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断提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质量确保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成长

高世琦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蓬勃发展,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活跃市场、改善民生、扩大开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9年8月,我国共有3200多万户私营企业,7600多万户个体工商户,缴纳了50%以上的税收,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这表明了党中央对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活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坚定决心。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是确保非公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它对于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维护非公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特殊而又重要的意义。2012年3月21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非公有制企业的数量和作用决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整个党建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必须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扎扎实实抓好。”中央组织部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共产党现有基层组织468.1万个,其中,非公企业基层党组织147.7万个。这些非公企业党组织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关键是要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加强党的建设提出的各项要求,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具体来说,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确保非公企业党建发展的正确方向;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进一步严密党的组织体系,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非公企业党建遇到的各种难题,创新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非公企业的发展优势。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作为全国党建研究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专委会会刊,自2011年创刊以来一直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专注于非公领域党建的实践和思考,积极传播两新领域党建的好故事、好声音、好做法,取得了明显成效。《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策划、推出了这套10年内容精选丛书。丛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从2012年全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地围绕两新领域党建工作求索创新的情况,集纳了一批全国两新领域党组织发挥实质性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好做法、好经验,以及许多饮水思源、守信念、讲奉献、重视党建工作的优秀出资人和基层两新组织负责人的精彩事例。可以说,这是一套有益于广大两新党建工作者的“工具书”,对于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进一步抓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作用。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希望广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者能用好这套丛书,为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全国党建研究会副会长、中央组织部原秘书长) 6kVIhGfgGJBThfMun9hMzxkHfPcPJwplXMaMqk2cdm1EK17ervh08TkxpyyPpJpi



十年种树

杜大强

2011年1月,《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诞生。

现在看创刊号封面,青涩而活力依旧。

当年的发刊词很平实,但今天读来仍能感受到一颗种子萌芽时的跃跃欲试。

10年只是一瞬。

在大江大河奔流激荡,带来深刻巨变的10年,

这本杂志,从一株孱弱的幼苗,长成一棵绿荫葱葱的树。

在互联网浪潮澎湃,改变许多人和事的10年,

这本杂志,从婴儿,长成一翩翩少年。

这10年,我们亲历。

2012年那个早春,一份标号为中办发〔2012〕11号的“红头文件”下发。

3月,在著名的京西宾馆,我党首次召开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习近平指出“非公企业这样的一个数量和作用,决定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在整个党建工作中越来越重要”。

“一会一文件”,开启一个新篇章。

这10年,我们见证。

减少“空白”,扩大“覆盖”。

10年前,近80%的非公企业没有建立党组织。到2018年底,有158.5万家非公有制企业法人单位建立党组织,26.5万个社会组织法人单位建立党组织。

从无到有,从有到好,从好到强。

党建强、发展强,越来越成为共识。

这10年,我们探寻。

“党在哪里?”

面对质疑和困惑,我们在丰富的实践中寻找温暖而有力的样本。

走近李书福、周海江、徐冠巨等近120位中国非公企业的领军人物。

因为看见,所以相信。因为相信,所以坚持。

言谈之中,他们对执政党的敬重,发自内心。

这10年,我们求解。

“书记何为?”

10年前,“打工书记”“流动书记”“新手书记”令人忧。

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相对稳定、充满活力的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被中央称为“当务之急”“长远大计”。

从温州的“红色CEO”、余杭的“红领职业通”到厦门的“非公党务领军人才”,我们关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者的成长成才,更关注各地专业化的探索。

先进的事业,让优秀的人去做。

我们深知,党建既然没有所有制之分,只有领域之别,就应该让优秀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人才在更大平台上“有位”“有为”。

这10年,我们聚焦。

年年岁岁花不同。

但有一个词一直高踞年度热词榜首:“实质作用发挥”。

嵌入与内生,引领与服务,协同与融合……

不当“花瓶”,不做“摆设”。

从企业到商圈楼宇,从园区到网络空间,我们在实践中求解执政党的“红色力量”如何转化成为治理效能。

10年倏忽,但有墨为证。

怀信仰之志,秉专业精神,抱人文情怀,记录这一群群人的热爱与专注,艰辛与执着。

尽管不敢轻言记录时代,但我们深知笔下力重千钧。

经济学家丹比萨·莫约在《援助的死亡》一书的结束语中说: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

10年,是下一个开始。

在时间的沃野上,我们一起躬耕其中…… 6kVIhGfgGJBThfMun9hMzxkHfPcPJwplXMaMqk2cdm1EK17ervh08TkxpyyPpJp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