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平分秋色
——黛玉与宝钗

■林黛玉■

身世背景

林黛玉,前世为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棵绛珠草,因受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受天地精华,得雨露滋养,遂脱去草胎木质,修成人形,是为绛珠仙子。因没有机会酬谢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所以她心中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终日游离于离恨天外,始终不能修成正果。得知神瑛侍者想要下凡经历尘缘,绛珠仙子便到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今生出自钟鼎之家、书香之族,为巡盐御史林如海与公门小姐贾敏的独生女。她有先天不足之症,会吃饭时便吃药。有个弟弟,3岁就夭折了,所以黛玉被父母视若珍宝,假充养子抚育教导。黛玉七八岁时,母亲病故,外祖母荣国府贾母担心她幼小无依,派人将她接到自己身边抚养。

容貌气质

林黛玉的容貌在书中直接描写一处,是通过“宝黛初会”时贾宝玉的眼来展示的: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间接描写一处,是通过元妃省亲时元春的眼来看的,点明林黛玉容貌比贾府迎春、探春、惜春姐妹出色,与宝钗不相上下:

贾妃见宝、林二人亦发比别姊妹不同,真是姣花软玉一般。

间接描写又一处,是通过薛蟠见林黛玉的反应,来说明林黛玉令人惊叹的天人容貌:

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

总体形象直接描写一处,林黛玉进贾府时,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间接描写一处,王熙凤初见林黛玉时: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出场情况

在《红楼梦》开篇第一回,作者借癞头和尚之口,交代了林黛玉前世绛珠仙子的情况以及“木石前盟”的由来。林黛玉正式出场是在第二回,虽然没有直接描写黛玉的音容笑貌,但是交代了她的纤弱,“年又小,身体又极怯弱”,“哀痛过伤,本自怯弱多病的,触犯旧症,遂连日不曾上学”,还有她的孝顺知礼,“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女学生侍汤奉药,守丧尽哀”。

林黛玉最后一次出场是在第九十八回,黛玉病危时,贾府众人都在为宝钗、宝玉的婚礼忙碌,只有一个李纨在潇湘馆照料,而且“明知是回光返照的光景,却料着还有一半天耐头,自己回到稻香村料理了一回事情”。黛玉临终前“睁开眼一看,只有紫鹃和奶妈并几个小丫头在那里”,这似乎正对应了《葬花词》中“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句;她向紫鹃交代了自己的后事“我的身子是干净的,你好歹叫他们送我回去”,对应着“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黛玉咽气之时,正是宝玉、宝钗礼成之刻。她最后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不做声了,身子也冷了。很多人看到这里认为黛玉最后对宝玉心怀怨恨,才“焚稿断情”、“香消玉陨”,但是作者似乎更想呼应开篇的“木石前盟”和“还泪说”。宝玉、宝钗“金玉良缘”的结合,宣告着“木石前盟”的完结,绛珠仙子还尽一生的眼泪,当然不会“心怀怨恨”离世,否则随同神瑛侍者“下世为人,偿还甘露之惠”就没有意义了。

林黛玉生辰为农历二月十二,表字“颦颦”为宝玉所赠,代表花卉为芙蓉,花语判词为“莫怨东风当自嗟”,在大观园中的住处为“潇湘馆”,在大观园诗社中笔名为“潇湘妃子”,身边服侍的丫头为紫鹃、雪雁和春纤,书中名段为“黛玉葬花”。

在通行的120回《红楼梦》中,主要描写林黛玉的有24回,其中14回目录中镶嵌了林黛玉的名、字、号、代称,分别为“林黛玉”、“黛玉”、“痴颦”、“颦卿”、“颦儿”、“林潇湘”、“潇湘子”、“病潇湘”、“飞燕”和“苦绛珠”等:

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第二十回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第四十二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馀香

第五十七回 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第六十七回 见土仪颦卿思故里 闻秘事凤姐讯家童

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第八十二回 老学究讲义警顽心 病潇湘痴魂惊恶梦

第八十九回 人亡物在公子填词 蛇影杯弓颦卿绝粒

第九十六回 瞒消息凤姐设奇谋 泄机关颦儿迷本性

第九十七回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第九十八回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第三回叙述了林黛玉进贾府的根由和“宝黛初会”的情景;第八回、第二十回、第五十七回、第八十二回、第九十六回表明了黛玉对“金玉良缘”之说的避讳与无奈;第二十七回、第六十七回的“黛玉葬花”和“见土仪思故里”,映衬着黛玉寄人篱下的悲苦心境;第三十八回肯定了黛玉的才学,从诗中“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也道出“世外仙株”的非凡品行和生不逢时;第四十二回通过黛玉在宝钗对其略表关怀后的引咎自责,描绘了黛玉天真笃实、不计前嫌的性格;第七十回的《桃花诗》和《柳絮词》是林黛玉在烂漫春光中发出的悲音,“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中流露出她的自怜,“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中流露出她的无奈,“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流露出她的哀伤与悲苦;第八十九回,病中的林黛玉已经认识到自己与宝玉的姻缘渺茫;第九十七回、第九十八回描述了林黛玉对“木石前盟”的绝望和凄凉处境下的“泪尽离世”。

另外,有10回虽然没有在目录中镶嵌林黛玉名号,内容也是以林黛玉为主的。第十九回,通过“让枕头”、“擦拭胭脂印”、“闻香讲典故”等几处,描绘了黛玉和宝玉两小无猜的亲密关系;第二十三回,通过沁芳闸桥边桃花树下“共读西厢”,描绘出宝、黛两人精神上的互通与心灵上的共鸣;第二十六回,通过黛玉对晴雯闭门不纳的误会,通过她的敏感与自卑,进一步表明了她的孤苦无依;第二十九回,黛玉因“金玉良缘”之说耍小性,对宝玉冷言道“我也知道白认得了我,那里像人家有什么配的上呢”;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后,黛玉“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泪光”来到怡红院,而宝玉又命晴雯送“半新不旧的两条手帕子”到潇湘馆,表明了两人不需言明的款款深情;第四十六回、第六十四回、第七十六回,都是写林黛玉借写诗来排解“烦闷”、“悲苦”、“寂寞”,一连用了15个“秋”字的《秋窗风雨夕》映衬着她“惨淡”与“凄凉”的心境,《五美吟》预示她“红颜命薄古今同”的不幸命运,《凹晶馆联诗》中的“冷月葬花魂”小结着她的悲剧人生;第八十六回、第八十七回则表明黛玉的雅,仿佛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生活在“数楹修舍”中,于“千百竿翠竹遮映”下论琴谈书,让人不得不生出“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见几回”的感叹。

书中议论

在宝玉梦中所见的金陵十二钗正册上,黛玉与宝钗同篇,图画是“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其判词为: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在警幻仙子叫人演绎的《红楼梦》曲子中,黛玉篇名为《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作者在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中对黛玉的介绍是“堪怜咏絮才”,虽然只有五个字,却涵盖两个意思:“我见犹怜”的“怜”与值得盛赞的“才”。在《枉凝眉》曲中,作者又用“阆苑仙葩”来点明黛玉超凡脱俗的品性。

通过宝玉奶妈李嬷嬷与宝钗之口,能够看出黛玉一张嘴不饶人,伶牙俐齿,嘴尖舌利,“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真真这个颦丫头的一张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欢又不是”。贾琏的心腹小厮兴儿对尤二姐介绍荣国府众人,提到黛玉时说她“一肚子文章,只是一身多病,这样的天,还穿夹的,出来风儿一吹就倒了”,还提到仆人们私下管黛玉叫“多病西施”,点出了黛玉的病态美和被大家公认的才华。

名家点评

诸联在《红楼评梦》中认为,如果以花论红楼诸位女子,黛玉如兰,还提到“人至于死,无不一矣”,而“黛玉之死也使人伤”。

蒋和森在《林黛玉赞》中用“你是眼泪的化身,你是多愁的别名”来形容林黛玉。

吕启祥在评论林黛玉时,用“花的精魄,诗的化身”为标题,“如果说,把天地间灵秀之气所钟的女儿喻之为花,那么林黛玉就是花的精魄;如果说,把生活心灵化而流泻为诗,那么林黛玉形象最富于诗人气质,是诗的化身”。

王蒙在《活说红楼梦》中提道:“林黛玉是理想,林黛玉是诗,林黛玉本身便是情,是一切电脑都没有而人类所渴望、所难以获得、所梦寐以求的情。林黛玉的钟情、嫉妒、多疑、纠缠、惧怕,林黛玉的病态,表现了许多弱者的内心,表现了许多强者深藏的、潜意识中不愿人知的那一面内心。”

林黛玉死亡之谜

按照曹雪芹的最初设想,林黛玉应该是用一生的眼泪偿还了贾宝玉的前世灌溉之恩,泪尽而死。在高鹗续书中,林黛玉得知贾宝玉即将迎娶薛宝钗的时候,伤心欲绝,“焚稿断痴情”后“魂归离恨天”,死前嘴里还说着:“宝玉,宝玉,你好……”大有怨恨之意。虽然续书中的“黛玉之死”凄凄惨惨,像是应了其“泪尽而死”的命运安排,但如此心境下离开的黛玉怎么算了结了尘世的恩怨,怎么算是完结了前世今生的情缘呢?

张爱玲曾说:“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有骨,三恨红楼未完。”正因为曹雪芹没有把《红楼梦》写完,“黛玉之死”也成为众说纷纭的不解之谜。林黛玉到底是怎么死的,在《红楼梦》前80回中,曹雪芹给了很多似有似无的线索。有人通过“玉带林中挂”这句判词推断林黛玉是上吊而死,可选择这样死法的已经有了一个秦可卿,如果作者再安排林黛玉这样死去,不仅有枯燥重复之感,而且这种“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世俗死法,与林黛玉的高洁气质也显得不衬。

有人通过《芙蓉女儿诔》来推断林黛玉是因诽谤而死。林黛玉曾抽花签是“芙蓉”,《芙蓉女儿诔》表面上是贾宝玉为悼念晴雯所做,实际上是为了悼念林黛玉,因此才有后来的“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之句。晴雯之死是黛玉之死的影子,林黛玉同晴雯一样“担了虚名儿”,被当成狐狸精,有冤无处诉。诽谤林黛玉的是谁?有赵姨娘说,即赵姨娘为了害宝玉,诋毁其与林黛玉有染,林黛玉为表清白,投水自尽;有小红说,小红与小丫鬟坠儿在滴翠亭谈到私情时被宝钗听到,宝钗为了摆脱嫌疑,用“金蝉脱壳”的法子令小红认为偷听者是林黛玉,成为小红生事的原因。

有人通过林黛玉拒绝接受原本属于北静王的念珠来推测她是因拒婚而死,她拒绝做北静王的侧妃,因此投水自尽,正印证了她是“水中月”,印证了她与湘云联诗中的绝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林黛玉住在翠竹环绕、题名为“有凤来仪”的潇湘馆里,在大观园诗社中的号是“潇湘妃子”。凤也好,妃子也好,都是指嫁入皇族的女子。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作者有意安排,将林黛玉这株落入尘世用眼泪偿还恩情的绛珠仙草与湘妃传说紧密联系起来。

湘妃,传说中的湘水女神,尧帝的两个女儿,嫁舜帝为妻,姐姐叫娥皇,妹妹叫女英。舜帝晚年巡察南方,在苍梧突然病故,娥皇和女英闻讯前往,一边流泪,一边赶路,眼泪散到路边的竹子上,竹子上因两位妃子的眼泪而形成美丽的斑纹,因此得名“斑竹”,又名“湘妃竹”。两位妃子哭泣过后,飞身跃入湘江,殉情而死,死后成为湘水之神,姐姐被称为湘君,妹妹被称为湘夫人。

竹子、眼泪成为林黛玉与湘妃传说的共同点,而作者直接将林黛玉住处命名为“潇湘馆”,又称她为“潇湘妃子”,不知道是否昭示其拥有与湘妃一样多情而坎坷的命运。

或许正因为如此,作者才会安排“金钏跳井”,才会安排贾宝玉到水仙庵祭奠那位“人间有一,天上无双,极聪明极俊雅的一位姐姐妹妹”,才会看着洛神(洛神也是投水而死)泥雕而伤感。“金钏跳井”似乎应该是黛玉投水自尽的预演,洛神也好,湘妃也好,都暗示了林黛玉的命运。

■薛宝钗■

身世背景

薛宝钗,出自“金陵四大家”中的薛家,父亲为紫薇舍人薛公之后,母亲是“金陵四大家”中王家的小姐,舅舅为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姨母是荣国府贾政的正室王夫人。薛宝钗不仅家世渊深,家中还有“百万之富”、“珍珠如土金如铁”,是名副其实的豪门闺秀。父亲生前,她深受宠爱,在其教导下读书识字,比年长两岁的兄长薛蟠聪颖十倍;父亲去世后,她见哥哥游手好闲、不能支撑门户,便不再读书写字,而是留意女红针线、家里生计等,为母亲薛姨妈分忧解劳。

由于是“仕宦名家之女”,薛宝钗的名字列在礼部秀女名册上,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因为哥哥薛蟠要去户部销算旧账,母亲要去探亲,自己也要待选,所以薛宝钗随同家人上京。因舅舅王子腾放了外任,所以薛家投奔到荣国府王夫人处。

容貌气质

薛宝钗的容貌描写,是通过贾宝玉的眼睛展示在世人面前的: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贾府众人对其最初印象是:

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

出场情况

薛宝钗的名字在书中最早出现在第四回,因薛家的人命官司,由葫芦僧道出了护官符: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由这张护官符点出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的金陵四大家族,随后介绍了“丰年好大雪”的薛家,然后又大致说明薛家与王家、贾家的姻亲关系。虽然直接提到薛宝钗的话不多,但是交代了其母薛姨妈对儿子的溺爱纵容,其兄薛蟠的“不学无术”与“骄奢傲慢”。虽然薛家仍有“百万之富”,可是已呈现颓败之势,这让宝钗不仅要留意家里生计,而且还要尽心“待选”,力图重振家业、光耀门楣。

薛宝钗在书中最后一次出场是在第一二〇回,劫后余生的荣国府众人接到贾政的家书,知道贾宝玉出家的消息。薛宝钗虽然伤心痛哭,但是“端庄样儿一点不走”,还去劝慰王夫人。薛姨妈怕女儿伤心过度,到她房中劝解。薛宝钗却是极明事理,思前想后,认为宝玉原是一种奇异的人,夙世前因,没有什么可怨天尤人的。

薛宝钗生辰为农历正月二十一,代表花卉为牡丹,花语判词为“任是无情也动人”,在大观园中的住处为“蘅芜苑”,在大观园诗社中的笔名为“蘅芜君”,身边服侍的丫头为莺儿和文杏,书中名段为“宝钗扑蝶”。

全书120回中,主要描写宝钗的有15回,目录中镶嵌宝钗名、号、代称的占10回,有“薛宝钗”、“宝钗”、“薛蘅芜”、“蘅芜君”、“蘅芜”和“杨妃”等:

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第四十二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馀香

第五十六回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第八十三回 省宫闱贾元妃染恙 闹闺阃薛宝钗吞声

第九十七回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第一〇八回 强欢笑蘅芜庆生辰 死缠绵潇湘闻鬼哭

第八回,交代了“金玉良缘”的由来,宝玉生而衔之的玉上镌写的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宝钗的金锁上錾的是“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用丫鬟莺儿的话来点明玉和金锁上的两句话像是一对,暗示两个人也是一对;第二十七回、第三十八回、第四十二回、第九十七回,都是与黛玉对比而写,道出了宝钗圆滑世故的处事态度、周到体贴的待人方式,让她在与黛玉的婚姻争夺战中最后胜出;第二十八回,通过宝玉的心荡神移,道出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的芳姿,也提到薛姨妈往日对王夫人等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的话,说明“金玉良缘”之说不仅是黛玉的心病,也是宝钗的心病;第三十回,宝玉无心冒犯了宝钗,宝钗借骂小丫鬟之机骂了宝玉,显示了犀利口才;第五十六回,作者用“时”字对宝钗性格作了总概括,宝钗平素就“安分随时”、“随分从时”,奉王夫人命,帮助李纨、探春协理大观园之际,她更是“审时度势”,以“小惠全大体”;第八十三回、第一〇八回的忍气吞声和“强欢笑”,都再次说明宝钗的圆滑世故,喜怒不形于色。

其他5回没有在目录中直接镶嵌宝钗的名字。第三十四回,通过薛蟠的话“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来说明宝钗对宝玉并不是如她表面上的“无情”;第三十六回,宝钗探望宝玉的时候,因宝玉午睡,就“也坐在袭人方才坐的所在”,又见那鸳鸯戏莲的“活计实在可爱,不由的拿起针来,替他代刺”,为以后的“娇妻美妾”埋下了伏笔;第三十七回,借“淡极始知花更艳”的诗句说明宝钗虽然“珍重芳姿昼掩门”,但是心底却存有并不亚于黛玉的傲气,借拟菊花题时“诗题也不要过于新巧”、“出题不拘韵”来表明宝钗没有“小家气”。

书中议论

在警幻仙子叫人演绎的曲子中,薛宝钗篇名为《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株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在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中,作者对薛宝钗的介绍是“可叹停机德”。与林黛玉的小性比起来,薛宝钗“德容兼备”,更像完人,是封建家长眼中理想的婚配人选,但是她的良好德行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只是徒留世人感叹而已。

史湘云认为宝钗没有什么可挑剔的,所以对黛玉说:“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他怎么不及你呢。”贾母也对着薛姨妈夸奖过宝钗:“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宝钗的丫鬟莺儿向宝玉提到自己小姐时,用骄傲和自豪的口气说:“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就连荣国府人见人厌的赵姨娘也因见宝钗送了贾环些东西,心中甚是喜欢,想道:“怨不得别人都说那宝丫头好,会做人,很大方,如今看起来果然不错。他哥哥能带了多少东西来,他挨门儿送到,并不遗漏一处,也不露出谁薄谁厚,连我们这样没时运的,他都想到了。”

名家点评

涂瀛在《红楼梦问答》中对比宝钗与黛玉时说:“宝钗善柔,黛玉善刚;宝钗用屈,黛玉用直;宝钗徇情,黛玉任性;宝钗做面子,黛玉绝尘埃。”他还提到黛玉只能让人“仙之”,就是像神仙一样供奉起来;而宝钗可“妻之”,她是妻子的最佳人选。

蒋和森认为薛宝钗是“一个披着大家闺秀美丽外衣的道学家,她似乎比她所尊崇的朱子还显得迷人”,认为她“既是守道者,又是所奉守的道的受害者”。

李希凡在《可叹停机德》中写道:“曹雪芹笔下的薛宝钗,绝非是概念化的‘冷美人’,而是一个有着复杂性格、精于心计的‘淑女’。作者传神地刻画了薛宝钗身上温柔敦厚的贤淑风范,雍容大方的高贵气质,艳冠群芳的美貌,广博出众的才识和才干。她随时从分,谙熟世故,体贴周到,绵里藏针,心性随和,谨小慎微,既顾全大局,又善于笼络人心,将荣府上下的关系处理得游刃有余……当然也含蓄地写了她的藏私和冷淡。”

宝钗落选与四大家族的衰落

薛家进京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送已经在户部选秀册子上挂名的薛宝钗进京待选,可是纵观全书,却没有与薛宝钗选秀相关的情节,就好像没有这回事一般。

第二十八回里提到元春对贾府诸位的端午节赏赐,薛宝钗与贾宝玉同例,好过林黛玉、迎春姐妹等人,引得黛玉、宝玉等心中浮想翩翩,宝钗则因自己与宝玉的东西一样而觉得没有意思。很多人将这次赏赐当成元春支持“金玉良缘”的事证,其实这件小事也暗示宝钗已经选秀失败。只有宝钗不在待选之列,才有可能提到婚配,薛姨妈才会放出话来“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正因为选秀失败,她听到贾宝玉将她比做杨贵妃才会脸红、恼怒,甚至一反常态,表现得尖酸刻薄。

薛家赤裸裸的攀亲意图在贾府诸人面前显露无疑,宝钗冰雪聪明,当然明白母亲的意图,可少女的矜持又让她不愿主动示好,所以只好远着宝玉,避些嫌疑。贾母是个明白人,心中也有数,所以才会在随后的清虚观打醮中,对张道士提到有和尚说宝玉“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点儿再定罢”,还让他留意打听,不管对方家世如何,只要模样配得上就好。她的话表面上是对张道士说的,实际上是对薛姨妈“金玉之说”的答复,表示自己丝毫没有与薛家联姻的意思。

薛宝钗落选的原因没有直接交代,有人从“冷香丸”推断她是因“哮喘”之疾而落选。薛宝钗是大家公认的“花中之王”,才貌双全,是女子中的一等人物,这样的薛宝钗只因小小宿疾就落选有些说不通。薛宝钗落选最可能的原因就是败于权势之下,她出身商贾之家,虽然家道富足,但毕竟社会地位不高,如果没有背景支持,是无法在这场外戚角逐中胜出的。而薛宝钗选秀的失败,似乎也显示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的金陵四大家族实际上已经外强中干,并不是表面上那样花团锦簇、富贵逼人。 rmXJgC1UkpdEmAcGSGG2Sqw/4oYO6ko3RC9f9+tb8IQJfpk7f5sNB0XhFqJOU1b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