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鬼神乌龟算卦
刻甲骨文字初现
在历史语言中,对古文明的认定标准很高。这里的“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级的状态,与蒙昧和野蛮相对立。文明本是一个西方概念,源于拉丁文“Civis”一词,原意指市民、公民。可以看出,城市的出现是判断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准。除此之外,文明还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文字和金属器。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商朝的甲骨文,它的产生,缘于商朝人爱用乌龟壳算卦。
早期人类对很多自然和社会现象无法理性认识,多将其归结为鬼神的作用。商朝人尤其迷信鬼神,就像身处于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礼记》记载: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这种“重鬼神”的观念,实际上是一种原始的宗教信仰。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商朝盛行人祭和占卜。
所谓人祭,就是把人当牲口一样杀掉,祭祀给鬼神。人祭在商朝随处可见,比如盖一座宗教建筑,打地基时要在4个墙角各杀一个小孩来祭祀,安装大门时要在门口杀人祭祀,上房梁时还要再杀人祭祀。盖一个建筑群,前后要杀掉600多人。在商王陵墓里,经常发掘出人祭的遗骸,最多的有上千具;挖掘出的青铜甗( 类似蒸锅的炊具 )里,还盛有人的头骨,里面的头骨还被蒸煮过,据推测,这也是一种祭祀行为。商朝祭祀鬼神的规模之大、频率之高,是后世绝无仅有的。
商朝人不仅会祭祀鬼神,遇事还喜欢求问鬼神,这就是占卜。商王几乎遇事就问鬼神,大到祭祀日期、战争胜负、农业收成等国家事务,小到打猎、疾病、生育等日常生活琐事,甚至对“天气预报”这类问题都要进行占卜。商朝人占卜的方法很有趣,占卜用具多为乌龟壳或牛的肩胛骨,统称为“甲骨”。占卜前,巫师要先将甲骨清理干净并加以刮削处理,然后在上面钻刻出若干“钻”和“凿”。“钻”是圆形凹槽,“凿”是枣核形的凹槽。一“钻”挨着一“凿”,合为一组,若干组左右对称分布。占卜时,巫师会用火灼烧甲骨,直到甲骨出现裂纹。然后,巫师根据裂纹的密度和走向来分辨神的旨意,判断所占卜之事是吉是凶。占卜时,巫师还要将占卜内容概括成卜辞并刻在甲骨上,以备今后核查。卜辞包括占卜日期、占卜人名字、占卜之事、占卜结果,相当详细。商朝人的这种占卜方法,不仅费事,也很费龟。但它对中华文明做了一个极大的贡献,就是从中产生了我国目前可识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中国人使用了数千年的汉字,其源头正是甲骨文,可是古人并不知道。因为商朝灭亡后,大量甲骨被埋没在殷墟的地下,甲骨文逐渐被历史遗忘。到了近代,河南安阳的农民经常在种地时偶然挖出甲骨。中医药里有一味叫“龙骨”的中药,据说可治疗神志异常、咳嗽气喘、泻痢等多种疾病。其实甲骨的主要成分是钙,除了对治疗胃酸有一定功效外,并无其他药用价值。安阳挖出的甲骨,被中药贩子当作龙骨收购,最后被入药吃掉。幸好有一位叫王懿荣的人,发现了甲骨上的秘密。
王懿荣是进士出身,在光绪年间任国子监祭酒,这个职务类似今天的北京大学校长兼教育部副部长。王懿荣喜欢研究青铜器和石刻上的古文字,这门学问被称为“金石之学”。1899年夏天,王懿荣拉肚子了,太医给他看病,开的药方中就有龙骨这味中药。家人把中药买回来后,略懂中医的王懿荣亲自查看药材。他惊奇地发现,这“龙骨”上有很多人工刻画出来的符号。金石学的功底让他断定,这些符号并不简单,应该是一种古老的文字。随后,王懿荣收购大量甲骨来研究,甲骨文得以重见天日。
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发现了甲骨文
迄今为止,已发现商代有字甲骨10余万片,甲骨文单字约4500个,其中解读出来的不到一半。甲骨文使用了汉字中的“六书”造字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6种造字方法。其中最多的是象形字,约占40%。比如“日”字,甲骨文为 ,形象为太阳;比如“月”字,甲骨文为 ,形象为月亮。指事造字法,是用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比如甲骨文中的 字,上面是太阳,下面是地面,这是指初升的太阳,对应现在的“旦”字;类似的还有“上”字为 ,“下”字为 ,都是用指事法造出来的字。将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合在一起,还可以产生一个新的字,这叫会意造字法。比如甲骨文中的 ,日、月放在一起,一定很明亮,这就是“明”字;再比如甲骨文中的 ,右边是一个人拿着木棍,左下角是个小孩,左上角可能是结绳记事的草绳,合起来就像一个老师在教小孩知识,这就是现在的“教”字。形声是甲骨文中最高级的造字法,用表音的音旁和表意的形旁组成新的字。比如甲骨文中的 ,左边是表示水的形旁,右边是音旁,表示发音,组成了“河”字。甲骨文不仅有重大的文字学和语言学意义,还有着不可估量的史学价值。它全面记录了商朝社会的各项活动,内容包罗万象,是研究商朝历史最全面、最可信的资料。
文字的出现是文明产生的一大判定标准,所以,甲骨文的发现将商朝的文明史地位证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