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截竹为觱篥,
此乐本自龟兹
3
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
4
,
凉州胡人
5
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
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
6
听不解赏,
长飙
7
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
8
,
九雏鸣凤
9
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
万籁
10
百泉相与
11
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
12
,
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
13
春,
上林
14
繁花照眼新
15
。
岁夜
16
高堂列明烛,
美酒一杯声一曲。
1 安万善:凉州胡人,生平不详。
2 觱篥:亦作“筚篥”,一种簧管古乐器,约汉代从西域传入中原。
3 龟兹:古国名,汉西域诸国之一,在今新疆库车市一带。
4 曲转奇:曲调更加奇妙。
5 凉州胡人:指安万善。
6 解:懂得。
7 飙:暴风。
8 飕飗:拟声词,形容风声。
9 九雏鸣凤:典出古乐府《陇西行》“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形容琴声细杂清越。
10 万籁:自然界的各种音响。
11 相与:共同、一起。
12 渔阳掺:渔阳一带的民间鼓曲名。
13 杨柳:指古曲《杨柳枝》。
14 上林:即上林苑。秦汉时期的名苑,是皇帝游赏的园囿。
15 新:清新。
16 岁夜:除夕。
这也是一首描写音乐的诗。诗人在开头介绍了“觱篥”这种乐器的制作材料跟历史,然后说这种音乐传到汉地以后就变得新奇了。第四句中的“胡人”指的是题目中的安万善。安万善的吹奏技艺十分了得,从“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就能看出来。然而,诗人觉得这些人并没有真正听懂曲中的深意,吹奏的人仍然有不为人解的落寞感,所以说安万善是“长飙风中自来往”。接下来,诗人转入对觱篥的各种声音的描写,它们有时像寒风吹老树,有时像九只雏凤啾啾鸣叫,有时像龙吟虎啸同时响起,有时又像万籁百泉发出的声音。从正面描写完觱篥声音变化之多,诗人开始用比喻的手法来写觱篥的变调,低沉时如《渔阳掺》,使得黄云漫天,白日转暗;高扬时像《杨柳枝》,热闹欢快,生气盎然。而后,诗人猛地回到了现实世界,“岁夜”是指除夕,此时,高堂列坐,烛光明亮,那就共饮一杯,再赏一曲觱篥吧!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蹉跎岁月的意味深长的感慨。
清 黄慎 桃花源图(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