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凌云意气,不负韶华
——于少蔚老师、罗世华老师、郭建老师群访

撰稿人:孙瑾琳

涵之以热满心血,朗照树人之业,不负春秋年华。这句话,可以说是于少蔚、罗世华和郭建老师在国科大外语系工作的精神写照。于少蔚老师说:“回忆起在国科大的二十年,感觉很踏实。因为我觉得自己在任职期间无愧于老师的职责。”值得寻味的是“无愧”两字,不忘初心的承诺,在困境时履行职责和担当,方能无愧于事业、无愧于自己、无愧于韶华,方能得平和心境。回忆起过往时,罗世华老师表示:“心情愉快,在大家的帮助下顺利地完成了我的教学任务。”唯有以担当办事者,才会首先自问是否圆满完成任务。罗老师这般愉悦心境难道不是一种认识到自己堪受人生担当后的欢欣吗?郭建老师也是奋青春之灵,凝理想明珠之人。她说道:“当六十岁来临时退下来,我是心满意足的,感觉没有辜负在这里的大好年华。”行动胜,才能心意满。一个人过去的步履、举措和作为使原本单调的线性时间变得丰富、变得立体、变得充盈。那些实实在在的为之奋斗过的事业才能使人满载收获,志得意满。“有奋斗的艰辛,有收获的喜悦”,郭老师用这两句话概括了她在外语系工作的日子。艰辛和喜悦鲜少各持一端,两者看似对立,但如果统一在一项事业中,经历者才觉完满,过后才得以安适和愉悦地回首那些激昂高歌的日子。

20世纪90年代以降,他们鼎盛春秋,陆续加入了国科大外语系。于老师和郭老师主要负责硕士和博士英语的教学,罗老师则教授日语课程。郭老师回忆道:“当年我精力充沛,具有十年高校教学经历,来到外语系后非常愿意在这里一展身手。”壮年总是充满着遐想和施展自身的意志,在他们的行动中奔腾着年轻的生命力。罗老师回忆起当年教授德语的沈永前和耿烈老师,教法语的鲁晓文老师以及同时讲授俄语和英语课程的葛瑞禾老师。刚接触教学工作的罗老师孜孜不倦地在他们的教学经验中探寻行动的指导和真知灼见,以使力有所任。已经熟谙教学工作的郭老师则努力使自己才有所足、功有所全:“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我教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课程,也挑战过有难度的课程,同时承担了一些教学管理工作。”前进的意志从不会囿于某种定式的牢笼,愈是未知的、新的、难的,愈能扩宽人的能力边界。

那短暂而有限的个人生命如能融于集体,便会获得更高的意义。受访的三位老师将自己的才能与外语系的事业统一在了一起。每个人都勤恳敬业、耐心细致、考虑全局,共同营造了外语系这个井然有序、上下和睦的大家庭。罗老师回忆起当时负责外语部行政后勤工作的关振芬老师:“虽然人手少,但是她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不仅做好了教学服务,还帮不少教师解决了生活困难。”在教学方面,于老师说:“我们的课本比较难,有很多科学和人文方面的内容,所以备课量比较大。一般是个人先备课,然后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期间,大家相互交流经验,提示难点,老教师带领新教师。”对此,郭老师补充说:“印象较深的是当时大家都非常期盼周五下午的集体备课时光。”真切的热爱表现为期盼它一次次到来。郭老师接着说:“同事们关系非常融洽,互相帮助。年长的韩文盛老师(已去世多年)帮助年轻老师解决了许多教材内容的理解问题。每次集体讨论之后,大家的收获都很大。”聪慧者知道步调齐一的重要性,因为单枪匹马使人怠惰、保守。外语系这个出色的集体与其说在于有多少出色的个人,不如说在于个人之间出色的联结和配合。扎根在外语系这片土壤中,每位老师都得以获得全面发展之手段,实现个人自由之追求。

奋发者陶醉于迎接艰难,并在艰难中获胜。外语系在跌跌撞撞中从未停止过变强,未停止过进化。郭老师回忆起过去的困难时说:“外语系曾遇到的困难之一是人员匮乏。多年前,由于师资不足,大多数教师常常要同时担负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这让他们倍感压力。”对此,于老师说道:“与国内大多数院校的英语系不同的是,我们外语系老师除了教书,还承担了中国科学院全院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英语命题及阅卷任务。由于研究生不断扩招,这部分的工作量变得很大,通常需要全系教师奋战几个全天才能完成。但是大家没有异议,非常投入地工作。印象最深的是出考题的过程。譬如,大家先是根据要求提供各种题型,然后分组一遍一遍地磨题。我们要从各个角度考虑每道题的水平等级、合适程度、科学性等等。这要求老师们非常专业。大家非常民主地展开了讨论,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看法和建议。我们一年磨题两次,虽说这很耗时间和精力,但是每逢这时,大家都像上了战场一样,丝毫不怠慢。”如今,外语系的队伍不断扩大,人员匮乏的问题不复存在,但不倦的耕耘之志不渝。新加入的青年教师无不被前人不畏劳苦的精神所激励。

外语系的进步首先表现在目标不断前移,视野和手段不断更新。提到外语系的发展,郭老师说道:“外语系从原来二十几人发展到了现在人才济济的四五十人,规模越来越壮大了,在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了。”于老师欣慰地补充说:“我在的二十年间,外语系职工增加了一倍,专业增加了翻译硕士和文学硕士。教学内容根据学生需要,越来越往实用靠拢,增加了很多选修课,从英语实用技巧到人文都有。”不管是在学以致知还是在学以致用方面,外语系都开辟了一片更广阔的天地。接着,于老师谦虚地说:“说实话,我们落伍了。年轻老师的知识、理念和教学方法都比我们新。教学方法借助互联网和各种先进手段,这真是我们不敢比的。”此时,郭老师也提到新媒体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阅卷的发展,的确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老师们的工作量,缓解了不少压力。在教育技术现代化高度发展的环境下,外语系积极地应用发达的信息技术手段,探索着符合新媒体时代要求的外语教学法,争做时代的院系,培养时代的学子。

但是,在拥抱新趋势的同时,外语系从未忘却传承下来的优良教风。高技术性导向的新媒体顶多只是手段而已,教学归根结底是人和人之间、老师和每一个学生之间的交流。于老师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教书育人的初心。说到这儿,郭老师强调:“优秀的外语教学工作者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开朗、幽默;第二,知识储备丰富,知识面广,能够调动和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在组织课堂教学方面,老师们需要掌握灵活的教学方法,既能给予学生丰富的知识,也能尽量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第四,上课以鼓励学生为主,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敢于大胆表达,以提高他们使用外语的交际能力。”外语系的老师们都以李佩先生作为为师之典范,在数字化的背景下,不是拿数字量化学生,也不是拿技术规训学生,而是以诚心和热爱为沃土滋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子,并用人格、涵养、修为和德行为社会塑造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

在高原主任的领导下,外语系的全体老师仍将不畏困难,不断攀登新的高峰。最后,三位老师给外语系送上了最美好的祝愿,祝愿这个集体能承历史之厚蕴,更展宏图。 PTwzADG3AJY1Id8EJyjswen7P9ihSlLf6A9OmuRL7qfOIdU+1XBVzEryovMjN1r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