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出天山 2 ,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3 。
汉下 4 白登 5 道,胡 6 窥 7 青海湾 8 。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 9 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 10 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 关山月:古乐府名,多为军士久戍不归以及与家人互相离别的主题。
2 天山:即祁连山,在今甘肃境内。
3 玉门关: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
4 下:指出兵。
5 白登:今山西大同东北有白登山。
6 胡:此指吐蕃。
7 窥:有所企图。
8 青海湾:青海湖。
9 戍客:驻守边疆的战士。
10 高楼:指在高楼中的戍边将士的妻子。
这首边塞诗书写的主要是古代戍边战士的艰苦和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不幸。开头四句是景色描写:一轮明月从山上升起,高挂在苍茫云海间;浩荡的风吹过几万里,一直吹到了玉门关。这几句表现出来的意境十分宏大开阔,同时显示出一股悲凉感。接着诗人转到了抒发感悟上。“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写汉高祖战匈奴,是为了突出自古以来战事之频繁,而战事频繁的直接后果就是出征的将士几乎难以生还归乡,这就突出了战争的残酷。“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这四句是对戍边战士及其家人的描写。战士在塞外望着驻地的景象思家,脸上的表情大多是愁苦的,而远方的家眷此时此刻也应在叹息着盼人归。全诗从边塞景象写到战争的残酷,再写到戍边战士及其家人的思念之苦,层层递进,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怀也一步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