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平凡护理岗位上,浙大一院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护理人,他们以自己的言行诠释着“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护理内涵。她们心系患者,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以救死扶伤的高尚医风,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诚恳待人的工作态度,为年轻护士树立榜样,获得了诸多荣誉,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杨秀珍,1958年任内科病房护士长,1982年荣获“浙江省优秀护士”称号。
她一贯工作勤恳,视患者如亲人。无论是对轻症患者还是对危重患者,她总是能以身作则,在做好组织管理工作的同时,亲自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悉心护理。
她所在的内科病房属综合内科,患者病情大多较重,抢救时有发生,因此护理工作量大,护士相对较少。
1981年,内科病房收治了一位甲亢伴恶性突眼病的患者,由于该患者长了头虱,家属与同病室患者都惧怕染上而远离。但杨秀珍护士长带领护士主动为这位患者洗头上药,令患者十分感动。患者出院后逢人便说:“杨护士长是我们病员的贴心人,浙一的护士比我的家人还亲!”
还有一位患有糖尿病、低血糖、脑缺氧昏迷的患者,昏迷长达半年之久。杨护士长带领护理团队为该患者精心制订护理方案:每班做到勤观察、勤翻身、勤擦身、勤换衣。在半年住院期间,患者全身皮肤均完好,无褥疮发生。
1982年,病房收治了一位电击伤致自主心跳停止100分钟的患者,从气管切开、静脉切开、吸痰、局部降温、留置导尿到心电、呼吸监护等,均需要护士密切观察病情,进行大量细致的工作,丝毫不能马虎。杨秀珍护士长一刻不歇,加之对患者病情了如指掌,一边组织护士配合医生抢救,一边根据患者病情制订具体护理措施。她总是脏活累活抢着干,无论是为患者清洁口腔、翻身,还是吸痰、用药等工作,都亲力亲为。经过八天八夜的合力抢救,患者终于转危为安。
王菊吾,中共党员,1981年10月—1984年7月任护理部主任,曾任浙江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兼副秘书长,1982年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护士”,1988年被评为“浙江省劳动模范”,1987年作为护理界的代表,被选为党的“十三大”代表。
王菊吾主任在几十年的工作生涯中,以院为家,全身心投入工作。当年全院的护士姐妹们亲切地称她为“不知疲倦的实干家”。
1971年,王菊吾当时在针灸室工作,一位来自浙江永康的神经性多尿症患者前来求治。她告诉王菊吾,自己一个晚上要解10次小便,严重影响睡眠,白天也会因尿频无法上班,内心非常痛苦。之前已多方求医无效,这次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而来。王菊吾热情地接待了她,并给她连续针灸2周。不久,这位患者来信表示治疗效果很好,尿频症状明显减轻,很快就恢复正常上班了,心情也很愉快。就这样十年过去了,1981年这位患者病情复发,又再次来院找寻王菊吾诊治。尽管这时王菊吾已是护理部主任,不再是当年的针灸科小护士了,但她依旧热情地接待了这位患者,并挤出时间给她连续针灸2周,再次解除了这位患者的痛苦。这位患者在信中写道:“我们全家人,还有单位的同志都说,您真是一位好医生,对待一位素不相识的普通患者,居然像对待亲人一样,予以无微不至的关怀,真是难能可贵!您不仅在身体上治好了我的病,而且在精神上给了我鼓励,也给我们全家带来快乐……”
从一个普通护士到护理部主任,尽管职务变了,但她热心为患者服务的精神始终没有改变。她经常在病房里检查患者是否有褥疮以及口腔护理情况,为危重患者擦背、洗脚,对全院护理工作了如指掌,哪里有困难、哪里任务重、哪里有抢救患者哪里就有她。另外,她对全院护士的生活都非常关心,有护士们失恋了、生病了、家中有困难发生时,她总是能第一时间安抚,并及时给予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帮她们渡过难关。
王菊吾主任不仅对护士工作严格要求,真诚关心护士的生活,而且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热情为患者服务,并影响着全体护士。1981年5月,一位少数民族患者病故,当班的护士是位新手,初次遇到这种情况,因为害怕而不敢料理。王主任亲自进行尸体护理,技术处理干脆利落。王主任的示范教育,在这位新护士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了家属莫大的心理安慰。1981年7月,传内科病房收治了一位出血性肠炎患者,病情重,大便次数频繁,肛门不停地往外流又脏又臭的粪水。王主任见状,第一时间将患者整理得干干净净,使患者感到从未有过舒适。在她的带动下,护士们也纷纷行动,将患者护理的干干净净。
姚蕴伍,中共党员,1991年10月—1996年5月任护理部主任,浙江大学护理系创始人之一。1991年任浙江省护理中心常务副主任,在全省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曾任第七届浙江省护理学会理事长。主编《护理学基础教程》《现代护理学新编》《社区护理学》《老年疾病护理学》《内外科护理学》《护理管理与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等专业书籍。
1976年,医院开展大肠癌科研工作,当时收治的大肠癌患者就诊时肿块已很大,占据肠腔,导致肠腔明显狭窄,灌肠插管难度很大,患者也因插管带来的疼痛而大汗淋漓,十分抗拒,做好术前清洁灌肠成为护理工作的一大难题。姚蕴伍从实践中摸索经验,采用先手指插入肛门,找到狭窄部位,然后再把肛管插入灌洗,这样灌肠过程不仅顺利,而且患者疼痛感大大减轻,取得了患者配合,深受医师的赞赏,该方法在全院推广并沿用至今。姚蕴伍在护理工作中还观察到大部分直肠癌患者术后需长时间留置导尿管,给患者带来了不少痛苦。她与主管医生探讨,在医生指导下设法为患者做了耻骨上膀胱穿刺置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为提升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姚蕴伍率先在全院开展锁骨下静脉穿刺新技术,解决了危重患者的静脉通路问题,大大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姚蕴伍担任浙江医科大学护理系、成人高等教育护理系夜大的基础护理、社区护理及护理管理等教学工作,教书育人,培养了大批护理人才。浙江医科大学护理系的成立开启了浙江省护理高等教育的先河,先后招收全日制大专和本科,她负责护理学基础教研室工作,面对已有工作经验的大专护理生,教学内容必须新颖,绝对不能“炒冷饭”,这对于她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姚蕴伍参加了北京医科大学和霍普金斯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师资提高培训班,接受了新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教学理念、手段,也因此能更好地帮助其他老师一起编写护理学基础教材。同时,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加课堂讨论,充分理解教学的关键点。
1991年,姚蕴伍任护理部主任,当时社会上对医院反应最强烈的就是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问题,她认真调研,找出其中原因,大胆提出在责任制护理模式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有效地提升了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姚蕴伍主持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课题“系统化整体护理的研究”在全省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系统化整体护理以全新的工作模式在全省范围内得以推广。姚主任多次在全省护理会议上分享交流整体护理模式的实施经验,省内各医疗单位纷纷前来浙大一院参观学习、专项进修。这在当时对护理模式的转变起到了表率作用。
鲍爱娟,1978年任传染内科病房护士长,1988年任护理部副主任,1982年荣获“浙江省先进护士”称号。
她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始终以患者为中心。
在20世纪80年代,肝炎发病率急剧上升,医院扩大了肝炎病房,增加了床位数。在护士紧缺的情况下,护理工作量增大,这一切护士长鲍爱娟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认为党员护士不仅思想要进步,业务水平也要过硬,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她带领党员护士一个人做两个人的工作,毫无怨言,对待患者胜似亲人,深受患者和家属的好评。
1980年,海宁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房走廊临时加了床。当时护士人手不够,鲍爱娟护士长与全体护士一起连续数天埋头苦干,悉心护理,患者非常感激,“鲍护士长真不错,大家都非常感谢她”。
1981年,病房收治了一位脑膜炎患者,她在查房中发现该患者呼吸异常,立即进行瞳孔检查,分析有发生脑疝的可能,随即向主管医生汇报进行了处理。事后证实确为脑疝先兆,鲍护士长的细心为抢救患者赢得了时间。
1981―1982年,病房收治抢救患者179例,其中昏迷患者39例,有1例昏迷患者昏迷了56天,住院期间无褥疮发生。有一位昏迷患者,入院时双上肢已经布满了褥疮,鲍爱娟就经常给患者翻身、擦身、换药。为了让患者尽快痊愈,她多方求教,后来采用了传统的中药治疗,使患者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双上肢皮肤的恢复有了很大的改观。当时浙江电视台、《钱江晚报》等多家媒体均报道了她的先进事迹。
胡三芳,中共党员,1987—1992年任肛肠外科病房护士长,1992—2002年担任浙一护校基础护理学教师,1982年度荣获“浙江省优秀护士”称号。
她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她的护理工作生涯中始终起到一个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1981年2月,内科三病房有位肠梗阻患者,在肠部分切除术后,大便总是拉在床上,次数多且极臭,患者又无家属陪护,无人清理,病房的空气污浊不堪,同病室的其他几位患者都是怨声载道。正值夜班的胡三芳护士,赶紧上前,给患者翻身,为其脱下被粪便污染的衣裤、清洗身体,并更换了干净的衣裤、床单。患者十分感动地说:“这么脏,你都不嫌弃,小胡护士真是太好了!”同病室的患者们也纷纷竖起大拇指直夸:“小胡护士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她是我们见过的最不怕脏的护士!”
1986年,内科病房收治了一位来自温岭农村的结核性腹膜炎患者。患者为女性,全身消瘦,有大量腹水,整日唉声叹气,眉头紧锁,对自己的疾病持悲观的态度。细心的胡三芳护士发现其丈夫因家中有事不能陪伴治疗,再加上来自农村,经济上也有一定困难。于是她不仅在生活上对这位女性患者关照入微,主动承担了吃、喝、拉、撒等生活上的照护,而且一有空就跟患者谈心,经过开导和言行感化,渐渐地患者对战胜疾病的信心也在进一步增强,眉头也逐渐舒展开来,脸上也有了笑容。在胡三芳护士的帮助下,这位女患者对治疗也越来越配合,病情很快得以好转。出院时这位女患者的眼中盈满了泪水,紧紧拉着胡三芳护士的手,依依不舍,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值夜班时,胡三芳护士总是“眼勤、脚勤、手勤”。哪里红灯亮,哪里有需要,她就立即奔向哪里,即使是倒尿壶倒便盆,也毫无怨言。但凡病房有抢救,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助抢救,抢救结束后她又总是守护在重危患者床边做好口腔护理、褥疮护理等工作。
邵爱仙,1996—2006年任护理部主任,医院党委委员,期间兼任浙江省护理中心常务副主任、第九届浙江省护理学会副秘书长和副理事长、浙江省护理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护理系副主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医院营养科主任,并编写《中国护理管理》《中国实用护理》《护理与康复》《浙江临床医学》等图书。
她视护理事业如生命,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充满正能量。
2000年初,邵爱仙主任被诊断为严重恶性肿瘤,生命安全危在旦夕,家人震惊错愕崩溃,同事泪流惋惜担忧。但她心系护理事业,病床上的她,对前来探望的护士长们说:“你们别哭。我还有许多事要做,我会好的,你们给我管好工作。”
她积极配合手术,先后历经六次化疗,身体尚很虚弱,切口还未痊愈,但强大的信念支撑着她始终带病工作。除了住院手术以外,一天都没有离开过工作岗位。
2003年,“非典”突袭,大病初愈的她,在化疗期间便全力投身到“非典”患者的救治工作中去。她反应迅速,第一时间动员集结全院护士中的精干力量组成临时特护小组;她深入临床一线,积极协调指挥,鼓舞护士斗志;她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参与、指导护理工作;她鼓励患者坚定信心,战胜“非典”;她在危难面前,一马当先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感染着特护小组的每一位成员。最终,她们凭借精湛的护理技术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赢得了领导、患者、社会各界的尊重和信任。因此,浙大一院获得浙江省委、省政府,浙江省卫生厅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在“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邵主任所带领的护理团队战功赫赫。
徐红,1991年任肝胆胰外科护士长,2002年任大外科科护士长,荣获2003年度“浙江省先进护士”称号。
她刻苦钻研,业务精湛。她独特的魅力、强大的磁力,吸引着身边的每一位护士。
1994年4月,浙大一院开展全国第一例胰-十二指肠-肾同期联合移植术,虽然浙大一院已有肝脏、肾脏移植术后的护理经验,但胰、十二指肠及肾脏的同期联合移植在国内属于首例,无护理经验可循。在那个信息尚不发达的年代,徐红克服重重困难,多方查找文献资料,并参考、总结以往经验终于摸索出一整套科学的移植护理方法,为以后移植患者的护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该患者移植术式复杂,创伤大,出血多,手术时间长,需严密监测术后排斥反应、感染、胰瘘、尿漏等并发症。为确保移植成功,徐红带领移植护理团队日夜守护,严密观察,对可提示感染、排斥反应等并发症的症状、体征保持高度警惕,迅速做出正确判断,最终该受者创造并保持亚洲最长存活记录(16年)。
徐红作为课题组成员之一,参与郑树森院长主持的胰肾十二指肠联合移植科研项目,该项目在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她参编《肝脏移植》《胰腺移植》等图书,并将护理论文发表于国家级护理杂志。
1995年,徐红所在的肝胆胰外科病房成为浙江省首批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并培养了一批护理观念新、技术过硬的护理骨干,为浙一医院整体护理的开展和全省整体护理工作的推广作出了贡献。
徐红在任大外科科护士长期间,深入病房进行质量巡查,严谨又专注,当看到临床有缺陷,从不指责,而是从帮助指导的角度第一时间与当事人共同商讨如何改进更利于患者;面对低年资护士的年轻气盛、处事粗糙,徐老师总是包容这些小“任性”,循循善诱,帮助她们成长;对于新手护士长的迷茫困惑,徐老师总是倾囊相授,无论是人生目标、工作方向,还是各种小细节,都予以耐心地指导,给出可行的建议。
从临床护士到护理管理者,她一路奉献,一路引领;从职业良师到精神益友,她不断感染,不断善诱;从工作伙伴到生活至交,她善于发掘,乐于分享;凭借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凝聚着一批又一批护理新生力量成为护理事业的中流砥柱。
在护士老前辈的日常工作中,她们对待患者服务态度好,护理患者细心、耐心,在患者床边嘘寒问暖、做好细致地解释是例行工作,脏活累活总是干在前。如有患者不幸死亡时,她们考虑到年轻护士可能有恐惧心理,总是抢先为死者做好尸体护理。令人感动的事例不胜枚举,为年轻护士树立了榜样。
大部分时间护理工作是平凡的,并不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正是这些细微之处让我们看到一个个热心为患者服务的好“天使”,也正是这些热心为患者服务的好“天使”们在平凡的工作中秉持着热爱护理事业的初心,默默奉献着美好的青春年华,用自己的行动,书写出浙一护理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