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卢前与20世纪前期中国戏曲

杨志敏

摘 要: 被誉为吴梅“第一高足”的卢前,为著名诗人、散曲家、剧作家、学问家,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坛和学术界都极为活跃。他以新文学创作崭露头角,后在吴梅影响下转向传统词曲学,较为全面地继承了吴梅作家与学者兼顾、创作与研究俱擅、文辞与曲律兼美的特点,同时亦有自己的思考和创新,对二十世纪前期中国戏曲发展贡献颇多。在戏曲创作方面,所作传奇杂剧十一种,是严格按照古典戏曲格律进行创作的最后一位剧作家;在戏曲研究方面,续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后撰写《明清戏曲史》,并著有中国第一部名副其实的戏剧史——《中国戏剧概论》;在戏曲文献方面,刊刻大型文献《元人杂剧全集》和《饮虹簃所刻曲》等。惜英年早逝等原因,卢前长期少被学界关注。本文通过梳理卢前对中国戏曲的贡献,不仅以见一代学人的治学路径,亦可管窥二十世纪初期中国戏曲发展演进的内在脉络,对当下的戏曲学科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吴梅 卢前 二十世纪前期 中国戏曲

1922年,吴梅应国立东南大学之聘,怀揣着“此行但饮建业水,观棋莫再留长安”的决心,回到阔别十年的南京。此时,距他首次将传统戏曲带入高等学府已有五年。吴梅此行,不仅改变了中国戏曲学科的研究格局,也深刻影响了一代学人的前途命运。同年秋,年仅17岁的卢前第二次投考东南大学,最终以“特别生”身份录取,师徒二人自此相遇。吴梅终身以授徒教学为业,门下弟子众多,出类拔萃者亦不在少数,他在日记中无不得意地写道:“余及门中,唐生圭璋之词,卢生冀野之曲,王生驾吾之文,皆可传世行后,得此亦足自豪矣。” 其中卢前尤为吴师喜爱,1926年毕业之际,卢前完成《饮虹五种》杂剧,吴梅评价:“近世工词者或不工曲,至北词则绝响久矣。君五折皆俊语,不拾南人余唾,高者几与元贤抗行,即论文章,亦足寿世矣。” 卢前与任中敏并称“吴门二妙”,与唐圭璋、任中敏并称为“吴门三杰”,本人亦被誉为吴门“第一高足” 。吴梅更是在临终之际,将整理遗稿的重任托与卢前,在抗战时期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卢前完成刊印吴梅遗作,于右任曾说“冀野可以报霜厓于地下矣”,可见师生二人情谊及卢前才学之高,然由于卢前英年早逝、门生稀少之故,近年来始为外界所识。

卢前(1905—1951),江苏南京人,原名卢正绅,字冀野,字号小疏,别号饮虹,别署饮虹簃主人、中兴鼓吹者。作为吴梅弟子中的翘楚,卢前以过人的才华和不辍的笔力,在传统诗词文章、散曲戏曲、新诗新剧、文献古籍、小说翻译、书法艺术乃至方志编纂等方面均有贡献,毕业后受聘四川大学、河南大学、金陵大学、暨南大学、中央大学等,曾任国民政府参议员。卢前为人率性豁达、风流俊爽,为文词曲并重、有稼轩遗风,除受吴梅亲炙,亦颇得于右任赏识,与易君左、梁实秋、宗白华、郭沫若、杨宪益、郑振铎、徐志摩、张恨水、田汉、吴宓、张充和等人交往广泛,人称“江南才子”。其曲学成就尤为突出,叶恭绰评价“冀野曲学专家,驰名海内外” 。作为吴梅弟子中的佼佼者,卢前在戏曲方面同样继承了乃师作家与学者兼顾、创作与研究俱擅、文辞与曲律兼美的特点,同时有自己的思考和创新。本文通过考察卢前的戏曲创作、戏曲研究、戏曲文献搜藏刊刻等状况,梳理一代学人的治学路径,亦管窥二十世纪初中国戏曲传承与发展脉络。 svv8FUjQYrSSqm41faPw5/0uHO+2k4SDc5kszJOCnD4vHE7f73AHsDyg4LNClod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