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韦应物

兵卫森 1 画戟 2 ,燕寝 3 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 4 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瞻斯民康。

理会 5 是非遣,性达 6 形迹 7 忘。

鲜肥属时禁 8 ,蔬果幸 9 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10

神欢 11 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 12 盛文史,群彦 13 今汪洋 14

方知大藩 15 地,岂曰财赋强。

【注释】

1 森:密密地排列。

2 画戟:有彩饰的古兵器,常作为仪饰之用。

3 燕寝:指休息的地方。

4 烦疴:指烦闷,疾病。

5 理会:通达事物的道理。

6 达:旷达。

7 形迹:指世俗礼法。

8 时禁:当时正禁食荤腥。

9 幸:幸好,幸而。

10 金玉章:此处指客人们的诗篇。

11 神欢:精神欢悦。

12 吴中:指苏州。

13 群彦:众多英才。

14 汪洋:指人的气度或文章的气势。

15 大藩:这里指大郡、大州。藩,原指藩王的封地。

【点评】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与文人雅士集会的场面。全诗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是描写宴会的环境,第二层是诗人的自省,第三层是对这次宴会的具体描写,第四层是诗人的感悟。起首“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说明了宴会场所的威严与高雅,侧面反映出诗人的地位。“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则写出了当时的天气是十分凉爽舒适的。在这样的场所中、天气下,有了“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的情景。接下来诗人没有继续写宴会,而是转向抒发自己的感慨:“自惭居处崇,未瞻斯民康。”自己的地位太过高贵,忘了顾及老百姓是否安康,所以觉得很惭愧。这表明诗人作为一个居于庙堂的人,还是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的。但是宴会马上就要开始了,想这些也无益,于是诗人安慰自己:“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这是诗人在用老庄思想为自己消解情绪。从“鲜肥属时禁”到“意欲凌风翔”是诗人对这次宴会的具体描写,因为此时禁食鱼和肉,所以桌上摆的多是新鲜蔬果。大家喝酒吟诗,精神愉快,身体也轻盈起来。“吴中盛文史”四句是诗人对苏州的赞美,苏州不仅物产丰富,最重要的是人才济济,这就照应了题目中的“与诸文士燕集”。诗人以此作为诗的结尾,使诗的结构十分完整。

清 余省 临鸟谱 4FxXhhO4gAtE/EY4Hgv9GISLqfXizgoSU0jNhVWwKD5kxvZ6PVbVMmIDsuKfQSO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