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11”之后得以明确的创作者的谬误

上野 你从80年代开始做的就都是导演、编辑等文化相关的工作,当时就和广告业有联系吧?

汤山 当时正是广告和市场营销的影响力大幅提升的时期。在此之前,编辑工作就只是把有趣的内容整理到一起就行了,比如,弄一个“味噌汤的好坏”之类的主题。但是资本的力量越来越强,于是事情就变成了“因为客户出了钱,所以只能提到客户那个品牌的味噌汤”。

上野 所以你才会怀疑,自己也可能会被东电拿一沓钞票就收买了。

汤山 没错。在这个消费社会,从事媒体相关的制作人或导演工作的人,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必须为这一沓钞票工作。我忍不住在想,“3·11”以后,广告人的内心是多么煎熬啊。

上野 广告界被东电资本收买的人简直数不胜数,不知道这些人现在都怎么样了。你觉得广告界有反省的迹象吗?

汤山 虽然在推特上对核泄漏事件一句也不提,但是宣传“东北支援”的时候却很积极。虽然我也不会叫他们去反省自己,但我想如果换成是我的话,会这样保持沉默吗?

上野 这种愤怒让你打开了对政治的封锁。

汤山 没错。工作上的立场没办法,看到那样的惨状,感到坐立不安,这种心情我也理解。但是,巧妙地回避了核泄漏。

上野 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视而不见吗?

汤山 他们明明都是靠着东电的资本才过上了现在这种富足的生活,却对此闭口不谈。

上野 就是因为有这样的自觉,所以才保持沉默。

汤山 对。宣传东北支援倒是很大声。大公司的广告人里,虽然也有很多真的有能力有想法,认真思考如何通过广告文化让社会变得更好的人,但“3·11”之后,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他们。

上野 原来如此。不过,风向变了的话,那些人又会怎么做呢?我认为现在的“脱核”只是一时的风潮,如果过了这段时间,恢复了之前的风向,他们会不会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呢?核电站事故的处理宣言都已经出来了。

汤山 当然,他们都是成年人,心里都在打着这种盘算吧。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同一家媒体或公司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就连NHK和产经新闻也是一会儿跑到这边一会儿跑到那边。所以他们现在也只能观望,小心翼翼地观察。

上野 娱乐界也是如此。说起来,有个艺人只是因为说了支持脱核的言论,就没了工作。娱乐圈现在也是这样吗?

汤山 你说的是演员山本太郎吧。据说他因此失去了很多工作,给事务所也带来了麻烦,于是辞职了。但是,在发生了那么多人参加的游行之后,如今的环境已经改变了。毕竟就连吉永小百合和西田敏行这么大牌的演员都公开发表了反核言论,我想,现在已经变成一种很有趣的状态了。

上野 原来如此。就算艺人自己有思想和信仰的自由,但对经纪公司来说,可能没法表达。我以前还真不知道原来广告界也会反核。

汤山 东京电力提供的巨额广告费已经花完了,电视名人出演广告继而大受欢迎的美好时代也渐行渐远了,艺人必须开始真的向消费者推销自己的才艺才能生存了,可辛苦了呢。本来“3·11”发生的时候,电视广告媒体就笼罩在互联网的阴影下,所以我认为广告界真的很辛苦。话虽如此,在你应该保持沉默的时候,却和以前一样,在推特上不停地发充满共情的消息,这某种意义上的“神经大条”真是令人讨厌。

上野 这么说来,战败时也是如此。直到昨天还在说英美是畜生的人,突然就变成了民主主义者。这些都被孩子们亲眼看到了。不过我那时候还没出生呢(笑)。听了你刚才的话,我切身感受到了你无法释怀的东西,我能理解你的怒火了。 r4tCD3AX8RMnzjKuQ313xd4/mW/t5NDZYesD14GZjnw46dmhuGBGaS9QtLuHnOp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