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光荣随鹰背苍茫远去

你要全神贯注地聆听,不只是你会离开人世,众生都会死亡。不要害怕死亡,不要眷恋这个世界。如果有这种眷恋,你就无法离开。

——莲花生大师《西藏度亡经》

藏族是个几乎全民信仰佛教的民族。在这里,已经本土化的藏传佛教主宰着人们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在佛教轮回观念和青藏高原独特自然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光荣随鹰背苍茫远去”的天葬产生了。

“天葬”是汉语的说法。藏族人把这种丧葬习俗称为“杜垂杰哇”,意思是“把尸体送到葬场”,又称“恰多”,意为“喂鹰”,“恰”是一种专门食尸肉的秃鹫。密宗教义认为秃鹫是十方空行母的化身。所以,有些汉文著作称其为“鸟葬”,实是更为贴切。

天葬场主神尸陀林主。对藏族人而言,无论生者、死者,直贡梯寺天葬台都是他们渴望已久的神圣之地。因此,许多死者的亲属,不远千里也要把死者送到直贡梯寺天葬台去天葬。

死亡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事。对人死后留下的尸体,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文化环境里,有着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人类文明初期,不分地域、文化、民族,普遍实行的是野葬方式,其实也就是把尸体一扔了事,让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任由禽兽蝼蚁吞食或自行腐败回归大地。当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开始重视尸体的处理方式,一方面是灵魂观念的产生起了作用,另一方面,人们认为太过简单的处理方式既对死者不够尊重,而且可能会带来疾病瘟疫。于是,较为文明的丧葬方式逐渐出现了。

当佛教和印度教在印度兴起后,基于“灵魂不灭”的理念,火葬开始盛行印度。从东汉到唐朝,佛教东渐,中原地区也开始出现了“火焚之仪”,但受到当时和后来历朝历代的严厉禁止。然而,在藏族人居住的青藏高原,自吐蕃时期佛教传入后,在丧葬方式上,却受到了完全不同的影响。

在吐蕃早期,雅隆部落实行过一段时期的土葬,但可能是因为高原大多酷寒少土,未能形成普遍的土葬方式。佛教从印度传入雪域,可能限于大部分地域缺少木材,在西藏,火葬方式除了一些高僧圆寂后或死者患有传染病时进行外,未能广泛实行。至于印度传入的塔葬,则只用于极少数大活佛。此外,在藏东南地带,因河流众多,又少见食尸的秃鹫,水葬在一定范围内流行。

天葬台上聚集的秃鹫。密宗教义认为秃鹫是十方空行母的化身。尸陀林(葬尸场)被视为特别的修道场,空行母会聚的地方,可以得到加持。同时密宗还认为尸陀林的特殊氛围中,可克制自身的恐惧感,考验修道者毅力,消除杂念幻觉。莲花生大师就曾在尸陀林中修习。由于藏传佛教尤重密法修行,对天葬在西藏的推广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佛教认为,人的身体只是人暂时寄居的“臭皮囊”,人死之后,还会进入新的轮回。敦煌莫高窟发掘出的《要行舍身经》里,即有劝人死后分割血肉,布施尸陀林的说法。汉地隋以前也曾有此风俗,后被禁止。在西藏,这种“舍身布施”的观念,却在藏族人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天葬风俗最早出现在印度,可能在佛教产生以前已经存在,因为佛教产生后印度普遍实行的是火葬。不过,佛教提倡的“形灭神离”“慈爱布施”等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对天葬的合理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天葬传入藏区后,与佛教密宗发生了关联,因而逐渐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藏区最早的天葬台,就是密宗大师所创。据说,12世纪,直贡噶举派的直贡巴·仁钦贝在直贡梯寺附近修建了西藏第一座天葬台。

藏族人去世后,有一套十分复杂的丧葬仪轨。一个人死后,按惯例,不再保留死者的遗物,也不再提起死者的名字。天葬时首先把尸体清洗干净。洗涤用的水不是一般的清水,而是泡有香料、藏红花、冰片等的水。经过一系列烦琐复杂的超度仪式后,在一个由活佛或高僧推算的日子里,天刚蒙蒙亮就开始出殡。天葬时死者的直系亲属按惯例是不能去的,往往只派一两个远亲或朋友随行。天葬台一般是一个大石块或石堆,尸体放上去后,天葬师就在旁边燃起松柏之类的香草,即“煨桑”。附近群山中栖息的鹰见到烟火,就纷纷飞来聚集在天葬场周围。最后,天葬师用哨声呼鹰下来,按照骨和肉顺序喂食,直到吞食净尽。如果吃得一点不剩,就被认为死者生前无大的罪孽,否则死者的家属还需请僧人为他念经超度。

天葬习俗,是藏文化的一个缩影,反映了藏族似乎矛盾的民族个性,即英雄主义和宿命主义兼而有之,相行不悖。天葬是大部分藏族人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同任何事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中一样,藏地的丧葬习俗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藏区的边缘地带,如康巴、安多部分区域,原来就有实行土葬的习俗。目前,这些地区已出现火葬替代天葬的趋势,比如,甘南拉卜楞寺的天葬台就已弃置不用。 z1ol2xgWwnxnOXDtFn+TLUXGNf/+JFDDDp74pmCgnXqAU0tis37T6pjfTPSB3EP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