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动机论假设

一 我们常常陷入“由果推因”的循环论证

参与讨论舆论话题时,我们总是会不自觉地进行“动机论”假设,即先假设A结论成立,然后倒推回去找寻任何可以证明A结论成立的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以形成我们想当然的“因果逻辑闭环”,并且还会非常自信地宣称:这才是事情的真相。

事实上,这不过是循环论证给我们造成的心理假象而已。比如,我们已经知道了鲁迅先生是历史名人这个事实,便会试图通过描述鲁迅先生在成长过程中的独特经历,证明鲁迅先生成为历史名人是因为具备一定的特殊经历和独有特征。虽然所描述的事实可能都是真的,但它只说明这一切曾经发生过而已,与鲁迅先生成为名人之间并无因果关联。

人们之所以容易陷入由果推因的循环论证陷阱,本质上是先入为主的心理在作祟。比如,你一开始就认定一位同事在老板面前打你的小报告,这才导致你被批评并扣发奖金,这时候你的心里已经对这位同事进行了归因定性,以后他在你面前所有的行为举止都会被你认为是故意在“挖坑”,而事情的真相不过是因为你自己的偏见而造成的误会罢了。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人一旦在心里种下“动机论假设”的种子,就会被它牵着鼻子走,每时每刻都承受着因为怀疑而带来的精神煎熬,并且还会因为不断进行的循环论证而陷入心理陷阱。电视剧《琅琊榜》中有句比较经典的台词:“(靖王对梁王道)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几条记载,一丝脉象,全都是些无稽之谈,永远都不能被证实,却永远不能被推翻。夏江现在所做的,无非就是在临死前想在父皇的心里,埋下一颗怀疑的种子罢了。”

然而,即便你知道了现实当中的确存在循环论证的陷阱,也无法做到完全避免,这是因为这种潜在心理迎合了我们每个人的“利己”心态,很难被改变,更何况我们也根本没有必要花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而仅仅是为了去论证自己得出的结论到底严谨不严谨。

比如,交通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事故发生后我们会通过分析交通事故发生过程中出现过的一些情况来总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若干危险因素,以教育和警示驾驶员们在开车时要特别注意避开“危险因素”。但是,我们也许忽略了另一个问题:那些并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形里,是不是一定没有造成交通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出现的频率又是多少呢。其实结论显而易见,这种现象也被称为幸存者偏差。这是因为我们更愿意选择那些已经出现的、触手可及的描述作为支撑我们得出结论的直接论据,而不会对那些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或情形给予应有的关注。当然,这不是说提出这些危险因素毫无价值,而意在提示一个心理学层面必须正视的现实:我们总是在知道结果之后再去反向推导事情发生的原因,并且理所当然地认为是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结果的发生。

比如在火灾引起的舆论讨论中,一些好事之人会通过反向推导的方式刻意制造出“火灾现场被害人遇难是消防队员救援不及时导致的”误导性假象。他们先抛出“消防队员应当承担主要责任”这个已经预设的结论,然后列出能证明这个结论成立的一系列所谓的“充分理由”,比如通过一些对消防队员日常训练水平进行带有数据量化特点的“客观”描述,去反向推出从接到火警到到达起火地点应该需要多长时间,而视频显示他们多用了多久,由此诱导公众得出结论:正是因为消防队员到达现场晚了几分几秒,延误了救火时机,才导致有人遇难,所以消防队员应当承担火灾事故的主要责任。

现在,我们已经明白,这种反向推论没有任何实质性价值和意义,但当这类事情再次发生时,依然会有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这是因为“动机论假设”的舆论参与方式会让人们平时索然无味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谈资。

我自己也有一个类似的经历,同样可以说明“动机论假设”在舆论中具有广泛的市场。某一天晚上,从不关心舆论事件的妻子突然对一篇“刷屏”长文感兴趣了,迫不及待地想和我讨论。这篇长文的题目叫《马航H370终极调查版》。妻子问我对这篇文章的意见,她对文章的结论深信不疑,并且认为那就是马航H370失联事件的真相。我认真看完后发现,这篇文章就是使用了“动机论假设”的写作手法,先抛出已经预设的结论,再通过倒叙的方式将所有可以造成因果关联假象的偶发因素和必然因素加以呈现,最终形成“因果逻辑的串联”闭环,从而引导读者不知不觉地将预设的可能变成了必然的结论,由此完成了心理层面上的彻底引导。

这种因果错觉不仅仅出现在舆论事件中,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也随处可见,随时发生。比如,前面提到的权谋电视剧《琅琊榜》至今仍稳居豆瓣高分榜,里面有几个情节设定就十分耐人寻味:夏江被打入天牢,本已无生还机会,但其通过传递纸条的方式告诉梁王,梅长苏有可能是林殊,差点就能将剧情“翻盘”。沈追对靖王说,事情的关键不在于祁王当时是不是真的反了,而是他想反的时候就随时可以反,由此在梁王心中种下了猜疑的种子,最后引来杀身之祸。

一些永远无法被证实,也永远无法被推翻的结论,往往最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因为在这些毫无意义的讨论中很多人觉得自己是思路清晰、思维严谨的“预言家”,并且会因此获得一些支持者的赞美,这成了他们缓解工作压力,打发枯燥生活的十分有效的精神调节剂。

有关马航H370失联的舆论讨论频繁出现,是因为马来西亚政府无法确认真正的失联原因,给了公众无限的遐想空间,劫机、外星人、神秘力量等猜测不断出现,然而实际上,绝大多数参与讨论的网民并不是真的关心马航H370到底是怎么失联的,更多的只是想表达“其实我也是一个关心他人安危的热心市民”罢了。如果能通过这样的舆论讨论赢得一些认同,对于普通网民而言就像是买彩票中了大奖,能令其开心一整天。相对而言,以营销流量、影响力谋生的意见领袖、营销账号,他们的功利心则要更强一些。对于他们而言,社会舆论的这种心理是最好的营销媒介,发表“刻意加工过”的带有强烈动机论假设的猜测文章不仅能获得流量,而且是让自己影响力陡增的难得契机。

二 我们往往只注重关联性却忽视因果性

心理学上有个专业术语叫后此谬误,直白地讲就是:决不能因为事件A发生在事件B之前,就认为是事件A导致了事件B。

虽然发生了事件A,可能真的增加了发生事件B的宏观概率,但我们终究要明白,事件A与事件B的正相关关系与我们所说的事件A导致了事件B是完全不同的,虽然这里面的确存在着很多容易误导我们的东西,但作为舆论工作者的我们对此要保持足够的清醒。大量的实证案例已经充分表明,人们更愿意在事后去表达“我就知道事情会是这样”,而不会提前去关注一些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加上人们常常会犯循环论证的错误,难免会在处置舆论危机时,因为没有注意到这些错误而给出了缺乏技巧性的应对策略而让事件陷入被动局面。

比如,一名乱摆摊的小贩因为违反城市管理规定而受到了当地执法部门的行政处罚,一段时间后他由于其他原因去世了,那么很多人在参与网上讨论时会根据小贩被处罚在前、去世在后的时间顺序,想当然地将发生在前的被处罚认定为是去世的因,把小贩去世认定是被处罚的果。于是,齐声讨伐执法部门刻意逼死小贩的舆论氛围便会很快形成,并且很容易形成一股难以化解的舆论力量。而事实上,小贩被处罚和去世之间并没有明显直接的因果关联,不过是人们受到后此谬误、循环论证这两种心理影响,错误地根据时间顺序进行了所谓的事实描述罢了。

这是一个十分棘手的现实难题。对于已经受到人设、从众这些因素影响的大多数网民而言,他们并不会理智地去思考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关系,也不会静下心来耐心地听他人进行客观分析。舆论引导有时候更像是一场心理博弈。因为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只相信他们愿意看到的结果,愿意相信的结论,并且对此深信不疑,而会将不愿意相信的事情当作一个偶发事件排除在他们的逻辑闭环之外。

比如,前面提到的火灾事件中,当网民已经因为当事人的悲惨遭遇而形成了较为广泛的情感共情时,舆论层面对火灾幸存者的同情氛围会不断强化,在这些背景因素的影响下,人们往往不会太过认真地去思考那些有意将舆论脏水泼给消防队员文章帖子背后的深层次动机,反而可能会对运用“动机论假设”的文章深信不疑,并将其分享和传播到社会舆论场。当然,这是一种十分正常的舆论反应,因为与“消防队员到底有没有责任”相比,很多人想表达的只不过是“我也是一个充满道德感和仁义心的好人”罢了。

与其过度执着于“摆事实、讲道理”等理论、概念知识,倒不如利用闲暇学点社会心理知识,等到我们需要处理一些较为棘手的突发舆情时,或许会变得相对从容一些。

正是因为心理因素的广泛存在,才会让人们更愿意相信那些带有明显心理引导作用的“动机论假设”。正在发生的事情并不能被客观讲述,这并不是因为“当局者迷”,而是因为在没有出现结果或还没有弄清正在发生的事情的内在机理之前,这些东西根本说不清楚。作为承担舆论工作的我们,要做的其实相当简单,就是尽可能地告诉那些仍愿意保持独立思考的网民,在遇到类似话题时,不要陷入“事件A的发生是因为A就是我们想要的”“事件A的发生是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让它发生了”这样的循环论证陷阱。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舆论领域当然也是如此。当舆论中已经有了现成解释,并且这种解释还十分吻合自己的立场、思想、价值、文化等口味时,人们便会对这种解释产生天然的信任感,进而会越发坚定自己的判断,尽管可能连他们自己都还不知道这个解释究竟是不是真的靠谱。

要破解“动机论假设”心理陷阱十分不易,就事论事虽然正确,但我们会发现它对网上舆论的影响力小得可怜。比如,一些地方的商业综合体文旅项目因为特定历史背景、特定民族情感、特定舆论语境等引发了广泛争议,虽然相关部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了“这是重点商业项目”“多次出现在官方文件”“项目审批程序合理合法”等解释,但却没有达到迅速平息舆论风波的预想效果。究其根本,主要还是处置主体惯性地忽视了大众心理在舆论风波中的关键影响作用,没有结合特定的舆论场域进行一些心理层面的研判,以至于开出了一剂值得商榷的应对处方。也就是说,无论是国际地缘政治的微妙变化,还是国内一系列社会热点的关联影响,都会对具备相同话题标签的事件造成次生影响,这是特定舆论场域背景、特征、心态等因素而造成的特定公众观感印象,需要通过一些针对性舆论观感方面的调适加以正确引导,否则就容易演变成一场难以化解的舆论危机。因为商业综合体文旅项目的建设让人们产生了崇日、媚日这样的焦虑、忧虑及压抑观感,这时候除了就事论事地呈现全面事实外,还要懂得在处置中运用一些潜移默化的心理引导技巧,比如避免使用风情这样的“仰视”观感语气词,增加商业街区中中国文化的呈现比例等观感调适信息,以在舆论观感层面形成一种对称作用。

另外,“动机论假设”利用了大众心理中“喜好传播”“偏好推论”的特点,将原本一些只有在进行时间推演时才被联系在一起的事件,描述成了带有直接因果关联的“结果—原因推论分析”。现实社会中,人们都会因为自己的政治立场、经济水平、文化层次、社会地位、民族习惯等,对自己喜好的推论深信不疑,由此产生了一种较为普遍的“因果错觉”。

所以,无论是谁,都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们还对过去事物的发生存在解释的局限性。这有助于更加准确地阐明我们未来能做出哪些靠谱的预测,因为只有对未来即将发生的情况做出一些靠谱的预测和评估,才有助于自己在突发舆情中把握处置的主动权。

本节重点:

1.动机论假设是指我们总是在知道结果后才去反向推导事情发生的原因,即先假设A结论成立,然后倒推回去找寻任何可以证明A结论成立的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以形成理所当然的“因果逻辑串联”。

2.事件A发生在前,事件B发生在后,人们大概率会把事件A认定为因,把事件B认定为果。

3.一些永远无法被证实,也永远无法被推翻的结论,往往最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4plyzOixZ029j9viQmxm4khJ8Hj5rNDYSnkwhk6QYKy594HLciqpODLz1Tmedor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