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古台遗踪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是诗圣杜甫的千古绝句,作于夔州高台之上。文人雅士登高望远,抚今追昔,有感而发,便留下绝世美篇,其中亭台楼榭不仅是具象的事物,还是意境与象征。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内中无一“台”字,却仍然传唱千古引人共鸣,这就是“台”赋予人的意义与感受。高台怀古、家国情愁,文人志士但凡登上高台总能感慨万端,仿佛借此就可以叩问天地通灵得悟。因此,高台在古代是人与天地沟通的媒介,也是古人敬畏天地、崇拜神灵的感情寄托和人们俱怀逸兴思考人生的地方。更有如铜雀台那样用于彰显身份地位,兼具祭天祭祖功能,精美壮阔宫阙楼阁以供居住的高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场旷古大战与乱世佳人的传奇演义,为高台更添情致,美人衬托英雄,也映衬雄主霸业,台便也随之风华绝代了。

高台建筑和筑台的行为,本身就蕴含着一种思想观念。古人认为台能通灵,因此早期的台又称灵台。《诗经·大雅·灵台》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向巫,庶民自来。”就是歌颂周文王修建灵台,得到民众的支持,很快建成的经过。神话里天是神灵居住的,遥不可及,修筑高台可以更接近天空,意味着与神的靠近,古人甚至觉得在平地上筑台还不够高,要将台筑于山上的不在少数。所以,在古人心目中,筑台是一件崇高的事情,有了灵台就能够望天对话,得到神灵的力量。这种观念的形成,从远古时期就存在了,《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轩辕之台,射者不敢向西射,畏轩辕之台。”远古时,高台就使人敬畏,可见“台文化”真是源远流长,且是源自西部渐向中原流入的有力证明。

乌鞘岭长城

武威是河西走廊存在古台最多的城市,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台历史”与“台文化”,都是武威区别于河西其他地市的一种独特的地域标识。

正是受到筑台文化的深远影响,武威作为河西都会一度也曾兴起筑台热潮,其中以世人皆知的皇台为史料载入最早的台。皇台只是简称,它的全称是皇娘娘台,听起来十分女气,还与皇权有所瓜葛。其实,皇台的前身与娘娘无关,而是事关充满铁血杀伐之气与民族正义的一个人物。即两汉交替之际,坐镇武威力保河西免于战乱的汉代名臣窦融。

史家记叙,窦融任张掖属国都尉和河西五郡大将军期间,苦心经营河西,使河西走廊“仓库有蓄,民庶殷富”,并培养了一批精兵强将来守护官民,于中原地区战乱不休民不聊生的苦难局势下,营建出一方“世外桃源”。直到东汉立国刘秀称帝,窦融力排众议主动归汉,还襄助汉军消灭了割据势力,对国家统一、西北安定作出了巨大贡献。因其功绩受封凉州牧,“窦融归汉”也成了后世著名典故。武威在王莽新朝被改称张掖郡,原张掖改为设屏,酒泉易名辅平,王莽还与金日磾的后人联姻,金氏一族颇得重用。王莽朝存在时间不长总共只有十五年,但这期间所谓的“托古制”改名,让河西走廊诸郡在地名上产生了很大混淆,尤其是武威和张掖及张掖属国之间让无数人感到迷惑,以至于两地的文史爱好者在谁统领过谁的历史问题上扯皮至今。

闲话休提,言归正传,继续说窦融。因其有功于武威,官民自发倡议修筑高台以纪念窦融的功德,并以其姓氏名讳冠名曰“窦融台”史家考证窦融台的修筑应在公元前16年至公元62年之间。窦融台后来的沿革和考古发现,让这座历史悠久的高台与武威一起成了凉州历史与文化的新地标。窦融台始置于西汉末年,历经汉魏数百年风雨沧桑岿然耸峙,至十六国时期结束了它前半生的荣耀,继而迎来一位名气更大的人物——尹夫人。

西凉王李暠遭北凉灭国,王后尹氏成为北凉的俘虏,据说这位夫人秀外慧中才名远扬,还是曾经饮誉陇西的大美女。李暠在世时曾多次公然夸耀:“我不止得一西施王嫱,我得一诸葛耳。”尹夫人的才干在当时的河西地区备受尊崇。西凉国破时尹夫人风韵犹存,北凉王沮渠蒙逊颇有垂涎之意,但尹夫人宁愿以死殉节也不肯答应,沮渠蒙逊不忍杀害,只得将其软禁于窦融台的殿阁中。尹夫人的气节令武威人民折服,慢慢就有人将她幽居的窦融台叫作“尹夫人台”。直到后来隋王朝一统南北朝,又被李唐王朝所取代,李渊祭祖昭告天下,追封他的六世祖李暠为皇帝,尹夫人也从西凉王后变成了大唐的故先皇后,并在尹夫人曾经居住的高台上修建了“尹台寺”以供人们祭拜。于是在民间,“尹夫人台”顺其自然就有了新的名称——皇娘娘台。

皇台这个名称一直叫到了现在,曾经与茅台并驾齐驱,被赞誉“南有茅台北有皇台”的“皇台”系列白酒,正是出自此。唐代边塞诗人岑参驻留武威时还曾登上此台,作有《登凉州尹台寺》一诗:“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的记载,皇台还有过“刘林台”的别称,乃是为了纪念明代洪武年间抗元义士刘林的忠烈而称,但这个称呼更多时候存在于史书,民间依旧习惯了“皇娘娘台”或“皇台”的称呼。至于“女娲台”及其相关传说也仅限于史料杂谈,并不见于群众口语,一笑而过也就是了。

在武威,历史最为悠久的古台非皇台莫属,但论壮观堂皇则是灵钧台。史载,灵钧台始建于前凉张茂时期,321年动工,历时两年完成筑台,后陆续在台上修筑了殿阁宫室,是前凉达到鼎盛的代表性建筑。灵钧台的规模见诸史册:“周轮八十余堵,基高九仞”,据此推算高度达十五米以上,于当时的建筑工艺而言,规模宏大壮阔堪称西北高台之最,与同时期的中原古台建筑相比也不遑多让。可惜,历经风雨沧桑、天灾人祸,灵钧台没能保存下来,致使它的始筑地都令相关学者们困惑不已。可以说,灵钧台是武威古台建筑中最具争议的一座。关于此台原址,学界有三种说法,徘徊在“雷台”“东岳台”“海藏寺高台”三者之间没有定论。古台已毁,其踪渺渺,即便考证出一个答案又能如何?终究不能复其原貌了。纵然可以高仿还原,但外形类似内涵皆无的仿古建筑还少吗?与其沉湎纠结于一幢早已消失在岁月长河里的古建筑,不如把握当下,珍惜眼前,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事物。我们要的是以古为鉴、继承发扬,并非仿古复制、刻舟求剑啊!

武威古台有史可查的不下十座,名气最大者莫如雷台,以出土铜奔马而蜚声四海。雷台台高约八点五米,南北长一百〇六米,东西宽六十米,因台上道观内供奉道教神仙雷祖而得名,却因发现汉墓将其历史往前推进了一千年。查阅史料可知此道观始建年代无从追溯,只有立于清乾隆三年(1738)的《雷台观碑记》可以证明,此台在明代天顺年间(1457—1464)曾因“冰雹伤禾,敕建重修”。至于重修之前什么样,出于何种意义而修建等疑问一概无解。雷台在汉墓发现之前,只是单纯一间道观名声不显。1969年当地农民修建沟渠时的偶然发现,才让这里与众不同起来。在雷台下掩藏的东汉晚期大型砖室墓,出土了包括后来被定为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在内的二百三十一件文物,“雷台汉墓”从此闻名于世。雷台墓主身份成谜,铜奔马超越时空的铸造技艺,以及本身蕴含的艺术价值与考古价值,都让雷台变得神秘莫测,一直以来令无数人为之着迷,令这座古台充满了梦幻色彩。

海藏寺高台,是目前呼声比较高的被认为是灵钧台遗址的所在,位于海藏寺内。寺内古台高约九米,长、宽各约五十米,台基为土质夯筑结构,上面修建有殿阁,匾额显示“天王殿”与“无量殿”,据说是之前寺院藏经阁的前身,看起来十分具有年代感。同时,无量殿也是海藏寺内现存最早的一座古建筑。无量殿前有药王泉,民间传说这眼泉水与西藏布达拉宫的龙王潭相连,当年萨班还曾在这泉边诵经施法驱赶妖龙,并用泉水治好了凉王阔端的恶疾,凉州百姓崇尚佛法,凡来寺里礼拜者都会逗留此处取水而饮,寓意百病不生。天王殿前额处高悬“灵钧古台”的横匾,以示此处乃前凉张茂所筑的灵钧台,匾额与殿阁晚于高台很多年,但依旧古色古香,一眼看去庄严肃穆感扑面而来,具有十分鲜明的岁月痕迹。台上还立有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安肃兵备使者摄甘凉道事延栋所立的《晋筑灵钧台》碑刻,亦在佐证这里就是灵钧台无疑。清代诗人张翙曾有“姑洗云低塔,灵钧树拥台”的诗句,从此可以得知在清代此台就是绿树环绕、松柏苍翠的清幽之地,与清应寺内的姑洗塔交相辉映,构成一副白云绕塔、绿树拥台的灵秀意象。只是清应寺与姑洗塔毁于民国十六年的大地震,现在只剩海藏高台孤守一方尽显落寞了。

以上古台,包括颇具争议的灵钧台在内,都是现存可见的古建筑,还有一部分古台永远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全无遗踪了。比如入围凉州古八景之一“狄台烟草”的狄青台。《大清一统志》载:“狄台,在武威县东五里,相传为宋狄青所筑。”狄青何许人也?史书有载为北宋仁宗朝名将,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狄青成长于杨家将衰落、西夏崛起之际,他骁勇善战,在与西夏作战中屡建战功。据传他曾在武威一带与西夏交战,建高台做点将之用,原名“招讨台”,顾名思义,应是招降征讨西夏之意。后狄青离去,此台便以其为名称作“狄青台”或“狄台”。武威地方学者王其英所著《武威金石录》中考证所录,狄台遗址在今金羊镇窑沟村。但狄青是否来过武威,很多史学家表示质疑,狄台毁损殆尽,真假更是无从考证。不过,明代以来的文人墨客对狄台多有诗咏,其能入选凉州八景,证明这方高台的确存在过。洪武年间被贬凉州的诗人丁昂曾作《狄台》一首,有“招讨台荒四百年,凉州风月几凄然”的诗句;清代武威文人张玿美《凉州八景·狄台烟草》:“千载勋名存面具,九层遗迹在边陲”等诗句。武威有关文献中描述狄台尚存时附近草木茂盛水汽氤氲,常似笼罩着一层烟雾,别具一番景色,遂有“狄台烟草”之名,可惜今人已经无缘得见了。

同样只能在史籍里凭吊的还有玉女台。这座高台为隋大业时期李轨所筑,原址在原武威师范(今十八中)院内。李轨,为姑臧豪族,地道的武威人。隋炀帝复改凉州为武威郡,郡置鹰扬府,设有郎将、副郎将、长史、司马等职务。李轨凭借已然小有才名谋到了鹰扬府司马的职位,这个官职大约相当于今天县公安局局长的职级。李轨担任武威郡鹰扬府司马期间广交朋友,积极拉拢势力,在昭武九姓胡人的支持下以武威为中心建立了胡汉结合的河西地方割据政权“大凉”,成为“五凉古都”构成最晚的一个地方政权,也是存在时间最短的一个,从起兵到灭亡仅有三年。大凉国破,李轨被俘押送至长安受审,被唐高祖斩首。《唐书·李轨传》记叙,李轨兵败后自知下场惨烈便携妻儿登上玉女台置酒告别,大叹:“人心已失,天亡我也!”此处的玉女台就是他效仿前人修筑的一座高台。李轨受胡巫蛊惑怂恿修筑高台,胡巫告诉他有此高台“上帝将遣玉女从天来”,李轨言听计从,修建了玉女台来迎接天上仙女。可惜高台修好并没有迎来天女散花,倒是断送了他的性命与前程。筑玉女台劳民伤财耗费巨大,致使大凉国内怨声载道,时值战乱时期,河西本已民不聊生,甚至还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李轨的举动不得民心,加速了大凉政权与自己的灭亡。加之李轨不擅治国,更不会用人,麾下臣僚相互攻讦,他只一味偏听偏信,导致君臣离心,最后遭遇反叛,枉送了性命。

据说李轨之后,玉女台被毁,不久在此台址上复建一台,取名“凤凰台”。《武威文物概况》有这样一段记载:“凤凰台与神鸟县:县城西南隅(今武师内),有土石堆积之丘形,俗呼凤凰台。按《南史》太极东堂画凤凰鸟,是凤凰有神鸟之称。唐高祖武德三年(620),于姑臧城内设神鸟县,与姑臧分理,姑臧理东,神鸟理西,凤凰台或神鸟县之遗址,亦未可知,兹故录之,以凤凰台与神鸟县之参考。”由此看来,玉女台毁坏时间很早,跟大凉国国君、筑造者李轨一样,生命短暂恍如流星,只在悠久深厚的武威历史上留下了磨痕浅淡的一笔。

东岳台,疑似灵钧台原址之一,其位置在今武威市城北第十陆军医院后。东岳台的始建年代不详,一说为前凉张骏的点将台。清康熙年间《改建东岳台增创庙貌碑记》记载,康熙年间,将东岳庙由城内改建于此台上,故台称东岳台。东岳庙内主祭泰山东岳大帝,1952年文物普查时台上还有塑像,后毁于1958年。有地方学者撰文论证,称东岳台应为“凉造三台”之一,认为此台与雷台和灵钧台,都由前凉时期建造,是张氏家族的陵园与祠堂,受到部分人认可。然古台毁之殆尽,也没有留下可以确定的文史记载来佐证,是与非终究只成空谈。

除了这些比较有名气的古台,武威历史上还有几座就连史家都不能断定是否真的存在过的高台,如新台和李陵台。新台相传为北凉王沮渠蒙逊所建,但只有《晋书·沮渠蒙逊载记》中有所记叙,曰:“蒙逊寝于新台,阉人王怀祖击蒙逊,伤足,其妻孟氏擒斩之。”从这简单的话语中分析,新台应为沮渠蒙逊的一处住宅。除此之外新台的字眼并没有在其他史书中出现过,有可能是北凉王为寝宫取的名称,或以现成的高台建筑换了个名称为己所用也未可知。

李陵台,史书同样没有记载,但清代武威诗人张翙与陈炳奎的诗文里均有提及。张翙《凉州怀古》(三)中说:“碧草春留苏武泽,晴烟晓护李陵台。”陈炳奎《凉州怀古》亦有:“苏武看羊空贻泽,李陵牧马独登台”之句。李陵乃“飞将军”李广之孙,武帝时率兵出征匈奴,战败后降于匈奴,是否曾在武威停留并没有可靠佐证,至于台子修建时间与其他相关信息更是一字未着,真真假假难以定论。

传说中的古台还有北极台、梓潼台、大云寺台、喇嘛台等,皆由地方学者撰述而来,与新台和李陵台一样没有确凿的史料为证,至今全都不见半点踪影,无法考证,不做详解。

中国高台建筑起源很早,是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中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最初高台建筑往往是为了达到防潮、避水、稳定等的实用性功能,在后来的发展演变中,逐渐融入了更多的思想观念和美观意识。高台建筑在战国到秦汉时期十分盛行,一直发展到明、清仍有所见。早期广泛运用在宫室、别馆中,以气势宏伟、高大华丽、视野开阔、适合宫殿建筑为主流,代表着当时社会的生产力和物质文化的发展水平,也是统治阶级炫耀财富地位的象征。秦汉时期是高台建筑发展的典范时期,丝绸之路大兴之后,传统建筑技艺随着佛教传入受到西方建筑影响,人们开始摒弃工程量浩大的筑台建设,转向更为轻巧并能同时展现奢华富丽的木制塔楼建筑,高台修筑的风气开始衰落。唐宋时期,随着中西方更为广阔的接触与相互影响,中国传统建筑业得到革新,建筑技艺也在大幅度提高,古典园林建筑模式日益成熟,作为园林中一种独特建筑的“台”渐渐丧失其个性,为高楼重阁及亭榭等替代。“观四方而高”的高台,演变为临水厅堂向外空间延伸的平台,原有的高瞻远瞩的意义基本失去,高台建筑越发少见,只有在建筑物的地基中得以窥见一二。尽管如此,台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始终拥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

高台建筑是长达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不朽的存在,这一建筑形式背后蕴藏的是中华民族不断进取、突破自我的精神凝练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具象呈现。高台建筑在古代综合了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各方面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观念,其丰富的内涵一直以来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中华传统文化构成的一部分。

武威因其地理位置的优势,一直以来都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节点城市,集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为一体,承担着河西都府的历史使命。武威的古台,既是河西都会的地位象征,也是历史文化底蕴的体现。利用和汲取“台文化”的丰富意蕴,挖掘其文化内涵,充分展现丝路古城的形象与历史文化价值,古台应有一席之地。 5w9NWOBUIUT/LINI5HIi9tYW9h8HPia4Ly7hTudJR5Pc437PDF8V/hJu6BHhKCk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