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介绍了在自变量的各种变化过程中函数极限的定义,它们在理论上是重要的,但极限的定义并没有给出求极限的具体方法,只能验证极限的正确性。下面给出一些求极限的方法,本节主要介绍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极限运算法则.
定理 1 在同一极限过程中,若lim f ( x )= A ,lim g ( x )= B ,则
(1),(2)可推广到有限多个函数的情况,且由此定理可得到下面的推论:
推论 1 若lim f ( x )= A , C 为常数,则
lim [ C · f ( x )]= C lim f ( x )= CA.
也就是说, 求极限时常数因子可提到极限符号外面, 因为lim C = C.
推论 2 若lim f ( x )= A , n ∈N,则
lim [ f ( x )] n = [lim f ( x) ] n = A n .
例 1
求
(2x
3
-x
2
+3).
解
(2x
3
-x
2
+3)=
一般地,设多项式为
P(x)= a 0 + a 1 x + …+ a n- 1x n- 1 + a n x n ,
则有
即
注 :多项式函数求极限,直接代入即可.
例 2
求
解 因为分母的极限不等于 0,所以由运算法则(3)有
一般地,设
P
(
x
),
Q
(
x
)是多项式,称
F
(
x
)=
为有理分式函数。由于
(
x
)=
P
(
x
0
),
(
x
)=
Q
(
x
0
),若
Q
(
x
0
)≠0,则
注: 有理分式函数,若分式的极限不为零时,函数的极限值等于函数值.
例 3
求
解
因分母的极限为 0,所以不能用商的极限运算法则(3),但是
(
x
+2)= 4≠0,所以可先求出
再由无穷小与无穷大的关系,得
例 4
求
解
当
x
→2 时,由于分子分母的极限均为零,这种情形称为“
”型,对此情形不能直接运用极限运算法则,通常应设法去掉分母中的“零因子”.
所以
注:
型有理分式,先用因式分解法消去零因子,然后用商的运算法则求出极限.
例 5
求
解
此极限仍属于“
”型,可采用二次根式有理化的办法去掉分母中的“零因子”.
注:
型无理分式,先用有理化法消去零因子,然后用商的运算法则求出极限.
例 6
求
解
当
x
→∞时,其分子分母均为无穷大,这种情形称为“
”型。所以不能运用商的极限运算法则,通常应设法将其变形.
例 7
求
解 当 x →∞时,分子分母均趋于∞ ,可将分子分母同除以分母中自变量的最高次幂,即得
一般地,设 a 0 ≠0, b 0 ≠0, m , n 为正整数,则有
注:
型有理分式,取最大项法求极限,即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分子分母中自变量的最高∞∞次幂.
例 9
求
.
解
当
x
→1 时,
与
均为无穷大(这种类型的极限称为“∞ -∞”型未定式),极限都不存在,所以不能用差的极限运算法则,可以先通分,使其变为“
”型未定式再求极限.
注: ∞ -∞型,通分转化为有理分式的极限.
例 10
求
.
解 当 n →∞时,每一项都趋于 0,这是无穷个无穷小的和。因为有无穷多项,所以不能用和的极限运算法则,但可经过变形再求出极限.
注: 有限个无穷小的和为无穷小,但无限个无穷小的和不一定为无穷小.
下面讨论复合函数的极限运算法则,先看一个例子:求当
x
→1 时,函数
y
=
的极限。由于函数y =
由
y
= e
u
和
u
=
x
2
-1 复合而成。当
x
→1 时,
u
=
x
2
-1 趋于 0;而当
u
→0 时,
y
= e
u
趋于 1,因此有
= 1 =
e
u
.
定理 2
设函数
y
=
f
[
φ
(
x
)]是由
y
=
f
(
u
),
u
=
φ
(
x
)复合而成的,如果
(
x
)=
u
0
,
=
A
,则
定理 2 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可运用换元法计算极限。复合函数求极限时,可作变量替换,令
u
=
φ
(
x
),则
u
[
φ
(
x
)]= l
→
im
u0
f(
u
)=
A
.
例 1
1 求
.
解 令 u = sin x ,因为 x →0 时 u →0,所以
例 12
求
sin(ln
x
).
解 令 u = ln x ,因为 x →1 时 u →0,所以
例 13
求
解
令
u
=
,因为
x
→8 时,
u
→2,所以
1.下列运算正确吗?为什么?
2.求下列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