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科技安全制约生命安全

面对小小的新冠病毒,不仅是缺乏技术的发展中国家无能为力,许多发达国家也捉襟见肘。病毒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待多久,会不会再来?病毒是不是人造的,会不会长期存在?科学家难下结论,公众更是一知半解。这一切都说明,生命安全的钥匙还没完全掌握在人类手中,人类对生物世界的了解仍然是冰山一角。因此,科技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生命安全。生命安全是健康问题、科学问题,更是关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问题。为了应对自然界生物引发的传染病、恐怖分子发动的生物战,人类必须做好长期与病毒做斗争的准备。

历史的经验证明,人类只有依靠科技才能从根本上找到战胜疫病的有效途径。在抗击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时,科技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抗生素、疫苗、电子显微镜、基因测序技术等为人类抗击传染病发挥了核心作用。

生命的长度和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伴随着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等的不断突破,各种疫苗、维生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和抗生素类药物被不断发明和应用,还有抗体药物和免疫治疗等治疗手段的增加,人均预期寿命稳步增长。自1840年以来,最高预期寿命几乎呈线性增长,平均每年增长约0.25岁,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世界人均预期寿命大幅度增长(见图2-1)。21世纪初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超过了一半,而20世纪50年代初仅有不到5%,50%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40岁。

图2-1 世界人均预期寿命变化

资料来源:联合国,https://population.un.org/wpp/。

从国际上看,1918—1919年西班牙大流感累计传染全球近半人口,发病率达20%~40%,病死率达2.5%~5%,2 000万~5 000万人死亡,远远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死亡人数。 但新冠肺炎疫情,截至2022年11月27日,全球已报告6.37亿确诊病例和660万死亡病例。 相比西班牙大流感,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下降了近90%,没有医学水平的提升、医疗设备的改善、疫苗和药物的使用,死亡率不可能如此大幅度下降。

虽然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国在检测试剂、疫苗研制、大数据防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中国的科技创新与老百姓对健康不断增长的需求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为了保障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的人民生命安全,中国迫切需要保障科技安全,特别是亟待加强重大药物研发、高端医疗器械开发、防控传染病技术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qigYYbnFdhxaeUUgC6UrKFsxlcrHLf1yGqd0ysDMtEUCbfPaW3pASCq+n1g8fJ/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