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民族文化遗产的保卫者

自1921年以来,朱启钤投资的一些企业连年遭受兵乱,生产停滞,因之收入也减少。又因他的夫人卧床多年,医药开支甚为庞大,继之子女婚嫁及印刷《营造法式》,购置研究书籍等事项,至1928年,朱已负债十四万元。为了还清债务,朱决定出售他多年以来收藏的文物——一批珍贵的丝绣。

朱的母亲擅女红,他幼年常见母亲用宋锦残片改制香囊,或仿照宋锦纹样刺绣,养成他对丝绣物品的爱好。此后,他常在庙市小摊上收集一些断帛零绢。迁居北京后,他还常常到前门外专卖故衣的荷包巷收集丝绣文物。古董商知道后,也常主动向他兜售,朋友们也常以此相赠。辛亥革命以后,各皇族世家败落下来,从各王府中流散出来的宋元时期的缂丝刺绣精品常夹杂在书画中出售。朱亦从中购到一批相当宝贵的珍品。其中有恭王府及内府的藏品,明代项子京以及清代安岐、梁清标等人的收藏珍品。日积月累,朱的这批丝绣收藏已相当可观。他不但极爱这批文物,且对这批文物一一加以考证著录,并于1928年刊印了《存素堂丝绣录》。这本书虽著录的是朱启钤的个人收藏,但对手工艺美术史的研究也有一定贡献。

日本实业巨子大仓喜八郎与朱相识,曾在朱家鉴赏过这批珍品,他表示愿以百万元购买这批丝绣。朱当时虽然经济上甚窘困,但不愿这批文物流失国外,因而婉谢大仓。1929年,张学良将军知道朱的窘困后愿意帮助他,于是与东北边业银行协商以二十万元买下这批丝绣,条件是边业不得将这批丝绣售与外国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这批丝绣也随边业银行落入日帝手中。朱的盟弟荣厚 当时任伪中央银行总裁,这家银行其实是日本正金银行的伪满洲分行。荣厚利用其职务及与正金银行的关系,设法以伪满洲国名义宣布这批丝绣为“国宝”,长期蓄存在沈阳正金银行库中,使侵略者暂时不便明目张胆地将这批丝绣掠往日本。

1945年,日本投降后,苏联红军占领了东北。1945年底,苏军准备自东北撤退,朱深恐这批丝绣落入苏军手中,后来知道丝绣仍在沈阳,才放了心。1946年,国内战争开始,朱又担心这批宝物在战火中化为灰烬。当时,王世襄先生在“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平津办公处”工作,朱嘱王以该处名义拟一呈文,在宋美龄途经北平赴沈阳时,朱亲自向宋面交了呈文,恳请宋将这批丝绣空运至安全地方。经过宋美龄的干预,这批丝绣不久即空运到北平,先存放在中央银行,后由故宫博物院保管。1949年后拨给辽宁省博物馆,一直珍藏至今。

20世纪30年代,朱收集到一批明代岐阳王世家的文物,共五十六件。朱花了五万元进行装裱,妥善保存。美国人福开森 曾出高价要买这批文物,朱同样因为不愿这批文物流散国外,而未出售。他还将这批文物印成画册,将研究心得撰写成《岐阳王后裔入清以后世系纪》《岐阳王世家图像考》等文。1949年后,他把这批文物无偿地捐助给了故宫博物院。

从收藏到保护这批丝绣的艰难曲折的经历及收集整理岐阳王世家的文物这两件事,我们看到朱启钤对祖国文化遗产的无私爱护与珍视。 GjWDtclkZL61h7uTGyQ8q/JX2UrbuiEGIschBLwcNkMkHelWorXZX+28DtJ6k3G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