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登幽州台 1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2 ,独怆然 3 而涕 4 下。

【注释】

1 幽州台:即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为延揽人才所筑。故址在今河北易县。

2 悠悠:邈远的样子。

3 怆然:悲伤凄凉。

4 涕:眼泪。

【点评】

这首诗篇幅很短,但表现出来的意境是十分开阔、遒劲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出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诗人是一个有政治才能的人,但并不为当时的统治者武则天所重用,连连受挫。诗人心情郁闷,登上幽州台,慷慨赋诗。前两句中的“前”和“后”表现的是时间之长,接下来的“念天地之悠悠”表现的是空间的广大。在漫长的时间和广袤的空间中,诗人郁郁不得志,只能“独怆然而涕下”。这里的“独”,在前三句营造出来的苍茫意境中被对比得更加突出,诗人的愁苦也就被表现得更加鲜明了。这种句式长短不一的写法,也大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元 吴镇 竹谱

李颀

李颀(?—约753),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曾任新乡县尉,晚年在颍阳(今河南登封)隐居。他与崔颢、王维、岑参、高适、王昌龄等著名诗人皆有往来,诗名颇高。其诗内容丰富,格调高昂,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他擅写各种体裁,以边塞诗、音乐诗闻名于世,七言歌行尤其出色。 mq9X/jxkB09F/fH6HgDQQshCSBTQmyijDI4aEWi7kdFqFblmD6Wh3viuRs7aZd3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