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10-25
浙江新闻奖
《嘉兴日报》
《匠·心》影像报告通过影像的力量展示江南文化,传承工匠精神,彰显文化自信。该系列报道在纸媒报道上做深做透,在互联网“悦”读上做宽做广,追求动态的、立体的、交叉的、互动的互联网“悦”读体验;通过报纸版面的系列呈现和全方位立体化的全媒体传播方式实现新闻摄影专题报道传播方式上的突破与创新。本书精选了发表于《南湖晚报》2016年10月25日第4版的《传承经典致敬匠心——嘉兴日报社全媒体视觉中心用匠心打造〈匠·心〉》以飨读者,其他代表作请扫码观看。
请扫码观看代表作:
《一块京砖》
《一只粽子》
《一曲越韵》
《一艘小船》
2016年6月21日,夏至。真正意义上的夏天来了。就在这一天,嘉兴日报社全媒体视觉中心(以下简称“视觉中心”)的记者走进了嘉善县干窑镇治本村古老的沈家窑墩,六七十摄氏度的高温把古窑礅密封成一个蒸笼。窑工们个个汗流浃背,记者在汗与尘的洗礼中拉开了《匠·心》影像报告采访的序幕。
中国历来崇尚工匠精神,曾留下能工巧匠、巧夺天工、神乎其技、炉火纯青等经典的成语,以形容技艺精湛的工匠精神。早在3000多年前,我们就有了专业的工匠,正是由于他们一代代地口传手授,才形成了璀璨的中华文明。
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这是工匠精神的本质。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和热议,这是中国行业品质的精神回归和时代呼唤。
匠心,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是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是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匠心,是我们这个城市蓬勃着创新、蒸腾着活力的源泉所在。
《一块京砖》:一炉窑火绵延悠长燃了数百年,一块水墨色京砖的重生,是根植于大地的劳动者用一份匠心让江南水乡细腻的泥土变成了“金”。
《一粒稻谷》:73岁的姚海根当了一辈子的育种“候鸟人”,在他手中诞生了水稻新品种90个,被誉为“江南育种大王”。一直到今天,他坚持的脚步仍没有停歇,在风吹稻浪的田野里走出了自己的金色人生。
《一只粽子》:嘉兴的粽子传递着江南水乡古老的饮食文化,具有百年历史的“五芳斋”是全国最大的粽子产销商。在五芳斋产业园的裹粽车间,近千名裹粽技师把手工制作的魅力融入粽子里,每天能生产100万只粽子;打开透着清香的箬叶,拨开晶莹透亮的糯米,我们会遇见一个多彩的世界。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技师,用双手的温度呵护着传统食品的生命力。
《一颗“心脏”》:压缩机之于冰箱,就像心脏之于人。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中国制造”,转型为拥有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国智造”,成为全球行业的领跑者,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蝶变为国内第一、世界第二的冰箱压缩机研发制造企业,成为唯一向全球十大品牌冰箱供货的企业。
《一枚纽扣》:不起眼的小小纽扣凝聚着嘉善县纽扣手工艺人的一份恒心,从贝壳上华丽转身的一枚枚小纽扣成就了一个大产业——嘉善县每年生产各类纽扣达到1000多亿枚,相当于每年平均可以为全世界的人提供10多枚纽扣。
《一缕蚕丝》:秋蚕仅用两昼夜的时间就可蜕变成一只晶莹剔透的蚕茧。杭嘉湖地区自古就是丝绸的重要产地,种桑养蚕有着悠久的历史。嘉兴市桐乡市是浙江省最大的桑蚕产区,洲泉镇道村村的蚕农们依然沿用几千年来中国最传统的养蚕方式,延续着江南之地、丝绸之府的经典手作。
《一袭旗袍》:婉约多姿的旗袍浓缩着水乡风情,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浓缩符号。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乌镇小伙朱建龙把传统特色与现代艺术融合,妙手打造的青花瓷旗袍将乌镇元素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世界品味东方神韵。
《一个团队》:在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海盐秦山核电站,有一个以秦山核电培养出的“工人院士”何少华名字命名的“何少华工作室”,工作室里7名主要成员都是普通的核电一线检修工人,他们坚守事业,将我国的反应堆维修技术提升到国际领先水平;他们研制的水下机器人高难度特殊维修令人叹为观止。
《一曲越韵》:在G20杭州峰会的演出中,桐乡籍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身着飒爽古装,一曲短短3分钟的越剧经典《十八相送》让世界惊艳。茅威涛17岁从艺,凭借勤奋与创新成为越剧界唯一三度夺得“梅花奖”的演员,成为“中国越剧小生第一人”。她是越剧这块田野上的守望者,而越剧改革之路她走得执着、从容而坚定,给传统越剧注入全新生命力,让越剧年轻化、都市化、时尚化。
《一艘小船》:“一船红中国,万众跟党走。”在南湖湖心岛,在禾东船厂,数十位守护红船的老木匠、老漆工,用一颗敬畏之心精心呵护,让红船历久弥新、焕发青春。他们都是平凡的工匠,虽不善修辞、不懂夸饰,但一言一语中都透露着真心和真情。
走进嘉禾工匠,讲述嘉兴故事,感受执着的匠心:其中,有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嘉兴制造,有颇具嘉兴特色的独特传承,有透着浓郁江南味道的文化遗产,有呈现出丰富水乡特点的时尚元素……
他们耐心专注,坚守匠心,诠释极致追求;他们锲而不舍,身体力行,传承工匠精神;他们千锤百炼,精益求精,打磨嘉兴制造;他们一念执着,一生坚守,始终不忘初心;他们距离我们很近,他们是我们身边普通的劳动者。
致敬嘉禾工匠,我们在行动。2016年的盛夏,留给视觉中心采访团队的记忆是深刻的。视觉中心把镜头对准嘉禾工匠,精心打造了一台年度盛宴。从今天开始,我们在《南湖晚报》的《视觉1+》栏目连续刊发《匠·心》影像报告,“嘉报视觉”微信公众号、@嘉报集团视觉中心官微也同步上线。
我们传承经典,为的只是:致敬匠心!
岁末年初,回顾视觉中心2016年走过的365个日日夜夜,最值得记忆的是时间跨度长达大半年、匠心打造的《匠·心》影像报告。从4月至5月的策划选题、6月至9月的艰辛采访,到10月至12月的编辑呈现和全媒体传播,我们走近嘉兴工匠,用影像传承经典,用情怀致敬匠心。12月27日,随着《南湖晚报》上《一艘小船》的刊登,囊括10组摄影专题报道、38个整版、10集短纪录片的《匠·心》影像报告正式收官。
作品立意兼具高度和深度,切合当下主题,传递影像力量,呼唤工匠精神,彰显文化自信
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这是工匠精神的本质。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发全社会关注和热议,这是“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的十大流行语中,“工匠精神”位列其中。
匠心,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是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是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匠心,是我们这个城市蓬勃着创新、蒸腾着活力的源泉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新闻报道就是要传承与挖掘传统文化经典,弘扬民族精神内涵,留住我们的根,对社会有所启迪。影像报道除了视觉冲击之外,还要对读者产生心灵冲击。专注、精确、极致,能工巧匠、追求卓越既是工匠精神的内涵,也是江南文化的特质,《匠·心》影像报告就是通过影像的力量展示江南文化,传承工匠精神,彰显文化自信。
视觉中心整合团队力量成立《匠·心》影像报告全媒体采访报道组,发挥“多兵种联合作战”;整组影像报告契合了时代发展的主题,在国内新闻界“同题作文”中独具匠心。在全媒体时代,《南湖晚报》版面的系列呈现,体现了传统纸媒做深做细新闻、做大做强内容的一份坚守。
题材选择固守本土元素,拓展全球视野,既有本土政治、经济与文化,又与全国乃至全球息息相关,既生动鲜活接地气,又有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
走近嘉禾工匠,讲述嘉兴故事,感受执着匠心。《匠·心》影像报告题材中,有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嘉兴制造,有颇具嘉兴特色的独特传承,有透着浓郁江南味道的文化遗产,有呈现出丰富水乡特点的时尚元素……
在题材选择上,视觉中心坚守嘉兴本土特色,最大程度彰显嘉兴地域特点,从嘉善县干窑镇的京砖到嘉兴农科院水稻专家姚海根培育的水稻良种,从秋蚕的养殖到手工旗袍的制作,从五芳斋粽子的包裹技艺到一枚贝壳纽扣的诞生,从秦山核电站专业维修团队到全世界最大的冰箱压缩机生产线,从越剧界坚守传统不断创新的领军人物茅威涛到守护红船、制作船模的工匠……选题放眼全球全国的经济现象,聚焦嘉兴特有的社会文化和非遗传承,定格与百姓息息相关的生活。
镜头定格,影像记录。一炉窑火绵延悠长燃了数百年,一块水墨色京砖的重生,是生于斯长于斯的老窑工们用一份匠心让江南水乡细腻的泥土浴火成“金”。70多岁的姚海根当了一辈子育种“候鸟人”,在他手中诞生的水稻新品种多达90个,遍及大江南北,被誉为“江南育种大王”;到今天,他坚持的脚步仍没有停歇,保障着国家粮食安全和水稻丰产。
一只嘉兴粽子传递着江南古老的饮食文化,在五芳斋产业园裹粽车间,近千名裹粽技师把手工制作的魅力包裹其中,每天生产100万只粽子,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技师用双手的温度呵护着传统食品的生命力,他们身上体现着7000年江南稻作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加西贝拉是一家冰箱压缩机生产企业,从引进国外技术到转型为拥有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唯一向全球十大品牌冰箱供货的嘉兴企业,为“中国制造”喝彩。
贝壳上华丽转身的一枚枚小纽扣凝聚着嘉善纽扣手工艺人的一份恒心,成就了大产业;古镇西塘“纽扣博物馆”实时上演着一枚传统贝壳纽扣的制作过程,用特有的韵律向人们述说着“中国纽扣之乡”——嘉善县西塘镇大舜村美丽而久远的制扣历史。
杭嘉湖地区自古就是中国丝绸重要产地,种桑养蚕有着悠久的历史;洲泉镇道村村的蚕农们依然沿用几千年来中国最传统的养蚕方式,延续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经典手作。婉约多姿的旗袍浓缩着水乡风情,更是中国文化的曼妙缩影;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乌镇年轻设计师朱建龙融合传统特色与现代艺术,妙手打造的青花瓷旗袍将乌镇元素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世界品味东方神韵。
在中国最早的核电基地——海盐秦山核电站,“何少华工作室”团队的成员全是来自核电一线的检修工人,他们20多年专注于一件事情,把我国的核反应堆维修技术提升到国际领先水平,他们研制的水下机器人的高难度特殊维修水平令人叹为观止。
在G20杭州峰会演出中,茅威涛身着飒爽古装,其短短3分钟的越剧经典《十八相送》让世界惊艳;桐乡籍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17岁从艺,以其勤奋与创新成为越剧界唯一一位三度夺得“梅花奖”的演员,被戏迷誉为“中国越剧小生第一人”;她是越剧这块田野上的守望者,而越剧改革之路她走得执着、从容而坚定,给传统越剧注入全新生命力;2016年,她给传统越剧贴上国际范的标签,赋予中国越剧世界性的理念。
一群普通劳动者用他们的匠心维修和守护着南湖红船,这些平凡人身上体现着红船精神。
他们耐心专注,坚守匠心,诠释极致追求;他们锲而不舍,身体力行,传承工匠精神;他们千锤百炼,精益求精,打磨嘉兴制造;他们一念执着,一生坚守,始终不忘初心;他们距离我们很近,他们是我们身边普通的劳动者。
从“一”入手,形象化新闻报道内容,以普通人物和平凡故事展现宏大的时代主题
视觉中心打造的年度影像作品《匠·心》,独具特色地以四字数量词组作为每个篇章的标题:一块京砖、一粒稻谷、一只粽子、一颗“心脏”、一枚纽扣、一缕蚕丝、一袭旗袍、一个团队、一曲越韵、一艘小船,内容涉及嘉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在嘉兴,从不缺乏这样的匠人,他们执着于各行各业,为城市乃至国家、民族的发展精益求精。
系列标题“十个一”数词不变,量词变化,简洁统一,富有节奏,易于传播。采编团队力求每一篇章的标题朗朗上口,富有美感,通过影像表达和文字叙述,用普通人物和平凡故事展现宏大的时代主题。
通过报纸版面的系列呈现和多方位立体化的全媒体传播方式,实现新闻摄影专题报道传播方式上的突破与创新
在新的媒体语境下,面对重大主题报道,纸媒依旧应该坚持内容为王,通过系列版面做深做透内容,让新闻报道有深度,在读者中产生恒久的温度。在很多报纸缩版、裁减摄影版面以期降低成本的当下,这样的呈现方式是很难得的,也真正体现了纸媒人的一份坚守。报道正文之外刊登编者按、采访手记、背景链接等相关内容,详细解读工匠精神,传承历史与文化,力求做到内容翔实、资料详尽。
延续纸媒版面的系列呈现方式,实现全媒体立体化的互联网传播。从嘉兴新闻门户网站“嘉兴在线”到图片网“城市新图网”的网站呈现,从微博、微信的定时推送到H5的移动端体验,从图片的网络化处理到每集3至5分钟短纪录片更具现场感的观看体验……在《匠·心》影像报告的呈现方式上,团队把做深做透传统经典纸媒专题报道与做宽做广互联网“悦”读有机结合,从2016年10月25日至12月27日连续10周的每周二在《南湖晚报》的《视觉1+》栏目重磅推出相关内容,以每个专题3到5个整版、共计38个整版的报道篇幅来讲述10个故事,如此大篇幅的呈现在当下的纸媒中已不多见。同时,每个专题报道都精心制作短纪录片,通过视觉中心的微信、微博进行推送;设计专题网页,利用互联网流行的传播方式H5将每一个专题有机衔接,实现新闻摄影专题报道传播方式上的突破与创新。
视觉设计与形象包装独辟蹊径,形式和内容有机结合,统一中富有变化
《匠·心》影像报告团队专门邀请嘉兴书法家周三为影像报告题写书法“片头”,用颇具匠心的书法体贯穿整个设计环节。
封面式呈现与传统叙述有机结合,尝试新闻摄影专题报道新的模式——《视觉1+》栏目这种独特的风格创新了国内纸媒新闻摄影专题报道的视觉呈现方式。封面版上,以一张整版大照片来强化视觉冲击,吸引读者阅读,以期达到最佳的视觉传播效果;后续版面用图片讲故事,通过场景、特写和细节的影像表达,配以通讯报道、编者按语、记者手记、背景链接等文字内容,让新闻故事层层推进,情感渲染步步深入,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报纸版式设计既突出各个题材的特点,做出多样化的审美风格,又利用设计包装统一视觉元素,让读者阅读起来既有连贯性又有层次感,可谓版版有惊喜、章章有特色。新媒体在视觉设计与包装上突出微信、微博、H5等不同的表达优势,将版面上文字分块与图片、视频重新分组结合,追求动态的、立体的、交叉的、互动的互联网“悦”读体验。
在《匠·心》影像报告的背后,是一个执着坚守、追求卓越、不断突破的视觉团队。他们在用镜头描摹诠释嘉禾工匠,也用自己的敬业专注、精雕细琢和精益求精,践行着一丝不苟、求真唯美的工匠精神。
10篇专题报道的题材都是匠人匠心,而采编团队的每一个人内心包裹着的同样是新闻摄影人的颗颗匠心。
团队作战,用心坚守
从北京金碧辉煌的国家大剧院,到海南省陵水县湿热多雨的田间地头,从年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的国内核电机组数量最多、装机最大的秦山核电基地,到江南农家秋蚕吐出的一缕蚕丝,从农户家中到田间地头,从企业车间到服装作坊,从盛夏到隆冬,从凌晨到深夜,摄影记者历时半年,用手中镜头,用苍劲的笔触书写工匠精神。
《匠·心》影像报告是视觉中心精心“烹饪”的年度影像大餐,旨在通过独特的新闻视角,以影像的力量,用心、用情讲好嘉兴的匠心故事,多角度挖掘和呈现嘉兴大地上坚守经典、传承创新的工匠典型。10个专题的采访内容丰富,参与报道的记者出色地完成专题报道的工作任务。从细小处来说,每一个专题都有一个周期,比如红船维修都是在最热的三伏天进行,从小蚕到吐丝需历时20多天,对拍摄时间要求很严苛;采访京砖制作时,从制坯、阴干、装窑、烧制到出窑,一般要经历20多天,出窑时间一般都在凌晨三四点钟……采访团队的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一样坚守。
这是一种耐心,这是一种毅力,这是精心打磨作品的团队作战能力。
风雨兼程,艰辛付出
红船维修必须选择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进行,这样有利于维修保养,记者冒着酷暑踩着节奏跟进采访。从第一天的拆装开始,记者就早早登上湖心岛,开始了为期一个多月一次又一次的影像记录。火辣辣的烈日下,记者将镜头对准了红船维修的每一个节点,从木工维修、油漆工刷桐油到竹藤工编织竹器,在湖心岛、在禾东船厂,记者和维修红船的工匠们一起挥汗如雨。
嘉兴市桐乡市洲泉镇道村村养蚕户张玉娥家的蚕宝宝,生产周期只有短短的20多天,“一眠”“二眠”“三眠”……蚕宝宝的生长速度飞快,采编团队只能一次又一次从嘉兴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桐乡农村的乡野之地,用最朴实、接地气的镜头来讲述养蚕人家的故事。
嘉善县干窑镇沈家窑京砖的烧制,从一块泥巴到一块京砖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2016年6月21日,夏至,记者从窑口狭小的空间匍匐着爬进小小的窑腹,呛人的灰尘在空中弥漫,头发迅速变成了灰色。此时窑中温度依旧有五六十摄氏度,经过长时间烧制的京砖更是炙热无比。记者从头到脚已经完全被尘土染成一色,在高温炙烤下的年轻记者徐志达中暑后脸色苍白,差点晕倒在窑墩里,被大家及时扶出休息。面对劳动者们用双手谱写的传奇,每一名记者都被深深震撼。记者王振宇爬到窑顶,冒着危险手持设备跪着拍摄了一个多小时,只是为了视频中呈现的不到10秒钟的延时影像,大家都说他是“用生命在拍照”。9月26日凌晨4点,记者又在沈家窑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完成了通宵采访;中午,参与采访的记者在窑边席地而坐短暂歇息后继续工作。为了做好《匠·心》影像报告开篇之作《一块京砖》的报道,团队2个月里六赴治本村沈家窑拍摄采访。
镜头里的影像,伴随着蚕宝宝的破茧成蝶,伴随着京砖百般锤炼成“金”,伴随着小稻从秧苗长成金色稻穗……摄影记者手中的影像素材也逐渐厚重起来。
为了近距离采访一生都献给了水稻育种事业的姚海根,摄影记者田建明赶赴海南省陵水县的嘉兴市农科院南繁基地采访。在烈日下湿热的海岛,田建明拍摄赤脚的姚海根在水田里选种,全身沾满泥巴;蚊虫叮咬的夜晚,他又与育种人守在基地的草棚里,感受南繁基地育种人艰苦的生活。正是这种同甘共苦的体验式采访,记者走进了“江南育种大王”的内心,采写出有血有肉、有感人细节的稿子,拍摄出生动鲜活、温情脉脉的照片,刻画出一个匠心丰满的育种人形象。这位古稀老人为记者的精神感动:“有些记者采访我,短短半天,几个镜头就想把我几十年的工作生涯讲清楚,这是不可能的。你从这里拍到海南,从白天拍到深夜,从育种、插秧拍到了收获。”姚海根向年轻记者投去赞许的目光。
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是此次《匠·心》影像报告中最为忙碌的主人公之一,茅老师平时排练和演出很忙,导致采访有很多不确定因素。11月23日,寒潮突袭杭州,杭州九五剧场露天过道里,采访团队在冷风寒雨中忍饥挨饿等待茅老师的到来;记者的精神让茅威涛感动,当晚在自己的微信里表达感慨,对团队的敬业精神给予了肯定和认可。每次在杭看完茅老师带领小百花团队的彩排,总是要到午夜时分,有时采访团队回到嘉兴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
10月29日,茅威涛领衔主演的《寇流兰与杜丽娘》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首演,视觉中心派摄影记者朱骏赶赴北京采访。为了拍摄到最佳画面,为了不漏掉任何一个细节,“90后”摄影记者朱骏近12个小时没有吃饭,坚守在国家大剧院,采集完所有的影像和视频素材,独自走出大剧院时已经是凌晨时分。
由于此系列报道的采写是采编团队除日常工作外的额外任务,所以大家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在此期间,有的人因家中有事休年休假,但到了编辑短纪录片的时候,放弃休息到单位和大家一起干;有的人将职工疗休养一推再推,即便疗休养期间也带着电脑在宾馆里编辑视频、撰写文字、挑选照片……艰辛的付出一直陪伴着采编团队的每一个人,只有经历这样的风雨兼程,他们才能写出完整的人物故事和深入感人的情节。
倾其心智,专业打造
2016年4月,采编团队进行了《匠·心》影像报告选题策划,大家集思广益,对30多个预选选题推敲筛选,最终选择从“十个一”入手。在“十个一”的排序上也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斟酌,用《一块京砖》“敲”开了《匠·心》影像报告的序幕,在第二篇、第三篇一直到最后一篇的谋篇布局上,采编团队将工业、农业和人文相应错开,形成了报道的节奏变化;年末,以《一艘小船》完美收官,也包含了2017年将全新启航的寓意。
嘉兴日报社专门组建了由视觉中心总监统领,包括2名图像采集、3名视频拍摄制作、1名文字统筹、1名版式设计、1名视觉包装设计、1名新媒体发布制作、1名统筹的专业团队;先期的器材准备和后期的软件支持都体现了专业性,配备了媲美专业电视媒体的器材,购置了无线传输设备、专业影室灯、背景布、视频专用三脚架、滑轨和声音采集专业麦克风等,为这次出色完成采访任务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启动图片、视频、无人机航拍、文字统筹、插图插画、版式设计等全媒体报道,从大场面的航拍到细节影像的微距摄影,从采访编辑、版式呈现到门户网站实时报道、微信和微博同步推送,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立体式呈现,力求还原人物和事件的本来面目,为受众提供了解嘉兴工匠的翔实的影像档案。
作为专业摄影记者,视频的剪辑制作水平一直在进步提高。经过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抗战原色》影像报告拍摄制作的打磨和历练,他们也成了纪录片拍摄和剪辑的行家里手,为《匠·心》影像报告的制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短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中,3名负责视频的记者要将500多G、近100个小时的音视频素材一一观看汇总遴选,再进行后期剪辑制作,为的是最终每集仅3至5分钟的呈现,浓缩和萃取的都是精华。《一块京砖》和《一曲越韵》仅视频资料就有好几百段;在制作《一缕蚕丝》视频时,因为采访对象说桐乡当地方言,为了保证字幕的准确性,体现专业精神,记者专门将音频发送给当地村干部一一加以求证确认,最终的成片让内行也能品出其中的专业品质。
在采访的流程上凸显了全媒体采访组的专业性。每次确定采访的日期前,负责文字统筹的记者都要查阅大量资料,和摄影记者提前踩点,撰写采访提纲和短纪录片拍摄脚本,为专访对象拟定详尽的一问一答式提纲……每一期的专题采访,大家都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针对《匠·心》影像报告的10个不同题材,采编团队在表现手法上采用了差异化叙事方式:表现育种专家姚海根采用了单线叙事的方式,贴身采访传递一份温度;采访茅威涛则采用多线叙事的方式,从彩排到正式演出,从经典剧照到生活影像,再现了越剧名家的不同角色转换和越剧艺术的创新发展。此外,《一袭旗袍》则选择了设计师朱建龙为世界互联网大会设计青花瓷旗袍作为切入口,叙述旗袍的“前世今生”,描绘了江南旗袍文化展现出的东方神韵。《一缕蚕丝》不仅真实记录了一名普通蚕农辛勤劳作的艰辛,更将话题延伸到了在工业化流水线袭来的当下,传统蚕农受到冲击的社会话题。《一枚纽扣》把目光对准了纽扣生产企业、纽扣博物馆,对非遗传承的后继无人表达了记者的思考。
团队精心设计打造门户网站专题和微信、微博的互联网传播。负责新媒体设计制作的记者针对不同受众,精心设计图片和文字呈现的区域和方式,以期符合网页端和手机客户端不同受众的阅读习惯;针对受众的口味精心制作不同发布渠道的标题,给受众更为“悦”读和易读的体验,有效提升了《匠·心》影像报告的阅读量和关注度。
大多数题材是老话题,但是通过提炼、筛选和创新,呈现出了新视角和独特性,彰显了团队的专业性。“真正的工匠精神不只是回到传统,更不是守旧,而是从传统出发,让传统在当代的技术背景下被重新赋予价值。”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真正的匠者,一定要做到虚心恒心细心,才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只有在传承经典、致敬匠心的过程中才能实现突破。
嘉兴籍书法家周三受邀为《匠·心》影像报告题写书法作品,他在书写的一二十张作品中挑选了3幅作品作为备选。从主体的“匠心”2个大字到“传承经典致敬匠心”8个小字,设计中都加入了横构图和竖构图的不同组合。最后3幅入选备用的书法作品被拍成图片后,由视觉中心的全体采编人员投票选出“气质”最符合《匠·心》影像报告的。
编辑将所有采集到的图片下载后,按照主题架构进行编排,如遇资料不足再继续补拍。嘉兴是党的诞生地,编辑《一艘小船》时,我们从视觉中心图片库海量的30多万张图片中搜索到与红船相关的1200多张图片,围绕主题梳理编辑思路,挑选最符合新闻内容的资料图片。《一缕蚕丝》的文字影像仅局限于蚕农手工养蚕制丝的场景,对于时下丝绸制品面对流水线生产带来的挑战、丝绸与百姓的生活等方面采访不够深入,编辑指导记者再次走进嘉兴丝绸生产企业、丝绸文化博物馆,补拍丝绸制品的生产和加工流程。《一个团队》付印见报前两天,恰逢秦山核电站大修,团队再次赶赴海盐拍摄相关的镜头。
《匠·心》影像报告的每期版面都力求有节奏、有递进、有层次,让读者随着阅读慢慢进入场景,通过深入阅读充分表达主题。团队在报纸付印的前几分钟、微信推送的前一刻,仍不放弃作最后的修改和打磨;对每一篇专题的文字推敲甚至达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对一块京砖的尺寸、一粒稻谷的淀粉含量、流水线上裹一只粽子需要几秒钟、一枚纽扣带来的大产业数据等都进行了锲而不舍的求证;对容易出错的人名、地名和时间节点,不厌其烦地反复验证,尽量做到准确无误。
团队精神,凝心聚力
视觉中心一批年轻记者作为担纲此次采访报道的主力,倾尽全力投入持续百余天的采访报道中。采访最密集的时间正值江南一年中的酷暑天,采访过程辛苦又劳累,对参与报道的记者来说是一次从体力到脑力的双重考验。记者用团队精神精心打造影像精品,锻造了传统纸媒记者的“精气神”。大家凝心聚力共同做一件事儿,从文字的统筹到图片的拍摄,从视频纪录片的拍摄制作到版式设计和视觉包装,拧成一股绳,体现出团队的力量。
就新闻本质而言,虽然在互联网时代传播渠道、信息来源、技术手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从新闻生产、议题设置、信息传播到最后升华为观念和思想,从来都没有改变过。随着采访的步步深入,团队也越发感受到了工匠精神带给大家的启迪:用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坚守新闻专业主义,坚守内容品质和思想价值,坚守一份有尊严的报纸。
读者叫座
《匠·心》影像报告从2016年10月开始见报至年底收官,一直成为这段时间读者津津乐道的内容。
《匠·心》影像报告的每一个专题刊发和每一条微信推送当天都会成为微信朋友圈刷屏的热点。《一只粽子》短短两天的浏览量达到了3万多人次,许多常年生活在外地的读者给视觉中心的官方微信留言表示,看到家乡的粽子,思念家乡的味道,过年一定要回家;很多读者只知道西塘是一座古镇、一个景区,看了《一枚纽扣》才了解到西塘还是“中国纽扣之乡”;《一颗“心脏”》让更多的嘉兴本地人知道了身边影响世界的“中国制造”;《一曲越韵》唤起了众多越剧戏迷的美好回忆;《一个团队》让不为人知的核电站维修工作揭开了神秘面纱……
《匠·心》影像报告让嘉兴人有了更多的城市荣誉感和认同感,也给了外地读者一条深入了解嘉兴,认识嘉兴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活的路径,向全社会传递出时代呼吁工匠精神回归的紧迫性。
当下,人们大都认为传统纸媒逐渐失去对资本的吸引力,但优质的内容不仅能得到读者的肯定,同样也能够得到资本的青睐。
业界叫好
全媒体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在业界产生了强烈反响。
腾讯网知名图片专栏《中国人的一天》的编辑主动联系报道组,要求同步刊登《匠·心》影像报告。从2016年11月13日起,腾讯网联合视觉中心共同推出《匠·心》系列故事。根据腾讯网编辑反馈的数字,每期网页浏览量均超过100万人次,《匠·心》系列故事的每一集都成了当天国内图片故事点击评论的热点。
2016年12月,在厦门召开的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第七届第四次理事会上,业界领导专家热议《匠·心》影像报告,媒体同行表示了对视觉中心的羡慕;几家省级媒体在报纸上选登了部分报道;一名资深摄影人给视觉中心的官方微信发来信息:“老题材新呈现,为你们的匠心精神由衷点赞!”
传播升温
《匠·心》影像报告引发的社会效益仍在持续升温,相关线下活动已经启动。
精心挑选的影像故事和图片在嘉兴市新闻门户网站——嘉兴在线和城市新图网上开辟专区,网络影展吸引了众人的目光;2017年初,线下的《匠·心》大型图片展已经启动,影展计划走进工厂、社区、学校和景区,呼唤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这个2016年的热词持续发酵;10集短纪录片影像制品已在制作中,《匠·心》影像报告的图文书也在紧锣密鼓的策划当中……
经过此次历练,采编团队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信念更加坚定,追求视觉创新的脚步更加坚定,推动媒体融合努力向前的信心更加坚定。这一年,团队依然致敬理想与担当,依然致敬坚守与使命,依然致敬专业与操守。
2016年末,视觉中心用《匠·心》影像报告之《一艘小船》完美收官。
2017年,“红船旁的党报”的采编团队在南湖再度起航。
这是一份年度影像报告,不过它的体量绝非一般报道可比——“10组摄影专题报道+38个整版+10集短纪录片”,图片视觉语言丰富,文字质朴接地气,影像传达的工匠精神可触可感。没有团队的独具匠心,很难成就这样一份《匠·心》影像报告。
嘉兴元素,独具匠心
团队的独具匠心最先来自新闻人的职业敏感。2016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视觉中心团队便敏锐地意识到工匠精神之于重大主题报道的价值意义。
2016年4月,团队开始策划选题,谋划创新。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有嘉兴特色的文化传承,以及嘉兴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影响力的嘉兴制作,团队立足本地特色,寻找嘉兴元素,突出地域亮点,尽量囊括嘉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凸显工匠精神的本土价值、文化传承的全国意义。于是,就有了经过精心选择的《一块京砖》《一粒稻谷》《一只粽子》《一颗“心脏”》《一枚纽扣》《一缕蚕丝》《一袭旗袍》《一个团队》《一曲越韵》《一艘小船》。一看10个标题,便知独具匠心。
至于主标题为什么不是《工匠精神》,而是《匠·心》,因为“匠”是弘扬工匠精神,“心”则意味着工匠精神是需要用心去打磨的。
影像故事,匠心打磨
作为影像报告,毋庸置疑,这组报道打的是组合拳,静态图片、文字表述、动态影像相互交织又自成一体。“匠·心”在这里并不是一个被抽离出来的概念,而是具象地存在于10个被精心打磨的影像故事里。
视觉中心历来要求摄影记者“拿相机的双手一定要写出感人的文字”。在10个题材、10个故事中,摄影和文字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每一个专题报道、每一个版面都有直击人心的力量。
为了这份影像报告,视觉中心团队历时大半年,历经在高温炙烤中挥汗如雨、在寒风冷雨中忍饥挨饿,甚至满身泥巴、蚊虫叮咬的困境,运用光影、构图、色彩等要素,拍摄了大量富有真实性和象征性的视觉语言,用环境肖像、细节特写、航拍全景等真实记录的摄影,让一个个工匠典型的真实样貌、人物情态得到生动的展现;用象征性的视觉语言让工匠精神的传承变得可感可触。
视觉传播,匠心铺就
《匠·心》影像报告虽然面对的是传统题材,但视觉传播走的却是创新表达的路子,立体化呈现,多平台推送。这一切,在策划之初,其实就已经开始。
《匠·心》影像报告的呈现方式没有停留于图片或文字的单一报道,而是从一开始就确立了“静态图片+文字表述+动态影像”的组合报道方式。因此,当影像报告集结完毕的时候,既有纸媒产品,又有新媒体产品,在2016年就推出了H5,还有一个个3~5分钟的微纪录片。通过差异化的叙事和表达方式,10个题材的音视频素材都被应用尽用。
传播的平台也不局限于嘉兴纸媒和嘉兴新闻门户网站,还有微博、微信、腾讯网知名图片专栏《中国人的一天》等,推出的《匠·心》系列故事每期网页的浏览量均超过100万人次。
老题材新传播,唯有匠心能够铺就。
(点评者系《视听纵横》执行主编、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节目研发中心创研部副主任、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