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三

本卷详述使用斗口为二寸五分的重昂斗栱,建造带转角围廊的七檩进深的歇山顶大木建筑的方法。

七檩歇山转角周围廊斗口重昂斗科斗口二寸五分大木做法

【译解】 使用斗口为二寸五分的重昂斗栱,建造七檩进深带转角围廊的歇山顶大木式建筑的方法。

【原文】 凡面阔、进深以斗科攒数定,每攒以口数十一份定宽 (原注:每斗口一寸,随身加一尺一寸,为十一份) 。如斗口二寸五分,以科中分算,得斗科每攒宽二尺七寸五分。如面阔用平身斗科六攒,再加两边柱头科各半攒,共斗科七攒,得面阔一丈九尺二寸五分。

如次间收分一攒,得面阔一丈六尺五寸。梢间同,或再收一攒,临期酌定。如廊内用平身斗科一攒,两边柱头科各半攒,共二攒,得廊子面阔五尺五寸。如进深用平身斗科八攒,再加两边柱头科各半攒,共斗科九攒,得进深二丈四尺七寸五分。外加前后廊各深五尺五寸,得通进深三丈五尺七寸五分。

凡檐柱以斗口七十份,除平板枋,斗科高分位定高 (原注:每斗口一寸,随身加七尺,为七十份) 。如斗口二寸五分,得檐柱连平板枋、斗科通高一丈七尺五寸。内除平板枋高五寸,斗科高二尺三寸,得檐柱净高一丈四尺七寸。外每柱径一尺,加上、下榫各长三寸。如柱径一尺五寸,得榫长各四寸五分。以斗口六份定径寸 (原注:每斗口一寸,随身加六寸,为六份) 。如斗口二寸五分,得檐柱径一尺五寸。两山檐柱做法同。

凡金柱以出廊并正心桁中至挑檐桁中拽架尺寸用加举定高。如廊深五尺五寸,正心桁中至挑檐桁中二拽架一尺五寸 (原注:每拽架以斗口三份为一拽架,得七寸五分) ,共深七尺,按五举加之,得高三尺五寸,并檐柱、平板枋、斗科通高一丈七尺五寸,得金柱高二丈一尺。外每柱径一尺,加上、下榫各长三寸。如柱径一尺七寸,得榫长各五寸一分。其踩步金柱、加平水一份之高,如平水高一尺,即踩步金柱加高一尺,再加桁条径三分之一作桁椀,如桁条径一尺,得桁椀高三寸三分。以檐柱径加二寸定径寸。如檐柱径一尺五寸,得金柱径一尺七寸。

凡小额枋以面阔定长。如面阔一丈九尺二寸五分,两头共除柱径一份一尺五寸,得净面阔一丈七尺七寸五分,即长一丈七尺七寸五分。外加两头入榫分位,各按柱径四分之一。如柱径一尺五寸,得榫长各三寸七分。其廊子小额枋,一头加柱径半份,又照本身高加半份,得出榫分位。如本身高一尺,得出榫长五寸。一头除柱径半份,外加入榫分位亦按柱径四分之一。以斗口四份定高。如斗口二寸五分,得小额枋高一尺,以本身高收二寸定厚,得厚八寸。两山小额枋做法同。

凡由额垫板以面阔定长,如面阔一丈九尺二寸五分,两头共除柱径一份一尺五寸,得净面阔一丈七尺七寸五分,即由额垫板长一丈七尺七寸五分,外加两头入榫分位,各按柱径十分之二。如柱径一尺五寸,得榫长各三寸。以斗口二份定高,一份定厚,如斗口二寸五分,得由额垫板高五寸,厚二寸五分。两山由额垫板做法同。

凡大额枋之长俱与小额枋同,其廊子大额枋一头加檐柱径一份,得霸王拳分位;一头除柱径半份,外加入榫分位,亦按柱径四分之一,以斗口六份定高,如斗口二寸五分,得大额枋高一尺五寸。以本身高收二寸定厚,得大额枋厚一尺三寸。两山大额枋做法同。

凡平板枋以面阔定长,如面阔一丈九尺二寸五分,即长一丈九尺二寸五分。外每宽一尺加扣榫长三寸,如平板枋宽七寸五分,得扣榫长二寸二分。其廊子平板枋一头加柱径一份,得交角出头分位。如柱径一尺五寸,得出头长一尺五寸。以斗口三份定宽,二份定高,如斗口二寸五分,得平板枋宽七寸五分,高五寸。两山平板枋做法同。

凡桃尖梁以廊子进深并正心桁中至挑檐桁中定长。如廊深五尺五寸,正心桁中至挑檐桁中长一尺五寸,共长七尺。又加二拽架尺寸长一尺五寸,得桃尖梁通长八尺五寸。外加金柱径半份,又出榫照随梁枋高半份,如随梁枋高一尺,得出榫长五寸。以拽架加举定高,如斗口重昂,得二拽架深一尺五寸,按五举加之,得高七寸五分,又加蚂蚱头、撑头木各高五寸,得桃尖梁高一尺七寸五分 (原注:蚂蚱头、撑头木详载斗口做法) 。以斗口六份定厚,如斗口二寸五分,得桃尖梁厚一尺五寸。以斗口四份定桃尖梁头之厚,得厚一尺。两山桃尖梁做法同。

凡桃尖随梁枋以出廊定长,如出廊深五尺五寸,即长五尺五寸。外一头加檐柱径半份,一头加金柱径半份,又两头出榫照本身高加半份。如本身高一尺,得出榫各长五寸。高、厚与小额枋同。两山随梁枋做法同。

凡挑檐桁以面阔定长。如面阔一丈九尺二寸五分,即长一丈九尺二寸五分。外每径一尺加扣榫长三寸,如径八寸,得扣榫长二寸四分。其廊子挑檐桁一头加二拽架长一尺五寸,又加交角出头分位,按本身径一份半,如本身径八寸,得交角出头一尺二寸。以正心桁之径收二寸定径寸,如正心桁径一尺,得挑檐桁径八寸。两山挑檐桁做法同。

凡挑檐枋以面阔定长。如面阔一丈九尺二寸五分,内除桃尖梁头之厚一尺,得净面阔一丈八尺二寸五分,即挑檐枋长一丈八尺二寸五分。外加两头入榫分位,各按本身厚一份,如本身厚二寸五分,得榫长各二寸五分。其廊子挑檐枋一头加二拽架长一尺五寸,又加交角出头分位按挑檐桁径一份半,如挑檐桁径八寸,得出头长一尺二寸。一头除桃尖梁头之厚半份,外加入榫分位,按本身厚一份,如本身厚二寸五分,得榫长二寸五分。以斗口二份定高,一份定厚。如斗口二寸五分,得挑檐枋高五寸,厚二寸五分。两山挑檐枋做法同。

七檩歇山转角建筑

歇山式建筑都具有一定的形象特征,而构成其外形的内部构架则有许多特殊的处理方法,因而形成了多种构造形式。

凡正心桁以面阔定长,如面阔一丈九尺二寸五分,即长一丈九尺二寸五分。外每径一尺加搭交榫长三寸,如径一尺,得榫长三寸。其廊子正心桁一头加交角出头分位,按本身径一份,如本身径一尺,得出头长一尺。以斗口四份定径,如斗口二寸五分,得正心桁径一尺。两山正心桁做法同。

凡正心枋计三层,以面阔定长。如面阔一丈九尺二寸五分,内除桃尖梁头之厚一尺,得净面阔一丈八尺二寸五分。外加两头入榫分位,各按本身之高半份,如本身高五寸,得榫长各二寸五分。其廊子正心枋,一头除桃尖梁头之厚半份,外加入榫分位,按本身高半份,得榫长二寸五分。第一层,一头带蚂蚱头长二尺二寸五分;第二层,一头带撑头木长一尺五寸。以斗口二份定高。如斗口二寸五分,得正心枋高五寸。以斗口一份,外加包掩定厚。如斗口二寸五分,加包掩六分,得正心枋厚三寸一分。两山正心枋做法同。

凡里、外拽枋以面阔定长。如面阔一丈九尺二寸五分,里面拽枋除桃尖梁身厚一尺五寸,得长一丈七尺七寸五分。外面拽枋除桃尖梁头厚一尺,得长一丈八尺二寸五分。里、外拽枋外加两头入榫分位,各按本身厚一份。如本身厚二寸五分,得榫长各二寸五分。其廊子拽枋,里一根,一头除桃尖梁身之厚半份;外一根,一头除桃尖梁头之厚半份,各加入榫分位,按本身厚一份,如本身厚二寸五分,得榫长二寸五分。外一根,一头带撑头木长一尺五寸;里一根,收一拽架长七寸五分。高、厚与挑檐枋同。两山拽枋做法同。

凡井口枋之长,与里面拽枋同。外加两头入榫分位,各按本身厚一份,如本身厚二寸五分,得榫长各二寸五分。其廊子井口枋,一头收二拽架长一尺五寸,一头除桃尖梁身之厚半份,外加入榫,按本身厚一份。以挑檐桁之径定高。如挑檐桁径八寸,井口枋即高八寸,厚与拽枋同。两山井口枋做法同。

凡老檐桁以面阔定长,如面阔一丈九尺二寸五分,老檐桁即长一丈九尺二寸五分。外每径一尺,加搭交榫长三寸。其梢间老檐桁,按面阔内除安博脊分位,得长。径与正心桁同。

【译解】 面宽和进深都由斗栱的套数来确定,一套斗栱的宽度为斗口宽度的十一倍 (原注:若斗口的宽度为一寸,一套斗 栱的 宽度为一寸的十一倍,即一尺一寸) 。如果斗口的宽度为二寸五分,那么可得一套斗栱的宽度为二尺七寸五分。如果面宽为六套平身科斗栱的宽度,两侧均使用半套柱头科斗栱,共计使用七套斗栱,由此可得面宽为一丈九尺二寸五分。

如果次间少用一套斗栱,则可得面宽为一丈六尺五寸。梢间与次间的面宽相同,或者梢间比次间少用一套斗栱,具体使用的斗栱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如果廊的内部用一套平身科斗栱,两侧均使用半套柱头科斗栱,共计使用两套斗栱,可得廊的面宽为五尺五寸。如果进深使用八套平身科斗栱,两侧均使用半套柱头科斗栱,共计使用九套斗栱,可得进深为二丈四尺七寸五分。加上前后廊的进深均为五尺五寸,可得通进深为三丈五尺七寸五分。

檐柱的高度为斗口宽度的七十倍减去平板枋和斗栱的高度 (原注:若斗口的宽度为一寸,则檐柱的高度为一寸的七十倍,即七尺) 。如果斗口的宽度为二寸五分,那么可得檐柱、平板枋和斗栱的总高度为一丈七尺五寸。减去平板枋和斗栱的高度,即可得檐柱的净高度。若平板枋的高度为五寸,斗栱的高度为二尺三寸,则可得檐柱的净高度为一丈四尺七寸。当柱径为一尺时,外加的上、下榫的长度为三寸。如果柱径为一尺五寸,可得榫的长度为四寸五分。柱径的尺寸为斗口宽度的六倍 (原注:若斗口的宽度为一寸,柱径为一寸的六倍,即六寸) 。如果斗口的宽度为二寸五分,可得柱径为一尺五寸。两山檐柱尺寸的计算方法相同。

金柱的高度,由出廊和正心桁中心至挑檐桁中心的拽架尺寸和举的比例来确定。若廊的进深为五尺五寸,正心桁中心至挑檐桁中心的长度为二拽架,即一尺五寸 (原注:若斗口宽度的三倍为一拽架,可以计算出一拽架为七寸五分) ,与廊的进深相加,得总进深为七尺。如果使用五举的比例,则可得高度为三尺五寸,檐柱、平板枋和斗栱的高度相加为一丈七尺五寸,可得金柱的高度为二丈一尺。当柱径为一尺时,上、下榫的长度为三寸。如果柱径为一尺七寸,上、下榫的长度均为五寸一分。踩步金柱的高度,需要在此基础上增加平水的高度。若平水的高度为一尺,则踩步金柱再加高一尺,再加上桁条直径的三分之一作为桁椀。如果桁条的直径为一尺,则桁椀的高度为三寸三分。檐柱径加上二寸,即为金柱径的尺寸。如果檐柱径为一尺五寸,可得金柱径为一尺七寸。

小额枋的长度由面宽来确定。如果面宽为一丈九尺二寸五分,两端共减去柱径一尺五寸,可得净面宽为一丈七尺七寸五分,则小额枋的长度为一丈七尺七寸五分。两端外加入榫的长度,即柱径的四分之一。若柱径为一尺五寸,可得入榫的长度为三寸七分。廊上的小额枋,一端需增加柱径的一半,出榫的长度为小额枋本身高度的一半。如果本身的高度为一尺,可得入榫的长度为五寸。一端减去柱径的一半,出榫的长度为柱径的四分之一。以斗口宽度的四倍来确定小额枋的高度。如果斗口的宽度为二寸五分,可得小额枋的高度为一尺,以本身的高度减少二寸来确定小额枋的厚度,由此可得其厚度为八寸。两山墙的小额枋尺寸的计算方法相同。

由额垫板的长度由面宽来确定。如果面宽为一丈九尺二寸五分,两端共减去柱径一尺五寸,可得净面宽为一丈七尺七寸五分,则由额垫板的长度为一丈七尺七寸五分。两端外加入榫的长度,其为柱径的十分之二,若柱径为一尺五寸,可得入榫的长度为三寸。用斗口宽度的两倍来确定由额垫板的高度,用斗口的宽度来确定其厚度。如果斗口的宽度为二寸五分,可得由额垫板的高度为五寸,厚度为二寸五分。两山墙的由额垫板尺寸的计算方法相同。

大额枋的长度与小额枋的长度相同。在廊上的大额枋一端留出与柱径尺寸相同长度的枋头,作为霸王拳。一端减去柱径的一半,外加入榫的长度,其为柱径的四分之一。用斗口宽度的六倍来确定大额枋的高度。如果斗口的宽度为二寸五分,则可得大额枋的高度为一尺五寸。用本身的高度减少二寸来确定大额枋的厚度,可得大额枋的厚度为一尺三寸。两山墙的大额枋尺寸的计算方法相同。

平板枋的长度由面宽来确定。如果面宽为一丈九尺二寸五分,则平板枋的长度为一丈九尺二寸五分。当平板枋的宽度为一尺时,外加的扣榫的长度为三寸。如果平板枋的宽度为七寸五分,则可得扣榫的长度为二寸二分。在廊上的平板枋一端增加柱径的尺寸,作为出头部分。如果柱径为一尺五寸,则出头部分的长度为一尺五寸。用斗口宽度的三倍来确定平板枋的宽度,用斗口宽度的两倍来确定平板枋的高度。如果斗口的宽度为二寸五分,那么可得平板枋的宽度为七寸五分,高度为五寸。两山墙的平板枋尺寸的计算方法相同。

桃尖梁的长度由廊的进深加正心桁中心至挑檐桁中心的间距来确定。若廊的进深为五尺五寸,正心桁中心至挑檐桁中心的间距为一尺五寸,则总长度为七尺。再加两拽架的长度一尺五寸,可得桃尖梁的长度为八尺五寸。向外出头的部分为金柱径的一半,再加出榫的长度,出榫的长度为随梁枋高度的一半。若随梁枋的高度为一尺,则出榫的长度为五寸。桃尖梁的高度由拽架的尺寸和举的比例来确定。若重昂为二拽架,拽架尺寸为一尺五寸。如果使用五举的比例,则可得高度为七寸五分。再加上蚂蚱头和撑头木,二者的高度均为五寸,则可得桃尖梁的高度为一尺七寸五分 (原注:蚂蚱头、撑头木的尺寸在斗口的做法里有详细记载) 。以斗口宽度的六倍来确定桃尖梁的厚度。若斗口的宽度为二寸五分,可得桃尖梁的厚度为一尺五寸。以斗口宽度的四倍来确定桃尖梁梁头的厚度,若斗口的宽度为二寸五分,可得桃尖梁梁头的厚度为一尺。两山墙的桃尖梁尺寸的计算方法相同。

桃尖随梁枋的长度由出廊来确定。若出廊的进深为五尺五寸,则桃尖随梁枋的长度为五尺五寸。在外侧的一端加金柱径的一半,两端出榫的长度为随梁枋本身高度的一半。若随梁枋的高度为一尺,则两端出榫的长度均为五寸。桃尖随梁枋的高度、厚度与小额枋的高度、厚度相同。两山墙的桃尖随梁枋尺寸的计算方法相同。

挑檐桁的长度由面宽来确定。若面宽为一丈九尺二寸五分,则挑檐桁的长度为一丈九尺二寸五分。当挑檐桁的直径为一尺时,外加的扣榫的长度为三寸。以此计算,若挑檐桁的直径为八寸,则外加的扣榫的长度为二寸四分。廊子里的挑檐桁,一端需增加二拽架,长度为一尺五寸。再加与其他构件相交之后的出头部分,该部分的长度为本身直径的一点五倍,若本身的直径为八寸,可得该出头部分的长度为一尺二寸。以正心桁的直径减少二寸来确定挑檐桁的直径。若正心桁的直径为一尺,则可得挑檐桁的直径为八寸。两山墙的挑檐桁尺寸的计算方法相同。

挑檐枋的长度由面宽来确定。若面宽为一丈九尺二寸五分,减去桃尖梁梁头的厚度一尺,可得净面宽为一丈八尺二寸五分,则挑檐枋的长度为一丈八尺二寸五分。两端外加入榫的长度为自身的厚度。若自身的厚度为二寸五分,则可得入榫的长度均为二寸五分。廊子里的挑檐枋,一端需增加二拽架,长度为一尺五寸。再加与其他构件相交之后的出头部分,该部分的长度为挑檐桁直径的一点五倍,若挑檐桁的直径为八寸,可得该出头部分的长度为一尺二寸。一端需减去桃尖梁梁头厚度的一半,外加入榫的长度,入榫的长度为自身的厚度。若自身的厚度为二寸五分,可得入榫的长度为二寸五分。以斗口宽度的两倍来确定挑檐枋的高度,以斗口的宽度来确定其厚度。若斗口的宽度为二寸五分,则可得挑檐枋的高度为五寸,厚度为二寸五分。两山墙的挑檐枋尺寸的计算方法相同。

正心桁的长度由面宽来确定。若面宽为一丈九尺二寸五分,则正心桁的长度为一丈九尺二寸五分。当正心桁的直径为一尺时,外加相交部分的榫的长度为三寸。若直径为一尺,则可得榫的长度为三寸。廊子里的正心桁,一端与其他构件相交后出头,该出头部分的长度为本身的直径。若本身的直径为一尺,则可得出头部分的长度为一尺。以斗口宽度的四倍来确定正心桁的直径。若斗口的宽度为二寸五分,则可得正心桁的直径为一尺。两山墙的正心桁尺寸的计算方法相同。

正心枋共有三层,其长度由面宽来确定。若面宽为一丈九尺二寸五分,减去桃尖梁梁头的厚度一尺,可得净面宽为一丈八尺二寸五分。两端外加入榫的长度,其为自身高度的一半。若自身的高度为五寸,可得入榫的长度为二寸五分。廊子里的正心枋,一端需减去桃尖梁梁头厚度的一半,再确定入榫的位置,入榫的长度为自身高度的一半。若自身的高度为五寸,可得入榫的长度为二寸五分。第一层正心枋,一端带有蚂蚱头,长度为二尺二寸五分;第二层正心枋,一端带有正撑头木,长度为一尺五寸。以斗口宽度的两倍来确定正心枋的高度。若斗口的宽度为二寸五分,可得正心枋的高度为五寸。用斗口的宽度加包掩来确定正心枋的厚度。若斗口的宽度为二寸五分,包掩为六分,可得正心枋的厚度为三寸一分。两山墙的正心枋尺寸的计算方法相同。

里、外拽枋的长度由面宽来确定。若面宽为一丈九尺二寸五分,里拽枋需减去桃尖梁梁头的厚度一尺五寸,可得其长度为一丈七尺七寸五分;外拽枋需减去桃尖梁梁头的厚度一尺,可得其长度为一丈八尺二寸五分。里、外拽枋的两端分别外加入榫的长度,入榫的长度为自身的厚度。若拽枋的厚度为二寸五分,则可得入榫的长度均为二寸五分。廊子的拽枋,里拽枋的一端需减去桃尖梁梁头厚度的一半;外拽枋的一端需减去桃尖梁梁头厚度的一半。分别外加入榫的长度,入榫的长度为自身的厚度。若拽枋的厚度为二寸五分,可得入榫的长度为二寸五分。外拽枋的一端有撑头木,其长度为一尺五寸。里拽枋向内缩进一拽架,缩进的长度为七寸五分。里、外拽枋的高度、厚度与挑檐枋的高度、厚度相同。两山墙的拽枋尺寸的计算方法相同。

井口枋的长度与里拽枋的长度相同。两端外加入榫的长度,入榫的长度为自身的厚度。若井口枋的厚度为二寸五分,可得入榫的长度均为二寸五分。廊子里的井口枋,一端缩进二拽架,缩进的长度为一尺五寸;一端减去桃尖梁梁头厚度的一半,外加入榫的长度,入榫的长度为自身的厚度。用挑檐桁的直径来确定井口枋的高度。若挑檐桁的直径为八寸,则井口枋的高度为八寸。井口枋的厚度与拽枋的厚度相同。两山墙的井口枋尺寸的计算方法相同。

老檐桁的长度由面宽来确定。若面宽为一丈九尺二寸五分,则老檐桁的长度为一丈九尺二寸五分。当老檐桁的直径为一尺时,其与其他构件相交的部分外加的榫的长度为三寸。梢间的老檐桁的长度由面宽减去博脊的占位部分来确定。老檐桁的直径与正心桁的直径相同。

【原文】 凡老檐垫板以面阔定长。如面阔一丈九尺二寸五分,内除五架梁头之厚一尺九寸,得净面阔一丈七尺三寸五分,老檐垫板即长一丈七尺三寸五分。外加两头入榫分位,照梁头之厚每尺加入榫二寸。如梁头厚一尺九寸,得榫长各三寸八分。其梢间垫板,一头除梁头厚半份,一头除金柱径半份。加榫仍照前法。两山除金柱径一份,外加入榫分位,按柱径十分之二。以斗口四份定高,一份定厚。如斗口二寸五分,得老檐垫板高一尺,厚二寸五分。

凡老檐枋以面阔定长。如面阔一丈九尺二寸五分,内除柱径一份一尺七寸,得净面阔一丈七尺五寸五分,即长一丈七尺五寸五分。外加两头入榫分位,各按柱径四分之一。如柱径一尺七寸,得榫径各四寸二分。高、厚俱与小额枋同。

凡天花垫板以举架定高。如举架高三尺五寸,内除老檐枋之高一尺,桃尖梁高一尺七寸五分,得天花垫板高七寸五分。长、厚与老檐垫板同。

凡天花枋之长与老檐枋同。以小额枋之高加二寸定高,如小额枋高一尺,得天花枋高一尺二寸,以本身高收二寸定厚,得天花枋厚一尺。

凡踩步金枋以进深定长。如进深二丈四尺七寸五分,除金柱径一份一尺七寸,得净进深二丈三尺五分,即长二丈三尺五分。外加两头入榫分位,各按柱径四分之一。如柱径一尺七寸,得榫长各四寸二分。高、厚与小额枋同。

【译解】 老檐垫板的长度由面宽来确定。若面宽为一丈九尺二寸五分,减去五架梁梁头的厚度一尺九寸,则可得净面宽为一丈七尺三寸五分,则老檐垫板的长度为一丈七尺三寸五分。两端外加入榫的长度,当梁头的厚度为一尺时,入榫的长度为二寸。以此计算,若梁头的厚度为一尺九寸,则可得入榫的长度为三寸八分。梢间的老檐垫板,一端减去梁头厚度的一半;一端减去金柱径的一半。外加的入榫的长度,按照前述方法进行计算。两山墙的老檐垫板,需减去金柱径的尺寸。两端外加入榫的长度,入榫的长度均为金柱径的十分之二。用斗口宽度的四倍来确定老檐垫板的高度,用斗口的宽度来确定其厚度。若斗口的宽度为二寸五分,则可得老檐垫板的高度为一尺,厚度为二寸五分。

老檐枋的长度由面宽来确定。若面宽为一丈九尺二寸五分,减去金柱径的尺寸,即一尺七寸,可得净面宽为一丈七尺五寸五分,则老檐枋的长度为一丈七尺五寸五分。两端外加入榫的长度,入榫的长度均为金柱径的四分之一。若柱径为一尺七寸,可得入榫的长度均为四寸二分。老檐枋的高度、厚度与小额枋的高度、厚度相同。

天花垫板的高度由举架的尺寸来确定。若举架的高度为三尺五寸,减去老檐枋的高度一尺,再减去桃尖梁的高度一尺七寸五分,可得天花垫板的净高度为七寸五分。天花垫板的长度、厚度与老檐垫板的长度、厚度相同。

天花枋的长度与老檐枋的长度相同。以小额枋的高度加二寸来确定天花枋的高度。若小额枋的高度为一尺,可得天花枋的高度为一尺二寸。以自身的高度减少二寸来确定自身的厚度,可得天花枋的厚度为一尺。

踩步金枋的长度由进深来确定。若进深为二丈四尺七寸五分,减去金柱径的尺寸,即为一尺七寸,可得净进深为二丈三尺五分,则踩步金枋的长度为二丈三尺五分。两端外加入榫的长度,入榫的长度均为柱径的四分之一。若柱径为一尺七寸,可得入榫的长度均为四寸二分。踩步金枋的高度、厚度与小额枋的高度、厚度相同。

【原文】 凡踩步金以进深定长。如进深二丈四尺七寸五分,两头加假桁条头,各按桁条径一份半,如桁条径一尺,得假桁条头各长一尺五寸,得踩步金长二丈七尺七寸五分。以金柱径加二寸定厚。如柱径一尺七寸,得踩步金厚一尺九寸。以本身厚每尺加二寸定高,得踩步金高二尺二寸八分。

凡五架梁以步架四份定长。如步架四份深二丈四尺七寸五分,两头各加桁条径一份,得柁头分位,如桁条径一尺,得五架梁通长二丈六尺七寸五分。高、厚与踩步金同。

凡五架随梁枋以步架四份定长。如步架四份深二丈四尺七寸五分,内除金柱径一份一尺七寸,得五架随梁枋长二丈三尺五分。外加两头入榫分位,各按柱径四分之一。如柱径一尺七寸,得榫长各四寸二分。高、厚与大额枋同。

凡天花梁之长与五架随梁枋同。以金柱径加二寸定高。如金柱径一尺七寸,得天花梁高一尺九寸。以本身之高收二寸定厚,得厚一尺七寸。

凡金瓜柱以步架加举定高。如步架深六尺一寸八分,按七举加之,得高四尺三寸二分。内除五架梁之高二尺二寸八分,得金瓜柱净高二尺四分。外每宽一尺,加上、下榫各长三寸。如本身宽一尺五寸六分,得榫长各四寸六分。以三架梁之厚每尺收滚楞二寸定厚。如三架梁厚一尺七寸,得金瓜柱厚一尺三寸六分。以本身厚加二寸定宽,得宽一尺五寸六分。

凡踩步金上柁橔以桁条径尺寸加倍定宽。如桁条径一尺,得柁橔宽二尺。高与金瓜柱同,得高四尺三寸二分,内除踩步金之高二尺二寸八分,并踩步金枋之高一尺,得柁橔净高一尺四分。厚与金瓜柱同。

凡角背以步架定长。如步架深六尺一寸八分,角背即长六尺一寸八分。以瓜柱之净高折半定高。如瓜柱高二尺四分,得角背高一尺二分。以瓜柱厚三分之一定厚。如瓜柱厚一尺三寸六分,得角背厚四寸五分。

凡金、脊桁之长、径做法,俱与老檐桁同。

凡金、脊枋之长、宽、厚做法,俱与老檐枋同。除瓜柱之径一份,外加入榫分位,各按柱径四分之一。

凡金、脊垫板之长、宽、厚做法,俱与老檐垫板同。除梁头或脊瓜柱,外加入榫尺寸。

凡三架梁以步架二份定长。如步架二份深一丈二尺三寸六分,两头各加桁条径一份得柁头分位。如桁条径一尺,得三架梁通长一丈四尺三寸六分。以五架梁之高、厚各收二寸定高、厚。如五架梁高二尺二寸八分,厚一尺九寸,得三架梁高二尺八分,厚一尺七寸。

凡脊瓜柱以步架加举定高。如步架深六尺一寸八分,按九举加之,得高五尺五寸六分,又加平水高一尺,得共高六尺五寸六分。内除三架梁之高二尺八分,得脊瓜柱净高四尺四寸八分,外加桁条径三分之一作上桁椀,如桁条径一尺,得桁椀三寸三分。每宽一尺,加下榫长三寸。如本身宽一尺五寸六分,得下榫长四寸六分。宽、厚与金瓜柱同。

凡脊角背以步架定长。如步架深六尺一寸八分,脊角背即长六尺一寸八分。以脊瓜柱之高、厚三分之一定高、厚。如脊瓜柱净高四尺四寸八分,厚一尺三寸六分,得脊角背高一尺四寸九分,厚四寸五分。

歇山建筑的屋顶瓦作

我国古建筑屋顶的瓦作在形制上也可分为大式和小式。大式用筒瓦骑缝,脊上有特殊脊瓦、吻兽等装饰,材料多用琉璃瓦或青瓦;小式则没有吻兽,多用板瓦,材料则只用青瓦。

凡扶脊木长、径做法,俱与脊桁同。脊桩照通脊之高,再加扶脊木之径一份,桁条径四分之一,得长。宽照椽径一份,厚按本身之宽折半。

凡仔角梁以出廊并出檐各尺寸用方五斜七举架定长。如出廊深五尺五寸,出檐六尺七寸五分 (原注:出檐照斗口加算,如斗口单昂,每斗口一寸,出檐二尺四寸。如斗口重昂并单翘单昂,每斗口一寸,出檐二尺七寸。如单翘重昂,每斗口一寸,出檐三尺。如双翘重昂,每斗口一寸,出檐三尺三寸) ,得长一丈二尺二寸五分。用方五斜七之法加长,又按一一五加举,共长一丈九尺七寸二分。再加翼角斜出椽径三份,如椽径三寸五分,得并长二丈七寸七分。再加套兽榫照角梁本身之厚一份。如角梁厚七寸,即套兽榫长七寸,得仔角梁通长二丈一尺四寸七分。以椽径三份定高,二份定厚。如椽径三寸五分,得仔角梁高一尺五分,厚七寸。

【译解】 踩步金的长度由进深来确定。若进深为二丈四尺七寸五分,两端外加假桁条头,其长度为桁条直径的一点五倍。若桁条的直径为一尺,可得假桁条头的长度均为一尺五寸,由此可得踩步金的长度为二丈七尺七寸五分。以金柱径增加二寸来确定踩步金的厚度。若金柱径为一尺七寸,可得踩步金的厚度为一尺九寸。以踩步金的厚度来确定其高度。当踩步金的厚度为一尺时,其高度为一尺二寸,由此可得踩步金的高度为二尺二寸八分。

五架梁的长度由步架长度的四倍来确定。若步架长度的四倍为二丈四尺七寸五分,两端均延长桁条的直径,可得柁头的长度。若桁条的直径为一尺,则可得五架梁的总长度为二丈六尺七寸五分。五架梁的高度、厚度与踩步金的高度、厚度相同。

五架随梁枋的长度由步架长度的四倍来确定。若步架长度的四倍为二丈四尺七寸五分,减去金柱径的尺寸一尺七寸,则可得五架随梁枋的长度为二丈三尺五分。两端各加入榫的长度,入榫的长度为柱径的四分之一。若柱径为一尺七寸,可得入榫的长度均为四寸二分。五架随梁枋的高度、厚度与大额枋的高度、厚度相同。

天花梁的长度与五架随梁枋的长度相同。以金柱径加二寸来确定天花梁的高度,若金柱径为一尺七寸,则天花梁的高度为一尺九寸。以天花梁自身的高度减少二寸来确定天花梁的厚度,可得天花梁的厚度为一尺七寸。

金瓜柱的高度由步架的长度和举的比例来确定。若步架的长度为六尺一寸八分,使用七举的比例,可得高度为四尺三寸二分。减去五架梁的高度二尺二寸八分,可得金瓜柱的净高度为二尺四分。当金瓜柱的宽度为一尺时,上、下入榫的长度均为三寸。若金瓜柱的宽度为一尺五寸六分,可得上、下入榫的长度均为四寸六分。以三架梁的厚度来确定金瓜柱的厚度。当三架梁的厚度为一尺时,金瓜柱的厚度为八寸。若三架梁的厚度为一尺七寸,可得金瓜柱的厚度为一尺三寸六分。以金瓜柱自身的厚度增加二寸来确定其宽度,可得金瓜柱的宽度为一尺五寸六分。

踩步金上柁橔的宽度由桁条直径的两倍来确定。若桁条的直径为一尺,可得踩步金上柁橔的宽度为二尺。柁橔的高度与金瓜柱的高度相同,可得高度为四尺三寸二分,减去踩步金的高度二尺二寸八分,再减去踩步金枋的高度一尺,可得柁橔的净高度为一尺四分。柁橔的厚度与金瓜柱的厚度相同。

角背的长度由步架的长度来确定。若步架的长度为六尺一寸八分,则角背的长度为六尺一寸八分。以瓜柱净高度的一半来确定角背的高度。若瓜柱的净高度为二尺四分,则可得角背的高度为一尺二分。以瓜柱厚度的三分之一来确定角背的厚度。若瓜柱的厚度为一尺三寸六分,则可得角背的厚度为四寸五分。

金桁、脊桁的长度和直径的计算方法都与老檐桁的相同。

金枋、脊枋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的计算方法都与老檐枋的相同。其为分别减去瓜柱的直径,外加入榫的长度,入榫的长度为柱径的四分之一。

金垫板、脊垫板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的计算方法都与老檐垫板的相同。其为分别减去梁头或脊瓜柱的厚度,外加入榫的长度。

三架梁的长度由步架长度的两倍来确定。若步架长度的两倍为一丈二尺三寸六分,两端均延长与桁条直径相同的尺寸,可得柁头的长度。若桁条的直径为一尺,可得三架梁的总长度为一丈四尺三寸六分。以五架梁的高度、厚度各减少二寸来确定三架梁的高度、厚度。若五架梁的高度为二尺二寸八分,厚度为一尺九寸,可得三架梁的高度为二尺八分,厚度为一尺七寸。

脊瓜柱的高度由步架的长度和举的比例来确定。若步架的长度为六尺一寸八分,使用九举的比例,可得高度为五尺五寸六分。加平水的高度一尺,可得总高度为六尺五寸六分。减去三架梁的高度二尺八分,可得脊瓜柱的净高度为四尺四寸八分。外加桁条直径的三分之一,作为上桁椀。若桁条的直径为一尺,可得桁椀的高度为三寸三分。当脊瓜柱的宽度为一尺时,下方入榫的长度为三寸。若脊瓜柱的宽度为一尺五寸六分,可得下方入榫的长度为四寸六分。脊瓜柱的宽度、厚度与上金瓜柱的宽度、厚度相同。

脊角背的长度由步架的长度来确定。若步架的长度为六尺一寸八分,则脊角背的长度为六尺一寸八分。以脊瓜柱的净高度、厚度的三分之一来确定脊角背的高度、厚度。若脊瓜柱的净高度为四尺四寸八分,厚度为一尺三寸六分,可得脊角背的高度为一尺四寸九分,厚度为四寸五分。

扶脊木的长度和直径都与脊桁的相同。脊桩的长度为通脊的高度加扶脊木的直径,再加桁条直径的四分之一。脊桩的宽度与椽子的直径相同,脊桩的厚度为自身宽度的一半。

仔角梁的长度,由出廊的进深和出檐的长度用方五斜七法计算之后,再加举的比例来确定。若出廊的进深为五尺五寸,出檐的长度为六尺七寸五分 (原注:出檐的长度由斗口的宽度来确定,若使用单昂斗口,当斗口的宽度为一寸时,出檐的长度为二尺四寸。若使用重昂和单翘单昂斗口,当斗口的宽度为一寸时,出檐的长度为二尺七寸。若使用单翘重昂斗口,当斗口的宽度为一寸时,出檐的长度为三尺。若使用双翘重昂斗口,当斗口的宽度为一寸时,出檐的长度为三尺三寸) ,可得长度为一丈二尺二寸五分。用方五斜七法计算角线的长度,再使用一一五举的比例,可得长度为一丈九尺七寸二分。再加翼角的出头部分,其为椽子直径的三倍。若椽子的直径为三寸五分,将所得到的翼角的长度与前述长度相加,可得长度为二丈七寸七分。再加套兽入榫的长度,其为角梁的厚度。若角梁的厚度为七寸,则套兽入榫的长度为七寸,由此可得仔角梁的总长度为二丈一尺四寸七分。以椽子直径的三倍来确定仔角梁的高度,以椽子直径的两倍来确定仔角梁的厚度。若椽子的直径为三寸五分,可得仔角梁的高度为一尺五分,厚度为七寸。

【原文】 凡老角梁以仔角梁之长,除飞檐头并套兽榫定长。如仔角梁长二丈一尺四寸七分,内除飞檐头长三尺六寸二分,并套兽榫长七寸,得长一丈七尺一寸五分。外加后尾三岔头照金柱径一份。如金柱径一尺七寸,得老角梁通长一丈八尺八寸五分。高、厚与仔角梁同。

凡枕头木以出廊定长。如出廊深五尺五寸,即长五尺五寸。外加二拽架长一尺五寸,内除角梁之厚半份,得枕头木长六尺六寸五分。以挑檐桁径十分之三定宽。如挑檐桁径八寸,得枕头木宽二寸四分。正心桁上枕头木以出廊定长。如出廊深五尺五寸,即长五尺五寸。内除角梁之厚半份,得正心桁上枕头木净长五尺一寸五分。以正心桁径十分之三定宽。如正心桁径一尺,得枕头木宽三寸。以椽径二份半定高。如椽径三寸五分,得枕头木一头高八寸七分,一头斜尖与桁条平。两山枕头木做法同。

凡椽椀、椽中板以面阔定长。如面阔一丈九尺二寸五分,即长一丈九尺二寸五分。以椽径一份,再加椽径三分之一定高。如椽径三寸五分,得椽椀、椽中板高四寸六分。以椽径三分之一定厚,得厚一寸一分。两山椽中板、椽椀做法同。

凡檐椽以出廊并出檐加举定长。如出廊深五尺五寸,又加出檐照斗口重昂斗科二十七份,如斗口二寸五分,得六尺七寸五分,共长一丈二尺二寸五分。又按一一五加举,得通长一丈四尺八分。内除飞檐头长二尺五寸八分,得檐椽净长一丈一尺五寸。以桁条径每尺三寸五分定径寸,如桁条径一尺,得椽径三寸五分。两山檐椽做法同。每椽空档,随椽径一份。每间椽数俱应成双,档之宽窄,随数均匀。

凡花架椽以步架加举定长。如步架深六尺一寸八分,按一二五加举,得花架椽长七尺七寸二分。径与檐椽同。

凡脑椽以步架加举定长。如步架深六尺一寸八分,按一三五加举,得脑椽长八尺三寸四分。径与檐椽同。以上檐、脑椽一头加搭交尺寸,花架椽两头各加搭交尺寸,俱照椽径加一份。如椽径三寸五分,得搭交长三寸五分。

凡两山出梢 〔1〕 哑叭脑椽、花架椽,俱与正脑椽、花架椽同。哑叭檐椽以挑山檩之长得长,系短椽折半核算。

凡飞檐椽以出檐定长。如出檐六尺七寸五分,按一一五加举,得长七尺七寸六分,三份分之,出头一份,得长二尺五寸八分。后尾二份半,得长六尺四寸五分。得飞檐椽通长九尺三分。见方与檐椽径寸同。

【注释】

〔1〕 出梢:悬山式建筑梢间的檩子需挑出山墙外,故称为“出梢”。此为悬山与硬山建筑的主要区别之一。

【译解】 老角梁的长度由仔角梁的长度,减去飞檐头和套兽的入榫长度来确定。若仔角梁的长度为二丈一尺四寸七分,减去飞檐头的长度三尺六寸二分,再减去套兽入榫的长度七寸,可得老角梁的长度为一丈七尺一寸五分。老角梁的后尾三岔头的长度为金柱径的尺寸。若金柱径为一尺七寸,则可得老角梁的总长度为一丈八尺八寸五分。老角梁的高度、厚度与仔角梁的高度、厚度相同。

枕头木的长度由出廊的进深来确定。若出廊的进深为五尺五寸,则长为五尺五寸。再加二拽架的长度一尺五寸,减去角梁厚度的一半,可得枕头木的长度为六尺六寸五分。以挑檐桁直径的十分之三来确定枕头木的宽度。若挑檐桁的直径为八寸,可得枕头木的宽度为二寸四分。正心桁上方的枕头木的长度由出廊的进深来确定。若出廊的进深为五尺五寸,则长为五尺五寸。减去角梁厚度的一半,可得正心桁上方的枕头木的净长度为五尺一寸五分。以正心桁直径的十分之三,来确定其上枕头木的宽度。若正心桁的直径为一尺,可得正心桁上方的枕头木的宽度为三寸。以椽子直径的二点五倍来确定枕头木的高度。若椽子的直径为三寸五分,可得枕头木一端的高度为八寸七分,另一端为斜尖状,与桁条平齐。两山墙的枕头木尺寸的计算方法相同。

椽椀和椽中板的长度由面宽来确定。若面宽为一丈九尺二寸五分,则椽椀和椽中板的长度为一丈九尺二寸五分。以椽子的直径再加该直径的三分之一来确定椽椀和椽中板的高度。若椽子的直径为三寸五分,则可得椽椀和椽中板的高度为四寸六分。以椽子直径的三分之一来确定椽椀和椽中板的厚度,可得其厚度为一寸一分。两山墙的椽椀和椽中板尺寸的计算方法相同。

檐椽的长度由出廊的进深加出檐的长度和举的比例来确定。若出廊的进深为五尺五寸,出檐的长度为重昂斗栱的二十七倍,若斗口的宽度为二寸五分,可得出檐的长度为六尺七寸五分,与出廊长度相加后的长度为一丈二尺二寸五分。使用一一五举的比例,可得檐椽的总长度为一丈四尺八分。减去飞檐头的长度二尺五寸八分,可得檐椽的净长度为一丈一尺五寸。以桁条的直径来确定檐椽的直径。当桁条的直径为一尺时,檐椽的直径为三寸五分。两山墙的檐椽尺寸的计算方法相同。每两根椽子的空档宽度,与椽子的宽度相同。每个房间使用的椽子数量都应为双数,空档宽度应均匀。

花架椽的长度由步架的长度和举的比例来确定。若步架的长度为六尺一寸八分,使用一二五举的比例,可得花架椽的长度为七尺七寸二分。花架椽的长度与檐椽的长度相同。

脑椽的长度由步架的长度和举的比例来确定。若步架的长度为六尺一寸八分,使用一三五举的比例,可得脑椽的长度为八尺三寸四分。脑椽的直径与檐椽的直径相同。上述檐椽和脑椽在一端外加搭交的长度,花架椽两端均外加搭交的长度,搭交的长度均为椽子的直径。若椽子的直径为三寸五分,可得搭交的长度为三寸五分。

两山墙的梢间哑叭脑椽与花架椽的计算方法与正脑椽和花架椽的计算方法相同。哑叭檐椽的长度由挑山檩的长度来确定。哑叭檐椽为短椽,长度需进行折半核算。

飞檐椽的长度由出檐的长度来确定。若出檐的长度为六尺七寸五分,使用一一五举的比例,可得长度为七尺七寸六分。将此长度三等分,每小段长度为二尺五寸八分。出头的长度为每小段的长度,即二尺五寸八分。椽子的后尾长度为该小段长度的二点五倍,即六尺四寸五分。两个长度相加,可得飞檐椽的总长度为九尺三分。飞檐椽的截面正方形边长与檐椽的直径相同。

【原文】 凡翼角翘椽长、径俱与平身檐椽同,其起翘之处,以挑檐桁中之出檐尺寸用方五斜七之法,再加廊深并正心桁中至挑檐桁中拽架各尺寸定翘数。如挑檐桁中出檐长五尺二寸五分,方五斜七加之,得长七尺三寸五分,再加廊深五尺五寸,并二拽架长一尺五寸,共长一丈四尺三寸五分,内除角梁之厚半份,得净长一丈四尺,即系翼角椽档分位。但翼角翘椽以成单为率,如逢双数,应改成单。

凡翘飞椽以平身飞檐椽之长,用方五斜七之法定长。如飞檐椽长九尺三分,用方五斜七加之,第一翘得长一丈二尺六寸四分。其余以所定翘数每根递减长五分五厘。其高比飞檐椽加高半份,如飞檐椽高三寸五分,得翘飞椽高五寸二分,厚仍三寸五分。

凡里口以面阔定长。如面阔一丈九尺二寸五分,即长一丈九尺二寸五分。以椽径一份,再加望板之厚一份半定高。如椽径三寸五分,望板之厚一份半一寸六分,得里口高五寸一分。厚与椽径同。两山里口做法同。

【译解】 翼角翘椽的长度和直径都与平身檐椽的相同。椽子起翘的位置,由挑檐桁中心到出檐的长度,用方五斜七法计算后的斜边长度,以及廊的进深和正心桁中心到挑檐桁中心的拽架尺寸等数据共同来确定。若挑檐桁中心到出檐的长度为五尺二寸五分,用方五斜七法计算出的斜边长为七尺三寸五分,加廊的进深为五尺五寸,再加正心桁中心至挑檐桁中心的二拽架长度为一尺五寸,总长度为一丈四尺三寸五分,减去角梁厚度的一半,可得净长度为一丈四尺。在翼角翘椽上量出这个长度,刻度处即为椽子起翘的位置。翼角翘椽的数量通常为单数,如果遇到是双数的情况,应当改变制作方法,使其仍为单数。

翘飞椽的长度由平身飞檐椽的长度,用方五斜七法计算之后来确定。若飞檐椽的长度为九尺三分,用方五斜七法计算之后,可以得出第一根翘飞椽的长度为一丈二尺六寸四分。其余的翘飞椽长度,可根据总翘数递减,每根长度比前一根少五分五厘。翘飞椽的高度是飞檐椽高度的一点五倍,若飞檐椽的高度为三寸五分,可得翘飞椽的高度为五寸二分。翘飞椽的厚度为三寸五分。

里口的长度由面宽来确定。若面宽为一丈九尺二寸五分,则里口的长度为一丈九尺二寸五分。以椽子的直径加顺望板厚度的一点五倍来确定里口的高度。若椽子的直径为三寸五分,顺望板厚度的一点五倍为一寸六分,可得里口的高度为五寸一分。里口的厚度与椽子的直径相同。两山墙的里口尺寸的计算方法相同。

【原文】 凡闸档板以翘档分位定长。如椽档宽三寸五分,即闸档板宽三寸五分。外加入槽每寸一分。高随椽径尺寸,以椽径十分之二定厚。如椽径三寸五分,得闸档板厚七分。其小连檐自起翘处至老角梁得长。宽随椽径一份。厚照望板之厚一份半,得厚一寸六分。两山闸档板、小连檐做法同。

凡顺望板以椽档定宽。如椽径三寸五分,档宽三寸五分,共宽七寸,即顺望板每块宽七寸。长随各椽净长尺寸,内除里口分位。以椽径三分之一定厚。如椽径三寸五分,得顺望板厚一寸一分。

凡翘飞翼角横望板以出廊并出檐加举折见方丈定长宽。飞檐压尾横望板俱以面阔飞檐尾之长折见方丈核算。以椽径十分之二定厚。如椽径三寸五分,得横望板厚七分。

凡连檐以面阔定长。如面阔一丈九尺二寸五分,即长一丈九尺二寸五分。其廊子连檐,以出廊五尺五寸,出檐六尺七寸五分,共长一丈二尺二寸五分,除角梁之厚半份,净长一丈一尺九寸。两山同。以每尺加翘一寸,共长一丈三尺九分。高、厚与檐椽径寸同。

凡瓦口之长与连檐同。以椽径半份定高。如椽径三寸五分,得瓦口高一寸七分。以本身之高折半定厚,得厚八分。

凡榻脚木以步架四份,外加桁条之径二份定长。如步架四份长二丈四尺七寸五分,外加两头桁条之径各一份。如桁条径一尺,得榻脚木通长二丈六尺七寸五分。见方与桁条之径同。

凡草架柱子以步架加举定高。如步架深六尺一寸八分,第一步架按七举加之,得高四尺三寸二分。第二步架按九举加之,得高五尺五寸六分,二步架共高九尺八寸八分,得脊桁下草架柱子,即高九尺八寸八分。外两头俱加入榫分位,按本身之宽厚折半,如本身宽厚五寸,得榫长各二寸五分。以榻脚木见方尺寸折半定宽、厚。如榻脚木见方一尺,得草架柱子见方五寸。其穿以步架定长。如步架二份长一丈二尺三寸七分,即长一丈二尺三寸七分。宽、厚与草架柱子同。

凡山花以进深定宽。如进深三丈五尺七寸五分,前后各收一廊深五尺五寸,得山花通宽二丈四尺七寸五分。以脊中草架柱子之高,加扶脊木,并桁条之径定高,如草架柱子高九尺八寸八分,扶脊木、脊桁各径一尺,加之,得山花中高一丈一尺八寸八分。系尖高做法,均折核算。以桁条之径四分之一定厚。如桁条径一尺,得山花厚二寸五分。

凡博缝板随各椽之长得长。如花架椽长七尺七寸二分,即花架博缝板长七尺七寸二分。如脑椽长八尺三寸四分,即脑博缝板长八尺三寸四分。每博缝板外加搭岔分位,照本身之宽加长。如本身宽二尺一寸,每块即加长二尺一寸。以椽径六份定宽,如椽径三寸五分,得博缝板宽二尺一寸。厚与山花板厚同。

【译解】 闸档板的长度由翘档的位置来确定。若椽子之间的档宽度为三寸五分,则闸档板的宽度为三寸五分。在闸档板外侧开槽,每寸长度开槽一分。闸档板的高度与椽子的直径相同。以椽子直径的十分之二来确定闸档板的厚度。若椽子的直径为三寸五分,可得闸档板的厚度为七分。小连檐的长度,为椽子起翘的位置到老角梁的距离。小连檐的宽度与椽子的直径相同。小连檐的厚度为望板厚度的一点五倍,可得其厚度为一寸六分。两山墙的闸档板和小连檐尺寸的计算方法相同。

顺望板的宽度由椽档的宽度来确定。若椽子的直径为三寸五分,椽档的宽度与椽子的直径相同,同为三寸五分,椽子加椽档的总宽度为七寸。由此可得每块顺望板的宽度为七寸。顺望板的长度等于每根椽子的净长度减去里口所占的长度。以椽子直径的三分之一来确定顺望板的厚度。若椽子的直径为三寸五分,可得顺望板的厚度为一寸一分。

翘飞翼角处的横望板的长度和宽度由出廊的进深和出檐的长度加举的比例折算成矩形的边长来确定。飞檐和压尾处的横望板的长度和宽度,都由面宽和飞檐尾的长度折算成矩形的边长来确定。以椽子直径的十分之二来确定横望板的厚度。若椽子的直径为三寸五分,可得横望板的厚度为七分。

连檐的长度由面宽来确定。若面宽为一丈九尺二寸五分,则连檐的长度为一丈九尺二寸五分。廊子里的连檐尺寸由出廊的进深和出檐的长度来确定。出廊的进深为五尺五寸,出檐的长度为六尺七寸五分,总长度为一丈二尺二寸五分,减去角梁厚度的一半,可得连檐的净长度为一丈一尺九寸。两山墙的连檐的计算方法相同。每尺连檐需增加一寸翘长,总长度为一丈三尺九分。连檐的高度、厚度与檐椽的直径相同。

瓦口的长度与连檐的长度相同。以椽子直径的一半来确定瓦口的高度。若椽子的直径为三寸五分,则可得瓦口的高度为一寸七分。以瓦口高度的一半来确定其厚度,可得瓦口的厚度为八分。

榻脚木的长度由步架长度的四倍加桁条直径的两倍来确定。若步架长度的四倍为二丈四尺七寸五分,桁条的直径为一尺,可得榻脚木的总长度为二丈六尺七寸五分。榻脚木的截面正方形边长与桁条的直径相同。

草架柱子的高度由步架的长度加举的比例来确定。若步架的长度为六尺一寸八分,第一步架使用七举的比例,可得高度为四尺三寸二分;第二步架使用九举的比例,可得高度为五尺五寸六分,两步架总高度为九尺八寸八分,则脊桁下方的草架柱子的高度为九尺八寸八分。两端都要外加入榫的长度,入榫的长度为自身宽度和厚度的一半。若自身的宽度和厚度均为五寸,则可得入榫的长度为二寸五分。草架柱子的宽度和厚度,由榻脚木的截面正方形边长折半来确定。若榻脚木的截面正方形边长为一尺,可得草架柱子的截面正方形边长为五寸。穿的长度由步架长度的两倍来确定。若步架长度的两倍为一丈二尺三寸七分,则穿的长度为一丈二尺三寸七分。穿的宽度、厚度与草架柱子的宽度、厚度相同。

山花的宽度由进深来确定。若进深为三丈五尺七寸五分,减去前后廊的进深各五尺五寸,可得山花的宽度为二丈四尺七寸五分。以脊中的草架柱子的高度加扶脊木和桁条的直径来确定山花的高度。若草架柱子的高度为九尺八寸八分,扶脊木和脊桁的直径均为一尺,三者相加,可得屋顶最高处的山花的高度为一丈一尺八寸八分。其余高度都要按比例进行核算。以桁条直径的四分之一来确定山花的厚度。若桁条的直径为一尺,可得山花的厚度为二寸五分。

博缝板的长度与其所在椽子的长度相同。若花架椽的长度为七尺七寸二分,则花架博缝板的长度为七尺七寸二分。若脑椽的长度为八尺三寸四分,则脑博缝板的长度为八尺三寸四分。每个博缝板在外侧都需外加搭岔的长度,加长的长度为博缝板自身的宽度。若博缝板的宽度为二尺一寸,每块需加长的长度为二尺一寸。以椽子直径的六倍来确定博缝板的宽度。若椽子的直径为三寸五分,可得博缝板的宽度为二尺一寸。博缝板的厚度与山花板的厚度相同。 /U4Fd1wzjc6gvT68vcyVliwyhPwjeecsQKFYp1KX+qPpF6FQnFQMFVXJjzPZ0qe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