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找到人生的使命感,不再被利益驱使

子罕 言利与命与仁。

注释:

①罕:稀少。

这句话可以这样断句: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它有两种解读:

第一种解读为:孔子很少谈论利,也很少谈论命和仁。

第二种解读为:“与”代表赞同,整句的意思是,孔子很少谈利,他赞同的是谈论命和仁。

我更倾向于第二种解读。

“利”和“命”两个字所出现之处,孔子的态度是不同的。凡是提到“利”字,孔子基本上是持一种否定的态度,譬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而谈到“命”,孔子则是一种肯定的态度,比如“乐天而知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因此,我们可以判断此处断句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与”不是连词,而是动词。孔子认为给人生带来最大驱动力的,绝不是利。不管是组织还是个人,如果做事的动机是利,首先考虑收益多少,有多少奖励,那是做不长久的。而且长此以往,会导致“放于利而行,多怨”。比如,如果一个人学习某个学科,仅仅是为了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奖励,那肯定是不能持久的。一旦奖励消失,他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

孔子认为命和仁是更重要的,命有“使命”“天命”“宿命”,一个人要能够接受命这件事情,知道自己的人生有一些终极的任务需要去完成。比如“使命”,就是拼了命也要去做的事。当一个人用使命驱动自己,以仁人志士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才能够走得更远。

孔子感慨,驱动大多数人的不是命和仁,而是利,这是走错了。

叔本华说:人是受欲望支配的,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了就无聊,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这个说法的前提,是把人生仅仅视作一个以利益驱动的过程。如果按照孔子的思想,将命和仁作为人生最重要的驱动力,这就变成了一个“无限游戏”——一边追求难以达到的境界,一边享受成长和变化的过程。

对于仁的境界,希望我们的态度是“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虽然难以抵达,但总有一个美好的目标,引领着我们一直追求。这个过程不无聊,有很多考验在其中,会让我们的人生经历更为丰富和精彩。

本节打卡小知识

西晋时期,有一个大富豪叫石崇,他从小就十分聪明有才气,但他却是靠抢劫远行的商人来使自己获得大量财富的。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他与晋武帝的舅舅王恺斗富的故事。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常常暗中资助王恺,他曾经把一棵二尺来高的珊瑚树送给王恺,这棵珊瑚树枝条繁茂,可算是一件稀世珍宝。王恺就把珊瑚树拿给石崇看,石崇看后,就用铁如意敲它,结果马上就打碎了。

王恺十分痛心,石崇却不以为意,说:“这有什么值得生气的,我赔给你一件就是了。”于是,他就叫手下的人把家里的珊瑚树全都拿出来,三四尺高的足有六七棵,一眼望去光彩夺目。王恺看了,自叹不如,心里十分失落。

石崇在洛阳城郊耗费巨资建造亭台楼阁,栽种奇花异草,取名为“金谷园”,每日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后来,他的靠山倒台,皇帝觊觎他的钱财,最终找了个借口把他杀了。临刑前,刽子手对他说:“早知有今日,为何不早早把家财散尽?”只是这样的忠告对石崇已经没有用了。 Bnorv/1cCvZDv/ZWoQ/TQ2fMMOr7w9VGooJ7Y89rMs4fVGjYo1pGdsK2Nfpv8yb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