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模式改革 整体护理

护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长期以来被置于从属于医学的地位。随着医学的发展,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取代,为护理模式的转变带来时代的契机。

20世纪80年代初期,浙大一院护理部组织部分科室在功能制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开展了责任制护理,要求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由于护士在人、环境、健康、护理等观念上没有转变,大家并没有按护理程序的要求实施,而且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在护理文书书写上,相比而言,为患者服务的时间少了。在当时对出院患者的意见调查中,反映最强烈的意见就是患者觉得医护人员不够亲切。

护理部主任姚蕴伍认真分析原因,患者认为医护人员不够亲切,并不是护士服务态度的问题,也不是她们的素质差、没有爱心和耐心,而是因为在功能制护理模式下,根本没有要求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护理人员没有责任、没有机会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同时护理质量评价只注重护士工作的完成度,并没有要求护士与患者沟通,所以护士没有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仅是机械地进行技术操作、执行医嘱,患者对护士感到陌生,觉得不亲切,有的甚至惧怕,当然意见也就多了。

姚蕴伍主任多方查阅文献,获悉国外护理在进行细致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相关的疾病知识教育,健康教育也已形成规模。姚蕴伍主任深刻体会到当时采用的功能制护理模式与国际护理模式的明显差距,进行护理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如今,医院开展责任制护理已有数年的经验,尤其是近几年,通过大专教育和继续教育,护士对“护理”概念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对护理程序的学习,护士们对护理的工作方法也有了正确认识,能初步将护理程序应用于临床,这为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打下较好的基础。

浙大一院护理部从1995年6月开始在17病房(肝胆胰外科)试行整体护理,并于1995年11月陆续在18病房(消化神经内科)、14病房(心胸外科)、25病房(心血管内科)逐步开展整体护理试点病房,在责任制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制定护理哲理 以患者为中心,现代护理观为指导,护理程序为核心,高水平的护理技术为患者提高优质的服务,以自觉的信念指导每位护士的行为。 、各类人员的职责、标准的护理计划和健康宣教,设计相应的护理记录表格(患者入院评估单、住院患者评估表、护理诊断项目表、护理记录单、标准护理计划表、基础护理记录单、护理效果评价表等)。护理部为每个试点病房配备一定组织结构的护士,要求每位护士认真学习系统化整体护理相关知识。护士长根据护士的业务水平分配患者,安排相应职责,并对每位出院患者进行护理效果评价。同时,护理部及其他医务人员定期对试点病房进行护理质量评价,并与功能制护理的病房进行护理质量、护理效果对照。

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的技术路线

为更好地实施整体护理,护理部在院领导和医生的大力支持下,组织试点病房的全体医护人员学习整体护理相关知识,确定了护士行为准则、标准护理计划和标准教育计划。

为加强责任性,合理分工,护理部按整体护理要求重新制定了岗位职责,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帮助护士进一步明确护理概念,以落实岗位职责。

为节省护理文书的书写时间,使护士能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护理工作中,护理部协同试点病房的护士长设计了一系列护理表格,并根据实践情况斟酌修改,使表格更加合理、更适用于临床护理实践。

实行系统化整体护理期间的护理书写

为使护士长有充分的精力投入到临床护理管理中,护理部为试点病房配备了1名总务护士,负责科室的物品管理、财产管理、经济管理、被服管理及联系其他部门等事务性工作。

为确保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让护士避免承担非专业性工作,护理部开始实施供应室送货、药房送药到病房,让护士能将有限的工作时间充分用在患者身上,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为使基础护理责任到人,岗位到人,责任护士在落实专科护理的同时完成自己分管患者的口腔、头发、皮肤、饮食等一系列基础护理工作。基础护理的落实,不仅满足了患者的基本需求,也拉近了护士与患者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提升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

药房送药到病房

供应室送货到病房

另外,为缓解护士编制不足,减轻临床护士的额外工作负担,护理部还为每个试点病房配备了护工。护工在护士的指导下完成患者的部分生活照护工作。

健康宣教是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得到医院的一系列辅助支持措施后,试点病房的责任护士有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患者入院后、检查前、手术前、手术后、治疗时、出院前等重要护理环节中,为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热情接待,运用询问、交谈、体检评估、查阅病历等方法搜集资料,找出护理问题,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情况,结合疾病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指导,解除患者和家属的焦虑情绪和后顾之忧;在患者检查前或手术前,责任护士解释检查及手术的目的,采用多种教育方式对患者进行如体位、练习腹式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缓解焦虑与疼痛的技巧等的指导;在患者手术后,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病情,讲解早期下床活动的重要性及方法、保护伤口的方法、缓解伤口疼痛的有效措施、留置引流管的目的及留置期间的注意事项等内容;在为患者治疗时、操作时,护士会在治疗前、操作前为患者进行解释该项治疗、操作的项目名称、目的及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出院前,责任护士详细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在患者出院后的饮食、活动、用药、生活方式、居家自我照护技巧、自我监测、识别疾病危险信号等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

结合各科室特色和疾病特点,为病房患者开展多形式的健康教育,如建立单病种健康教育卡、定期开展护患交流会、每月墙报健康宣传、发放书面疾病保健资料等,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健康知识。通过健康教育,患者能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疾病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积极主动参与到护理活动中,加速疾病康复。

健康宣教评估表

在整体护理开展过程中,护理部要求责任护士,在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时,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达到患者能复述、能解释、能模仿、能操作的宣教目的,如患者能复述饮食的注意点、治疗用药的作用及副作用、各管道的留置目的及留置期间的注意事项等内容,能演示有效咳嗽和腹式深呼吸等内容。

为使护理计划与措施相符合,护理部自整体护理试行起逐步完善查房制度和交接班制度,在开展整体护理的病房实行早、晚班交接班,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床边三级查房。在查房过程中,由护士长和责任组长检查基础护理的落实情况,评价患者对宣教效果的反馈结果,及时帮助指导责任护士解决问题。此外,由护理部主任-护士长-护理组长组成的三级查房团队每月不定期进行床边护理查房,抽查“重病室”的护理质量。护理部在完善查房制度和交接班制度的同时,临床护理措施也进一步得以落实,保证了在交接班后护理工作的连续性,提高了护理质量,也大大提升了临床护士的整体护理能力。

为使各级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护理部鼓励全院护士参加护理部组织的岗位培训和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提高护士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参与科研,撰写论文,配合各项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大专以上学历的护理组长除对所分管的患者进行全面负责外,还担任病房带教老师,并采取“结对子”的方式,对低年资护士、轮转护士、实习护士、进修护士进行临床带教,严格按相应教学目标带教,通过每周小讲课、每月护理查房,传授最新的护理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护士的正确评估及应急处理的能力。

护理部主任-护士长-护理组长三级护理查房

整体护理临床工作评价表

在整体护理试行期间,护理部对整体护理试点病房进行了连续的护理质量监测评价,发现试点病房开展整体护理后护理活动由被动执行医嘱转为主动护理,改变了既往责任制护理与实施脱节这一弊端。护士不再只是完成打针、发药的工作,而是主动地、全方面地评估和观察患者病情,并根据分管患者的问题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和专科护理,独立为患者解决问题,护理质量比开展整体护理前明显提高。

在1995年12月—1997年6月护理部组织开展的对整体护理试点病房进行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中,出院患者意见征求表汇总结果显示:患者对护士的满意率在95%以上。在护理部开展的系列护理效果评价中,患者对责任护士满意,医生对责任护士合作满意,护士对自己的工作满意。由此,护士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得到充分肯定。

试点病房的实践证明,系统化整体护理是行之有效的护理模式。随后,护理部将原有的4个试点病房扩展到7个,从1997年10月起逐步向全院推行系统化整体护理,患者获得连续、全面的整体护理,护士工作更具有主动性和独立性,也加强了护士与其他人员的沟通、合作。

浙大一院整体护理取得的成效得到了全国护理同行的好评,护理部多次派出优秀护理管理专家在全国护理质控中心大会和全省护理会议上分享交流整体护理模式的实施经验,全省各地的兄弟单位纷纷前来浙大一院护理部参观学习,并派护理人才专项进修,这对当时的浙江省护理模式转变起到了表率作用,达到浙江省领先水平。

副篇

改革引领 与时俱进——浙江省护理质控中心

浙江省护理质控中心成立于1990年12月,由当时浙江省卫生厅医政处(现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与药物政策处)直接领导,挂靠于浙医一院(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心主任由挂靠单位分管护理的院长担任,下设常务副主任、办公室主任、委员及秘书。

1991年,杭州、嘉兴、湖州、丽水四个地区建立质控中心。1993年,全省11个地区建立了质控分中心,一个护理质控小组,并相应建立各分中心的护理质控网络,逐级管理,共同负责提高全省护理质量。

截至2022年6月,全省11个地区共建90个县、区级护理质控中心,健全了浙江省、市、县三级护理质控网络体系,实现质控体系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更好地发挥护理质控中心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加强质量管理、技术指导的作用。

浙江省护理质控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本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规范及准入标准、技术操作的质量考核标准、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充实、修订、完善各项业务技术操作标准和各科护理常规。对护理的新项目、新技术提出准入标准,并予以开展、推广。对全省的护理质量进行全面控制,组织专家深入基层进行检查,对实际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和帮助。定期举办与护理质量控制相关的管理、技术培训班,提供专业指导和人员培训。建立和完善全省护理质量控制每月上报制度,每季度出一份浙江省护理质控简报,供各级医疗机构借鉴学习,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定期召开省、市两级工作会议,对全年质控情况进行交流,形成分级负责、逐层管理、专家参与、相互协作的全省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并对中心及各分中心工作进行客观评价。

32年来,浙江省护理质控中心在历届主任夏惕勤、干梦九、厉有名、梁廷波、许国强、魏国庆,常务副主任/副主任李荣男、姚蕴伍、邵爱仙、王秀芳、徐林珍、冯志仙、陈黎明、王薇、王华芬,办公室主任黄丽华的带领下,在全体委员的共同推动下,积极履行职责,有效管理、团结协作,为促全省进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努力。 wck25YvhUcO0MchSH/Z5wrTvIT/icQSb+JEasQ9P12hRUQNf3vFZTdAD3Zo+a/v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