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2 诊断

1.2.2.1 症状、体征

脑实质转移瘤和柔脑膜癌病临床表现既有共性,又各有特点。

脑实质转移瘤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共性的颅内压增高、特异性的局灶性症状和体征。①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②局灶性症状和体征出现在大脑半球功能区附近的转移瘤,早期可出现局部刺激症状,晚期则出现神经功能破坏性症状,且不同部位的肿瘤可产生不同的定位症状和体征,包括精神症状、癫痫发作、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失语症、视野损害等。③小脑转移瘤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眼球震颤、步态不稳、行走困难等。④肿瘤阻塞第四脑室的早期即出现脑积水和颅内压增高。⑤脑干转移瘤大多出现交叉性瘫痪。

柔脑膜癌病的临床表现常因肿瘤细胞侵犯部位不同而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有时很难与脑实质转移瘤引起的症状和治疗原发肿瘤出现的毒副反应相鉴别。主要临床表现有:①脑实质受累和脑膜刺激表现,如头痛、呕吐、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精神状态改变、意识模糊、认知障碍、癫痫发作和肢体活动障碍等。②颅神经受累表现,常见的受累脑神经有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听神经等,表现为视力下降、复视、面部麻木、味觉和听觉异常、吞咽和发音困难等。③颅内压增高表现(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和脑积水压迫脑组织引起的进行性脑功能障碍表现(智力障碍、步行障碍、尿失禁)等。④如同时伴有脊膜播散,则还可出现脊髓和脊神经根刺激表现,这些也有助于柔脑膜癌病的诊断,如神经根性疼痛、节段性感觉缺损等。

1.2.2.2 检验

(1)脑脊液脱落细胞检查

发现肿瘤细胞对脑膜转移瘤有确诊价值。

(2)血清及脑脊液肿瘤标志物检查

包括CA125、CA199、CEA等。

(3)脑脊液生化(蛋白质、糖、氯化物)检查

脑转移瘤常有蛋白质水平升高、糖水平降低;恶病质患者可有蛋白质水平降低。

(4)分子病理检测

脑脊液标本经细胞病理学诊断后,如发现肿瘤细胞,可以应用脑脊液标本中肿瘤细胞和(或)无细胞脑脊液上清作为基因检测的标本,有助于确定靶向药物的使用。

1.2.2.3 检查

(1)CT

增强CT有助于显示肿瘤部位、数目、瘤体密度(有无囊变、坏死、钙化和周围水肿)、增强后变化(有无强化、均匀/不均匀/环形强化),但受伪影影响,对幕下转移瘤的显示作用稍差。

(2)MRI

相比于CT,MRI具有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及敏感性,能够更好地分辨后颅窝及多发小转移瘤。T2及T2-FLAIR能够更好地识别转移瘤周围血管源性水肿。增强T2-FLAIR对软脑膜转移瘤的显示具有优势。

(3)DWI

DWI对脑肿瘤囊变、脑转移瘤和脑脓肿有鉴别意义。脑转移瘤因坏死彻底,液体成分黏滞性低,弥散运动快而呈低信号,ADC值高。同时脑转移瘤因不含神经元成分,无NAA、Cr峰出现;瘤周水肿区为血管源性水肿,无肿瘤细胞浸润,无Cho峰。脑灌注成像可用于鉴别脑胶质瘤,因为脑转移瘤水肿区无肿瘤细胞浸润而呈现低灌注。

(4)PET

寻找脑转移瘤原发病灶及全身评估,推荐使用全身 18 F-FDG PET-CT;推荐 18 F-胆碱(choline)-PET-CT用于评价放疗靶区定位及治疗后肿瘤活性残留评估,而PET-MR更优越,强烈推荐。 18 F-FDG和 18 F-胆碱双探针联合显像效果更佳。

1.2.2.4 病理诊断

(1)常规分类

1)脑实质转移瘤

常见转移位置为大脑半球,其次为小脑和脑干。

2)柔脑膜癌病

①根据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可以分为Ⅰ类(脑脊液见癌细胞)及Ⅱ类(脑脊液未见癌细胞)柔脑膜癌病。

②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分为A类(柔脑膜线状转移瘤)、B类(柔脑膜结节状转移瘤)、C类(柔脑膜线状及结节状转移瘤)及D类(影像学未见异常)。

(2)特殊分类

按照原发肿瘤不同,可分为肺癌脑转移、乳腺癌脑转移、恶性黑色素瘤脑转移等。

(3)分子分型(基于治疗指导的分子标志)

常与原发肿瘤相似。

1.2.2.5 分期

脑转移瘤意味着原发肿瘤晚期。 4w50s/ufN8DyNWoHqjzjqwMhbWljIhOLZpP4vLhUP3ZgdD3M2dUnkWcCVqU7Ppq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