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仁与智,是每个人都要追求的境界

子曰:“知 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注释:

①知:通“智”,智慧。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被后世引用的频率极高。翻译成白话文十分通俗易懂:智慧的人喜欢水,仁厚的人喜欢山。

喜欢水和山,跟智和仁有什么关系呢?我曾经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我看到一个注解,觉得很有道理。如果我们改变一下这句话的读法,把逗号点在“乐”的后面,道理就通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一个追求智慧的人,他的快乐像水一样,是流动的、活泼的、灵动的;一个仁厚的人,他忠厚、包容、博大,他的快乐像山一样,如如不动。

水和山,动和不动,两者是一种辩证关系。如果没有山,显不出水的活泼和流动的态势;如果没有水,显示不出山的厚重。这两者是相互配合的。

孔子说,用智慧来获得的快乐像水一样灵动,用仁厚获得的快乐像山一样稳重;智慧的人喜欢变革、喜欢行动,仁厚的人喜欢守成、喜欢安静;智者能够寻获多元的快乐,仁者能够拥有长久的满足。

因为仁者爱人,心中充满了爱,智与仁是一体的。

智、仁、勇是儒家推崇的“三达德”。一个人要想成为完人,成为孔子所说的仁者,既要有智,也要有仁,还要有勇。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是孔子对于人格的要求。

智者和仁者不是对立的,我们每个人既有智者的成分,也有仁者的成分。

我们要尽量提升自己智者的成分和仁者的成分,让山、水相呼应,在内心形成一幅美妙的山水画,在生活中去感受智者和仁者的乐趣。

本节打卡小知识

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儒家美学观,对中国的艺术表现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孔子看来,艺术的美是通过“善”来表现的,“美”是形式,但更重要的是要把艺术家的情感融入其中。

中西方绘画有着鲜明的差异:西方的油画偏重描绘客观对象,追求真实再现风景;中国的山水画则更偏重表达内心世界。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士族纷纷退隐山林,那个时候,中国山水画开始萌芽。人们将山水作为心灵寄托,把对美好、纯净世界的向往,蕴藏于自己所绘的山水画中。 cHOjeMbrtaCI01ZPy7uzQr8AuIx5tRONE+ffLJtTQWvNT6W0m0Wn2uWOJpQSjlw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