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岁 1 ,西原贼入道州 2 ,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 3 破郡 4 ,不犯此州边鄙 5 而退。岂力能制敌与?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昔年 6 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
忽然遭世变 7 ,数岁亲戎旃 8 。
今来典 9 斯郡,山夷又纷然。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10 。
使臣将王命 11 ,岂不如贼焉。
今被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思欲委符节 12 ,引竿 13 自刺船。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1 癸卯岁:即唐代宗广德元年(763)。
2 道州:在今湖南省道县。
3 永:永州,在今湖南永州。
4 郡:当作“邵”,指邵州,在今湖南邵阳市。
5 边鄙:边境。
6 昔年:从前。
7 世变:指安史之乱所带来的社会动荡。
8 戎旃:军旗,喻指战事、军队。
9 典:治理、掌管。
10 见全:被保全。
11 将王命:奉皇上的旨意。
12 委符节:辞官。符节,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
13 引竿:拿钓竿,代指隐居。
这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百姓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斥责的诗。诗的开头先回忆以前的太平日子,那时的诗人正在隐居,每日对着清泉山涧怡然自得,因为田租赋税都是固定的,所以普通百姓也可安居。接下来“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将诗的内容拉回了现实,由于安史之乱爆发,诗人数年来不得不亲自上前线。祸事一桩接着一桩,诗人接手治理的这个郡县,又遭遇蛮夷入侵。“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则直接反映了这个郡县的贫困,蛮夷都觉得可怜而下不去手,才有了“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的局面。贼人尚且不忍,那些奉皇帝命令征收赋税的官员,竟然还催逼人民纳税,诗人由此不得不感慨:“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看不得民生疾苦,而自己又无力改变,所以诗人产生了辞官隐去的念头,这也是诗人对不体恤百姓疾苦的统治者的抗议。诗中有今时与往昔的对比,有贼与民的对比,更加突出当时民不聊生的局面,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关心和对统治者的不满。
清 恽寿平 花草绘画
韦应物(约737—791),字义博。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他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受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