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匈牙利作家夫妇的中国之旅
——《熊猫的拥抱》书评

Dominka Ede Harald 王 琳

(四川外国语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重庆400031)

摘要:《熊猫的拥抱》是由佩泰尔斐·盖尔盖伊以及佩泰尔斐·诺瓦克·伊娃夫妇撰写的旅游日记类书籍。书中主要讲述了佩泰尔斐夫妇在中国的一个月的生活经历,以匈牙利人的视角对中国的日常文化进行讲述,并且通过与匈牙利等欧洲文化进行对比,呈现给匈牙利读者一个真实的中国文化体验以及社会观察视角。本文对《熊猫的拥抱》一书内容进行研究和评价,通过了解两国之间文化的异同,旨在为未来进行中匈跨文化交际,更好地宣传中国文化,提升中国形象添砖加瓦。

关键词:匈牙利 书评 跨文化

《熊猫的拥抱》( A panda ölelése )由匈牙利的一对作家夫妇所撰写。佩泰尔斐·盖尔盖伊(Péterfi Gergely)以及佩泰尔斐·诺瓦克·伊娃(Péterfy-Novák Éva)夫妇受邀到中国北京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旅行,在结束旅行之后,他们写下了这本中国旅行日记类书籍。在此之前,盖尔盖伊曾经在中国旅行过两周,但对他的妻子伊娃来说,这次旅游则完全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因此也可以说,这对夫妇原来对中国的了解并不深入,他们对中国的印象以及认知带有匈牙利式,或者说是欧洲式的思维逻辑。

一、引言

《熊猫的拥抱》采取经典的旧欧洲传统式的写作方式,古时作家们在记录时间较长的旅行之时经常使用这种写作方式。盖尔盖伊本人认为:“《熊猫的拥抱》是一本在世界文学之中很常见的旅游总结或者旅游日记类书籍。” [1] 相似的文学作品还有例如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儒勒·凡尔纳的《地心游记》等,这类经典作品被放入欧洲儿童教育的文学课之中,也作为家中闲余时的兴趣读物被广为流传。这些作品用其引人入胜的文字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又一个奇妙的冒险之中。在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山多尔的《路中信件》( Úti levelek )也属于此类旅行日记题材。这类作品兼具娱乐性和普及性,不仅会描述远方的风景,也会对文化、人物等进行介绍,这对激发欧洲人民对遥远文化的兴趣以及培养其开放的国际视野大有裨益。当然,19世纪的小说以及现今的写作在表达方式以及风格上必然有巨大的差异。但相同的是,他们都尝试使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展示当时的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并且尝试表达出他们在那个国家所感受到的文化。这种精神在《熊猫的拥抱》这本书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佩泰尔斐夫妇也将他们在中国感受到的所有都写进了书里。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读者可以从中看到很多介绍中国的文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匈牙利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

为什么这本书具有向普通匈牙利读者介绍中国真实样貌的重要作用呢?由于路途遥远,一般匈牙利民众对中国的认知很少,大多数人对中国的认知也仅仅停留在匈牙利本土的中国餐厅以及服装店上。然而,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建立起个人对一个国家的印象其实是十分薄弱的。无论是匈牙利本土的中餐馆还是中国服装店,都难以成为具有可信性的中国典型形象。其他一些对中国有一定了解的匈牙利民众,其了解也大多是一些陈旧的学校知识,例如悠久的历史、造纸术、火药、丝绸、书法、筷子、中餐等。《熊猫的拥抱》正是希望能够弥补这种欠缺,或者改变这种刻板的印象,向未去过中国的普通匈牙利人展示中国完全不一样的画面。

二、作品介绍

作者佩泰尔斐·盖尔盖伊生于1966年,是获得过匈牙利约瑟夫·阿提拉奖(József Attila díj)的作家、剧作家、编辑和大学教师。他曾多次出现在匈牙利的大众媒体上,在电台和电视中都有其活跃的身影。盖尔盖伊的小说以丰富的文化历史知识为显著特征,这些特征在本次的《熊猫的拥抱》一书中也有所体现。盖尔盖伊出身于文学气息浓厚的家族,其祖父叶盖伊·佐尔丹(Jékely Zoltán)和曾祖父阿普瑞利·拉尤什(Áprily Lajos)都是他们同时代中名列前茅的诗人。妻子佩泰尔斐·诺瓦克·伊娃出生于1961年,也是一名作家。

那么这对夫妇是如何同写一本书的呢?《熊猫的拥抱》类似于旅行日记,包含了佩泰尔斐夫妇两位作家对某一天、某一件事的记录,也包含了夫妇两人各自对所看到事物的观点。这也是这本书的新奇之处,在叙述的过程中展示了男性和女性从各自的角度是如何看待同一事物的。通过这种书写方式,读者可以对某个具体场景或者事件得到两个不同的画面,能够帮助其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三、书中匈中两国文化差异的体现

书中提及了数个领域中存在的匈牙利和中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指出中国文化对于欧洲人,包括匈牙利人,是很难完全理解的。例如书中对美学领域中存在的文化理解差异进行了描述:一个物品,在欧洲的审美观点中可能已经过于奢华,过度装饰了,但是在中国的审美中,可能就属于正常的领域。这也就意味着,一个普通的欧洲人很可能没有办法很好地在中国的美学领域中清晰地辨别出媚俗或者过度奢华以及正常的界限,很难准确地感受到在中国人的审美中什么是讨人喜欢的,什么是媚俗的或过于奢华的。

歌剧领域也体现出了类似的情况,书中提及了两位作者观看京剧的经历:“我们去观看了一场真正的京剧……李之前说过,中国的歌剧和匈牙利的很不一样,没有必要穿得十分隆重”“我们八个人坐在了同一排,当我们刚刚在观看区域坐下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些很有趣的事情:坐在我和迪克(Dinko)旁边的两位老先生马上就开始拍照了”。由此可以看出,首先在中国和匈牙利,观看歌剧时的着装要求就很不一样。在匈牙利,或者说是在欧洲,在剧院演出的歌剧表演对观众的着装有一定的要求,观众需要穿着较为优雅的服饰才能入场。第二个不同点不仅仅体现在歌剧这个领域,在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有所体现,即中国人交谈的音量有时可能会略高。

在匈牙利的剧院或者歌剧院里,很少会看到中国的观众,除了因语言不通以及对欧洲戏剧文化知识背景的欠缺外,还和在匈牙利的中国人的阶层以及知识背景等原因有关。目前在匈牙利的大部分华人大多从事餐饮或者与零售业相关等行业,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们对歌剧兴趣的缺失。其中,文化知识背景缺失的问题影响最大,在高学历的人群中也同样发生:“文化从根本上决定了人们对美学的评判——我没有办法领会音乐和歌曲的旋律,但是同时,中国的观众却入迷一般地观看着台上的表演。”人们在艺术中感受到的美,实际上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在其成长的学校、生活、社会以及文化中所学习到的。我们自己的文化阐述了我们认为什么是艺术,艺术从哪里起源,其界限是什么。也就是说,当遇到一件艺术作品时,我们会自然地形成相关认知,判断其是否正确地描述了一个想法,是否很好地描述了一个事物,最后再来判断我们是否喜欢这件作品。音乐也是如此。理想中的美,根据每个人文化的不同也会有所不同。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接受了什么是美,在未来也会以此来进行判断。欧洲人在听到“歌剧”这个词的时候,所想到的大多是欧洲的歌剧,例如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联想到莫扎特的音乐,想起威尔第的歌剧。而其他类型的歌剧形式,比如中国的戏剧,对欧洲人来说,并不是他们熟知的歌剧,就像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作品形式。当欧洲人走进一家歌剧院的时候,他脑海里已经有了预设,对自己即将听到怎样的音乐有所预判。但是在中国的“歌剧院”,歌剧形式的不同导致了观众对这类“歌剧”的欣赏产生了问题。由于所看到的歌剧和预判的差距较大,因此可能会产生神奇、疑惑或者无法欣赏的情绪。其实,如果最开始不是说“歌剧”这个词,而是用另外一个词语来代替,可能就不会造成这样的“文化混乱”。欧洲的歌剧爱好者的审美大多取决于歌剧编者,歌剧是由歌剧作者所建立起的一个音乐世界。如果人们听到与这个音乐世界差距很大的音乐时,他们没有办法去简单地接受这个不同的事物。或者,他们对中国的文化了解不深入,有教养的欧洲人会尊重他们所听到的音乐,但是由于缺乏理解,他们很难欣赏。

除了对戏剧的理解两国存在较大差异外,在观赏戏剧的礼仪上也有所不同。文中提及了一些词语,例如“大声讨论”“走来走去”“不停地吃与交谈”。为什么这些词语要被着重提及呢?因为在欧洲这些举动都不常见,或者准确地说,现在并不常见。现当代欧洲人在社交时会注意在剧院或者歌剧院的行为举止优雅美观,一般都会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动不动,也不说话交谈,因为这些举动都有可能会影响演出。如果有人尝试说话或者吃东西,坐在其周围的人马上就会十分生气地进行制止。当然,这样的行为对小孩来说或许有些困难,小孩很容易就会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他们不能长时间坐着不动,他们习惯了进行谈话,如果他们饿了或者渴了,就更不能保持安静了。事实上,成人也很难一直保持这样优雅的姿态。

然而最初的戏剧文化却并非如此。欧洲的文化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起源就是古希腊文化,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等特征均与中国相仿。古希腊的戏剧文化也十分出名,拥有无数经典的剧目。从早期的记录中可以发现,那时的观众在观看戏剧时的表现,和本书提及的现在中国人观看戏剧时的表现十分接近。哪一种行为举止更好、更自然、更加适宜,这点不难断定:对自己的感觉做出反应比抑制住自己的感觉更为自然。那么为什么现在需要在观众席保持安静呢?是谁第一个指出,观众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是不合时宜的表现呢?为什么欧洲人改变了其解释剧院观看行为的方式呢?这点在文中一句玩笑话中就有所体现:“我们需要表现得很严肃,因为我们并不知道,台上在演什么。”

除了这些在艺术领域上的文化差异之外,佩泰尔斐夫妇也在书中对中国的社会文化进行了描述。“我们穿过了塔楼中间的公园,公园像家里一般干净整洁,平时一定得到了很好的呵护。公园里各个地方都有退休老人的身影,或是独自一人打太极,或是做操,又或是唱歌、跳舞,我们为此感到惊叹。”在匈牙利,退休老人常常孤单地一个人坐在电视机前,顶多就是买菜时在市场里和好友小聊一会儿,或者有机会体验一下人们最差的感受之一——多余。然而在中国,在这种公共的集体活动之中,退休的日子对中国老人来说也变成了幸福的节日。没错,文章所描绘的画面正是现今匈牙利退休老人的真实画面,与现今中国退休老人的健康、愉悦的心理状态大有不同。大部分普通的匈牙利退休老人习惯坐在电视机前,在去购物时也会因为所拥有的钱太少,不能买到合适的有价值的食物。运动、锻炼和舞蹈对退休老人来说可以帮助其锻炼身体,而集体活动则更是会给老年人带来好心情。许多中国退休老人每晚都会参与这些活动,其中大部分是女性,这些活动不仅对心理有好处,对身体也有好处。这或许就是中国人民的寿命比匈牙利人更长的原因之一。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引用中提及的“多余”这件事,这实际上是一种情感谋杀。在匈牙利,很多报纸新闻提到,退休老人仍然需要继续做一些事情,让他们感觉自己是有用的,只有依靠觉得自己是有用的这种心情,他们才能继续生活下去。

书中还讲述了这对作家夫妇在城市中的日常生活,其中关于地铁的内容也体现了匈中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匈牙利的地铁站里,站台上并没有玻璃或者树脂玻璃的防护墙,因此可能会让人害怕发生意外。中国的地铁在安全意识上明显更为优秀,也让乘坐地铁变得更为愉悦以及令人安心。同时,中国建立防护墙的原因之一,还可能是等待乘车的人流量远远要多于匈牙利。在地铁到达之前,等待的过程还是和在匈牙利是相似的,但是当地铁的门打开之后,两国之间的差异就发生了。在匈牙利或者在欧洲通常会等待人们先从地铁中出来。如果有人想要在下车的人下完之前就尝试上地铁,人们最起码会嘲讽地看向他,大多数情况还会叫住他。在中国,当然并不是在所有的地方,也并不是总是如此,但是典型的是当地铁门打开的时候,人们会同时下车或者上车。不过这种情况也同样会发生在乘坐地铁的欧洲人之间。在欧洲发生这样的情况,往往会伴随着冲突、愤怒、叫喊、推攘,在中国却没有这样的情况,一切发生得毫无阻碍也毫无紧张感。此外,书中还提到北京的地铁上人们的自律以及安静,笔者本人的经历也证实了这点。

因为佩泰尔斐夫妇和其他的外国作者都是受到邀请来中国,其间也参加了相关活动以及会议,并且进行了演讲。虽然中途有一些小曲折——作者没能提前得知“需要进行演讲”这一信息。这一点或许也是匈中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欧洲人习惯了明确地知道在一个会议上,“谁”“在什么时候”“会说什么样的内容”。在会议的进程中,佩泰尔斐夫妇也发现了另一处文化上的不同——笔者在近期采访的另一位匈牙利女作家也同意这一点:在匈牙利作家之中,或者在匈牙利获奖的作家之中,男性的比例要比女性高得多,尽管现在开始有了逐步改变的趋势,但是在中国作家协会和之前提到的这些会议中,中国作家的男女比例相对来说是比较均衡的。

书中作者还花了大量篇幅对中国的饮食进行讨论,其中由于其主要行动均发生在北京,因此以北京的食物为主。当然,由于中国地域广阔,佩泰尔斐夫妇的经验和在中国的其他区域不一定相同,因为中国菜种类繁多,但佩泰尔斐夫妇对中国的食物非常满意。其中伊娃还直接说感觉自己实际上是中国人,意思就是说感觉中国菜和匈牙利菜很接近,他们很喜欢。事实上考虑到中国上菜的顺序也基本和匈牙利相同,两者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较为接近。在《熊猫的拥抱》这本书中也体现了很多中国饮食的特色,书中着重强调了在匈牙利中餐厅的中国菜其实和真正的中国菜相差甚远。

除了食物之外,另一个也让匈牙利,或者大多数欧洲人印象深刻的事就是中国建筑的雄伟。这种雄伟不仅仅体现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之上,例如长城或者故宫,现代建筑也有类似的特质,中国的高楼大厦比比皆是,北京机场在世界上也称得上是占地面积较大的机场。这种宏伟和绚丽在匈牙利是无法想象的,也因此显得格外独特。中国高铁也是这样的,其技术与匈牙利相比,让匈牙利人感受到了匈牙利在此方面的不足。

匈牙利读者需要从这本书中知道中国的发展是多么迅速,中国政府是如何有效地建立起如此强大和发达的经济社会。在匈牙利有一些关于当今中国的影片,但是中国大城市的画面以及中国小康社会的场景仍然不被普通的匈牙利民众所知晓。近几年在欧洲,包括在匈牙利出现的大量中国游客也没有令他们了解到这一点。佩泰尔斐夫妇写的这本《熊猫的拥抱》,正是尝试纠正这一观点,补足普通匈牙利民众对中国的认知。他们在中国度过的一个月时间,感受到了中国富足的现状,十分享受在中国的生活,以至于他们都不想回匈牙利了。事实上,伊娃之所以回国,也是因为思念在家的孩子们。

四、结语

虽然一个月的中国之旅十分短暂,但佩泰尔斐夫妇仍然为匈牙利读者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内容,真实地展示了中国各个方面的情况。此外,他们把这一个月的生活写得有趣又富有故事性,这本书对匈牙利人来说是非常引人入胜的。佩泰尔斐夫妇不仅带着因为美味食物增加的体重,也带着许多愉快的经历从中国回到了匈牙利,他们不仅创作了这本书,在他们的社交媒体页面上也发表了很多与此次经历相关的内容,用照片等方式丰富了书中展现的奇特的中国。对佩泰尔斐夫妇来说,这趟中国之旅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是美丽、善良的,“但又像熊猫的怀抱一样强壮”。此处也可以发现,作者夫妇在撰写标题时的巧妙心思:他们使用了熊猫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动物形象,形象生动地向我们表明,中国的魅力就像是熊猫的拥抱一样强壮有力,令人无法自拔。

[1] 《熊猫的拥抱》( A panda ölelése )由佩泰尔斐·盖尔盖伊以及佩泰尔斐·诺瓦克·伊娃共同撰写,于2018年在匈牙利出版。 cPhIRAv6SehVOytvwkhqnsNsXxnWGfoCdmAKoM9a7V/rR+hWSOH0Fr1kCH965PN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