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国内外体育赛事研究成果概况

一、国内学者对于中国体育赛事领域的研究概况

(一)宏观视角下的中国体育赛事研究的综述性文章

2009年,靳小雨、奕美丽发表了《体育赛事研究评析》一文,此文应用内容分析法,详细分析了1997—2008年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施以来,体育赛事研究的特点。 2012年,孙林、陈诗华、马忠利以1989—2012年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核心期刊上刊发的体育赛事研究作为样本,统计发文量、关键词、作者等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体育赛事研究主题集中在体育赛事产业化及体育赛事发展,其他领域如体育经济等的研究尚显薄弱;研究作者来源单一,高产作者的研究主题与研究兴趣广泛,合著程度较高。 [1] 2013年,上海体育学院体育赛事研究中心的叶小瑜发表了《近10来我国体育赛事研究热点述评》一文,该文以文献述评为基础,从基本概念、综合影响、市场开发、运营管理和城市发展等方面对我国体育赛事 10 年研究热点进行了回顾与评价

综上,当前学者对宏观视角下的体育赛事研究的综述和评价主要以分析和归纳为基本手段,梳理了近十几年体育赛事研究的特点和热点主题等问题。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每天的文献都在剧增,要想从纷繁复杂的文献中精准剥离出关键文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在此背景下,采用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很难实现对学科的整体把握。

(二)具体研究领域或小型主题框架之下的综述性文章

通过梳理现有的体育赛事相关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国内有关体育赛事理论研究综述和评价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宏观视角下的体育赛事相关综述研究,二是小型的主题框架研究(见表1-3)。所有综述或者评价研究在研究步骤上一般都遵循了传统的五步法,即①确定需要研究述评的主题;②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检索与下载相应的文献资料;③对相应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与阅读;④对研究资料进行归纳整合分析与总结得失;⑤对未来体育赛事理论发展提出研究展望。

表1-3具体研究领域的体育赛事重要文献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笔者基于以上研究,对我国体育赛事的研究状况进行分类讨论。

1.关于体育赛事基本理论的研究

本研究梳理了2000年以来体育赛事基本理论的相关研究,重点关注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对赛事的定义研究,二是对赛事分类的研究,三是对赛事特征的研究。从研究的逻辑发展来看,应用性研究建立在基础研究之上,基础研究对产生、发展和变革等关键性问题进行解释,起到理论支持作用,基础研究的各种具体情况通过应用性研究来展现,因此,应用性研究的性质和内容也由基础研究的性质和内容来决定。

我国学术界对体育赛事概念界定并无一致理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国内学者在不同时期对体育赛事做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概念界定,如田麦久教授[2]认为运动竞赛是在裁判员的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较量。该观点从运动竞赛过程的关键要素来提炼运动竞赛的概念。可见,我国早期关于体育赛事的概念主要从竞技体育的角度出发,与运动竞赛概念相混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体育赛事也由“举国体制”逐渐向市场化发展,在此过程中——体育赛事的形式也在变化。学者们根据社会的变革发展,对体育赛事的发展、表现形式、参与主体等也做了大量研究,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运动竞赛与体育赛事并非是完全等同的概念。总体上来说,田麦久教授对于运动竞赛的概念界定仅仅局限于体育赛事的场内要素,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但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体育赛事展现形式、运动项目等已经逐渐突破了传统运动竞赛的范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类商业性体育赛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涉及了赛事赞助、赛事媒介、赛事营销、观众等诸多场外要素,而运动竞赛的概念并未涉及这些商业性赛事的元素。所以,当前许多研究者开始尝试把体育赛事看作一个项目,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对其概念进行界定。还有一类定义则是从逻辑学的视角来对体育赛事进行界定。这一类概念界定的形成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找出与体育赛事相邻近的概念,第二阶段是认真分析邻近概念与体育赛事之间的差别并做出总结,第三阶段是基于前两个阶段的成果对体育赛事的概念进行界定。黄海燕认为体育赛事是指以体育竞技为主题且具有一定期限的集体活动,是在一段时间内发生一次或不经常发生的事件。体育赛事的举办有助于举办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知名度的提高、城市形象的改善,从而影响当地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除以上三种类型的观点之外,还有一类观点认为应该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对体育赛事的概念进行界定。这类定义与以上三类关注的焦点不同,它强调消费者,将消费者作为各类体育赛事的核心,认为消费者对体育赛事的需求是体育赛事的出发点,消费者交易的达成是体育赛事价值实现的关键。如:研究者徐琳认为体育赛事是一种营销活动,是体育赛事举办方通过创造、提供产品营销同赛事消费者进行交易,以满足消费者的体育赛事需求。总之,体育赛事界定的模糊性不利于确立正确的学术研究导向,也影响体育赛事研究体系的构建。所以,对于体育赛事概念进行科学准确地界定,研究其内涵和外延,对基本理论体系进行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2.关于体育赛事综合影响及其评估的研究

有“奥运商业之父”之称的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彼得·尤伯罗斯于1984年在洛杉矶首创了奥运会商业运作的“私营模式”,在没有政府资金支持的情况下,举办运营奥运会赛事不仅没有亏损,反而实现了历史上首次盈利。在此创举之后,体育赛事经济效益成为一个备受学术界关注的话题。从收集梳理的文献资料看,国内学者们对体育赛事经济影响的探究主要是从宏观层面展开,如易剑东认为,我国体育赛事对社会经济的主要影响是能够刺激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能够推动建筑、交通、旅游、金融、通信等产业的发展,众多产业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使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整个经济发展迸发活力。除此之外,还有部分研究者从体育赛事对社会的发展与影响方面进行了大量探讨,如叶庆晖就体育赛事做出综合分析,他认为现代体育赛事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赛事本身,而且能体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一是促进人类和平,二是参与政治活动,三是丰富文化生活,四是更新传统观念,五是发展人际关系。学者刘书元等,从大型体育赛事与国民幸福指数进行探讨,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于国民幸福指数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2008年我国举办奥运会以来,绿色奥运深入人心,赛事的绿色发展也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如张林、董胜利等从多方面论述了体育赛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他们呼吁绿色赛事,其研究成果为相关部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随着体育赛事的发展,如何举办赛事,赛事的影响力如何等相关问题同样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对体育赛事综合影响的评估研究热度不断增加。它是一个关于体育赛事研究的新领域,相关研究相对比较聚焦,主要集中在应采用什么模型来对体育赛事的综合影响力进行有效、合理的评估。研究者主要采用一种模型或方法对具体的某项体育赛事的综合影响力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评估和论证。最具代表的如顾海斌运用GDP模型、庞军运用一般均衡模型、黄荣清运用投入产出模型、黄海燕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等来评估。纵观现有体育赛事综合影响评估的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它们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从研究内容上来看,相关研究总体上呈现出正面丰富、负面不足的现象,即学者们更多关注的是各类型的体育赛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有益的影响,而对于体育赛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的研究关注并不多,本研究认为这是一种不平衡的现象,消极影响也需要受到高度重视。二是从研究视角上来看,相关研究总体上呈现出重宏观、轻微观、“纵深匮乏”的现象,即学者们更注重探究体育赛事在宏观层面上的影响,而对于体育赛事在中观、微观层面上的影响所进行的探讨分析甚少。三是从评估方法上来看,相关研究工具总体上呈现出“请进来”的现象,即学者们主要借鉴国外体育赛事影响的评估方法和工具,这些工具和方法具有一定作用,但是不能完全适应我国国情,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评估方法和工具也是需要探究的内容。

3.关于体育赛事市场开发的研究

赛事市场开发一直是体育赛事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从理论层面上探讨应运用何种方式开发体育赛事市场。从历史发展的纵向轨迹看,相关研究经历了早期、中期、近期三个探索阶段。第一,体育赛事市场开发的早期研究与探讨主要集中在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这一主题,如邱大卫根据当时的社会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我国体育赛事电视转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中国体育赛事电视转播的解决方案。石磊、吕明元、张立等研究者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对大型体育赛事的电视转播权迅猛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开发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索,该研究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它为中国体育赛事市场开发电视转播权研究打开了大门。第二,体育赛事市场开发的中期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赛事各类资源的开发模式,这一类型的研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我国第一个体育赛事“冠名权”市场开发开创者、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刘清早的研究,刘教授认为大型体育赛事的无形资产非常丰富,包含有冠名权、特殊标志权、特许权和电视转播权等,体育赛事资源提升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的策略着手:加强培育社会基础;加强对无形资产的认识;坚持各方有利原则;重视强化企业引导;组建专业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专门机构;加强法规制度建设;有效拓展开发空间;加强有关科学研究。第三,体育赛事市场开发的近期研究与探讨主要集中在多角度、多元化对体育赛事项目管理、体育赛事品牌、体育赛事服务营销等问题的分析研究。如季浏认为,可以把大型体育赛看作一个运营项目,因为它具有明显的项目营销特征,所以要在我国做好大型赛事的营销工作,最为关键的是需要运营人员全盘考虑相应体育赛事项目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多维性。同样,学者徐曼云对我国体育赛事营销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做了系统分析,她认为做好大型体育赛事中服务营销的关键是两个方面工作的把握:第一,全面调研,科学合理定价,注重提高赛事服务水平与质量;第二,科学引入赛事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尝试赛事营销外包。总体来说,学者们的相关研究成果不管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上,对我国赛事市场开发都有较好的指导作用。但是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也存有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从梳理结果来看,研究对象主要是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比如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省运会等,而对小型体育赛事比如社区体育赛事、民族民间体育赛事、学校体育赛事等的市场开发的探讨甚少。对于这类小型体育赛事而言,制约它们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资金不足,这一现状应受到关注。从研究方法来看,部分研究没能及时对体育赛事市场变化进行动态跟踪,研究成果的建议缺乏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4.关于体育赛事运营管理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体育赛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体育赛事组织管理实践的不断丰富为学者们研究其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素材,同时因为城市举办大型的体育赛事需要对基础设施和体育场馆进行升级改造,因此承办举行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一个城市提升竞争力、改善形象、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国内学术界对于相关现象的探索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学者们的研究集中在探索赛事申办的策略和举办体育赛事的论证。如崔颖波团队对于大城市选择举办国际性大型体育赛的原则做了系统的探讨和论述,他们认为每个大型城市都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并呈现出城市内部不同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每一个城市在面对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国际性体育大赛时都会综合考虑赛事对于促进城市发展的价值,从而决定是否举办相应的赛事,这也是城市选择赛事的重要依据。姚颂平则是选取了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上海做综合分析,对上海如何选择举办大型体育赛事这一问题上给予了战略性的建议,他认为上海除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外不应该承接其他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学者陈锡尧与曾剑岚对国际体育大赛申办特点做了深入细致的探究,对成功申办大型赛事的六个关键要素做了总结:一是精心组织筹划申办工作,二是准确把握申办时机,三是提高民众支持率,四是凸显城市特点和优势,五是适应城市经济发展潜力,六是大力展示本土魅力。

另一方面,学者们的研究集中在探索大型体育赛事的运营管理。在这一领域中,学者们较多关注体育赛事运营管理中的安全防范工作。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一直以来是我们党和政府重要的工作目标,基于此背景,对于大型育赛事的运行管理也逐渐发展形成了以“竞赛和安全”为中心的模式,因此研究各类大型体育赛事的多种风险及对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就成为学者们探究的重要内容。如近年来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立项的项目“新冠疫情背景下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的国际实践”“基于供给与需求协同的体育赛事网络舆情风险治理”“大型体育赛事公共安全风险的整体性治理研究”“全民健身视野下我国民间体育赛事综合治理研究”等均体现了该研究领域受到关注的程度。总体上来看,当前我国学者们对于体育赛事运营管理研究的范式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是从分析问题到提出对策,问题分析主要是描述性分析,而所提出的对策主要是对国外成熟的体育赛事运营管理方法的单一借鉴。如此一来,局限性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对体育赛事运营管理的问题分析缺少了实证研究;第二,对不同类型的体育赛事运营管理的策略、方案、方法可操作性缺少对中国不同区域实际情况的考察和考虑。

5.关于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的研究

近年来,关于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这一主题的研究逐渐兴起。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研究者们选取有代表性的体育名城,分析它们的发展过程,证明体育赛事对该城市综合发展的影响或作用。如研究者姚颂平等选取世界著名体育城市——英国曼切斯特、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荷兰第二大城市鹿特丹、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意大利第三大城市都灵等,对这些城市的发展道路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分析与总结,研究结果认为举办最高级别的大型体育赛事是一个城市建设成为中心体育城市的必要条件,城市的更新计划可以与举办国际体育赛事相结合,实现优化升级。研究者陈锡尧对我国国际性都市上海举办的F1赛事做了系统研究,他通过问卷调查,梳理相关数据得出理论,F1赛事推动了上海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同时该赛事促进了上海及其周边城市消费水平的提高。复旦大学研究者余守文博士在其博士论文中运用体育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对体育赛事产业与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对六届现代奥运会(1992—2012年)的主办城市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城市举办现代奥运会对其综合发展具有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具有促进经济增长效应,二是具有优化产业结构效应,三是具有打造城市品牌效应。基于以上的研究,余守文还以我国上海赛车产业为案例进行了论证,发现上海举办F1中国大奖赛等对上海在这三方面的发展明显的促进和提升作用。第二,是研究者根据城市的发展探讨现代城市如何利用体育赛事进行有效营销。该主题的研究主要包含两大主题,第一类主题是对国外城市利用体育赛事的营销经验进行总结和借鉴,如上海体育学院研究者刘东锋从战略背景、实施效果等方面对英国谢菲尔德市利用大型体育赛事成功塑造城市品牌形象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得出了三个方面的经验:①城市营销要重视周密调研与长远规划;②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策划应上升到城市规划的战略层面;③重视一次性的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和连续性品牌体育赛事的培育工作。第二类主题是部分研究者对国内城市利用大型或知名体育赛事进行城市营销的成功案例进行介绍与经验分析。例如,北京市奥运经济研究会的研究者纪宁以北京市借力2008年奥运会提升城市影响力为研究主题,探究北京市依托大型赛事打造城市品牌的经验,研究认为媒体的关注、公众的瞩目是一个城市具有品牌影响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提升城市影响力可以借助体育赛事制造媒体舆论,从而进行城市营销。除此之外,华南师范大学的研究者于永慧、中山大学的研究者王越平、长江大学的研究者程维峰等从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的理论逻辑出发,探讨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借助体育赛事开展城市营销的系统模式。

综上所述,在关于我国体育赛事的众多研究主题方向中,走在前沿的、具有一定研究优势的研究主题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体育赛事转播权的研究,二是对体育赛事运作和营销的研究,三是对体育赛事效应评估的研究,四是对体育赛事市场调查的研究;相对研究比较薄弱的主题方向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对体育赛事场馆和设施管理的研究,二是对体育赛事人文的研究,三是对体育赛事消费者的相关研究,四是对体育赛事赞助的研究,五是对学校体育赛事和社区体育赛事的研究。从研究成果来看,相关研究比较欠缺的主题方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体育赛事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二是对体育赛事制度的研究,三是对体育赛事风险、法律条例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总体而言,不同主题的研究的发文量存在较大差异,这反映了学者对我国各类体育赛事研究关注点和存在的问题也存在一定差异,总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体育赛事研究总体发展不平衡。从我国体育赛事的研究整体发展来看,从1999年起步到现在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不同时期体育赛事研究主题的侧重点也不同,但总体上,体育赛事研究主题为解决体育赛事中的现实问题,为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有益参考。如吕明元、张立、石磊等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我国的大型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辛利、郑立志、周毅、刘江南、许永刚、王朝辉等研究者对我国竞技体育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理论和要素开展了相应的研究,柳柏力、张岩对竞赛市场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王跃对体育赛事经营与效益预测进行了探析,等等。以上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为解决现实困境,提供解决方案与策略,研究为我国起步较晚的体育赛事研究和发展提供了相关的理论支撑。从学者们的研究成果的整体发展态势来看,关于我国各类主题的体育赛事研究虽然数量上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是依然有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关于体育赛事的基础理论性研究少,实际应用性研究较多,原因在于我国关于体育赛事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参与体育赛事举办的社会力量急剧增加,需要解决他们在参与体育赛事的过程中所面对的现实问题。然而,21 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飞速发展,伴随着简政放权,体育赛事也迅速发展,中国举办的大赛也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尤其以我国成功举办的奥运会、冬奥会等为代表。我们吸取了大量赛事举办的成功经验,但是我们也发现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和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是因为在研究成果的积累上,我国体育赛事研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缺乏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赛事理论体系,所以导致研究者在体育赛事研究过程中容易混淆一些基本问题。

第二,创新性成果较少,学术含量较低。在中国期刊网中查询“体育”或“运动”关键词,发现当前我国与体育或者运动有关的期刊大约有接近70个,其中中文核心期刊有16个,所有体育类学术期刊均刊登过体育赛事研究的论文。深入分析发现,有关体育赛事研究的论文存在缺乏原创性,研究重复等问题。在研究方法上,文献资料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是现有的研究多数采用的研究方法,总体上缺少创新。除此之外,研究对象主要是国内体育赛事的相关问题,也有部分聚焦国外体育赛事的研究,但主要还是探讨国外的成功案例对我国体育赛事问题解决的参考意义,对于国内与国外体育赛事的比较、国内不同城市体育赛事的比较、国外不同国家之间的比较研究较少。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关于体育赛事的相关研究呈现出的特征是质性研究占主导,量化研究为补充,研究层次偏低,创新性成果较少等。

第三,体育赛事的文化学研究匮乏。1997年我国对竞技体育管理体制进行了实体化运行的管理改革,体育赛事的热潮随之掀起,学者们也随之开始关注。根据期刊论文发文统计数据看,2000—2022年,我国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全部发文中,研究者们对于体育赛事文化学进行探讨与研究的学术论文不足百篇。具有代表性的有柳伟、宋昱、李中庆、李祖明、陈珙等于2022年发表的《成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战略导向与路径优化》,王啸、马鸿韬、梁瑜洁、沈宏、李敏等人2021年发表的《体育舞蹈赛事文化内涵及建设路径》,朱洪军、张建辉、梁婷婷、周良君、史芙英等人2019年发表的《粤港澳大湾区体育赛事一体化与保障机制研究》。国内各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院所的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体育赛事文化学进行分析研究,拓展体育赛事的无形资产,树立品牌形象,有利于弘扬体育竞赛精神,探索体育发展规律,为各级部门提供咨询服务,促进发展品牌赛事。关于此类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学术理论角度来说,它具有丰富体育科学领域研究与探讨的意义;另一方面,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角度来说,它具有促进和谐社会健康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然而,从现有的文献分析结果来看,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体育赛事文化学的关注还是相对较少,对我国体育赛事研究发展的推动力不够明显。

第四,学校、社区体育赛事研究有待加强。学校与社区是我国人口聚集的重要场所,学校体育赛事和社区体育赛事是我国体育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竞技体育的推动,一方面,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等全国性体育竞赛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为满足群众的健身需求,响应健康中国的号召,各类社区体育赛事也逐渐兴起。学校、社区的赛事发展也推动了相应体育赛事研究的发展。清华大学的赵青、邢钰等研究者从大学生体育赛事市场化的形成因素和具体内容两个方面出发,对我国的大学生体育赛事市场化发展现实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总结、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大学生体育赛事与市场的结合在提高大学生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和普及校园体育文化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刘建刚和赵剑等研究者对高校如何建设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体育赛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对社区体育赛事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不同体育赛事的消费者行为,二是研究社区体育赛事活动如何开发和普及等。对于学校体育赛事和社区体育赛事的推广与普及,可以丰富大众的娱乐生活,对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基于实践对相应赛事开展全面、深入、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也需要进一步挖掘。

6.对体育赛事研究的建议

第一,应把基础研究作为体育赛事研究的重点。从研究的逻辑发展看,应用性研究建立在基础研究之上。因此,研究者对于体育赛事进行相关研究首先应该解决基础理论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研究,建议在高级别科研项目申报立项中应注重考虑关于体育赛事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另一方面,我们要注重科研队伍实践素养与能力的培养,把理论研究与赛事运作相结合,研究者要具体参与到体育赛事运作中去,在实践中探寻体育赛事各方面的变化发展规律,把理论研究与实践深入结合,避免纸上谈兵的经验总结,从而提高体育赛事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第二,应把应用性研究作为体育赛事研究的高地。体育赛事是社会性活动,其相关研究表现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态势,研究的最终成果是要指导具体的实践,即赛事运作的实操,所以应用性研究所占比例相对较大。但是,我国体育赛事研究起步较晚,基础研究相对薄弱,我们应从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引导体育科研人员创新,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结合不同类型体育赛事的发展规模和水平,解决赛事运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相关部门应该注重扶持实用性强、水平高的科学研究项目,产出具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应用性研究成果,并进一步促进研究成果转化与落地,以有效解决体育赛事运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学术界对于体育赛事的应用性研究要不断向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发展,进一步解决不同类型体育赛事的重点领域中的关键问题,真正做到研究为应用,实践促研究,实现研究成果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第三,应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体育赛事研究的突破点。目前,我国各类体育赛事蓬勃发展,充分展现了我国对于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的愿景追求。如我们举办过奥运会、冬奥会、青奥会、亚运会、全运会、省运会等综合类赛事,中国足协超级联赛、中国男子篮球联赛、英雄联盟职业联赛、北京马拉松、F1中国大奖赛等单项赛事,中国学生运动会综合型赛事、中国大学生马拉松联赛等单项赛事等,社区赛事有全国社区运动会,以及各类单项常规赛事、科技赛、趣味赛等学生赛事。赛事发展欣欣向荣,但是赛事研究相对滞后,无法满足体育赛事升级与创新的需求,部分研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非普遍性,很难与现实结合,不能够解决赛事的实际问题。所以,应针对不同类型体育赛事运作实践中的关键领域或关键问题,形成对应的科研团队,组织科研攻关,促进科学研究落地,有效解决体育赛事实际问题。

二、国内外知识图谱相关研究内容梳理

(一)国外知识图谱研究状况分析

知识图谱最早源于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20世纪初,受到基因图谱信息可视化,GIS(地理信息系统)和超文本可视化发展的影响,知识图谱被正式提出。1963年Kessler MM发表了 Bibliographic coupling between scientific papers 一文,认为文献之间的聚类内的耦合并非偶然,该文基于科学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大量的分析论述,以证明耦合聚类之间具有高度的逻辑相关性。为今后以文献耦合理论的视角进行知识图谱的绘制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1973年,Henry Small在其论文中提出了“文献共被引”的概念。同时,他还定义了共被引强度,即两篇文献共同出现的频率,共引强度越大,联系越密切。文中还具体比较了文献耦合与共被引的异同,该研究为一个学科从文献共被引理论的视角构建其知识图谱奠定了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 Henry Small(1985)发表的 Clustering the science citation index using co-citations I : Mapping science 一文是国际知识图谱研究的第一篇论文 ,这篇关于知识图谱的文献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陈超美 1999 年的学术专著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 Beyond the Horizon 中详细介绍了复杂的和潜在的信息结构是如何通过信息可视化来显示的,还介绍了信息可视化是如何用于分析人类的认知以及社会性活动。2003年,陈超美的另外一部学术专著 Mapping Scientific Frontiers 介绍了虚拟交流、科学地图的基础理论。 次年,她开发出了引入Pathfinder算法的CiteSpace软件,用可视化的方式展示研究热点及趋势。

(二)国内知识图谱研究状况分析

2003年,大连理工大学的刘则渊教授将美国的科学知识图谱引入国内进行,开启了我国知识图谱研究的新纪元。2004年,他与德国科学计量学家克雷奇默博士联合创办了大连理工大学“网络—信息—科学—经济计量实验室”(WISE实验室),有关知识图谱的研究在实验室建成后不断涌现。《悄然兴起的科学知识图谱》是我国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有关知识图谱研究的文章,作者是刘则渊教授和第一批科学计量学专业博士之一陈悦 ,刊登在中文核心期刊《科学学研究》的2005年第2期。2006年,陈悦博士借助科学知识图谱理论与方法,勾勒出管理学主流研究领域演化发展规律的网络图景。 刘则渊教授的另一位科学计量学博士侯海燕在博士论文中同样使用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梳理了国际科学计量学的发展脉络。 2009年,侯剑华博士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了工商管理学科的科学知识图谱,对工商管理学科从1992年到2004年的动态发展进行了知识梳理。 2009年,易高峰、刘盛博、赵文华等运用科学知识图谱的理论和方法探析了1998—2007年《高等教育研究》所刊载的论文的研究热点。同年,长沙理工大学的研究者黄维和陈勇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运用可视化手段形象地展示了我国 2000—2008 年的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前沿动向、热点及结构特征。 2011年,蔡建东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绘制了我国教育技术学主干理论演进的科学知识图谱,对2000—2009年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关键路径和各阶段发展特点进行了知识梳理。 通过检索发现,国内关于的图谱研究涉及的领域较多,主要有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科学研究管理、计算机应用等学科。从研究团队来看,国内最早进行科学知识图谱研究的团队是大连理工大学刘则渊教授的团队。此外,武汉大学的赵蓉英教授团队。南京大学的宗乾进团队也发表了大量有关知识图谱的系列论文。

知识图谱建构的主要目的是运用不同的理论方法(共引分析、共现分析、词频分析等)对不同的对象(作者、文献、关键词等)的可视化分析,呈现一个科学学科(或研究主题)的知识结构,研究热点、前沿及其演变过程。

三、知识图谱在国内外体育科研领域中的应用

(一)知识图谱在国外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科学计量学方法引起了国际体育学术界的关注。学者Ban D在1985年的国际运动信息大会上发表了文章《体育文献的文献计量分析》,之后,文献计量学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方向受到广泛关注。1999年,学者Ronnie Lidor 通过统计分析,梳理了SPORT Discus和MEDLINE两个数据库收录的老年人体育活动的相关研究。2001年,John O'Connor等学者为探讨有关适应性体育活动教育的学术论文是否符合图书馆学的普莱斯和布拉德定律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2002年,学者Ronnie Lidor等对体育与运动科学文献计量学分析的理论背景和研究应用做了专题研究。2003年,文献计量分析首次应用于期刊论文之外的会议论文集,如第32届北美运动史协会大会美国学者Wilson和Wayne对1973—2001年间协会的文献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并收录于大会的论文集中。20世纪80年代至今,应用科学计量方法的研究日益增多,内容包括期刊评价、各地区科学能力评价、各单位科学能力评价、体育科研人员科学能力评价等多方面。

(二)知识图谱在国内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004年,知识图谱的概念被大连理工大学的刘则渊教授引入国内,随后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相关研究人员逐渐采用该方法对各个领域开展了相应的研究,但是主要的研究成果集中于管理和图书情报两大领域。通过文献资料的梳理发现,在我国首次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到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学者是福建师范大学王琪博士,他于2010年运用该方法完成题为《西方现代体育科学发展史论—基于知识图谱视角的实证研究》的博士论文,该博士论文运用了科学计量学分析与当时领先的绘制知识图谱的软件,对西方现代体育科学史中的运动训练学、体育教育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社会学等学科进行动态的、可视化的梳理、分析与研究。 除此之外,他还先后参与完成了20余篇有关知识图谱的文章,如2010年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第五期发表的《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0年在《西安体育学院学报》第五期发表的《科学知识图谱及其在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012年在《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三期发表的《西方现代体育科学学科结构的演变研究——基于美国<研究季刊>1930—2009年文献共被引网络的知识图谱分析》 ,2014年在《吉林体育学院学报》第六期发表的《中外体育教育研究现状的比较》 。除此之外,东北财经大学的王憬和大连理工大学夏培玲也是国内采用知识图谱对体育科学进行研究相对较早的学者,两位学者应用知识图谱可视化的方法探讨了国外从2005—2010年进行高原训练的研究前沿与热点,于2011年在《体育科学》第三期发表了题为《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外高原训练研究前沿与热点分析》的论文。 2013年他们再次合作,运用CiteSpaceV6.1软件对国际体育政策研究热点进行了可视化分析。 此外,2011年来自上海体育学院朱昆、赵丙军、王兴运应用科学知识图谱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热点及演进路径进行了探讨。 2012年,清华大学体育部的王俊杰、王培勇、徐坚等人从SCIE、SSCI和A&HCI中下载了1981年以来研究国外太极拳运动的论文及其相关参考文献,利用CiteSpaceV6.1软件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总结了国外太极拳运动研究热点与演化过程。 2013年,北京体育大学的李元、王莉、沈政同样是通过SCI-E、SSCI和A&HCI下载了1990—2012年职业体育研究的全部文献数据,运用信息可视化工具CiteSpaceⅡ绘制了国际职业体育研究的网络知识图谱,总结出国际职业体育研究前沿和理论演进脉络。 西安体育学院的李伟平等人运用CiteSpaceⅡ软件,对我国体育消费研究热点与前沿进行了探索。 2014年上海体育学院的李芳和司虎克进行合作,收集了 2003—2012 年以“学生体质健康”为主题,收录在Web of Science文献库中的论文,利用可视化工具构建知识图谱,探讨分析了国际学生体质健康领域的研究前沿问题与关注的热点。 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后发现,2010年以来知识图谱应用于体育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在体育赛事领域中几乎没有,能查阅到的相关文献只有一篇,这篇文章也只是对体育赛事进行了粗略的研究。 PEBLb8dx03o0D1YPxVOyw9iSpV8QClaYZybUy7pABp2IDIM0Fxd59/3ofmbss04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