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父亲的书房

7岁时,梁衡挥别了乡村生活。1952年8月,父亲梁次文调任太原市政法委员会秘书。第二年,梁衡一家从霍县来到太原。母亲进城后有了城市户口,但一直是家庭妇女的身份。爷爷还在农村,在太原读书的梁衡,每年暑假都要和母亲回农村探亲,割草、打柴、放羊,帮着干地里的活。

在太原,学校和家里仅一墙之隔。有时忘记拿书本了,常常会隔着墙向母亲高喊,她听到后赶忙把书本找到,扔过墙去。梁衡一家在太原的生活朴素而简单,五口人挤在一间半的房间里,母亲操持家务,孩子一放学回来,就会问饿了吧,然后赶紧把饭菜端上桌。父亲工作繁忙,有时下班后,同事也会找到家里谈工作。父亲幽默,很会做思想工作,让听者释怀。

在太原,梁衡度过了少年时代。先后在杏花岭小学、新建路小学、太原十二中读书。父亲喜欢读书,在家里常常手不释卷,看到好文章,不由得连连赞叹。望子成龙的父亲也让他背书,天生爱书的他总是很自觉地去背,从不觉其苦。放学后,梁衡还常常溜到父亲的办公室,埋在大椅子里抱着书本,看得入迷,浑然忘我。同事、朋友们都知道,老梁有个爱读书的儿子。

那时候人很小,两手捧举拿着一本厚厚的书,半躺在父亲的藤椅里看。有人进来时,经常只看见书,看不见人。

梁衡小学三年级开始背古诗,中学开始读词。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课外阅读。最早的读本是《千家诗》,后来有普及读本《唐诗100首》《宋诗100首》及《唐诗选》《唐诗三百首》,还有以作家分类的选本诗集等。

五年级时,看了《林海雪原》。他还喜欢翻看姐姐的课本,姐姐的高中课本里有些古文,梁衡接触的第一篇古文是苏轼的《赤壁赋》,后来又看到李白、白居易的诗,觉得好得不得了,那些意蕴深远、优美凝练的古典诗文给了他最初的文学美感。

人生不能无诗,童年更不能无诗。和一般小孩子一样,梁衡最先接触的古典诗人是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奇绝的句子和意境(意境这个词也是后来才知道的),让他看了很兴奋,就像读小说读到了武侠。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小孩子并不懂这是浪漫,只觉得美。

后来读到白居易的《卖炭翁》《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又觉得这个好,只是还不懂这是叙述的美。再后来读马致远的元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不说人,不说事,只说景,特别生动,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

这种说不出的味道,梁衡以后才知道就是王国维讲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背诵诗词,就是让这种表现意境和韵律的美感,不断地濡染自己的心灵,在朦胧中接受美的熏陶。

中学时,梁衡是语文课代表,书中的每一篇古文都是熟背的,常帮老师考同学背书。诗意的情怀在潜移默化中渐渐形成,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太原十二中时,高一有四个班,梁衡在高中二十班。

当时国家经济形势严峻,高中生每人每月定量31斤粮,食堂一日三餐,每天九两粮,剩下的三四斤自己掌握。老师们的定量比学生还少,只有27斤。忍饥挨饿是大家面临的共同问题。相比之下,梁衡家里条件还算好的。

学生们经常参加劳动。开学没几天,学校就组织他们去西山横岭帮助农民秋收。

这是太原西北吕梁山里的一个小村。

人口不多,土地不少。虽落后,但还能吃饱饭。乡亲们很厚道,小米山药焖饭管饱,白菜萝卜粉条熬一锅随便舀。大家吃得心满意足。割豆子、刨山药、打场,梁衡对这些农活,对乡村生活再熟悉不过,干起来轻车熟路。干了一上午,吃过饭后,大家有些昏昏欲睡,班长张书田就领头唱起“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雄壮的《国际歌》如同号角,鼓舞着大家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向田间地头。

1958年6月22日,太原,全家福,梁衡(后排左一)12岁

他们去横岭秋收20天,下山后又到学校农场劳动10天。这种经常性的劳动在高中生活中持续了三年。这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

在20世纪60年代,即使高三复习高考时,也要参加校内劳动,如食堂帮厨、运冬菜、打煤饼、清理环境卫生等。整个三年中,劳动占了教学的四五分之一。劳动使学生们从小懂得了生活艰辛、衣食不易,养成了勤劳俭朴的作风,对了解社会、培育忧国忧民的情怀大有裨益。

在高中同学韩丹尼印象中,梁衡不住校,他衣着朴素、相貌普通,性格内向,不多说话。

梁衡从不和同学打闹、耍笑,更不出风头。他有点少年老成,言语不粗鲁,说话办事不急不躁,写字工整,课本作业、文具书包都收拾得干净利索。比我们要斯文得多。

梁衡碰上了不少好老师。他在《数理化通俗演义》里曾谈到他的高中语文老师李光英。

当时,李老师60多岁了,样貌苍老,衣衫破旧,戴着一副大大的老花镜,看人时要眼睛从镜框边上才能看清,像是从旧社会过来的老先生。课上,经常顾了书本,顾不了堂下。有的同学上课时,你讲你的,我干我的。实在不像话时,也不会责骂,只是惋惜地长叹一声。

李光英老师家里有一大箱一大箱的线装书,都是一些经史子集,用那种大樟木箱子装着。他讲课时可以面对学生,手指夹拿着粉笔,不看后面的黑板,随便勾出一幅画图来。讲到杜甫的诗,“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他随便点几只麻雀,画一个长袍大褂的人,意境就出来了,学生的兴致也非常高。他能把古文念出味道来,让学生愿意听,愿意学。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有兴趣,学起来就轻松,很享受。

有一次,李老师的钱包被偷了。本来就不会料理生活的他又气又急,很是沮丧。在课堂上忍不住吐槽,他不骂小偷,却骂自己无能无用。说自己饭不能做,衣不会洗,灯泡坏了也不会换,一辈子只能教书,窝囊透了。老师的苦闷,同学们不但没有嘲笑,还捐出了自己的零用钱,帮老师渡过难关。有的同学后来猜测,一定是语文课代表梁衡组织了这次捐助活动。

他是李老师最器重的学生。同学们印象最深的是他对语文的痴迷。

梁衡读课文的神态很特别,之乎者也,抑扬顿挫,甚至手舞足蹈,旁若无人,完全沉醉在文章的意境中。班上的体育委员贺倬曾写了一篇《摇头晃脑与笑哈哈》的短文,贴在教室的墙报栏里。

对于这样的恶作剧,一般同学定会掀起一场风波。但梁衡不哭不怒不反击,若无其事,照旧一声不响地干自己的事。最后反而让贺倬等人觉得很无趣。

正青春的热血少年,遇事能这样处理,显现了梁衡超强的自制力和修养。从小养成的冷静、执着与坚韧的品格,为他日后成就一番事业埋下了伏笔。

除了文学,梁衡还热爱美术。这一兴趣可以追溯到很早,那时他脖子上还系着一条红领巾。一位年轻的美术老师给幼小的梁衡种下了一个画家梦,但1957年反右派斗争,这个老师被打成“右派”,梁衡的美梦也随之破灭。梁衡在《试将稿纸当画纸》一文中谈到了这段经历对他的影响。

学校里有个美术组,我是积极分子,而且自己还买来一本傅抱石的《山水画技法》,看那势头,是必要成家了。可是在反右派斗争中,我们只有二十几岁的美术老师被反掉了,这群美术娃子也就树倒猢狲散,我的美术梦自然也就破灭了。画家是做不成了,但那旧日的梦还时时会偷偷地现出来与我相会。虽然这梦是依稀的,但她却悄悄地护佑着我的笔墨。

家庭的熏陶、阅读的启蒙,一点一点打开了梁衡对美丽世界的感受和追求,敏感多思、富有诗意的情怀渐渐形成。他对美的发现与感悟在年少时便初露端倪。

大约是中学快毕业的那年。一次我骑车夜归,飞驰在府东街上。夏夜,凉风习习,月明如水。路旁是一色的垂柳,树很高,枝却又柔又长,一直低垂下来,能拂着行人的脸。路灯都给埋在柳丝里,于是这一把把的绿梳,便将那一盏盏的银灯,梳出一缕缕的柔光。树冠是一律向上鼓着,先鼓成一个大圆团,然后再散落下来,千丝万缕,参差披拂,在水银灯光中幻出奇怪的颜色,像阳光下的喷泉,像节日里的礼花。

少年梁衡被这美丽的夜色征服了,一面飞快地蹬车,让凉爽的夜风鼓满自己的衣襟,一面不时伸手去抓那空中垂下来的柔条。不知怎么,他突然想起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词句来。而他当时,正是少年自狂,他被自己发现了这个城市的美而激动着。

我正在这样自我陶醉,突然发现前面有块砖头,自行车猛地碰上,跃起,一下横摔在马路上。路边乘凉的人轰的一声笑了。我拍拍被摔麻的手,赶快扶车离去。我想,他们刚才一定看见了我如醉如狂的动作。但我不后悔,这个美丽的夜晚,我发现了你,太原。

1963年,梁衡中学毕业。

在东方红照相馆拍的一张毕业照上,17岁的梁衡,目光炯炯,嘴巴紧闭,青涩的脸上充满了坚定和向往的神采。

这一年夏天,高考结束的梁衡遵从父命,去附近的菜站干活。

考完试,很多家庭的父母是让孩子好好轻松一下,痛快地玩。我父亲不这样,他很注重让孩子劳动。从小学到中学,假期我常常回老家帮爷爷干活,父亲觉得这是很好的锻炼。也正是这样,让我的自立能力从小得到了培育。

1963年,梁衡17岁,中学毕业

干了一个多月,就在菜场拿着秤杆卖菜时,梁衡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高兴得不得了,周围全是大家啧啧的赞叹声和羡慕的眼神。

当时班上45个人,梁衡平时成绩在全班只是中等,但文科很好。高考时,全班只有他一人考到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全国重点大学。

遥远而神圣的北京一下子近在咫尺,新的生活即将开始。

多年后,成为著名作家的梁衡,被无数次地追问成功密码。他在《我的阅读与写作》中说,自己的文学成长归功于阅读。

我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中学时正是“文革”前中国社会相对稳定,重视文化传承的时期,国家组织出版了一大批古典文化普及读物。由最好的文史专家主持编写,价格却十分低廉,如吴晗主编的《中国历史小丛书》,几角钱一本;中华书局的《中华活页文选》,几分钱一张。不要小看这些不值钱的小书、单页,文化含金量却很高,润物无声,一点一滴给青少年“滴灌”着传统文化,培养着文化基因。这是我到了晚年才回头感知到的。说到阅读,我是吃着普及读物的奶水长大的。 g1OwPnERc9XvcccNlzQgKNiG+aDjubRDntm3VnrKVtrDD2cdcDhflGZrngp7IlQ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