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动笔写本书之时,我的女儿刚刚升入初中;写完本书之时,她即将升入高中。因此,可以这么说,我非常有幸地用本书的写作过程,见证了她青春期的丰富的变化过程。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过程,我更愿意用“美好”这个词。原因有三:
其一,感谢我的专业和工作,我恰好掌握了很多与孩子相处的技巧和方法。三年来我和女儿虽然偶有争吵,但并没有爆发过惊天动地的“战争”。相反,我和女儿之间构建起了更加稳固、和谐的关系。直到现在,每晚临睡前,我还会到女儿的床边亲亲她,和她说晚安;因为工作原因,晚睡晚起的我每天起床后都会在餐桌上看到女儿为我准备的早餐;晚餐后或周末,当我忙于工作时,女儿会贴心地为我端来热水,然后关上房门,安安静静地写作业。这让我深深地感觉到美好无处不在。
其二,女儿在初中时进入了一所新的学校,我也有幸借助她,接触到更多的中学生群体。他们真是一群充满活力、洋溢着可爱气息的孩子。他们假装自己长大了,但实际上稚气未脱;他们在努力地变成熟,但仍然需要依赖父母。当我担任女儿的司机,送她去跟同学看电影、逛街、聚餐时,我不再用母亲的身份,而是以一个中年人的视角去看待这群“含苞待放”的青春少年,我看到的是一种希望。教育工作者的身份,让我有机会以更广阔的视野去看待全国甚至全球的孩子,巨大的样本量和更加多维的评判标准让我深深相信,只要把握好青春期,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都将照亮他前行的路。
其三,我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父母,他们大多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且不乏海外学习或工作的经历。他们在面对孩子的教育时,不唯分数论长短,更愿意帮助孩子找到自身的独特优势,成就自己的独特人生;他们相信教育规划的力量,甚至会在孩子一两岁时就开始发掘孩子的优势;他们在明确了孩子的天赋优势后,敢于集中资源去支持孩子单一特长的发展,而不是面面俱到,所有项目都试一遍;他们和孩子相处时像朋友、像闺蜜、像兄弟。这让我收获了很多新的启发。
教育是一项心怀梦想、温暖而有力量的事业,它需要内心充满对孩子的热爱,充满乐观主义精神。教育有其自身的一套方法,但教育方法一定是基于对“道”的坚持、对“术”的选择。所以,我特别希望本书,传递给父母的是力量、是希望!本书是我多年一线工作实践经验的汇总,并给出了具体的方法,能够化解父母内心的焦虑,用行之有效、立竿见影的方式,重新构建青春期的家庭亲子关系。
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我有机会见证一个孩子从青春期开始到结束的跨越式发展,因此更能够用成长的、长远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在今天出现的小问题。大量的案例让我有底气且笃定地确认,哪些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解决,哪些困难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改变,因而能帮助父母和孩子,将内心因为不确定而产生的假想、困难及悲观的判断一键清除,并找到一条清晰的发展之路。
这是我的价值所在,也是我的骄傲所在。我深知,改变一个孩子要从心开始。首先是让孩子形成对自我的认可,对自己的优势进行识别,对自己的劣势全然接纳。而青少年时期的特殊性在于孩子的自我认知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父母的态度。所以,父母重新认识孩子,愿意发展孩子的优势,敢于发展孩子的优势,善于发展孩子的优势,将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人生。
著名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只有几个关键节点,而青春期无疑是其中之一。从表面上看,它关乎孩子未来能否考取名校,能否功成名就;从更深层次看,它关乎一个人对自我的认可和能否拥有奔赴未来的力量。如果在这个关键期能够有人帮他一把,陪他一段时间,那么接下来的漫长的几十年中,他可能会因这段时间带来的自信而勇敢前行。
正因如此,我特别珍惜孩子青春期的短暂时光,不想放弃任何一个机会去教父母识别孩子的优势,更不想错过任何一个机会去鼓励和安慰那些因家有青春期儿女而正遭受着煎熬的父母。我想大声告诉他们,不要焦虑,风暴期过后,就是豁然开朗!
王佳玫
2023年3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