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018 12-10

浙江新闻奖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日报》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刊《我的家国记事本》

作者 (主创人员)/集体

获奖作品

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浙江日报》于2018年12月10日推出56个版面的系列报道“我的家国记事本”,以40个普通人的小家故事,讲述改革开放40年来的时代印记,展现了之江儿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风采。本书精选了《冯爱倩:鸡毛飞上天》以飨读者,其他作品请扫码观看。

请扫码观看:

作品二维码

冯爱倩:鸡毛飞上天

文/石磊 龚望平 袁华明

电视剧《鸡毛飞上天》中,有冯爱倩的身影——那个拦住领导要求摆摊的妇女,原型就是冯爱倩。如今,她每天依然在义乌收藏品市场摆摊,和丈夫一起卖古玩字画。

1955年初中毕业的冯爱倩,如今一副红装、红鞋、齐耳短发的打扮,是个典型的女强人。她说,自己和父亲都出生在金华市兰溪县,祖籍义乌市佛堂镇;结婚后赶上了“三年困难时期”,随丈夫杨兴桂落户到义乌市柳青公社杨街村;当时如果仅靠在供销社工作的丈夫的那点工资,连一家人的肚子都填不饱。

到了1979年,5个儿女相继长大了,他们上学、穿衣都得花钱,为了赚钱,冯爱倩也顾不了什么“面子”“里子”了。当时的她看到稠城镇一块大火烧毁的房基地上有人提着篮子在卖各种小商品,听说一天也能赚回几块钱。这对冯爱倩来说,太有诱惑力了。

1980年,为了把农村的户口迁到城里,她卖掉了10担谷子——每担值8元,总计80元。入夜,冯爱倩摸摸口袋里的钱,心里不停地想着“小钱变大钱”的事。

于是,冯爱倩托人从信用社贷款了300元。有了这380元的本钱,已过不惑之年的冯爱倩便开始了艰辛的从商之路。

新外号“冯姐”源自一段老故事

冯爱倩很瘦,也很精干。今年82岁的她,却有一个新外号“冯姐”,这要从电视剧《鸡毛飞上天》的热播说起。

电视剧中,“冯姐”为了要回被没收的货物,拦下了“谢书记”的车。这一幕让人联想到了冯爱倩当年向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反映情况的故事。

“电视剧里的那些情节,我确实经历过。”冯爱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然,我只是拦住谢书记,并没有拦车。因为那时候都是泥地,义乌市也只有几辆吉普车,没有小车。”

1982年5月的一天,46岁的冯爱倩鼓足勇气站在了义乌县委大院门前,准备堵住新来的县委书记谢高华,跟他讨个说法。对于家庭生活拮据的冯爱倩来说,她实在想不明白,自己辛辛苦苦地卖点别针、鞋带和纽扣挣点小钱,怎么就成了“资本主义的尾巴”?

见到了谢高华,性情直爽的冯爱倩劈头就问:“我做点小买卖养家糊口,政府为啥不让?”一激动之下,她说的都是义乌方言。谢高华来自衢州,听不懂她的话,就让她到办公室谈。这一谈,就是一个下午。

“讲到激动处我就想抽烟,然后我递给他香烟,他也接着抽了。我当时抽的是1毛7分的大重九,谢书记抽的是3毛5分的蓝西湖。他很自然地接了我的差烟。我就觉得这位书记好打交道,可以向他倒苦水,他也可以为我们解决问题。”回忆起这段被演绎了无数次的往事,冯爱倩不仅如数家珍,而且神情激动,不禁站了起来,双手开始模拟当时两人“交锋”的情景。

最后,谢高华告诉冯爱倩:“我理解你,也同意你摆摊,我会告诉有关部门不来赶你。”冯爱倩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冯爱倩以前在义乌饭店当过厨师,一天工钱不过0.9元。最困难的时候,家里5个娃只能分荸荠吃。随后,为了赚钱,冯爱倩跑了很多家百货公司,进点很便宜的别针、鞋带、纽扣之类的货来卖。第一天摆摊下来,除去成本和开支外,冯爱倩净赚了6元多,一个月下来,竟然挣得比在供销社工作的丈夫杨兴桂的33元工资多得多了!

1982年9月,简陋的第一代义乌小商品市场在湖清门建立了,冯爱倩成为该市场的第一批经营户。针对农民进城经商和开放集市贸易这两个议题,同年底,义乌县委、县政府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反复的讨论,并毅然作出一个大胆的决策——“四个允许”。

当时“混”进剧院旁听这次全县干部大会的冯爱倩至今仍记得,在会上,谢高华明确表态:“开放义乌小商品市场,出了问题我负责,我宁可不要乌纱帽!”在四周雷鸣般的掌声中,冯爱倩几乎开心得跳了起来,马上跑回家告诉丈夫这个大好消息。

冯爱倩幸运地成为取得义乌0001号许可证的小商贩,领到的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个体营业执照。

市场开放后,周边的农民都进城来了,大街小巷挤满了人,摊位也一直摆到了县委大院的门口。据粗略估计,当时有上千种产品在市场销售。

义乌小商品市场的“阿庆嫂”

从赶集到固定摆摊,冯爱倩见证了义乌一代又一代小商品市场的升级换代。“回想起来,其实我真正以摆摊为职业是在1982年至1993年间。”1993年后,她开始卖掉摊位,投入全部精力参与管理义乌小商品市场。“忙哩,市场里有几万个摊位和十几万名商家,我天天都有做不完的事……”冯爱倩于是有了个外号“阿庆嫂”。她不光是义乌市场的第一代经营者,还是义乌市场的第一代管理者。

记得有一次,义乌小商品城的经营户因摊位权发生纠纷——甲借了乙的钱买下摊位并申请办证,后租给乙经营。乙觉得买摊位的钱既然是自己的,就该拥有摊位权。纠纷发生后,双方互不相让,积怨越来越深,最后发展到动武打架的地步。冯爱倩将他们“请”到办公室,一些围观者也挤进来看热闹,工作人员赶也赶不走。冯爱倩沉着冷静地应对复杂局面,她提高嗓门对看热闹的人说:“是不是都参与了打架?那好,全部留下!”三言两语就镇住了众人。在她的耐心调解下,发生纠纷的双方终于化干戈为玉帛了。

冯爱倩有一句口头禅:“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平有人管。”她还是个反扒能手。1997年,一个来自外省的扒手在市场收摊时乘人不备行窃。恰逢冯爱倩与同事下班,见此情况,她立即冲上去扭住扒手。搏斗中,她大拇指被挫伤,肿得老粗,但她毫不畏惧,终于把扒手逮住了。冯爱倩后来被义乌市公安局授予“见义勇为奖”。

冯爱倩为义乌小商品市场倾注了大量心血。从1993年至今,她将大半的时间都花在市场的管理上,处理调解的各种纠纷不下万起。为此,她也结下了一些怨、得罪了一些人,但她无怨无悔。近30年来,她默默奉献,没要一分钱的报酬。她说:“现在日子好过了,我要竭尽全力为大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为商城繁荣尽一份力。”

“老娘”的心愿:一个小商品家族的传承

2018年10月的一天,记者在中国义乌国际商贸城五区再次见到了冯爱倩,她是来看望她的大孙子和孙媳妇的。冯爱倩的第三代儿孙在这里的新针织市场摆摊卖袜子。

采访时,其他摊位的业主来串门,一见冯爱倩就递烟叫“老娘”,“老娘”是她早年的一个外号。冯爱倩有个一技之长,就是会说兰溪话、义乌话、金华话、绍兴话等方言。凭着能说会道,她在早期的进货生涯里得到了许多陌生人的帮助。因此,在小商品市场成立初期,冯爱倩便提出了“客人就是龙,不来就受穷”的理念,即要求摊主善待外来客商,也要求市场管理者把外来客商的利益放在市场管理的第一位。这种帮外不帮内的做法当时让义乌人难以理解,有人甚至骂冯爱倩是“牛角往外弯”。

大家谈论起当年的事时,冯爱倩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她说:“义乌能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是我的功劳,靠的是谢书记敢担当,靠的是党的政策好,靠的是我们义乌人勤劳。”

从昔日人贫地瘠的内陆小县,到今天建成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义乌的发展奇迹可以概括为“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鸡毛飞上天”的故事,每天都在义乌上演。一切从市场出发,一切由市场激活,一切让市场回答。从最早的“马路市场”起步,不管环境如何变化,市场就是义乌的“点金术”。义乌40多年来的发展轨迹,是中国改革创新、砥砺前行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开放发展、融入全球市场的一个缩影。而冯爱倩是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市场发展的全程见证人,对未来,她更加充满信心。

【人物名片】

冯爱倩,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第一代经营户,也是市场的第一代管理者。冯爱倩是电视剧《鸡毛飞上天》中“冯姐”的原型,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市场发展的全过程,至今仍在义乌收藏品市场摆摊,而且一家三代接力在市场做生意。

【观察者说】

义乌市场是改革的缩影

文/石磊

改革开放初期,商品经济在我国一些地方逐步“解冻”,手工制品、农产品被摆上了集市。然而,长途贩卖、“弃农经商”摆地摊做小生意仍被当作投机倒把行为加以打击。此时,在浙江中部的农业小县义乌,一些人开始“偷偷摸摸”地做起了贩卖日用小商品的生意。1980年,有5个子女、生活拮据的义乌妇女冯爱倩看到别人做小生意赚了钱,便也开始在县城一个自发的“马路市场”摆起地摊。

1982年,冯爱倩怎么也不会想到,她为了解决生计问题去与县委书记评理,竟无意间促成了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诞生。当年9月,义乌开放了位于义乌湖清门的小商品市场,这成为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

今天说起义乌,高楼林立、万商云集、热闹非凡,言必称海内外驰名的小商品市场。可是,在36年前,义乌还是个毫不起眼、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

义乌既不沿边,也不靠海,不仅交通不便,且资源匮乏,更谈不上有什么工业基础了。义乌留给人们的记忆就是“鸡毛换糖”的拨浪鼓声。但从1982年至今,36年间,义乌在中国百强县(市、区)中跃居前八;城市综合竞争力居浙江省县级市首位!36年间,义乌市场一跃成为天下第一的“全球超市”,中国义乌小商品城的商品成交额连续20多年名列全国第一,被誉为“华夏第一市”。靠着改革开放,义乌实现了“麻雀变凤凰”的嬗变,演绎了一个城市的传奇!

采访札记

记录时代脉动从“你我他”讲起

文/严沁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各大媒体纷纷推出特别报道回顾来路、聚焦当下、展望未来。其中,《浙江日报》于2018年12月10日推出56个版面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报道“我的家国记事本”,以40个浙江人的视角,记录了之江大地各地域、各方面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变化、成果,引发广泛关注,在各大媒体同台竞技中独树一帜。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改革开放的激荡大潮中,百舸争流的就是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我的家国记事本”系列报道以40个普通人的事迹作为切入口,从身边“你我他”的故事讲起,拼出了一幅改革开放40年来浙江变革的时代画卷。将视角对准时代洪流中的“你我他”,无疑最能展现真实的改革开放,最能讲透改革开放的奥秘,最能激励我们更加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道路走下去。

以人为本:聚焦大时代中的“你我他”

人民群众不仅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见证人,同时也是改革开放的受惠者。每一个“小我”的故事,折射的是40年来的家国大势。

与以往的一些主题报道不同,《浙江日报》把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报道的视角,放在了改革开放历程中的40位普通的浙江人身上。在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以下简称“浙报集团”)编委会部署下,《浙江日报》全媒体编辑中心要闻编辑部在前期策划中,明确了特刊人物须与全国知名的改革开放代表人物相区别,定位为“有故事的普通人”,或是参与、见证了重大革新,或是受益于改革开放,其代表性覆盖浙江各地域、各职业、各年龄段。通过他们的讲述,读者可以了解到最真切、最触手可及、最平易近人的改革开放故事。

在人物选定过程中,《浙江日报》的各全媒体采访部门、各分社摸排线索、搜集资料,由要闻编辑部汇总,预选人物多达百个。浙报集团领导召集采编各部门开展了广泛讨论,经征求意见、充分比对、多次筛选,根据浙江最具代表性的改革开放事件,最终选定了40个故事生动、颇有特点、极具代表的人物。

他们中,有改革开放初期的亲历者,也有改革开放深化过程中的参与者。前者如见证义乌市场发展的冯爱倩。她是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第一代经营户,也成了第一代管理者,是电视剧《鸡毛飞上天》中“冯姐”的原型。冯爱倩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市场发展的全过程,此后一直在义乌收藏品市场摆摊。后者如时任衢州市行政服务中心主任的田俊。作为我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一线参与者,她带领部门推进落实“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等改革,使之成为当地“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内容。

他们中,有改革开放在基层的推动者,也有改革开放红利的直接受益者。前者如原龙港镇委书记陈定模。他带领一班人开全国之先河,实行农村土地、户籍改革,允许土地有偿使用,允许农民离土离乡,将龙港从荒凉渔港打造成“中国第一座农民城”,探索农村城市化的路径。后者如曾岳祥。他18岁下海捕鱼,与渔业结下不解之缘。受益于改革开放,大学毕业后,他成为第一批中外合资企业的负责人。如今,他领衔的大洋世家又在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投资兴业。

他们中,有推动城市不断发展的建设者,也有活跃在乡野阡陌的农民。前者如杭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广宇。他参与建设了一系列重要交通项目,见证了杭州城市交通路网由小到大、由“过江难”到跨江而建的历程。后者如“追着太阳种西瓜”的台州市黄岩区北洋镇罕溪头村村民牟官顺。他凭着一手娴熟的西瓜种植技术,闯遍五湖四海。2015年,他在缅甸开始租地种西瓜,是当地的台州瓜农“第一人”。

通过40个普通浙江人的人生轨迹、生活变迁,透视出来的是敢闯敢试、拼搏实干的之江儿女在改革开放历程中创造幸福的故事。个人的小家故事,解密的是浙江勇立潮头的密码,回答的是浙江这样一个资源小省如何通过改革开放走在前列的命题,折射的是之江大地和祖国的时代变化。他们的经历浓缩了浙江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进程,体现了一种新闻与历史的辩证关系。

群众视角:用大白话讲好“你我他”

以人民群众为主角,更要用群众视角叙事,这样的人物报道才更贴近人物本身,更具可读性、感染力、传播力。

《浙江日报》将“我的家国记事本”作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刊的关键词,这表明,其定位就是在于“听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围绕这一呈现宗旨,特刊在整体设计和细节把控上注重做实做细、守正创新,为读者展现一份贴近老百姓的“记事本”,呈现40段群众身边的家国故事。

“我的家国记事本”系列报道注重三个维度的“贴近”:在立意上贴近改革开放主旨,在形式上贴近“家国记事”,在叙述上贴近百姓话语。

立意围绕中心。作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大主题报道,“我的家国记事本”系列报道在整体性上紧紧围绕“改革开放”这一主旨,在整体策划中注重围绕改革开放宏观成果,反映群众身边的细节变化。系列报道以40人的亲历、视角为主线,尽力囊括多种特征群体的改革开放历程,力争将改革开放40年来的浙江故事说透彻、说全面。为避免40个人物在呈现中过乱过散,同时增强逻辑性,系列报道分“弄潮”“通途”“绿野”“繁城”“惠民”5个篇章来讲述。“弄潮”篇聚焦40年来一批在重大改革举措中敢为人先、敢于突破的改革先行者;“通途”篇聚焦一批在重大开放举措中敢于走出去的开放先行者;“绿野”篇注重报道在“三农”领域较为具体的改革举措方面的参与者;“繁城”篇聚焦在城市领域较为具体的改革举措方面的参与者;“惠民”篇聚焦公共服务领域改革的参与者。5个篇章交错互补、相辅相成,将改革开放从体制机制变革、扩大对外开放,到城乡协同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等主要成就一一呈现,叙事丰富而有逻辑,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的要义主旨。

形式设计精巧。系列报道的版面被设计成记事本样式。所有版面就是一本放大版的“记事本”,比如,封面是一个完整的记事本封面样式,每个内版也被统一设计成记事本内页样式,不同篇章的主题词巧妙地以记事本便笺的形式嵌入设计中。同时,领衔全篇目的二版卷首语,犹如记事本扉页。此外,内版每个版面以“一个人物+一张名片+一则观察+一组数据”的“四个一”形式,增强版面丰富性。每个版面刊发一个人物报道,并注重做好历史照片的呈现,涉及人物本身及其家庭、生活、工作40年来的变化,体现“家国记事”这一主题,增强历史纵深感。人物名片,则用最精练的语句作介绍,三言两语讲清人物在改革开放中的经历、作用,同时配登为人物制作的素描肖像。灵动的版式设计,让阅读更轻松,让表现更丰富,让理解更清晰。

叙述多用白话。除了在设计上动脑筋,对于稿件本身,系列报道提出了明确的写作要求——不需要“口号式”的报道,文字应当“鲜活”又朴实、精致又精彩。每版的人物通讯要求会讲故事,重在典型、巧在情节,切入口小但视野开阔,以“我的小故事”体现改革开放的大情怀。对于许多稿件,记者提前数月谋划、采访、成稿、修改,编辑团队和记者团队紧密互动,几乎每篇稿件都几易其稿。总体原则,就是要用老百姓的大白话说好改革开放故事,让“我的家国记事本”系列报道更有味道、更有嚼劲、更加真实。

有的如实记录了主人公当年干事创业时的艰苦——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包海涵回忆了自己参与制定《杭州市总体规划(1980—2000)》首张草图时的场景:“那时没有电脑制图,我们要用铅笔和24色水彩笔,一笔一笔地画。又是夏天,也没有空调,为了避免汗水打湿图纸,我们用毛巾裹住脖子、肩膀、手臂,汗流浃背地干……”有的把采访时的“匆匆”记录进文章当中——“接受采访的那天下午,傅国胜结束一台手术后又立马奔赴宁波诊治病人。辞别时,他穿着黑色布鞋一路小跑而去,一如他多年来保持着的奔跑姿态。”有的讲起了“名人”不为人知的外传——“1997年,一个来自外省的扒手在市场收摊时乘人不备行窃。恰逢冯爱倩与同事下班,见此情况,她立即冲上去扭住扒手。搏斗中,她大拇指被挫伤,肿得老粗,但她毫不畏惧,终于把扒手逮住了。冯爱倩后来被义乌市公安局授予‘见义勇为奖’。”

除了内容注重接地气,系列报道还在标题上做文章。例如,针对传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陈捷讲述了自己亲身参与公司党建理念与机制创新的故事,编辑结合人物身份和新闻内容,将该篇目的标题定为《陈捷:我是“红色CEO”》;针对2000年8月受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委派到泰国组建生产基地的徐根罗的故事,大胆采用《徐根罗:从“泰囧”到“泰顺”》的标题;杭州杰丰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礼根,立足省级特色小镇艺尚小镇,致力于为传统服装企业提供转型升级服务,编辑巧借特色小镇和服装产业两个元素,将标题定为《高礼根:特色小镇舞霓裳》。

理性点睛:让“你我他”故事更有启发性

记录过往,更为激励前行。

做好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报道的意义在于,通过纪录普通人的家国事,去回望来路、总结经验、凝聚人心、激励发展。

的确,“你我他”的故事只是表达载体,报道的根本还在于为民生发展、深化改革、社会进步提供建设性的思考。讲好人物故事,并不是说我们不再需要宏观思辨。所以,版面在设计之初就提出增加两则元素来“点睛”:《观察者说》栏目以及与主题有关的背景资料。

《观察者说》顾名思义,就是第三方的陈述。栏目陈述的是什么?结合本版人物特色,谈改革开放某一领域的感悟、体会。由谁来陈述?有的邀请有关专家来说,有的由记者自己来讲。如果说,40个浙江人的故事是生动、热情、感性的,那么对于观察者而言,他们的点评是严谨、冷静、思辨的。人物故事,通过短短数百字来“点睛”,使得版面内容得到了升华、整体内涵得到了提升。同时,我们利用时间轴、数据制图等形式,将与主题有关的背景资料在版面作可视化呈现,增强了主题的层次性。我们将三者有机结合,让每个版面的改革开放故事组合式呈现,并提供建设性见解,让内容更具启示性。

我们讲普通人的故事,但并不是为讲故事而讲故事。一个好的人物故事,一定是具有启发性的。我们通过总结经验,结合当下与实际,并提炼出理性思考。而这,就是“你我他”故事在大时代中的价值,也正体现了“家国记事”的深层内涵。

“我的家国记事本”系列报道,充分证明在重大主题报道中,讲好“人”的故事极具意义。只要围绕中心、找好角度、立足实际、走进基层,创新话语方式和呈现方式,我们的人物报道就一定能真正走进读者心里,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专家评析

聚焦个体的“微光”成为大时代的“刻写者”

文/邵鹏

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40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在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这样一个关键性的时间点,“我的家国记事本”系列报道围绕主题主线,聚焦个体的“微光”,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成为大时代的“刻写者”。

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

这是一个伟大的新时代,4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强起来,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得真切而现实,而伟大时代背后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攻坚克难的奋斗历程。“我的家国记事本”系列报道的策划,正体现了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者“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的优良作风。报道定位“有故事的普通人”,选择了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层次,或参与或见证或受益于改革开放的40个鲜活人物。这40个覆盖全省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好似大时代中的点点“微光”,他们或照亮一片,或影响一群,或带动一地,他们的生动故事真正赋予了新闻以生命。新闻报道的生命来源于“真实”,40个人物的真实依靠的是客观的故事、鲜活的对话、精准的数据和泛黄的老照片。正因为这些丰富的素材,报道才能够牵动读者、激起集体记忆的共鸣,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与公信力。

走进一线基层,发掘时代变迁

浙江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其经济崛起与发展奇迹背后的经验,其“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都是浙江乃至全国的宝贵财富。报道团队走进了基层一线,探访关键人物,重走历史现场,再塑时代精神。在系列报道中,记者捕捉诸多时代变迁的细节,既有从“鸡毛换糖”到“全球超市”的城市传奇,也有从荒滩渔村到东方大港的波澜壮阔,还有从先天不足到出奇制胜的商业对决,更有从追梦到筑梦再到圆梦的仁心仁术。系列报道以各行各业改革参与者、见证者和受益者的视角“刻写”着改革开放这个宏大历史时期的全景全貌。而素材的选择无不体现了报道团队的脚力、眼力、脑力与笔力,也正因为“四力”的融会贯通、相互激荡,才能做到选题报道中的从大局着眼、小处着手,精心剪裁、严格挑选,实现“一粒沙里见世界,半朵花上说人情”的高境界。

书写核心价值,传承精神支柱

新闻媒体作为大时代的“刻写者”,不是简单的记录与发掘,更有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与担当。系列报道强调记录过往,更为激励前行,通过纪念普通人的家国记事,去回望来路、总结经验、凝聚人心、激励发展。在系列报道中,“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枫桥经验”贯穿其中,从人民调解、民主恳谈,再到为民办实事,直至“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先行先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为浙江改革开放40年所秉持的不变初心。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不仅使绿色成为浙江乡村的底色,更激发了万千乡村的活力,成为实现乡村振兴蓝图和描绘美丽中国画卷的必由之路。

这一系列报道既记录了浙江改革开放的历史,又为外界提供了看浙江的窗口,在内容上实现了有厚度,在思想上实现了有深度。正可谓,既有历史的纵深感,又有对现实的观照;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实践的思考,在众声喧哗中定基调,在思想激荡中立主张,在人流涌动中举旗帜。

(点评者系浙江省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浙江省之江青年学者,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2aZo+HwEsnaBhpZ99GUuG/l6/+IoQZn/Kg7PRkdWl3bKOizTL8H3Ph6TRMRyqiB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