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英国保障科技安全的问题与措施

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地位出现衰落,科技创新在发达国家中是“后进生”。英国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在2020年发布的《研发路线图》开篇就提出:新冠肺炎疫情“向我们所有人展示了科学和创新的重要性”。保障科技安全也成为英国的首要目标。

一、保障科技安全仍面临困难

近年来,随着科技强国地位的下降,英国对科技安全的关注度明显提高。2019年3月,英国政府组织专家编写了一份《未来安全技术趋势》报告,提出要“强化科学技术教育与提高意识、保护危险材料和敏感数据、促进信息技术创新、强化政府数据发掘能力、关注科技发展的不对称作用、加强监视与监护”。 在2021版《竞争时代的“全球英国”——安全、国防、发展与外交政策的整体评估》中,英国提出要加强对太空、网络、人工智能、无人系统等新兴与高科技领域的布局;2022年10月,英国政府通信总部负责人还提到需要着重应对中国日渐发展壮大的科技。但无论如何强调对科技安全的重视,相比其他国家,英国在推进科技发展、保障科技安全方面存在明显短板。

(一)资金不足:创新投入偏少

从研发人员来看,英国的研发人员数量(全时折算)在全球排名第19位,不但总量低,就分布来看,按照每百万人口研发人员数量比较,英国的数据低于日本、德国、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数据显示,2018年英国整体研发投入占GDP的1.73%,低于2.42%的世界平均水平。世界银行2022年9月更新的数据显示,英国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1.8%,全球排名第21位。

除此之外,英国的大部分研发支出依靠私营机构,但事实上私营机构的研发投入也不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主要科技指标”数据显示,英国企业支持的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是0.96%,仅为韩国的26%、美国的21.9%、德国的48.9%、法国的73.8%。

(二)人才流失:顶尖人才仍在流失

科技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为了吸引人才,不少国家纷纷出台吸引人才的政策,尤其是针对顶尖人才。当然,这些顶尖人才也会主动寻找适合发展的地方。相比美国,英国的吸引力就小了很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少英国顶尖科学家移民美国。英国物理研究所和物理学会的报告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年内就有71位英国杰出的物理学家移民北美;英国皇家学会的报告显示,1959—1961年有20名皇家学会会员在美长期留任。

(三)教育落后:大学质量被美国超越

英国是老牌帝国主义强国,虽然科技实力排名世界前列,诺贝尔奖获得人数居世界第二,在世界最好的200所大学中占据了32所,但整体来看,英国在很多方面都已挤不进世界前三。《全球创新指数2021》显示,英国教育费用占GDP比重仅为5.4%,全球排名第21位,高等教育入学率全球排名第48位,每年毕业的科学和工程大学生全球排名第28位。

(四)成果转化少:缺乏创新型企业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英国发表的论文数量占全球的6.3%,这说明英国并不缺乏创新型成果,面临的主要是转化问题。英国大学与科技部前部长大卫·威利茨勋爵曾说,英国发表了很多研究论文,但却是一个知识产权话语权较弱的经济体;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兰斯曾表示,英国基础科学和大学产出的指标已经位列世界之巅,但这些产出转化为社会应用的水平远远不够。比如,第一台机械计算机、DNA双螺旋的发现、第一个试管婴儿、克隆羊多莉、石墨烯的发现等都是英国科技界的骄傲,但相关产业几乎都是在其他国家发展起来的。近期比较明显的例子是DeepMind,它宣布已预测完成几乎所有已知地球生物物种的蛋白质结构,引起了世界的轰动;该公司2010年创办于英国伦敦。

转化能力不足导致创新型企业的数量少。以独角兽企业为例,胡润研究院发布的全球独角兽企业榜单显示,截至2022年6月,全球独角兽企业达到1 312家,其中美国有625家,中国有312家,英国仅有44家。CB Insights(全球领先的科技市场数据平台)调研也显示,英国独角兽企业数量少于印度。另外,弗若斯特沙利文(全球增长咨询公司)研究显示,2021年,英国的独角兽企业基本全是金融科技领域的初创企业,并没有大量的创新科技企业作为支撑。在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2022年全球具有创新力企业排行榜前50位中,没有一家英国企业。

二、保障科技安全的六大措施

近年来,英国积极通过各种措施,增强科技实力,保障国家科技安全。

(一)政府积极推动,打造科技高地

英国政府提出要发挥伦敦的优势以吸引人才。伦敦拥有英国约30%的高等教育机构,包括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国际著名大学。为此,伦敦提出要充分利用名校云集、知识资源丰富的资源优势,以及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优势,建成世界领先的知识经济实体,并将“鼓励与帮助伦敦企业实现创新”作为战略重点,积极发展以创意、金融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打造“知识(服务)+创意(文化)+市场(枢纽)”的创新榜样。 为打造世界科技中心,吸引更多人才,英国推出“全球精英签证”且不设数量上限,以吸引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到英国定居。

同时,英国政府积极发布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仅1998—2002年就发布了7个白皮书:《竞争的未来——实现知识驱动的经济》(1998年)、《科学与创新》(2000年)、《卓越和机遇——21世纪科技创新政策》(2000年)、《企业、技能与创新》(2001年)、《科学与创新战略》(2001年)、《变革世界中的机遇——创业、技能和创新》(2001年)、《为创新投资——科学、工程与技术的发展战略》(2002年)。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英国又连续发布了《研发路线图》《创新战略》《共同改变明天:2022—2027战略》等文件。

英国还积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比如,英国建立新的“英国研究与创新署”,统筹管理英国每年约 60亿英镑的科研经费。为更好促进研发,针对高价值制造、卫星应用、细胞治疗、近海可再生能源、未来城市、交通系统、数字、能源系统、精细医疗、化合物半导体、新药发现领域,英国先后成立了11个“弹射”创新中心。

(二)建设研发平台,增强创新实力

科研设施大平台是现代科学技术诸多领域取得突破的必要条件。二战后,伴随着科学研究从“小科学”到“大科学”的范式变化,现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研究前沿的突破,都离不开大科学装置,世界很多国家都以巨大的投入建立大科学装置。

相比美国、日本等国家,英国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明显跟不上学科的发展,基础设施改进不大、研究设备老化已严重影响了科研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英国认识到这个问题后,组织设立了共同研究设备计划、共同基础设施基金、科学研究投资基金等,开始加大对科研设施的投入。 为从战略上保证英国研究人员对仪器与设备的使用和实现对科学仪器与设备的最佳管理,英国研究理事会于2001年6月出台了《大型仪器设备战略路线图》; 英国研究与创新办公室提出未来10~20年需要优先投资长期、灵活的研究和创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在国家《创新战略》中,英国提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创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提供 5 000万英镑的一揽子计划。

(三)多元化投入,积攒创新后劲

英国积极根据世界科技变化趋势,结合本国科研优势和产业能力,确定以人工智能与高级计算、工程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与基因组学、先进材料与制造、能源与环境技术、机器人与智能机器、光子与量子技术等为核心,大力支持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2017年,时任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宣布英国政府要加强与产业界及社会各界的合作,10年内使英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增加 800 亿英镑。 2020—2021年,英国公共财政科研投入首次突破100亿英镑。

英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在2021年提出,“到2030年,保持我们在科技前沿的地位并确保我们作为科技超级大国的地位,需要增加对科学、工程和技术的投资至少50%,将商业和工业的投资份额从55%显著提高到75%,需要通过让企业、投资者、企业家、学者和社区参与进来等多种途径”。脱欧以后,为了保障科技创新,英国政府还宣布了多个计划来增加研发支出,力求将英国打造成科技超级大国,并计划在2021—2022年投资149亿英镑,到2024—2025年增加至220亿英镑,并承诺到2027年将整体研发投资提高到GDP的2.4%。

在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支持下,初创企业正在重塑英国经济。数据显示,2020年英国科技行业融资总额达到398亿美元,占欧洲总融资额的1/3,全球排名第四,其中伦敦科技行业以255亿美元独占鳌头。

(四)加强科技外交,吸引国际人才

英国科技创新能力居世界前列,但相比科技超级大国的目标,英国内阁部认为,必须要加强科技外交,即“加强我们在全球范围内的关系,通过科技支持英国的战略优势,建立我们在40多个国家的科学和创新网络以及我们在非洲、中东和印度的研究与创新中心”,并提出要充分利用国际话语权,“将政府、标准机构和行业聚集在一起,影响规则、规范和标准,尤其是在空间、网络空间、新兴技术和数据等快速发展的领域,与越来越多的专业国际机构开展广泛合作,与技术公司、独立标准机构、民间社团和学术界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五)重视颠覆式创新,限制重复研究

为抢占未来技术制高点,2021年英国模仿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成立了政府高级研究与发明署,专注于有潜力产生变革性技术或推动科学领域范式转变的项目,推进高风险、高回报的颠覆式创新。 英国积极推出的“蓝天研究”计划,在生命科学、太空技术和创意产业等新兴技术领域,支持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研究。 为了了解更多的前瞻性项目,英国还积极开展技术预测活动,聚焦具有前瞻性的项目,提供给各部门选择。

(六)改革组织和管理,提升创新效率

为了更好地提升创新活力与效率,英国积极改革科研管理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推进研发及产业化。

为改革科研管理方式,英国通过加强对战略技术领域研发活动的组织力度,积极推动公共科研机构改革,逐步形成了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研究理事会研究机构两大类别。前者以政府实验室为核心,由各部门所有或提供主要资助,服务于国防、工业、卫生等政府部门;后者运行、管理国家大型科研基础设施,由7家研究理事会所有或提供主要资助,主要是围绕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基础科学及环境、食品等公益性领域开展研究。

为促进成果产业化,英国建立知识转移网络,支持企业与合作伙伴、客户、供应商和研究基地建立联系,以推动创新型企业之间的合作。自2018年以来,知识转移网络与7 000多家企业合作,促成了2 000多项企业对企业和企业对研究的合作,帮助创新者更快地发现新机遇并实现目标。

为推动2030年成为科技超级大国的进程,英国还成立了首相直接牵头的科学技术委员会来把握战略方向,同时成立科技战略办公室来明确科技领域优先发展事项。 /qiPCF5mD93mgDetrXE2S5G531A3wODDy8EknUwmrgWTMO+meIav23vLP0zQ8gw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