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分封制与宗法制

血缘远近看宗法

分封天下建诸侯

历代王朝中,周朝立国最久,前后将近八百年。周朝的历史可划分为前后两段:前三百年,首都在镐京,称为西周;后五百年,首都东迁到了洛邑,称为东周。本篇,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西周。

周朝建立后,都城还是原来周国的都城镐京。此时的周国已经变成了周朝,从一个地方方国变成“天下共主”。面对着空前扩大的疆土,周武王也有点蒙。一个边陲小国出身的君主,如何去统治偌大的天下呢?商朝当年用的是外服制度,可外服方国就像“加盟店”一样,虽然表面上挂着朝廷的招牌,但实际上独立治国。遇到朝廷危难之时,方国还经常叛乱,让朝廷很是头疼。周朝就是以方国叛乱的方式夺取了殷商的天下,周武王决不能允许自己的成功模式再被他人复制。于是,周武王将地方上的“加盟店”都改成了周王室的“直营店”。具体做法就是派亲信去周边地区建立诸侯国,代表周天子来统治这些地方。与之相应,诸侯王要定期朝觐周天子,还要出兵协助天子作战。这种封邦建国的制度,就是分封制。可惜周武王还没来得及完成分封,便撒手人寰了。( 也有观点认为,分封制起源于夏朝,为商朝所沿袭,在西周时完善。 )临终前,周武王将自己12岁的儿子托付给了弟弟周公旦,这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周成王。周成王继位后,周朝开始了“周公辅成王”的时代。

周公旦,姓姬名旦,就是“周公解梦”的那个周公。他辅政掌权,引得三个亲兄弟眼红,他们是管叔、蔡叔、霍叔 。三个兄弟被分封在殷地附近,本来是去监视纣王的儿子武庚的,因此又称“三监”。可是三兄弟胳膊肘往外拐,因不满周公辅政,竟然联合武庚发动了叛乱,史称“三监之乱”。此时,东部地区的地方势力也趁机起事。一时间,周朝的统治岌岌可危。危急时刻,周公果断亲征平叛,诛杀了管叔和武庚。平叛后,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周公实行了更大规模的分封。

作为武王之弟,周公曾协助武王灭商,后又专心辅佐12岁继位的成王

获得分封的诸侯,主要是三种人。最多的是姬姓宗室,据《荀子》统计:周初分封了71国,姬姓之国多达53个。周武王的兄弟召公奭被分封于燕,周公旦被分封在了鲁。但这两位宗室也是朝廷重臣,得留在镐京“上班”,所以就派了儿子去封地建国。武王的儿子唐叔虞被分封于唐,后来唐地改名为晋。排在宗室后面的是功臣,开国功臣姜尚就被分封到了齐。除宗室和功臣外,前代帝王的后裔也能获得分封。比如纣王的哥哥微子启,被分封到了宋。再比如尧的后裔被分封在了蓟,就在今天的北京。分封的诸侯也有等级,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公爵很少,大部分为侯爵和伯爵。天子的同母兄弟多封为侯,异母兄弟则多封为伯。子爵与男爵,多封予远支宗室或远方蛮夷之地之主,比如偏远的楚国的统治者就被封了子爵,地位比较低。分封制是一种新型的地方行政制度,实现了周王室对周边地区的武装拓殖,也加速了各地的文明进步,进而形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局面。

在诸侯国内部,诸侯还可以将土地继续往下分封,分给自己的儿子或功臣,封他们做卿大夫。天子的儿子可以做诸侯,诸侯的儿子可以做卿大夫。当然,他们还会有一个幸运的儿子,可以直接继承父亲的天子或诸侯之位。那么,这个幸运儿的选择标准是什么呢?这就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继承制度,否则,就会重蹈商朝九世之乱的覆辙。为此,周公确立了与分封制相辅相成的宗法制。

所谓宗法,就是确定血缘正宗和远近的办法,以此作为分封的顺序。男人正妻所生的儿子叫作嫡子,妾室所生的儿子叫作庶子。可以想象,嫡子的血缘肯定要比庶子的更正宗。那么,嫡子中的哪一个最正宗呢?答案是嫡长子,即正妻所生的老大。有的小伙伴可能会想:如果生了双胞胎怎么办?遇到这种情况,古人遵循“先出母体为大”的原则,先生出来的那个是嫡长子。宗法制的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的血缘最正宗,被称为“大宗”。天子的嫡长子是大宗,可以继承天子之位;其他儿子都是“小宗”,只能当诸侯。诸侯的嫡长子是“大宗”,可以继承诸侯王之位;其他儿子都是“小宗”,只能当卿大夫。普通百姓之家也很重视宗法,嫡长子是这一家族的“大宗”,其他儿子是“小宗”。百姓之家的嫡庶差距不如贵族那么大,毕竟没有王位要继承。但是在体现家族地位的事务上,嫡长子还是有优先权的,比如作为宗嗣管理宗族和主持祭祀。在财产继承权上,嫡庶之间并没太大差距。

宗法制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极大,上至天潢贵胄,下到黎民百姓,家族身份都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宗法制下,全国上下都是依靠血缘关系组成的集团,分封制则是血缘关系在国家层面的表现。

吾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是也。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其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

分封制下,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卿大夫,最底层的是老百姓,这就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这种“分封建邦”的模式,与马克思主义中“封建社会”的概念较为近似,致使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秦朝到晚清的历史都被定义为“封建社会”。直到近年,这种认知才开始有了新的评议。实际上,恰恰是秦的统一结束了分封建邦,结束了我国的封建社会。 mTGeraMj+cWvIRuoNgme9hsB0Vl2Uas/ea/RTe5lnoDy/E4SEbXB2/GETwJ+6Xf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