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020 08-06

浙江新闻奖

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

15年·15瞬间(融媒体新闻行动)

作者 (主创人员)/集体

获奖作品

从到2005年到2020年的15年间,湖州广大干部群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坚定不移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绿色正成为湖州市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为学习、宣传、贯彻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讲好15年间的生动故事。2020年,按照“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以小视角映射大意义”的思路,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精选了15年来湖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历程中的15个重大事件,充分发挥媒体大融合的优势,整合所属报纸、电视、新媒体等各个平台力量,历经70多天的精心打磨,推出了系列报道“15年·15瞬间(融媒体新闻行动)”。

请扫码观看视频代表作:

《“两山”理念诞生》

《铅蓄电池产业全面整治》

《湖州农民站上联合国领奖台》

采访札记

用全媒体思维讲好故事

文/王炜丽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指明了发展和保护协同共进的新路径,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新境界。时隔15年,即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再访余村,再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学习、宣传、贯彻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各级媒体使出了浑身解数,而当地媒体如何“破圈”,在全国“大合唱”中唱响“湖州好声音”呢?

按照“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以小视角映射大意义”的思路,2019年组建的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精选了15年来湖州生态文明建设历程中的15个重大事件,充分发挥媒体大融合的优势,通过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努力讲好湖州故事。经过70多天的研讨、策划、采制,整合所属报纸、电视、新媒体等各个平台力量,采取技术赋能、多元呈现的方式,推出了“15年·15瞬间(融媒体新闻行动)”系列报道,新闻作品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好评,“共同富裕绿色样本”的精彩故事走进了更多人的心里。

作为本次新闻行动的参与者,我尝试了从一名传统文字记者到全媒体记者的转型,体会到了让重大主题报道“接地气”的不易与获得感,惊叹于新闻产品多元呈现带来的“百花齐放春满园”成效,现与大家一起来分享。

媒体融合对每一名记者都提出了挑战:不仅要专,还要全

本组报道是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组建之后的第一次融媒体新闻行动,至于怎么融合,其实大家心里都没底。因此,中心的领导多次召集我们报道小组成员碰头商议,大家从原本的生分拘谨到最后的畅所欲言,距离感渐渐消除了。

在“头脑风暴”中,来自各平台的报道小组成员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诞生地的优势,深入领悟有关精神。经过认真学习,大家认识到,诞生于余村的这一重要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好、解读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是作为当地的党媒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

方向明确了,但是我们心里仍有个大大的问号。对于湖州的生态环境,之前各级媒体的报道很多,我们这次如何做到与众不同呢?最终,我们以15年这一时间点为串联,以总书记两次到访余村作为首尾时间节点,精选15年来的15个重要事件,确定了融媒体报道思路。

在具体组织实施中,我感受到了“融合”力量的强大。我们每个主题的报道小组包含一名文字记者、一名电视台记者和一名新媒体记者。虽然各自单位的属性不同,但大家协同作战,做到了优势互补。

以我参与的《湖州农民站上联合国领奖台》为例,作为文字记者,我在对整个主题的把握上侧重深度解读,通过真实还原安吉县鲁家村村委会原主任裘丽琴站上联合国领奖台的“瞬间”,再深入阐述这一“瞬间”对湖州、全国乃至全球绿色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在电视端的呈现上,我们通过图像串起整个事件的脉络,讲求的是画面对受众的冲击力和吸引力;在新媒体的传播上,我们注重研究如何在碎片化的传播语境下提炼出精华。我们在“融合”采访中碰撞出了不少火花,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加速转型成为全媒体记者。

比如,我主动参与电视制作策划,虽然隔行如隔山,但还是努力消化口播、录播、新闻切入点、同期声、后期图表等专业术语,汲取新养分。通过学习,我感觉到,自己距离全媒体记者又近了一步。

走破一双鞋,讲好宏大背景下的小故事

如何把重大主题报道转化成受众愿意看、喜欢看的“接地气”作品,需要精心策划,更考验采访功力,需要记者深入调研、采访。在确定15个“瞬间”过程中,我们先后采访了湖州市政策研究室、生态环境、发改、经信等部门,获取了大量资料,初排了近30个事件。之后,我们又以更具有普遍意义、更具有故事性等为标准,逐一筛选,最终确定典型事件。比如,在制度领域,我们选择了湖州建立四级“河长制”这一内容,全面展示了湖州在全国首创“河长制”的基础上,率先建立覆盖市、县(区)、乡镇、村的四级“河长制”的故事;在经济领域,选择了全面整治铅蓄电池产业这一内容,通过再现2011年湖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对铅蓄电池产业和涉重金属行业进行彻底整治的故事,生动描述了湖州产业的绿色蝶变。

本组报道涉及的事件基本都是过去式的,有些甚至连事件现场都已不存在了,这给采访带来了不少难度。为了尽可能还原事件的原貌,我们俯下身、沉下心,驻点采访、全面挖掘,努力讲好故事。这些年来,作为联系安吉县的跑线记者,我一直持续关注、报道余村的发展动态,对余村较为熟悉,但是在采访报道《“两山”理念诞生》时,我还是像“陌生人”一样,用了2天时间再次仔仔细细地走遍了村庄,走破了一双鞋,还特地找到了事件的亲历者——原村支书鲍新民,并把他请到总书记当年发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余村会议室里,让他在当年的地点讲述当年的场景。这一设计,瞬时将人带回了15年前。因为采访时鲍书记说着方言,我们很担心采访细节会有偏差,就一遍又一遍地确认,再结合15年前的影像资料,最终真实重现了“历史瞬间”。

再比如,我的同事在报道2008年为了保护太湖水质,湖州市将沿湖主营餐饮的湖鲜街彻底拆除这一事件时,面对缺乏亲历者的难题,经过多方努力,从海量的资料中找到了当年报道第一次拆除的珍贵影像资料。同时,又几番打听,找到了当年参与拆除的工作人员和湖鲜街的经营户,通过他们的描述,加上与现在太湖边美丽风景的对比,再现了那段令人难忘的故事。我们在采访这些宏大背景下的一个个小故事时,也唤起了不少湖州市民的共同回忆,让这一主题报道的意义也得到了认可。

平面作品也能“动”起来,让人眼前一亮

我们坚持创新思维、多元呈现的思路,在做好传统的报纸报道、电视作品之外,推出了一系列的融媒体产品,做到了“百花齐放春满园”。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因此,在此次报道中,我们用足用好移动平台,牢牢占据了传播的制高点。每组报道基本定型后,报道小组就根据电视报道的素材进行二次加工,制作成一分钟左右的短视频,并第一时间在“湖州发布”微信公众号、南太湖号APP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形成第一波传播效应。随后,我们在报纸、电视等媒介上相继刊播作品形成第二波传播效应后,又集成相关报道,在湖州在线新闻网站、南太湖号APP上制作成专题,形成第三波传播效应,借助移动平台实现了从传统的一次传播到三次传播的目标。

同时,我们还积极应用新技术,让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动”起来。比如,读者用手机扫一扫报纸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看到相关的全景视频和电视报道,做到了“一纸囊括”。我清楚地记得,开篇报道刊发当天,就有许多读者致电表示,“今天的报纸很特别,让人眼前一亮”。再比如,围绕总书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的重要指示,我们创作了一款手绘长图的H5产品,以一条路为大背景,精心展现了15个精彩瞬间,实现了创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气势恢宏、意义深刻,一经传播就得到了市民的好评和业界的认可。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媒体传播时代,我们也积极运用微信等传播媒介,打通传播的“最后一公里”,同时,注重传播的后续效果和叠加效应。在每组报道推出后,我们通过移动平台多渠道收集读者和观众的反馈。为提升传播影响力,我们积极借助人民号、央视频、今日头条等头部平台进行再次传播,实现了媒体跨平台、跨地域、大矩阵、长时段的传播。据不完全统计,该组报道的总阅读量达到了“千万+”,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专家评析

历史叙事的语态创新

文/赵瑜

重大主题报道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关键,承担着凝聚社会共识、引导舆论风向、传递主流价值的功能,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的立身之本。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推动理念与实践创新,提升重大主题报道的内容品质和传播竞争力,成了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重要议题。

浙江省湖州市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诞生地,也是媒体融合转型的“排头兵”和“模范生”。2020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诞生15周年,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精选了15年来湖州生态文明建设历程中的15个重大事件,按照“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以小视角映射大意义”的思路策划了《15年·15瞬间(融媒体新闻行动)》系列报道,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该系列报道充分发挥了媒体融合优势,为重大题材历史叙事的语态创新提供了“湖州思路”。

串珠成链的历史叙事。以典型瞬间贯穿历史时空是这组系列报道的核心特征。尽管历史以连续的形式发生,但我们总是在对断片的组织中体验这种连续性。典型瞬间能够勾连共同记忆,从历史的横截面向时空纵深延展,真正做到从微观处出发,到宏观处落脚。在确定15个“瞬间”过程中,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的记者开展了深入而全面的调研、采访,先后到市政策研究室、生态环境、发改、经信等部门采集了大量资料,在充分把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确定了这些关键瞬间。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诞生的余村会议室到联合国“地球卫士奖”领奖台,从湖州生态建设的历史新起点到高光时刻,创作团队成功地通过对瞬间的铭写呈现了历史的变迁。而四级“河长制”建立、铅蓄电池产业治理则分别从制度创新和经济转型的维度剖析了历史变迁的内在逻辑,总结了生态建设的实践经验,使历史叙事走出过去,指向当下和未来。

视点交汇的立体瞬间。通过多元视角呈现层级丰富的立体瞬间体现了创作团队的操作巧思。开展典型报道和重大主题报道,最忌照本宣科和沉闷呆板。如何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保持鲜活度、深度和力度相统一,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经典命题。创作团队在每个瞬间的呈现上策划了历史瞬间、亲历者说、新闻纵深、记者手记4个板块,将倾听与发声、现场与故事、叙事与阐释、台前与幕后、个体经历与整体事实进行有机结合,使历史瞬间变得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这样具有纵深性的报道,不仅在受访者的个人经历和区域社会的历史叙事之间建立桥梁,更有助于人民群众将个体命运与社会变迁相联系,在现实关切中了解政策方针,在个人生活中理解党和国家的意志。在不同视点间穿梭,考验着记者的采访功力和思想视野:既要俯下身、沉下心,驻点采访、全面挖掘,又要抬起头、睁开眼,洞悉时局、把握趋势,在接地气的同时要有深度。好的报道既在细节中浮现,又在洞见中组织。我们欣喜地看到对这种好报道的持续追求体现在创作团队的作品上,也体现于他们的努力和实践中。

跨界交互的生动平面。以报纸为入口,连接多媒体内容,在纸媒的二维平面上实现了多维的生动体验。新兴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今天的社会格局,技术创新同样也推动着媒体形态、传播方式的加速融合与演变。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在做好内容的基础上,也积极创新技术手段,通过技术赋能内容呈现。在这组系列报道中,创作团队在版面大图片上采用了AR技术,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在文字和图片之外看到全景视频,让报纸平面“动”起来,增强了阅读的体验感和趣味性。不仅如此,通过扫描二维码,用户还可以看到电视报道,将“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融合理念体现在每个形态的媒体产品设计中。

实现新闻舆论工作提质增效需要在新闻理念和具体实践上同时发力,而媒体融合转型向纵深发展,既有赖于技术储备也需要内容创新。该系列报道的成功是创作团队锐意进取和踏实工作的成果,同时也是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转型发展的成就。

(点评者系浙江省“五个一批”领军人才,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5wRg4lhOKq22d/8VKyLdoIFcrhuE1VnjvZon2oX02cVRQXJHQep+nnNoaSMYUWF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