护理自己受伤的腿。另一头吵闹不休、明显激素分泌旺盛的年轻公象走来将母象撞倒在地。一头年长的母象看到这一幕,将公象赶开,然后回到年轻母象的身边,用鼻子轻轻抚触后者受伤的腿。在南非的夸祖鲁纳塔省(KwaZuluNatal),11头大象齐心协力营救一群被俘获的羚羊。象群的雌性首领用鼻子逐个打开围栏门上锁的拴链,让羚羊逃跑。笼里的一只大鼠,看到同伴受到电击,会拒绝拉控制杆来获得食物。一只雄性的狄安娜长尾猴(diana monkey)在学会将塑料币投进投币口取食后,会帮助还没有学会这个技能的雌猴投入塑料币以获得食物奖励。一只雌性果蝠(fruit-eating bat)帮助另一只正要生产的雌蝙蝠,给它示范恰当的垂挂方式。有只叫莉比(Libby)的猫,会引导它上了年纪的同伴——叫作卡修(Cashew)的又聋又哑的狗——避开障碍,并找到食物。在荷兰阿纳姆动物园,一群黑猩猩会惩罚晚餐迟到的同伴,因为只有大家都到齐了才能吃上晚餐。当一只大型公狗想和另一只更年轻、也更温顺的狗玩耍时,它会前去邀请并控制自己轻轻地咬年轻同伴,也会允许对方轻轻地咬自己。这些案例是否表明动物展示了道德行为,表明它们也有同情心,可以是利他、无私、富有正义感的?动物拥有某种和道德相关的智能吗?

图1 在肯尼亚的安博塞利国家公园,非洲大象排成队行走。大象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有丰富的情感。它们生活在一个大家族里,家族的首领是头年长、经验丰富的雌象。承蒙托马斯·D.曼格尔森(Thomas D. Mangelsen)惠赠图片

康奈尔大学的历史学家多米尼克·拉卡普拉(Dominick LaCapra)曾说过,21世纪会是动物的世纪。 1 现在,我们已经身处“动物的世纪”。关于动物智能和动物情感的研究已经占据了许多学科的议程,涵盖了进化生物学、认知行为学、心理学、人类学、哲学、历史学和宗教等领域。动物的情感生活和认知能力激发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它们的某些日常生活或者令人惊讶的表现甚至会对我们关于动物的认知假设形成挑战。比如,鱼可以通过观察其他鱼之间的社会互动,来推断自己的社会地位。经过观察得知,鱼也会展现独一无二的性格。我们还知道,鸟类会为未来的食物做出谋划,它们制作和使用工具的能力常常超过黑猩猩。啮齿动物会使用耙状工具获取它们够不着的食物;狗会像人一样,对照片进行分类;黑猩猩知道其他黑猩猩能看到什么,在玩一些电脑游戏的时候表现出比人类更好的记忆力;喜鹊、水獭、大象等动物会因为失去孩子而感到痛苦;小鼠具有同情心。对于任何乐意从科学文献或者大众传媒来了解动物行为的人来说,很显然,我们已经知道许多这类现象。

逐步积累的新材料,不断冲击着人和动物之间那些囿于成见的壁垒,迫使我们修改过去关于动物能做什么,能够思考什么,能够感觉到什么的一些陈规陋见。过去,我们太傲慢、太顾盼自雄了,但是,现在的科学研究拓宽了我们关于动物认知能力和情感能力的视野。只有人类才有道德,这一假定,受到了新研究的冲击。

在《野兽正义》里,我们要论证,动物的许多行为表现出道德行为的特征,它们的生活也深刻地受到这些行为模式的塑造。在它们的社会互动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以及和对错相关的应当做什么,明显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就像道德在我们的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哪怕你对这一点抱有怀疑,我们也想请你保持开放的头脑,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动物。说实话,我们希望,哪怕抱着最强烈怀疑的读者,也会因为读了此书而改变他们关于动物道德行为的看法。

“野兽正义”是个有挑衅意味的缩略表达。动物不仅有正义感,还有同情、原谅、信任、互惠等情感和行为。此书旨在为动物的道德行为提供一幅统一的图景。我们将表明,动物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它们有丰富的情感,高度发达的智能(它们确实很聪明,有很强的适应性),而且在复杂和不断变化的社会交往关系中表现出行为的灵活性。同时,它们也是不可思议的社交专家:它们会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并根据那些维系社会平衡或者社会内部稳定的行为规则来行事。

我们还会讨论道德行为的进化。2007年12月,《时代》杂志上的一则封面报道 2 提出了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东西让我们具有道德?”——并对人类道德的进化论研究现状做出了评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简要提及了动物有道德行为的可能性。如果我们认为人类有道德,那么,无论承认与否,我们都需要问,其他动物是不是也具有道德。人类和其他动物有相同的解剖结构和生理机制,特别是,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有非常相似的神经系统,在这一点上,人们早就取得了一致意见。

对熟悉进化生物学的读者来说,可以这样理解,我们是要为进化连续性论题提供论据。进化连续性论题认为,物种之间的差异只是程度差异,而不是种类上的差异。我们会援引多个物种的多种认知能力和情感能力来支持这个论题。我们相信,在人类和其他动物之间,并不存在道德的鸿沟,“狼或者黑猩猩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只不过是建造人类道德的砖块而已”这样的说法没什么实质教益。在某些问题上,程度上的差异根本不是有意义的差异,每个物种都具备道德能力。好的生物学导向这一结论,道德是一种进化的特征,和我们一样,“它们”(其他动物)也有这一特征。

书的部分内容还会讨论群体选择的概念,因为我们关于道德行为的讨论对于个体选择和群体选择这个当代争论有重要蕴涵。就在本书将要完成的时候 3 ,出现了一些有趣的论文,它们的标题很容易记住,比如“善者生存”和“无私者生存”。这些论文论证说,个体可能确实是为了“自己所生存的群体的利益”而努力工作。

在《野兽正义》里,除了审视一些最新的动物研究成果,我们还要挑战既有的一些关于社会性动物的研究和陈旧观念。我们要挑战竞争范式的统治(或者说霸权),这种范式在过去一直垄断着关于动物社会行为进化的讨论。对于动物行为学和进化生物学来说,竞争范式既有误导性,也是错的,建立一个使“红牙血爪”和“野兽正义”保持某种平衡的新范式的呼声越来越高。已经观察到的各种动物一起工作的情形,并不是合作、公平和信任的假象,这些事情是真实的。要理解各种物种的社会行为的进化,就必须把合作、公平和正义等因素纳入进化论的公式中。为了这一目的,我们花了相当大的篇幅讨论动物的社交游戏行为,这种行为几乎一直没有引起关心道德进化的学者的重视。动物在游戏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模式强烈地提醒我们,除了人类,动物也有道德。

为了支持我们的论证,我们还将除类人猿(the great apes)之外的其他物种纳入考量,特别是社会性的食肉动物,比如狼。确实,即便在猿类当中,我们也能观察到一些重要的行为差异,比如黑猩猩和倭黑猩猩之间就有重要差异。找不到一个完全一致的灵长类动物模式,这给比较研究造成了一些困难。我们支持道德的物种相对主义,它承认不同物种有不同的行为规范。哪怕在一个物种内部,对行为规范的表达和理解,也可能有些细微差异。比如,某群狼算作“正当”的行为,可能和另一群狼里算作“正当”的行为未必完全相同,这与个体性格和习性的差异以及群体成员所处社会网络的某些特点有关。正如著名生物学家保罗·埃尔利希(Paul Ehrlich)所说——“人性是复杂的,并不存在单一的人性”,狼性也是“复杂的”,并不存在一种“狼性”。

最后,我们会论证,道德行为的进化和社会性的进化有特别紧密的联系,而且,社会的复杂性就是道德复杂性的一个特别的标志。我们会提供来自不同物种的案例,以展示它们道德生活的细微差异。这些案例既包括独居动物,也包括那些群居的社会性动物,在后者的群体生活里,存在一种持续的情感联结。举个例子,与社会活动更少的郊狼(coyote)或者赤狐(red fox)相比,在一个喜欢群居的狼群里,我们更容易发现一些微妙的道德行为。

还要补充一点关于术语的说明。在动物王国里,人类应该为其“人”的身份而自豪。然而,因为英语的表达习惯,我们倾向忘记人类也是动物。虽然如此,在随后的行文里,我们会使用“动物”一词来指“非人类动物”,因为不断使用“非人类动物”的表达有点让人厌烦。

本书由认知行为学家马克·贝科夫(Marc Bekoff)与哲学家杰茜卡·皮尔斯(Jessica Pierce)共同撰写。读者们可能会好奇,我们是怎样进行合作的。我们是在共同的朋友琳内·沙利文(Lynne Sullivan)组织的晚宴上认识的。就着烤菜蓟的香味和梅洛红酒,我们开始讨论动物认知和道德行为进化的一些问题。我们几乎立即意识到,我们有着共同的兴趣,而且,学术合作会使不同领域的学术专长和不同的学术观点相互助力,产生有益的结果。对道德进化的研究需要跨学科的研究和争论,这正是我们在这本书中做的事情。随着《野兽正义》的研究工作逐步展开,我们注意到,不同学科的学者会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同一个语词,因而,我们的合作迫使我们去澄清一些描述动物社会行为的术语。

对这个跨学科研究项目,我们充满期待,也想邀请更多的朋友加入动物道德研究这个领域。这是一个仍处在初期的研究领域,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对动物道德的成熟理解,既需要愿意从事跨领域研究的学者的耐心和努力工作,也需要那些可能并不从事研究工作的人们来分享他们的故事。

对动物而言,人类有何种道德关系,应该承担何种道德责任?关于这些问题,《野兽正义》所传达的信息有深刻的蕴涵。我们不会去探究这些蕴涵,但我们意识到,对待动物时必须考虑它们的想法和感受。

《野兽正义》的内容如此安排。第一章是对动物道德行为的研究概述。我们会讨论不同物种的社会行为,告诉你我们怎样理解动物的道德行为。我们对“道德”下定义,然后对定义进行打磨,为“道德行为”提供一个“物种相对主义”的解释。

第二章讨论野兽正义的基础,包括科学家怎样理解动物的行为。我们会讨论那些为理解动物行为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学科:认知行为学(研究动物的心灵)、社会神经科学、道德心理学和哲学。这些领域的研究者已经解开了一些与动物的认知能力和情感能力相关的谜题,相关研究成果会对动物道德的讨论产生影响。我们会讨论类比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以及谨慎的拟人化描述有何种价值。我们还会讨论个体选择和群体选择的问题,智能和社会的联系,以及道德智能的观念。

《野兽正义》的核心判断是道德行为大体可以分为三“簇”(cluster),它们由享有某种家族相似特征的相互关联的行为构成:合作的行为簇(包括利他、互惠、诚实、信任),共情的行为簇(包括同情、怜悯、悲伤、安慰),还有正义的行为簇(包括分享、平等、公平、原谅)。我们会以这个判断作为支点来组织材料。每一个行为簇都分别用一章来讨论,以期讲清楚支持它们的证据。在第五章的末尾,我们讨论这三簇行为之间的联系,为道德行为提供一幅统一的图景,以帮助读者凭自己的判断就能获得动物也是道德生物的结论。

在最后一章,我们将讨论的范围扩展到哲学,探究野兽正义可能产生的广泛蕴涵。议题主要涉及如何更好地理解道德,以及扩展道德的定义(使其也能包括动物)会产生什么后果。我们还探究了野兽正义对其他棘手哲学问题的蕴涵,比如主体性、良心、相对主义和决定论等。

让我们走进野兽的正义世界吧!只有更好地认识动物的道德行为,我们才能明白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才能更好地看清楚未来的方向。我们并不是唯一的道德生物。 IXr4R89hD/pfHjfUwSZU6JhTcOYmHWSaIJ1zZusMTaUTGNoz7WTBRwHMtSljBS9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