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被称为“龙脉”的秦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养一方景致,各有各的特色。如桂林山水,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这“四绝”。

秦岭也有自己的特点,它巍峨绵延,被称为“龙脉”。在地理上它是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在历史上是一道重要的军事屏障;它还是植物园、地理博物馆,以及野生动物的天堂;它承载的是天地造化的瑰伟,蕴含的是古往今来的丰盈和壮丽的人文。

我登秦岭多次,为秦岭的庞大、绵延、梁高、峪多、水清、峰秀、树翠、草茂、景秀……所叹服。

秦岭横贯东西约一千六百千米,司马迁在《史记》中写下“秦岭,天下之大阻”,便有了“秦岭”这个地名的正式文字记载。

秦岭,如同一位巨人,横卧在中华大地中央。它头枕昆仑,脚踏江淮,左手牵黄河,右手挽长江,气吞山河,心纳天地。

秦岭,恰似一条巨龙,飞腾在中华大地中央。它绵亘八百余里,故有“八百里秦川”之说。

它历史底蕴深厚,“一座秦岭山,半部中国史”,地处中原地带,华夏文明的地理、思想、政治、文化之矩在这里承载,许多古老的传说也在此发生、传承。

秦岭主峰太白山,在唐代诗人李白笔下是“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的雄峻高耸。

秦岭作为我国历史上重要的一道的军事屏障,南北双方面对这座大山往往要尽全力翻越才可统一全国。如秦王朝完成了中华统一的春秋霸业,汉王朝奠定了中国辽阔的版图,唐朝更是将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了长安,等等,这皆是在秦岭的荫庇之下。

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此建都,与它所处的优越的地理位置有一定的联系,俗称“风水宝地”。从黄帝陵到靖陵,从天子贵胄到王公大臣,似乎所有人都相信“中华龙脉”的传说。

这是中华民族两大母亲河之间的一座山,中国北方之雄浑、南方之秀美的山水画卷以此为界徐徐展开。

我去过一些公园,树木成行,花卉盆栽,处处有设计,景景有布局,一个处所被分割多个景点,虽精巧有序,但失去了天然特色,没有气象,缺少野趣,激发不了人的灵感。观者走走停停,索然无味。

在大秦岭,我看到绿浪滔天的林海,巧夺天工的壁崖,姿态万千的山石,还有峡谷、溶洞、瀑布、深潭、庙宇……它是一幅雄奇的山水画,一座天然博物馆,一卷厚重的史册,一处天然“养生吧”。这里是一个极大的山水画廊,这里是一处绝佳的休闲天堂。

秦岭是气壮山河的集大成者,它雄奇、豁达、深邃、豪放。

你登上高高的山巅,群山连绵,山岚缭绕,苍鹰翱翔,白云悠悠,顿觉天高地阔,这才真正感受到了山的博大与壮美。你走进秦岭,坐在一棵参天老松下眺望,满山青翠,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山幽、水碧、云淡、风轻,这才真正感受到了森林的神奇与魅力。你坐在河边,或者走入溪水里,随便掬一捧河水,都是那样甘甜清冽。

我们爬山,有时也遇到高人隐士,据说山里隐居着数千修行的高人。我们无心插柳柳成荫,碰上了,进去讨杯热茶,听听禅道。

这里的山野,农家不少,这是融入自然的生活和天然的修行。

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太白山上无闲草,满山遍野都是宝。”秦岭的海拔跨度四百八十米至三千米,拥有平原、丘陵、低山、中山和高山五种地貌单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立体生态系统,适宜动植物的生长。据有关部门统计,仅陕西境内秦岭(不包括陕境巴山)区内就有种子植物三千四百多种,其中特有种子植物一百九十二种;陆生脊椎动物六百四十二种,其中兽类一百四十二种,鸟类三百三十八种;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八十种,两栖爬行类动物七十七种,被誉为“秦岭四宝”的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羚牛更是家喻户晓。

秦岭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谜团,森林沟壑中、山麓间经常有崎岖蜿蜒的小路,那是古人开凿的道路,将无数人吸引来探索和考证。一条条通向秦岭深处的人行步道,将人与自然,将历史与现在,紧密地连接起来。这些小路承载了太多历史,引人遐想。可谁也无法将它的面纱完全揭开,这里面究竟会藏着什么样的不为人所知的神奇与新鲜?

在文人墨客的诗篇中,秦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这一山脉的神奇之处,令人充满好奇。从李白的《蜀道难》到白居易的《长恨歌》,从王维的《辋川图》到山水田园诗派,面对秦岭,文人墨客或挥笔豪放,书写秦岭的雄浑、奔放;或淡雅、内敛,挥洒自己对大美秦岭的感悟。

我每次登秦岭,进峪口,上山梁,为之惊奇,为之喜悦,为之赞叹,为之留恋。我总会抬头仰望,凝神思考,这是一座多么伟大的山! uy26k5mknGNI7x851L+a++Jj0hQLW/hG8oCH28g3rDZvevGIS653wXTFUShNUhv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