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为什么诞生在英国,有许多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工业革命起源于黑死病大流行导致的一系列异常景象,是偶发性行为,是危机导致的结果; 还有人认为,工业革命是资本逐利的结果,专利保护是核心; 但更多人认为工业革命出现在英国,是政治进化到一定程度、经济社会积累到一定程度、人文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 我们研究发现,单项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有其偶然性,但科技人才辈出、科技中心形成必然有其基础与规律,是创新文化、创新环境导致的必然结果。没有良好的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偶然的科学发现也会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英国社会和文化领域的空气变得新鲜而自由,文化、艺术与科学开始蓬勃发展,营造了一种思想迸发、包容开放、注重创新、追求知识的社会氛围。遍布伦敦的咖啡馆被誉为“便士大学”,成为最大众的文化交流场所。 就连英国国王,为了得到新知识,还出资购买了意大利山猫学会的大部分资料。 清教主义运动塑造了英国人研究自然、赞颂上帝的文化性格,这对工业革命与英国的科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在全社会追求知识这种氛围的熏陶下,英国领先的制度和宗教改革也让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以前被教会垄断的关于大自然的知识,逐渐进入民间,无论是宗教学者还是世俗学者,经常聚集在一起探讨自然哲学。其中,尤以英国皇家学会的前身——“无形学院” 最为知名。当时,“无形学院”汇集了一大批知名学者,并吸引了众多知识分子的参与。1660年,学者们还提议成立一个促进物理—数学实验知识的学院;1662年,查理二世批准成立伦敦皇家自然知识促进学会,当时的会员有100多名,10年左右增加到200名以上。
除了伦敦皇家自然知识促进学会,还有吸引大量技术人员的月光社。月光社是1765年至1813年,在伯明翰出现的一个由自然哲学家和工业家组成的学会,社团的名称源自他们定期在月圆之夜举行会议的习惯。月光社成员都重视科学知识的应用及工艺技术的革新,孕育出了5位改变世界的成员,即博尔顿(蒸汽机的天使投资人)、达尔文(进化论的先驱)、瓦特(蒸汽机的改良者)、韦奇伍德(工业革命领袖)和普里斯特利(化学家); 还培训了大批既掌握基本的近现代技术手段,又与工业实践有紧密联系的工厂主、技师和熟练工人。
科学史中经常提到世界科技中心,但对科技中心以及科技中心的转移规律等,目前学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比如,对于科技中心,有人认为这种说法不合适,应该将科学和技术分别对待;对于科学中心,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有科学单中心说、科学多中心说、科学主中心说与科学副中心说;技术发展有起有伏,地域分布也不平衡,还有世界技术中心转移说。 当然,也有很多专家、学者认可科技中心的说法,并提出世界科技革命平均100年就爆发一次、每次科技革命持续约60年的论断。
目前对世界科技中心的研究已经达成了一些基本的共识。比如,世界主要的科技中心都拥有一批世界顶尖水平的科学大师和专业技术人才,能够持续产出重大原创科学思想和科技成果,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和方向;世界科技中心不是“从一而终”的,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等都曾是世界科技中心;虽然美国是现在的世界科技中心,但随着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发展,强有力的竞争者一定会出现。
英国曾经是世界科技中心,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英国汇集了最出色的人才,涌现出吉尔伯特、波义耳、牛顿、达尔文、法拉第等各领域的大师。据不完全统计,1660—1730年英国拥有60多名杰出科学家,占当时世界杰出科学家的比例超过 36%。
英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的主要表现是开启了现代科学的大门:牛顿力学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弗朗西斯·培根开启了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培养了大批拥有现代知识的专业人才,英国政府还建立了国家财政支持专业科研和教学机构的机制。这一系列措施,使得英国的科技成果占1601—1660年世界科技成果的19.5%,占1660—1730年世界科技成果的40%以上。
英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工业革命发源地、世界工业中心,主要得益于金融的变革,得益于以新型股份公司、英格兰银行、现代税制、国债制度和股票交易市场的建立与完善为核心的金融创新。尤其是伦敦金融城的建设,对早期工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而后续不断完善的金融体系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的资金条件。
伦敦金融城始建于18世纪上半叶。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基础产业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刺激了公司股票发行与交易。1773年,在伦敦柴思胡同的约那森咖啡馆中,股票经济商正式组织了第一个证券交易所;1802年,伦敦证券交易所新大厦落成开业,股票交易开始,伦敦逐渐形成了金融服务业集群。 1694—1760年,随着银行、保险业和证券业等金融行业的发展,伦敦金融城成为辐射全英国的金融中心。1760—1860年,伴随着英国工业革命大发展的需求,以伦敦金融城为核心的汇票贴现制度与银行网络快速发展,工业和商业积累下来的一些资本也被吸引到伦敦金融城。
恩格斯曾指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工业化之前的英国还属于传统的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生产只能维持人的基本需求,社会财富的总量有限。17世纪,商业和工场手工业开始蓬勃发展,工场手工业产品的需求增加,而市场不断增长的压力刺激了机器的发明,推动英国在技术革新、动力改进方面进行持续的创新。比如,为了提高纺纱的效率,英国人发明并推广使用珍妮纺纱机,并在1754年利用“技艺、制造业及商业奖励会”为改革纺纱工具提供金钱、奖章和其他报酬;蒸汽动力用于工业生产使英国摆脱了所谓的“自然经济”,改善了原有的以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等自然动力进行生产的方式,大大提升了商品的产出效率。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源头活水,但创新也始终伴随着不确定性和巨大风险,需要各种资本,包括智力资本、金融资本等的投入。但创新的产出,一旦公布出来就会变成公共知识,成为大家都容易获得的产出。为此,只有通过专利等多种手段保护创新者的知识产权,才能激励创新投入。
从历史来看,最早提出知识保护的国家是英国。英国对专利的保护最早可追溯到13世纪:1236年,当时的英王亨利三世授予波尔多一个制作色布的市民15年的垄断权。16世纪,伊丽莎白女王在执政期间批准了有关肥皂、纸张、硝石、皮革等物品制造方法的专利50项。 但由于当时的制度不完善,也出现了专利滥用等问题。为了进一步规范专利的申请,1624年英国颁布了《垄断法》。该法案开启了现代专利法的先河,是世界各国现行专利法基本条款的雏形。
《垄断法》的颁布使人们认识到,谁掌握了一项还未被人发现或利用的新技术就意味着可以获得大量利益,这大大刺激了技术发明以及人们对发明的生产应用。数据显示,1680—1689年,英国登记了53个发明专利,1690—1699年达到102个,1700—1759年达到了379个,蒸汽机、纺纱机等都是在专利的刺激下逐步得到改善的。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以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盟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英国政府在世界各地进行大规模殖民,在国内实行有利于资本积累的经济政策,在农村进行大规模圈地运动,这些做法为城市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可供雇用的“自由”劳动力。专利的私权性质得到确认,保障了发明人的利益,为全社会形成全面创新的氛围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