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刘秀灭公孙述广都之战

东汉建武九年(33年)春,败逃到西城的隗嚣病困而死,刘秀“得陇望蜀”,决定最后进攻盘踞蜀地的公孙述,一统天下。

公孙述,字子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新莽末年,天下大乱,时任导江卒正(相当于蜀地太守)的公孙述自称辅汉将军兼领益州牧,雄踞一方。东汉建武元年(25年),公孙述称帝,国号成家(一作“大成”,或“成”),年号龙兴。

东汉建武十一年(35年)春,刘秀令中郎将来歙在陆路从北向南进军,令征南大将军岑彭走长江水路由东向西进军,水陆并进,开始了灭成之战。

六月,岑彭的大军进抵江州(今重庆),准备西进攻取公孙述的都城成都。

公孙述急遣大将王元、延岑尽起成都之兵,至成都东部广汉至简阳一带自北而南摆开阵势,又调侯丹率二万余兵马守卫黄石(今重庆璧山至四川泸州之间),以防止汉军从江州出发,从侧翼袭击成都。

岑彭至平曲(今四川武胜西),在涪水(今涪江)东岸摆开阵势,摆出要自东向西从正面进攻成都的架势。

而实际上,岑彭仅在平曲留了五万人马,暗令臧宫与杨翕负责在此指挥,令他们广布疑兵,虚张声势,以牵制从成都东进自正面前来防卫的延岑的大军。

布置妥当,岑彭即乘舟返回江州,突然率江州的汉军向侯丹的大军展开攻势,迅速将黄石守军歼灭,然后率军从黄石出发,倍道兼行,度关山,越险阻,疾驰两千余里,袭取了成都南面的武阳城(今四川眉山彭山区东),随即选精兵连续作战,再取武阳之北的广都(今四川成都双流区东南)。

广都距成都仅五十里,是成都城南的重镇,也是成都的南大门。广都陷落,意味着成都南门洞开,公孙述成都保卫战的计划业已破产。

公孙述闻知汉军已破广都,兵临成都城下,惊诧不已,以杖击地,叹道:“是何神也!”

由于岑彭之军绕到延岑之防军的背后进攻成都侧翼,公孙述猝不及防,蜀地震恐,成都顿时岌岌可危。

在成都东部与臧宫对峙的延岑大军获悉岑彭已兵至成都,全军上下皆惶惶不安。臧宫正愁区区五万兵马难以抵御延岑的十万防军,恰巧刘秀派来援兵,还有战马七百匹,臧宫遂于黎明之前多张旗帜,令士兵登山鼓噪呐喊,呼声震动山谷。延岑之军本就人心惶惶,又见汉大军突至,皆不战而溃。臧宫见时机可乘,乃纵军追击,大破之,延岑军被斩、溺死者万余人,其余十万大军皆降臧宫,延岑脱身逃回成都。

臧宫军至平阳乡(今四川绵竹),王元畏战而降,成都东边的门户亦被打开,刘秀平定公孙述的最后决战——成都之战随即展开。

成都之战前夕,公孙述畏惧岑彭之胆智,便派刺客伪装其奴仆投降岑彭,于夜间刺杀了岑彭,时值十月份。

在此需要一提的是,建武八年(32年)率军奇袭略阳的汉将来歙,于建武十一年(35年)六月,即岑彭奇袭广都的前一个月,也是被公孙述派人刺死的。

公孙述虽然暗杀了汉军的两员大将,亦难逃脱败亡的厄运。公孙述困守孤城一年多,出战时被汉军击伤,回城当晚毙命,延岑献成都投降,刘秀最终统一了中国。 AlBXwEYokJ4e+3DP44q7rxFTIKS5g4QR5JxFWRzdP8FXwYMYWaB8zjND/HI2Wt5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